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新財報:曾經的巨頭逐漸被邊緣化?

2020-12-18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韭菜財經v

作為中國領先的房地產網際網路門戶網站,房天下自從2015年受到網際網路房產O2O(線上到線下)泡沫破裂的影響開始虧損以來,其營收一直在「零」線上上下徘徊。而如今第三季度的財報發布,其經營狀況仍未見好轉。

經營有點難

財報顯示,三季度房天下總營收5670萬美元,同比下滑16.1%。運營利潤1770萬美元,同比下滑33.7%。

這導致了房天下各項業務的進展都不太理想。目前房天下的主要業務包括營銷服務、房源信息發布(掛牌)服務、增值服務、金融服務、電商服務和推廣服務,都是立足於中間服務商的角色從事經營,依靠平臺流量賺取廣告。

從具體的經營狀況來看,第三季度,房天下除了營銷服務和金融業務之外,其餘業務收入均有所下滑。

財報顯示,房天下三季度營銷業務收入303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變化不大,出現增長緩滯的問題;精準營銷服務收入約為1295萬美元,同比下降8.2%;掛牌服務收入1010萬美元,同比下降48.2%。

而金融服務收入約為186萬美元,雖然同比增長9.0%,但背後隱藏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原因。財報中將金融服務收入的增長,歸因於平均貸款營收餘額增加,但實際情況卻是它將員工也納入到了金融服務的對象中。

此前,房天下曾在疫情期間發布降薪通知,表示在全員降薪的情況下,公司提供低息貸款(月息0.2%),為有需求的員工提供信用貸款支持,以應急用。而員工在薪水不足以維持日常生活時,會選擇公司的低息貸款自然在意料之中。

所以雖然金融業務收入實現了增長,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房天下的各項業務並沒有起色。而在這種情況下,房天下卻預測其2020年可以實現淨利潤為正。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本季度房天下實現了淨利潤大幅增長。

財報顯示,三季度房天下實現淨利潤1090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0萬美元增長1393.3%,而上半年累計虧損1940萬美元,本季度的盈利仍無法覆蓋上半年的虧損。要完成2020年盈利的目標,房天下四季度需要實現850萬美元的盈利,但其盈利渠道目前卻並不可見。

房天下在財報中並未給出三季度淨利潤大幅增長近14倍的原因,但其財報發布後,房天下的股價仍在低谷徘徊,並未有大幅漲動。從此可以看出,外界對於房天下三季度淨利的大漲並不感冒,從側面說明房天下的實際經營狀況並未有所改善。

因此,若刨除不確定因素,從其目前的業務經營現狀來看,房天下要實現2020年盈利的目標還有點懸。

用戶都跑去了對手平臺

不同於以往的風光,逐漸式微的房天下不僅營收滑坡,其用戶也在逐漸流失。

在《2020年八月在線租房APP用戶活躍TOP10》榜單中,安居客、貝殼找房、鏈家排名前三,房天下的月活數只有255.77萬,排在第四位,不僅不足第三名鏈家的一半,而且還在持續下降。

用戶基數減小,願意付費的用戶自然也會減少。房天下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付費客戶數量減少,是導致其掛牌服務收入減少的直接原因。

而其用戶流失,主要是內外兩方面的原因造成。實力強勁的對手是造成它用戶流失的外界原因,自身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審核不嚴是其用戶流失的內部原因,也是其逐漸式微的根本原因。

從外界原因來看,後來者的崛起和實力強勁的新入局者都直接導致了它的用戶流失。

在八月份月活量榜單中的四家頭部企業中,安居客的月活數居高不下,用戶表現出了相對較高的忠誠度。除了擁有穩定用戶群體的安居客之外,增長勢頭猛烈的鏈家網和貝殼找房也不容小覷。榜單顯示,貝殼找房和鏈家的月活量一直在持續增長,並且他們的用戶群體更加年輕化。

