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2)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對於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緊抓住小說的故事情節.通過情節中的人物語言、動作等,來認識人物形象.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作用題是現代文閱讀中的重頭戲,經常會考到,一般這種題要從兩方面去回答,一個是內容,一個是結構,二者缺一不可.
(4)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分析作品結構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D級.此題是一道開放題,針對這些評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的觀點定然不會相同,有贊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無論哪種見解,都要圍繞文章的內容說出相應的理由.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項「這是他回報的方式」錯.第四段中有「為了炫耀」「後來,出於一種有權勢而又寬宏大量者的責任感」等內容,可知瑪蘭「主動向對方提供幫助」,只是出於虛榮心,而不是「回報」.B項「照應上文」錯誤,應是交代下文他主動幫助桑蒂爾神父的心理根源,即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C項桑蒂爾神父「被控告做過許多卑鄙齷齪的事」,可知他的「吞吞吐吐」「表現了他內心的猶豫」有誤,應是心虛和難以啟齒.
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的能力.瑪蘭是小說的主人公,對其形象的把握,可以從小說的情節入手,從小說對人物的具體描寫中概括其形象特徵.如第四段中有「為了炫耀」「後來,出於一種有權勢而又寬宏大量者的責任感」等內容,可知瑪蘭「主動向對方提供幫助」,是出於虛榮心,可見瑪蘭愛慕虛榮.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答題時可以從情節安排、讀者感受等方面思考;同時需要緊扣小說情節和主題,從文本出發思考.小說寫到瑪蘭幫助桑蒂爾神父寫了三封介紹信,那麼結果如何呢?小說沒有直接交代,而是引用報紙上的話告訴讀者那個很壞的惡果:他幫了一個壞人,並被通報批評了.引用報紙上的報導,有如下作用:增強了表達效果,既交代了三封信的結果,也表明了事態的嚴重後果,節省了篇幅,使情節緊湊集中,行文簡潔;與開頭部分的瑪蘭飄飄然炫耀形成呼應,還與前文瑪蘭的高興形成反差,造成強烈的對比,且為後文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
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形象、分析作品結構的能力.本題要求考生對小說為什麼以「保護人」為題做出探究,命題人給了「主題思想、人物塑造、情節結構等多方面」的探究角度,只要考生抓住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做言之有理的探究,都能得到較高的分.關鍵是選好角度有條理地作答.答題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種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
比如,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以「保護人」為題,能更好地突出小說人物的心理特徵,想處處以保護人的姿態去保護其他人,實現自己的虛榮心;以「保護人」為題,還有諷刺的意味.分析應重點講標題是如何起到這方面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