逐漸消失的街機廳,和還在堅守音遊的人們

2020-12-17 KIWI醬

嘈雜的電子音樂,擁擠的人流和嘈雜的呼喊聲。拳皇、賽車和太鼓等音遊街機旁,總聚集著專業的遊戲大神。這就是十幾年前,被大眾妖魔化的街機廳的風貌。

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對街機廳的印象也逐漸改觀。夾娃娃,唱歌,捕魚遊戲……如今的遊戲廳,無疑是情侶們約會的聖地,家長也常常帶著小朋友,來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

但當年在遊戲廳叱吒風雲的專業玩家們,大多隨著機臺的更換消失在了時間之中。現在的遊戲廳也很少能看到圍上一圈人,觀摩大神操作的盛況。

現在的遊戲廳,還能看到遊戲大神的機臺無非兩種—賽車和音遊。然而相比於炫酷的賽車遊戲,音遊的發展卻愈發艱難。

《maimai》和《太鼓達人》,這兩個音遊區的招牌,正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裡。老玩家們穿好裝備,直接將難度調至最高,在冷清的機臺上表演出一場眼花繚亂的音樂秀,又默默消失在人潮中。

《太鼓達人》和《maimai》

說起街機音遊,就不得不提《太鼓達人》和《maimai》。作為兩大旗艦音遊產品,曾經在中國掀起了一番音遊狂潮,直至今日,這兩款遊戲仍是大多音遊玩家的最愛。

《太鼓達人》是南宮夢旗下的一款打鼓類音遊,玩家只需要在紅音符敲擊鼓面,藍音符敲擊鼓邊,因為簡單的操作受到了大量玩家的喜愛,成了大多數街機廳打鼓機的標配。

在很早之前,《太鼓達人》還被代理入華,推出了中國特供的亞洲版,有著中國玩家耳熟能詳的曲庫。不少路人經過時,常常能聽到《兩隻老虎》的歌聲。

但在高玩的眼裡,《太鼓達人》絕不是放著《兩隻老虎》的兒歌機器,在選擇難度時向右敲十下,就能進入隱藏的魔王模式,《幽玄之亂》等歌曲密集的音符,能閃瞎你的眼睛。

而《MaiMai》則是由SEGA開發的音遊街機。它的形狀像一個洗衣機,操作主體為一個圓形的觸控螢幕和8個按鍵。

玩家要在中央音符飛至外圈時,按住按鍵或屏幕指定位置。容易上手的操作,和萌系的遊戲畫面,讓《maimai》成為了不少女音遊玩家的最愛。

同樣,雖然上手容易,但這款音遊的難度也不算低。《maimai》的老玩家在新手尬演完畢後帶上手套,直接把速度調到最高,在《初音未來的消失》等高難歌曲裡打出令人驚詫的「降龍十八掌」,讓人目瞪口呆。

無人維修的機器,逐漸消失的音遊區

在《太鼓達人》才進入中國時,曾有遊戲廳擺出了一整排11亞的盛況。但到了現在,不少城市的街機廳都難以再找到音遊機臺的身影。音遊區正逐漸從街機廳裡消失。

筆者所居住的重慶,在沙坪垻區有一家名叫風雲再起額遊戲廳,是許多本地音遊玩家的出勤點。這裡的太鼓和《maimai》擺在側入口處,曾經擠滿了路人玩家和音遊愛好者。

但風雲再起的機器已經嚴重老化,《太鼓達人》的用的還是12亞的舊框體,鼓面早就斑駁不堪,常常會出現吃音(判定不出來)的狀況,很影響Donder衝擊高難全連的體驗。

《maimai》的兩臺機器,也是時常出現故障。外面的一臺《maimai》機臺,曾經貼上了數周的封條,按鍵手感已經十分影響遊玩,曲庫也很久沒有更新。

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區縣的音遊玩家慕名而來,甚至有在外地讀書的學生,找機會回家就為了在這裡打上一天音遊,過一過手癮。

音遊機器的磨損是所有機臺最嚴重的,需要機修長期的保養和升級。但對於街機廳來說,這些音遊機器並不賺錢,大量的街機廳在音遊機器出現問題後停止了運營。

對街機廳來說,保留音遊的很大一個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音遊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像跳舞機等機臺前,常常會有大批路人駐足觀看,通過音遊玩家的「表演」吸引路人,才是街機廳音遊良好的運營方式。

想要維持好這種運營方式,就必須在維護好機臺的同時,保持住音遊的核心玩家,但無論是玩家推廣和機臺維護,都存在許多困難。

國內街機廳嘗試過在漫展舉辦音遊的推廣活動,並舉行跨地聯賽等,但這些推廣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這些活動最終也只變成了圈內的狂歡,很難擴散到一般群眾中去,音遊的運營也顯得愈發艱難。

