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浙江杭州28歲的吳女士怎麼也想不到,一次再尋常不過的取快遞經歷,卻成為她四個多月噩夢的開始。
2020年7月,吳女士去小區驛站取快遞時被郎某偷拍,之後郎某、何某分別飾演吳女士和快遞員兩個角色,炮製曖昧聊天記錄發到微信群。8月7日,接到朋友傳來的截圖後,吳女士報警。隨後,郎某、何某二人被行政拘留9日。然而,謠言並未停止,網上的不實信息仍在傳播,吳女士要面對網友辱罵和同事議論,不得已她從原單位離職。接下來的幾個月,找工作被拒,被確診抑鬱……
10月26日,一直生活在謠言陰影下的吳女士委託律師向餘杭法院提起誹謗罪的刑事自訴。吳女士稱,「絕不退縮,絕不和解,賠償可以一分不要,但要追究對方刑責」。
12月14日,在法院等了一下午的吳女士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法院已立案。她在朋友圈寫下:這是今年最好的消息,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
莫名被造謠成「出軌少婦」
她的生活變得一團糟
回想這四個多月的經歷,吳女士仍難以邁過心上的這道坎。
「我發覺自己成為了別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我開始對自己的朋友圈做斷舍離。」她刪除了大部分通訊錄,幾乎不再出門。除了與律師見面或者陪生病的男友上醫院,她每天幾乎都在接受採訪。「事情發生後,我們的生活都是紊亂的,經常整夜整夜失眠,這嚴重影響了我們的身體。」吳女士說,男友在醫院住了一個月,剛剛回到家,目前還在養病。
2020年7月7日,吳女士到小區快遞點取快遞,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隔壁超市老闆郎某偷拍了9秒吳女士的視頻。隨後,郎某(男,27歲)與朋友何某(男,24歲)分飾「快遞小哥」與「女業主」身份,捏造了曖昧微信聊天內容,並將偷拍的視頻與聊天內容截圖發到車友微信群裡。「少婦出軌快遞小哥」這一謠言隨後傳播開來。
網上流傳的視頻
據郎某稱,視頻與截圖發布幾天後,他在群內承認上述內容為偽造,只是開玩笑,希望群成員不要當真,更不要轉發。然而不知情的網友陶某將該視頻與截圖整合後,傳到了另一個微信群,隨後廣泛傳播。流傳的出軌故事中,吳女士被虛構成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是兩次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的「風騷少婦」。
吳女士告訴記者,謠言是在8月5日下午開始發酵的,而她是8月7日凌晨才得知,「我北京的朋友在她的微信群中看到了截圖,並且告知我這已經在網上大肆傳播開來了,後來我在成都、河北、西安、廣州的朋友都發了類似的內容給我。當時我整個人都蒙了,通宵未眠,實在想不出誰會如此害我。」隨後,吳女士報警。
8月13日,郎某和何某被行政拘留9日。 據警方通報,郎某與何某捏造這些截圖的動機,是為了「博眼球」。
警方通報郎某和何某被行政拘留
吳女士告訴記者,她與何某完全不認識,與郎某也只有幾面之緣。「郎某是快遞驛站隔壁超市的老闆,他的超市當時處於裝修狀態,他會去隔壁的快遞驛站幫忙,我們唯一的交集就是我報一個取件碼,他把快遞拿給我,僅此而已。」
「我成為一個背負負面新聞的人
不知道要『社會性死亡』多久」
兩位嫌疑人受到了行政處罰,但誹謗和謠言的餘威仍舊困擾著吳女士。從吳女士所在小區的業主,到其領導、同事、朋友都在議論,甚至還有國外網友發來信息罵她。
「其實我的同事比我知道得還要早,可是沒有一個人告訴我,他們會私下議論。」吳女士之前在杭州一家設計公司做項目經理兼總經理助理,每個月底薪有一萬五千元。事情發生一周後,她被公司勸退了。「發生了這件事,我要花時間去解決它,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再者這件事對公司的名譽也產生了影響,公司的做法我能理解。」吳女士說,好在男友一直以非常積極的態度陪她解決問題,「他在生物醫療行業工作,很繁忙,需要頻繁出差,最後因為這件事也被公司勸退了。」
「我是被冤枉的,我澄清了,事情是不是就可以過去了。」吳女士原本以為自己可以調整好心情,開始新的生活。然而10月份,她去面試了將近10家公司都被拒絕了,「去公司求職,他們需要了解我從上家公司離職的原因,我說了原因後,基本我們的談話就結束了。他們會顧慮我的新聞會不會對公司有潛在的影響,或者我的工作狀態會不會受影響。」
吳女士感覺自己已經「社會性死亡」。