在80後、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的趨勢下,更年輕的用戶群體也代表了更強勁的消費力。貝殼找房最新發布的財報就顯示,貝殼找房三季度實現淨營收205億元(約合30億美元),淨利潤7500萬元(約合1100萬美元),遠超房天下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原非此賽道的玩家也紛紛入局,侵蝕房天下的市場份額。今年雙11活動期間,阿里、京東等頭部電商平臺開啟「線上賣房」,想要依靠平臺流量優勢,成為房產分銷市場新的主導者。

從內部原因來看,房天下頻頻發生的運營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它的市場口碑,讓它在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時自顧不暇。

百度資料顯示,繼2019年涉嫌違規運營被公安部門查處整改後,今年國慶期間,房天下又因虛假房源的事情被投訴而上了熱搜。

二手房中介利用假房源「引君入坑」是行業公開的秘密,但房天下作為知名的房產信息發布平臺,卻忽視了用戶口碑的重要性,不僅沒有嚴格審核信息,反而讓這種不良行為在平臺上滋生,造成了用戶對平臺的信任。長此以往,難免會造成用戶流失。

因此,目前房天下需要在內部治理方面多下功夫,儘快補足自己的短板。但從現狀來看,它並沒有找到一條內部治理的正確途徑。

來一場徹底的改頭換面

如今房產市場仍有增長空間,但整體逐漸邁入冷靜期,消費住房服務的用戶也變得更加理性,不會輕易做出購買決策。

據統計,9月份二手住宅的房價一直在漲。全國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價格,41個城市環比上漲,29個城市環比下跌。相比8月房價上漲的城市多了3個。其中,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幅度變小,二線及重點城市價格增速也放緩了,市場整體在一個理性的狀態中。

而且房天下指出,進入9月後,在售二手房庫存量連續三周持續增加,市場供大於求,業主現在正成為房產交易中更急迫的一方。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通過更好的服務來刺激趨於理性的市場就成了各個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而要保證企業的服務質量,員工是最關鍵的一環,但房天下卻忽視了這一點,近年來不斷在壓縮員工成本。

據三季度財報中顯示,因為與工作人員相關的費用減少,其一般及行政費用同比減少3.9%。而且在疫情期間,房天下還發布降薪通知,表示全員降薪1/3或1/4,甚至出現了將員工在家辦公記為缺勤的事件。

這一系列事件不僅會引起內部不滿,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質量,還會傷害到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大敵當前,房天下這樣做無異於自斷臂膀,而且面對市場的變化,員工的離心也會為企業的服務能力埋下隱患。

在員工對公司怨聲載道的情況下,很難保證他們能對用戶和顏悅色。在整個房地產行業重心由開發向運營、流通、服務等領域過渡的情況下,房天下在服務和團隊凝聚力方面出現的問題或許會演變為其經營生涯中的一場不小的危機。

