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文學創作觀,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2020-12-17 薩培喇談藝錄

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改」。仔細想想,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寫文章的時候往往感覺才思泉湧,下筆淋漓暢快。寫完後一檢查,總能發現一些錯漏。文章寫好之後,一定要進行校對,校對包含文字上的訂正,也包括內容上的調整。一篇好的文字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有人為了讓文章更加完美,寫好之後會故意放在一邊。等恢復理性的時候,再進行改正。

古人認為,立德、立功、立言並稱為「三不朽」。分析一下,立德和立功需要外界環境的輔助,立言只需要自己努力學習,留下言之有物的理論知識。相較而言,追求立言的成功機率更大一些。所以,古人很喜歡從事學習創作,把至理名言留給後人。古人愛寫文章,當然要研究如何寫文章,如何立言。於是,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創作規律。在規律的指引下,形成了創作觀。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有很多古人都支持這個觀點。清代文人喜歡從事各種理論研究,有一個叫龔煒的文人說過一段話,介紹了好幾種該文章的方法。初學改文章,要從語義和詞義兩方面入手比較簡單。把想表達的觀點直接表達出來,不要過於含蓄,讓人產生誤解。用詞要精準,不要引起歧義。

改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讓文章脈絡更加通暢,文從字順指的就是文脈。文脈通,則文章有靈氣;文脈阻塞,則文章慘不忍睹。這就像蓋房子做木工要講究榫卯相互連接,不留縫隙,思想感情貫穿流暢,不會讓人覺得「疙疙瘩瘩」。改後的文章要讓人能夠看出神採,不能越改越晦澀,讓人看的時候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大家都知道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曹雪芹寫這部偉大的作品時,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紅樓夢》在文壇上的成就是公認的,曹雪芹這樣偉大的作家都要積極修改自己的文稿。至於普通人當然不能過於自信,也要記得「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由於曹雪芹太重視他的作品了,直到他病逝的時候也沒有完成《紅樓夢》。後人根據他留下的脈絡,補全了這部作品。

改文章有一些小竅門,寫好文章之後,先封存一段時間。覺得已經忘記文章內容的時候,再拿出來審視修改。這樣的校對才是有效的校對。相當於換了個人、換了個角度去調整,讓理性的思想始終存在。