沒有足夠的玩家,再加上新機臺上萬的高昂價格,繁瑣的聯網更新,這些高負擔是運營音遊最大的阻礙。

窘迫的音遊圈子,自救的音遊玩家

全國街機廳的音遊環境越來越艱難,可供玩家出勤的點也逐漸減少,許多城市的玩家已經陷入了無機器可打的窘境。

於是音遊玩家們開始抱團選擇自救,靠著熱愛挽救式微的音遊圈。

重慶大坪的一棟公寓樓房間,有著本地音遊玩家創立的音遊窩「宅漫遊」,這裡是不少音遊大佬的聚集地。筆者上樓時按門禁,保安都已經習慣性地打招呼:「來打遊戲的?」

管理者老李是資深的太鼓玩家,有著全連《幽玄之亂》的輝煌戰績。他託著各種關係,甚至親自從日本搬回機臺,將《maimai》、《太鼓達人》、《IIPX》和《樂動魔方》等各種機器帶回了這個音遊窩。

玩家們交三十塊的門票費,就能泡在這個窩裡玩一整天遊戲,不少玩家甚至通宵包夜,守在機臺前不肯放手。即使如此,門票錢還是不足以維持各種機器的維護和更新,每一次更新機臺設施,都要靠玩家們集資眾籌。

各種機器的調鼓,調盤和維護,全靠老李和機修們自學自修。這已經是音遊圈的玩家抱團自救裡最好的例子之一了,很多地方的玩家和遊戲廳分攤維護費,甚至自費維護,已經成了許多街機廳秘而不宣的規則。

在日本,每一臺太鼓和機臺都由官方親自派人維修,但在中國,玩家們只能選擇自救。

隨著玩家們年齡的增大,不少音遊圈的老人因為工作繁忙和反應下降選擇了退坑,入坑的新人又因為音遊圈的窘迫現狀導致越來越少,音遊玩家的自越發艱難。

國民級的日本音遊,為何在國內寸步難行

不同於國內音遊玩家的困境,在日本的街機廳裡,音遊異常的火爆,不僅有著大量的玩家,還出現在各種綜藝節目裡,為全日本熟知,《太鼓達人》更是萬代的國民級IP。

日本最新的《太鼓達人》框體,每周準時更新的《maimai》曲庫讓國內的玩家們羨慕不已。

其實不止是音遊,國內整個街機圈都在縮水。國內大眾對街機遊戲的偏見,是其沒落的主要原因。

街機遊戲剛在國內興起時,就成了家長的眾矢之的,是所有孩子成績不好,不務正業的罪魁禍首。輿論更是把街機廳妖魔化,仿佛街機廳就是不良少年聚會的場所,國家甚至一度單獨立法,來限制街機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人們對街機廳的看法逐漸改觀,但現在的遊戲廳,大多是一般群眾消遣的場所,很少有真正為遊戲而來的人。

作為最難上手的街機之一,音遊很難被路人翻牌,一旦沒有核心玩家吸引觀眾,就徹底成了擺設。

筆者在商場才開的遊戲廳裡發現了一臺很新的《太鼓達人》14亞,這臺許多Donder夢寐以求的機器只有寥寥幾個小朋友臨幸。

而且除了街機音遊本身的不吃香,玩家的變化也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

隨著科技的進步,PC和移動端逐漸代替街機,成為了國內玩家娛樂的主流。

不少新玩家更願意在電腦上玩《OSU!》,或是掏出手機來一局《bangdream!》,這些遊戲有著海量的曲庫和穩定的更新,比起國內街機十年前的歌曲更有吸引力。

各方面的因素讓街音遊玩家大幅減少,許多街機的發展愈發艱難。

這也是音遊街機在國內的悲哀之處。玩家的熱愛最終敵不過商人的趨利性,各種新機會不斷代替維護繁瑣的老舊音遊機臺,音遊街機的玩家越來越少,最終只會存在於少數人的記憶中。