作為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家居網絡平臺,房天下在新房、二手房、租房、家居、房地產研究等領域都有所布局。如今處在行業逐漸轉向精細化服務的節點上,房天下多年在市場運營中積累的數據和資源都可以成為其重新崛起的重要力量。如果它能夠加強平臺管理,增強團隊凝聚力,共同抵禦外敵,房天下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30萬億行業掀戰火,借財報看貝殼、易居、房多多牌桌上的底牌
    偌大的蛋糕也吸引了科技巨頭的湧入。今年7月,阿里以8.281億港元增持易居,交易完成後,阿里持股比例達13.26%。今年8月,騰訊在貝殼找房上市後通過購買其他投資方手中的股票進一步增持貝殼找房。兩筆交易完成後,騰訊在貝殼找房中的持股比例從12.3%進一步上升至16.5%。
  • 藏在貝殼找房Q3財報裡的增長密碼
    登陸紐交所後的第96天, 貝殼找房交出了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這份財報備受市場期待,畢竟在過去的96天裡,貝殼創造了一個地產科技領域的奇蹟——市值翻了一倍,多次超過800億美金。截至目前,貝殼找房已成為排在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之後,市值第4大的中概股網際網路公司。
  • 房天下招聘
    2005年法國傳媒巨頭Trader Classified Media 注入2250萬美元,成為房天下新股東。2006年8月31日,澳大利亞電訊Telstra以20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房天下51%股份,成為房天下的機構 者。
  • 曾經全球第一的科技巨頭墜落,如今狂欠3000億!
    曾經全球第一的巨頭,如今欠債3000億元!沒錯,這家風雨飄搖、債臺高築的公司,正是科技巨頭「戴爾」!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曾經全球最大的PC廠商,鼎盛時期的戴爾市值曾超千億美元,標準的大廠風範。近日,戴爾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 解讀Take-Two新財報:營收、利潤增長均不及預期,遊戲巨頭如何迎來...
    文|美股研究社 5月14日,美國發行商Take-Two對外發布了2019財年第四季度的新財報。根據財報內容來看,Take-Two在營收、淨利潤等核心數據上保持了一定同比增速,但均沒有超出市場期待。受財報發布後的影響,Take-Two的股價一度下跌超6%。
  • 有才天下獵聘尷尬現實:靚麗財報和上市後總市值下跌一半
    作者:夏天靚麗的財報難掩獵聘網股價下跌的現實。2020年3月19日,有才天下獵聘(06100.HK)發布2019年財報顯示,獵聘2019年營收15.13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23.5%;毛利潤11.67億元,同比增長18.2%;淨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4516.4%;不過,毛利潤率由2018年的80.6%下降至2019年的77.2%;財報發布第二天,獵聘網下跌
  • 貝殼找房:數位化賦能45萬經紀人,讓天下沒有難賣的房子
    截止2020年6月的十二個月內,如果按上半年5.9%的利潤率計算,貝殼找房的市盈率高達113倍。在資本市場的亮麗表現,讓貝殼找房成了投資大佬孫正義的救星。軟銀財報顯示,孫正義領導的願景基金二期2020財年上半年的投資收益幾乎全部來自貝殼找房。2019年11月該基金向貝殼找房投資了13.5億美元,截至9月末軟銀所持貝殼股票市值增長了64億美元,回報率達375%。
  • 上半年「白電三巨頭」營收穩步增長,但格力空調領先優勢逐漸減小
    儘管如此,「白電三巨頭」發展看起來依舊穩健。從近期美的、格力、海爾三家企業公布的半年報來看,他們基本都渡過了一個還算不錯的上半年。「三巨頭」營收、利潤均有穩步提升8月29日晚,海爾發布了更名「海爾智家」後的首份財報,2019年上半年實現收入989.8億元,同比增長9.38%;實現歸母淨利潤51.5億元,同比增長7.58%。
  • 繼京東方後,又一屏幕廠家被蘋果看上,三星要逐漸被邊緣化了嗎?
    繼京東方後,又一屏幕廠家被蘋果看上,三星要逐漸被邊緣化了嗎?OLED 屏幕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的首選,曾經廣受好評的LCD慘遭拋棄,憑藉著輕薄,可彎曲和自發光特性,OLED 屏幕成為主流。如今有了蘋果的支持,jdi正在積極轉型,OLED 屏幕即將出現在新Apple Watch上。至於顯示效果如何只能在發布後得知。反觀蘋果也似乎一直有意避開三星,此前還在測試京東方的屏幕,如今有意使用jdi的OLED 屏幕,看來只有三星壟斷OLED 屏幕市場的日子即將到頭了。