「『社會性死亡』這個詞,以前對我來說很陌生,我也是從『羅冠軍事件』、『清華學姐事件』後才知道的,我覺得自己跟『社會性死亡』產生了關聯。」吳女士說,她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背負負面新聞的人,這些新聞在影響著她,而她不知道這些影響將持續多久,「一年,兩年,十年,還是永久的『死亡』,這是我比較恐懼的。」
不僅找不到工作,吳女士發覺自己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她無法控制情緒,去醫院後,醫生診斷她已有抑鬱症狀。
生活中,身邊的人總會無意間提起這件事,她無處可逃。吳女士說:「我非常努力、謹慎地活了28年,一夜之間,因為別人的一句玩笑話,我所有的努力都歸零了,甚至覺得自己活成了一個笑話。」
對於謠言與誹謗,吳女士很憤怒也很無奈
造謠者的「討價還價」
讓她放棄和解,決定起訴
吳女士說,她曾在8月底想過和解,但因為郎某和何某根本沒有道歉的態度,最後她放棄了。「他們被行政拘留的那幾天,我想了很多,他們如果能夠認錯道歉,我是不是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吳女士當時提了兩個條件,一是錄製道歉視頻發布到網上,二是賠償她因為這件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賠償包括她和男友失業時間的工資、案件證據公證費用、律師諮詢費等,郎某、何某,視頻轉發者陶某每人賠償58000元。
吳女士告訴記者,「我主動提出他們可以戴上口罩和墨鏡,但他們要求必須打碼,他們的理由是他們還要做人,對於這一點,我非常憤怒,他們發布我的視頻時,是否有一刻想到我還要做人。」
吳女士說,郎某和何某曾發給她一個道歉視頻,但她對這個視頻很不滿意,「他們一直在避重就輕,態度也不誠懇。」對於賠償金額,郎某和何某也覺得不合理,「他們希望賠償金降到3萬元,對於道歉稿也是一再要求更改,我覺得這個態度根本不是一個想解決問題或者認識到自身錯誤的態度,那我就沒有必要跟他們和解了。」
郎某和何某拍攝道歉視頻的截圖
吳女士說,傳播者陶某在群裡發布了公開道歉後,主動找到她的代理律師,達成了和解。
郎某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被行政拘留了9天,挺後悔的,自己的生活也受到了影響,「本來就是一個玩笑話,主要是陶某閒得沒事幹,把所有東西打包發出去了,視頻也傳出去了,如果沒有視頻的話,也沒什麼事,本來我們兩個人也不是說惡意的,如果惡意的話,也不會把我們的頭像都露出來。」郎某覺得賠償金過高,不合理,「她只提供了一份公司開具的工資證明,沒有提供月工資流水,應該賠償半年嗎?對於她男友失業造成損失,我們來賠償也不合理。」
法院立案,她在朋友圈寫下:
這是今年最好的消息
10月26日,一直生活在謠言陰影下的吳女士委託律師向餘杭法院提起誹謗罪的刑事自訴。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鄭晶晶律師代理了該案。
根據吳女士出具的微信公眾號文章瀏覽量的公證書和搜集到的群截圖,統計群聊人數超過了五萬人。鄭晶晶認為,「根據司法解釋,誹謗信息實際被瀏覽點擊的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可以認為是情節嚴重,這個證據已經達到情節嚴重的標準,我認為提起刑事自訴應該可以立案的」。
吳女士告訴記者,她和男友原來計劃今年結婚的,但因為這件事暫時擱置。「這件事需要一段時間去解決,現在我們兩個人連工作都沒有了,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只能推後了。」
吳女士說,唯一幸運的是,她和男友經歷了這件事後,感情變得更加堅固了,家人也給了她很大的支持。
吳女士在男友的陪同下來到法院
12月14日,在法院等了一下午的吳女士告訴記者,法院已立案。她在朋友圈寫下這麼一句話:這是今年最好的消息,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
吳女士說:「立案了,我終於可以給自己一個答覆了。我現在不要賠償,絕不退縮 !絕不和解!希望通過我的維權,對社會上其他懷有不法之心的人起到震懾作用。給類似的受害者依法維權提供一點點借鑑,讓我的不幸遭遇更有意義與價值!」
法院發布的立案通知書
紫牛新聞記者|萬惠娟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您有新聞線索,歡迎點擊爆料你可能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紫牛頭條】已立案!杭州被造謠出軌女子提起刑事自訴:不退縮,不和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