拓展閱讀

山水有情,依依惜別,李白《渡荊門送別》

《封神演義》,無法擺脫和《西遊記》進行比較的命運

稗官野史,古代小說家記錄的文學作品

才華橫溢、貪生怕死,明末清初詩壇盟主錢謙益

相關焦點

  • 五種文章不能寫,清代文人的創作觀
    他說,「這五種文章不能寫,文人在創作中要有底線、有標準。」繆荃孫是江蘇人,他是清末著名藏書家、史學家、金石家。他寫過一本《敬齋泛說》,記錄了他日常在研究治學中的感悟。在這本書中,他根據自己的創作觀,結合古人的文章,總結出了「五種文章不能寫」。第一種不能寫的文章叫「苟作」。
  •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創作觀:文學創作史上的時代明珠
    導語:南北朝時期,文學開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門類,往往在這種社會動蕩的時刻,人們的思想精神得到自由,於是多元化的文學創作觀開始興起,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以鍾榮《詩品》為首的對於文學創作觀進行分類分析的文學書籍,這些書籍的產生使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發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使這個時期的文學成為了歷史上的一顆明珠,滋味說,三義說等等都給予了文學創作不一樣的靈感方向
  •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淺議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文學創作觀
    在她的文學創作觀念中,始終包含著兩個核心詞——「熱愛」與「同情」。《傲慢與偏見》第一版01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最好」的結局對人物命運的處理,最直接地體現了奧斯汀的文學創作觀。奧斯汀所處的年代,老姑娘自己沒有財產就得寄人籬下,攀上一門好親戚則全家沾光靠福。因此無論在小說裡,還是在現實中,夏洛特和柯林斯這樣的結合都不在少數。奧斯汀不贊成這樣的婚姻,但同情並祝福這樣的選擇。
  • 【正輝專欄】好文章是改出來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勤於修改》作文單元指導文/ 章正輝 修改指導站俄國19世紀的作家果戈裡,規定自己的稿子起碼要修改八次;託爾斯泰寫過一篇《為克萊塞爾樂章而作》的文章,全文只有五頁,可手稿卻有800頁;曹雪芹寫巨著《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我們寫作文,應該向這些大作家們學習,勤於修改,精益求精
  • 我的寫作生涯與創作觀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專門用來摘抄的本子,將好文章抄錄下來,我給它取名叫「積累」。這些就是我的寫作初心和動力。工作以後,我先是做技術工作,後轉做行政管理工作,少不了要寫文章。特別是每年年底單位裡的工作總結、規劃報告,以及平時單位裡重要的新聞事件報導等,在工作中得到了鍛鍊。
  • 曹雪芹現身說法:寫文章累不死人,改文章能
    到底是寫文章容易,還是改文章容易,答案眾說不一。不過,自媒體時代,幾乎人人都學會了寫文章,寫不了長的還可以寫短的,但是無論長短,卻很少有人願意下功夫去改文章,這就造成了好文章太少。而「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又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一、修改文章的境界!「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是對一個編者業務能力是否能化腐朽為神奇的最高級的禮讚。
  • 文學作品圖書推薦《洗河》好書是用時間打磨出來的
    而有些作家同樣高產,結果只見數量之多,卻不見文章質量,能夠被人記起的作品少之又少。這樣的作家顯然佔了不少。因此著作頗豐並不值得作家引以為傲,關鍵在於作家一生之中的創作是否能夠拿得出手的作品,對讀者帶了什麼樣的影響,這才是最重要的。能夠創作出一部好的作品,對於作家而言此生足矣。不少作家處在低產的狀態,因為名氣不大,其作品覆蓋力度不大,發行量也比較慘澹。
  • 「天下文章一大抄」?別再說連古人都抄襲了,這裡面有些誤會
    「抄襲」的名頭在今天不好聽,可是對古人不講究抄襲的篤信好像給了一些人勇氣,借用一些其他詞語的名義,行的卻是抄襲之實,比如借鑑、模仿、致敬、洗稿、過度引用。話又說回來,寫文章不是自說自話,免不了引入一些別人的看法,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或對其進行反駁。從浙江滿分高考作文也能看出來,高密度的引用,不管讀者看得累不累,閱卷老師還是很喜歡的。
  • 文學中的洗澡水:古人的色情想像
    古代中國是一片氣候溫和、植物豐茂的土地,古人在本地資源中開發出來的香料,基本上就是各種香草,以及桂、柏、椒等木本植物的枝、葉、籽等。那時的加工手段也很有限,用蘭草煮洗澡水,就是發明出來的方法之一。小說、志怪、雜史等等,一時蓬蓬勃勃,各種低級的、頹廢的題材,大量佔據了當時的文學寫作。異國名香這一來歷神秘、作用曖昧的新奇現象,對於此際無比活躍的文學想像力來說,自然格外地富有刺激效應。這些最初數量並不多的舶來品真的被貴族們拿來洗了澡嗎?對此,後人很難肯定。也許真有這樣的事;也許,蘭湯浴身這一古老習俗的存在,使那時的人順理成章地認為,好香料就應該用於洗澡。
  • 水仙說:10萬+的文章是怎麼改出來的?5步輕鬆搞定
    因此無數文案人備受困擾:「憑良心,我真的已經寫得足夠努力和足夠好了,但編輯和讀者們似乎總不買帳,他們能挑出一萬根刺。」毫無疑問,好作品都是改出來的。修改文章非常重要,是讓你的文章變得完美的最後一次機會。即使你前面的步驟做得多麼不堪,通過修改,仍能將一副壞牌儘量打好。
  • 作文是寫出來的,還是改出來的?
    固然可能是由於寫作練習不夠,但是有些學生練習夠了,為什麼也寫不出好的作文呢?寫作文就好比一個人走路,如果我們只顧走路,不問方向。走的路再多。也去不了目的地。作文雖然寫完了,但是達到了寫作文的目的、要求沒有?文章寫的內容有沒有硬核?石頭遍地都有,只有含有玉的石頭才叫做璞,然後,只有經過精雕細刻,才能成為美玉。
  • 現代人寫詩詞如何擺脫古人的框架和束縛
    朋友感嘆,好的詩詞都被古人寫盡了,現代人創作的詩詞都在古人的框架和束縛內。我們所寫的每一首詩詞都有古人的詞句和意境。 現代人寫詩詞,嚴格遵守古人整理出來的詩詞理論,這至少要比唐宋詩人方便的多。唐宋關於詩詞理論的著作極少,很多關於詩詞創作的條條框框都是明清文人創造出來的,這也是明清詩詞衰落的原因。到了現代,我們的詩詞閱讀量多了,但是我們的國學底蘊少了,所以在寫詩詞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古人詩詞的意境和意象。
  • 為什麼說是曹丕使文學走向了獨立?
    所謂上有所好,下易從之。楚王好細腰,你可以想像當時的女子對骨感美的追求:「宮中多餓死」,何等瘋狂!李煜喜歡小腳,竟衍生纏足陋習,摧殘女性千年之久。 而「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曹操可以說在客觀上促成了建安一代詩風。為建安文學的繁榮開了個頭彩。曹丕則走得更遠,意圖更明顯。
  • 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該怎麼讀?古人:我的傷痛你不懂!
    古人使用標點嗎?中國古代文言文一般是不用標點符號的,不用標點符號,不等於說不用斷句。斷句,需要讀者自己來做。古人閱讀文章的斷句功夫,叫做「句讀(dòu)」。看看著一本「大圈密點」、寫滿批註的《紅樓夢》,古人就是這樣做讀書筆記的。中國的古人沒有標點符號,那外國古人呢?
  • 成語是漢語言文學中的經典,為何古人能夠發明,現代卻很少發明?
    除了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成語也是中國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之一。成語是漢語言文學中的一大經典,據統計,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五萬多個成語,其中大多都是古人發明,新成語沒有幾個,這不禁讓人好奇近現代真的沒再發明新成語嗎?為何近現代不再發明新的成語了?
  • 「改」出來的成本 「升」出來的效益
    「改」出來的成本 「升」出來的效益 2020-12-08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是好文章還是當代八股文?
    作為一位理工女,文學渣渣,文學名著《尤利西斯》翻過3遍,每遍閱讀不超過100頁,讀不下去。我還是一位哲學渣渣,買了幾十本哲學書籍附庸風雅,叔本華、康德、馬克思的文章也是翻了又翻,沒一本看完。這篇滿分作文,既有哲學,又有文學。
  • 南山圖書館國學小講壇 講述古人寫作之道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黃力雯)9月21日晚,以「古人寫作的秘訣」為主題的國學小講堂在南山圖書館少兒閱覽室舉行,從事元明清文學研究多年的講師李輝為讀者們講述古人寫作之道。       講堂上,李輝表示寫文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寫真話,即「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他告訴現場讀者,「寫作文時,應該嘴裡怎麼說就怎麼寫,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寫,不要考慮如何用成語,將心裡最真實的感受寫出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