即使如此,還是有一批老玩家,在維持著這個逐漸沒落的音遊圈。手上練出的繭子,修修補補的鼓棒,太多和音遊街機的故事,已經成了這些玩家放不下的回憶。

沒有新框體,曲庫難更新,機器太老舊。音遊街機玩家面臨的困難實在太多。但大多音遊玩家談到最後,都會異口同聲地說—

「我想一直玩下去。」

相關焦點

  • 音遊的絕地反擊,樸實無華的黑白鍵,亦能彈出蕭邦的協奏曲
    簡稱音遊,在眾多科普網上,音遊定義為一款健康的綠色遊戲。 但以上是早期的狹義的音遊解釋,在當前環境之下,狹義的音遊解釋論已經不能囊括所有音遊。而廣義的音遊解釋則是,遊戲背景BGM是自製或引用的歌曲、每個關卡的遊戲背景樂不同,同樣考驗玩家對節奏的把控能力和反應能力的遊戲。
  • 式微的音遊,與「哪裡不對」的《音靈INVAXION》
    這個小插曲發生在《音靈》發售前一周,遊戲還在測試階段。當時,開發團隊對遊戲的銷量預期並不高,畢竟音樂節奏遊戲很小眾,小眾到專門面向PC端的傳統音遊幾乎快要絕跡。2018年12月20日,《音靈》在Steam上架那天,遊戲卻意外地「火」了。
  • 《不可思議樂隊》:一個傳統音遊愛好者的答卷
    如今,音遊的種類不斷推陳出新,畫面也越來越追求華麗繁複。不少人認為,炫目的視效、複雜的玩法,已經成為音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Kui卻不認可這一點。在他心目中,傳統音遊仍然擁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作為遊戲製作人,他一直堅持只做自己喜歡的音遊。
  • MuseDash評測:全平臺完整音遊初見雛形,國產音遊精品之作
    在諸多音遊中,國產音遊一直是大家滿懷希望的小分支,歐美音遊有吉他英雄、舞力全開,韓國音遊有O2jam,日本音遊鋪天蓋地,臺灣有雷亞的Cytus、Deemo和Voez,國內似乎只有臺灣C4CAT公司的Dynamix、獨立製作人張秋馳製作的喵賽克以及Bilibili官方製作的音靈,其他的國產音遊都難成大器
  • 跨越20年的音遊朋克夢|遊戲音樂|倒爺尋|科樂美|...
    從科樂美的BEMANI開始,音遊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如今的音遊又是以怎樣的面貌呈現在玩家面前呢?當職業鼓手還在為擦片昂貴的價格煩惱時,民間鼓手們往往帶著意猶未盡的笑容走出了機廳,成本也不過百元上下。筆者當年技術一般,只能在朋友鼓勵下,勉強過關幾首簡單曲目,姿勢也只會正手位,即左手對左擦。
  • 中國再無全民音遊
    當年在PC端流行的《傳奇》,如今仍然是一眾遊戲廠商的搖錢樹,頁遊、手遊從來沒少過;即便是dota、LOL這類頂級端遊在手遊市場沒有跟上節奏,也有《王者榮耀》這種簡化和更適合移動端的MOBA遊戲傲視群雄,稱霸著國內手機遊戲市場。但音樂遊戲卻逐漸走向小眾,再無全民級別的作品出現。過去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黯淡。
  • 小縣城街機廳回憶錄
    這是現在僅存為數不多的街機廳照片相信上世紀70.80年代出生的朋友,除了紅白機(也就是插黃卡那種遊戲機);有些條件不錯的可能還玩過黑卡機(也就是世嘉的MD)外,基本上都有在街機廳鏖戰的經歷吧筆者是一名八零後,大概是1993年的一個暑假,我和小夥伴玩耍回家的路上,路過市場看到一家門市房裡面人聲鼎沸,非常熱鬧,最重要的是裡面很多同齡的小朋友。在愛玩的年紀看到如此場面甚是好奇,我們幾個人就懵懵懂懂的走了進去,一探究竟。
  • 音遊入坑科普和攻略「邦邦為例」
    音遊入坑科普和攻略「邦邦為例」 從去年taptap復出時力推的mush dash開始,再到年末登陸
  • 同步音律喵賽克:音遊愛好者的福音,登錄steam!
    遊戲最早在移動端平臺發售,隨後登陸了PS和NS平臺,並且在12月5日正式登陸Steam。音樂遊戲大致可以理解為「根據音樂節奏正確的做出相應動作」,「音樂和節奏」二者共同構成了音樂遊戲的基礎,「做出相應動作」則是不同音遊的玩法區別所在。今天我們就從音樂和玩法兩方面來切入,和大家聊一聊Steam版的《同步音律喵賽克》——或者說,聊一聊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玩《喵賽克》?
  • 未來逐漸消失的十大職業,提前了解儘早做好規劃
