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民眾赴日本「交流協會」抗議。(圖:「中廣新聞」) |
本報特約記者 向蕾
臺灣「聯合號」海釣船被日本巡邏艦撞沉後,船上16人獲救,其中15人已被接回臺灣,但船長何鴻義仍被扣留,島內為此群情激憤。6月12日,不少民眾包圍了日本交流協會,要求賠償道歉,「立委」也呼籲新當局硬起來,準備好飛彈和軍艦到釣魚島護漁。
12日,臺灣《聯合報》的一則報導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該報導稱,在彭佳嶼北方海域執行護漁任務的「和星艦」接到「聯合號」海釣船報案後,迅速於10日上午7時多抵達距離釣魚島9海裡處海域搜集證據,與日本巡邏艦對峙一個多小時。
這是臺灣艦艇多年來首度進入釣魚島12海裡(日本宣稱的領海範圍)以內海域。其間「和星艦」兩度試圖往釣魚島海域再深入,但均遭日艦「技巧性阻攔」。就在僵持不下之際,當天上午9時「海巡署」接到「外交部」的電話,稱「此事要通過外交途徑交涉,不要挑起外交爭議」。正是這一通關鍵電話,導致「和星艦」無奈撤離。
消息披露後,民眾紛紛批評當局軟弱。12日,一些漁民包圍「外交部」抗議,並在大門外用黑漆將日本國旗上的太陽圖案抹黑。臺北縣長周錫瑋也率眾前往日本交流協會抗議,要求日本在一天之內放人,並儘快賠償、道歉。他說,他將向「立法院長」王金平和「行政院長」劉兆玄等人提出要求,立刻派軍艦到釣魚島「宣示主權」。民進黨則把矛頭指向馬英九和「外交部長」歐鴻煉。黨團幹事長賴清德稱,馬英九過去高舉「保釣」大旗,但上臺之後卻變成了宅男。民進黨「立委」李俊毅要求追究到底是誰下令召回「和星艦」,並要求歐鴻煉為此下臺負責。
國民黨「立委」也呼籲當局適時展現強硬立場。「立委」帥化民認為,目前兩岸正值復談之際,日方行動並不單純,含有試探馬英九當局「外交底線」的意味,「處理外交爭議可軟可硬,如果我是國防部長,就把那裡作為空軍炸射的靶區」。「立委」林郁方說,「國防部此時應該硬起來,最好下周就把軍艦、飛彈準備好,大家一起去宣示主權!」
新當局也和日本展開交涉。「外交部長」歐鴻煉12日上午召見日本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所長池田維。他強調「釣魚臺是中華民國的領土」(臺灣把釣魚島稱為釣魚臺),希望日方儘快完成事故調查,弄清責任,讓船長回臺。下午,「外交部」官員又針對撤回「和星艦」一事公開道歉,承認誤判形勢。「總統府」還發表措辭強烈的聲明:「釣魚臺列嶼是中華民國領土,地理上是臺灣的附屬島嶼。我們堅持維護釣魚臺主權的決心從未改變,也絕不改變」。同時,要求日本政府放人、道歉。
一些島內人士評論稱,這次漁業糾紛,民進黨鬧得很起勁,似乎很為臺灣民眾的利益著想。但實際上,他們在當政時並不支持武力護漁。據了解,2005年5月因為蘇澳漁民遭日本驅趕,臺日漁業糾紛鬧得很大。在各界的壓力下,民進黨勉強同意「武力護漁」,但同時鼓吹「國防部應正視中共洲際飛彈試射成功的意義」,不要敵友不分忽略保臺的真正責任。陳水扁還要求軍方低調,不要派太多將領隨行護漁。當年6月21日,當時的「國防部長」李傑陪同「立法院長」王金平搭乘「鳳陽號」軍艦,抵達釣魚島附近海域,高喊了幾聲「釣魚臺是我們的」等口號,隨後返航。不少島內媒體認為,那次護漁基本是在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