  • 在線音樂巨頭騰訊、網易、阿里三分天下
    即使作為國內在線音樂平臺老將——多米音樂依然難逃「版權高壓」,多米音樂財報顯示,此前該公司連續多年虧損,已經難以負荷巨大的版權成本壓力。而在線音樂平臺巨頭們三分天下、激戰正酣。行業巨頭騰訊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佔領了市場90%音樂版權;新起之秀網易雲音樂緊隨其後與騰訊達成版權互授;阿里系(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背靠阿里強大的電商基因,財力富庶可抗版權高壓。
  • 迅雷新財報背後:下載一哥到艱難求生
    「優愛騰」的殺出,讓在線觀影變成日常,遊戲下載逐漸有了遊戲廠商自己的下載器。迅雷從裝機必備,到可有可無。迷失方向的迅雷變成了追逐熱點的無頭蒼蠅,推出了一系列產品,例如:迅雷金融、迅雷快盤、迅雷端遊等等。但存活下來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說為迅雷造新血。迅雷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溺水掙扎之後,抓住了救命稻草——雲計算和區塊鏈。
  • 【財報季】三維天下2017年度財報: 營收640.92萬元,淨利潤-406.16...
    【財報季】三維天下2017年度財報: 營收640.92萬元,淨利潤-406.16萬元 作者:堆九 發布時間:
  • 日本家電企業邊緣化,索尼、松下為何冰火兩重天?
    日本家電企業邊緣化,索尼、松下為何冰火兩重天?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4-25 11:30:00 近年來多數日本家電企業的經營一直不太景氣,不僅財報數據比較「難看」,旗下各類家電業務更是不斷被中國家電企業收購,日本家電品牌似乎迎來了大潰退局面。
  • 新興逐漸地被雲浮邊緣化,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新興作為雲浮的中遊經濟區域,這些年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想要更好的突破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全市的發展資源不在自己身上,而且在雲浮整體戰略規劃當中,新興的地位越來越低,逐漸的被邊緣化。在這種情況之下,新興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突破,那麼該何去何從呢?目前來看,加入佛山是最好的選擇。
  • 財報造假質量頻登黑榜企業巨虧 惠而浦敗走中國市場
    家電消費網4月10日訊       惠而浦空氣淨化器被江蘇質監機構查出不合格、惠而浦中國拖欠供應商貨款被判敗訴、財報造假一年多後仍有中國股民發起索賠、惠而浦凍齡冰箱遭專家質疑忽悠成分大……昔日的百年美國家電品牌惠而浦,如今在中國正面臨口碑不佳、品牌日趨邊緣化、敗走中國市場的局面。
  • 說PBL是「新三小巨頭」沒人反駁吧?
    和B站一同湧現的「新小巨頭」,還有上市一年半股價累計上漲近70%、市值逼近500億美元的拼多多,和成立19個月後閃電上市、股價在半年內上漲超80%的瑞幸。按網際網路行業的起名習慣,這三家公司可以被簡稱為「PBL」了。
  • 【財報季】綠網天下2017年度財報: 營收2.00億元,淨利潤274.32萬元
    【財報季】綠網天下2017年度財報: 營收2.00億元,淨利潤274.32萬元 作者:堆九 發布時間:
  • 資金緊張、負債攀升 樂活天下欲赴美上市求生 2018財報仍是個謎
    資金緊張風險加大從財報上看,樂活天下業績尚且不錯,營收淨利在保持增長,在如今頻頻暴雷的生鮮市場實屬不易。但也不能太樂觀,《洞察IPO》研究發現,其營收增速正在逐漸減緩,淨利潤呈下降趨勢,或已到成長瓶頸。
  • 房天下呼和浩特舉辦「三一戰略」峰會,搭建人工智慧開放平臺
    房天下二手房媒體集團呼和浩特公司總經理 房天下二手房媒體集團副總經理馬衝就呼市樓市具體情況提出「開放大平臺、共享新技術、同建新生態」的口號,總結出房產交易的4大成本以及購/
  • 又一日本品牌敗退中國,跨國巨頭為何在華紛紛上演「大撤退」
    最大的變化就是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份額的「斷崖式」下跌,由此關閉了在中國的工廠,比如曾經為中國消費者大為稱道的松下、東芝等日本家電品牌。2015年1月30日,松下關閉了自己位於山東濟南的彩電工廠,這是2014年關閉上海工廠後松下在華的最後一家彩電工廠。儘管松下強調今後還將以貼牌代工方式在中國銷售松下彩電,但其中國加工廠的邊緣化態勢已經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