    人工智慧時代到來一 印刷廠工人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一改人們的閱讀習慣,除主流報刊還在持續發行外,非主流報刊早已輾轉手機印刷廠工人二 停車管理員現在的大中城市,停車難一直困擾著無數私家車車主,大街上鬧市區無處不見「黃馬甲」的身影,亂收費也就成了社會問題,如今城市道路已經實施正規的停車劃分區域,取締停車管理員的收費資格,「黃馬甲」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
  • 每日新遊:創意獨到畫風出眾的新時代音遊《Muse Dash》
    正因為這樣高門檻的特質,曲高和寡的音遊註定是針對固定受眾的產物,旁人終究只能看個熱鬧。即便在輕度用戶為主的手遊市場中,音遊也很難吸引普通用戶去嘗試,甚至是付費。不過這並不代表音遊就沒有走入大眾群體的可能,近幾年的音遊都在在保持「音遊」這個主題的大前提下嘗試通過輕量化、美觀化來換取普通玩家的關注。
  • 日本一玩家在街機廳當眾脫褲自慰
    日本一玩家在街機廳當眾脫褲自慰
  • 音遊王者《DJMAX》回歸!沉迷打歌,無心工作
    [PConline 遊戲物語]音遊相對於平時常見的遊戲會更加小眾,且音遊玩家之間會很有默契的形成一種「歧視鏈」——《節奏大師》玩家鄙視《Beatmania IIDX》玩家,《IIDX》玩家鄙視《OSU!》玩家,而《OSU!》則又歧視《節奏大師》……這個近乎於死循環的圈子導致不同遊戲玩家經常會因為某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開噴。
  • 探訪大阪街機文化 每月舉行COSPLAY的街機廳
    以前我總想不明白,日本這麼一個豎長條兒的國家哪兒來的東和西?後來才發覺是自己沒文化,人家說的是東西是關東和關西,這是一個文化圈兒比重大於地理位置比重的分類。那麼這一次的街機廳就是關西日本橋的太東遊戲中心(TAITO STATION,國內又譯為「臺託」)。
  • 挑戰指尖的極限《VOEZ》提升音遊難度等級!
    在端遊領域,有一個形容手速概念,叫APM,即每分鐘對鍵盤和滑鼠的有效操作次數。在音遊領域,一款遊戲中難度超高的曲目,被稱之為魔王曲,這毫無疑問也是對手速的挑戰,完美演奏是所有玩家的期望。雷亞的新作《VOEZ》,將從玩法設定上提升音遊的難度等級,這將是一款足夠炫,足夠有挑戰性的核心向音遊!
  • 《MuseDash》:音遊的全新體現方式
    今天我要來介紹的是一款音遊Muse Dash,相信喜歡玩音遊的朋友們應該都對這款遊戲如雷貫耳啦!因為它實在是太太太好玩啦!角色和小精靈而本遊戲最大的特點就是,這是個跑酷類遊戲!它不像傳統的音遊那樣,是四五個手指瘋狂按。
  • 如何快速成為音遊大觸?這裡有個下落式入門教學 | 科普
    本文內容適用於入門級萌新、基礎不紮實、遊戲有較大困難的音遊玩家。下落式音遊模塊會逐漸介紹【讀譜】【鍵型】【進階】三部分。下落式玩法是音遊的祖師級分類,源於90年代Konami的初代Beatmania,此時的Bemani還是5Key下落,但無論是銀色金屬化的UI風格還是玩法,乃至譜面設計都為之後Bemani的街機打下了基礎,同時也是日後一眾下落式音遊的範本,由此也可見下落式音遊之間有一定共通之處。
  • 街機廳常年被冷落的經典遊戲,365天賺不到50元,老闆大呼被騙
    前言對於玩家而言,街機廳只有兩種遊戲:好玩,和不好玩。而對於老闆而言,街機廳也只有兩種遊戲:賺錢,和不賺錢。當然,還有另一層原因就是我爸的街機廳一個遊戲幣賣5毛錢,而別人家的街機廳1塊錢卻能換3個幣,所以讓老爸多賺1塊錢,意味著我可以拿1塊錢到別人家買3個幣,這種顯而易見的數學題,知事兒還是很懂的!
  • 初音十歲了,騰訊系團隊重拾音遊,他們說這個風口已醞釀了十年
    「對著一塊全息屏狂熱,和對著臺上真實的一些偶像狂熱,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他們說。但初音創作上的包容性和無限可能性,使她有全世界最大的同人曲庫,和無可比擬接納感情投射的能力。如今,這個世界上最知名的虛擬偶像,首次國內手遊授權被交到這支團隊手中,他們會怎麼做呢?為什麼選擇做音遊?
  • 80後的回憶,「ASTRO CITY mini」讓你擁有自己的街機廳
    什麼是「ASTRO CITY」?得益樹脂材料所帶來的輕量化優勢,「ASTRO CITY」受到了大量街機廳經營者的追捧,在日本全國共計引入了 5 萬臺。目前各大街機廳也依然在使用該機型的後續型號「NEW ASTRO CITY」和「BLAST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