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真的越快越好嗎?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懷孕生子對多數女性而言是必須逾越的一道坎,但是生產之事並不輕鬆,不少孕媽都希望自己能快點生完,少受一些苦。可是,生孩子並不是越快越好,特別是急產,背後隱藏著很大的危害。
案例:產婦10分鐘超快順產,醫生卻說不是好事
莉莉懷孕已經9個多月了,離預產期還有十多天,這日,她剛吃完晚飯就覺得肚子有點痛,過了一會兒發現破水了,於是趕緊叫來老公驅車前往醫院。
醫生檢查一番發現胎頭都快出來了,於是緊急送去了手術室。前後大概10分鐘的時間,莉莉就將孩子生出來了。
此時,急急忙忙送待產包來的小姑子感到不可思議,從家裡出發到醫院將孩子生出來,也就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吃頓飯也沒這麼快啊。
而莉莉對於自己10分鐘超快順產的事情也挺高興,覺得自己沒有像別人那樣,從發動到生產經歷十幾個小時的苦難。莉莉甚至還表示,生產這麼簡單,可以考慮再要個二胎。
主治醫生聽聞,嚴肅的告誡莉莉:「你這不是超快順產而是急產,這次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能安全回來完全是運氣好,還想著下次能有這樣的好運氣?」
急產(超速順產)和超快順產的區別
急產(超速順產):產婦(界限為初產婦)從發動到分娩,整個過程耗時不超過3小時;
超快順產:產婦從發動到分娩,整個過程耗時在3-6小時以內,比一般順產時間短,但屬於正常時間範疇。
超快順產的產婦才是真的幸運(但一般初產婦很少被眷顧,多為經產婦),而急產的生產時間太短,危險係數非常高。
像莉莉到醫院的時候胎頭都已經快出來了,如果來得再晚一點,可能在途中孩子就已經出生了。而一旦這樣,產婦和寶寶都將面臨危險。
超速分娩並不值得羨慕,原來隱藏這麼多危害
生孩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正常的分娩過程中,產婦的每一次陣痛,都會促使胎頭下降,從而對產道造成壓,致使產道緩慢進行擴張,從而打開「生命的通道」。
急產(即超速分娩)對產婦的傷害
1、造成子宮頸裂傷
急產的胎兒娩出過程明顯快於正常分娩,在胎兒迅猛「衝出」產道的過程中,產道還未完全做好擴張準備,出現「供小於求」的狀態,因而容易導致產婦出現YD撕裂及子宮頸撕裂傷。
2、易導致產後大出血
寶寶出生之後,就是胎盤娩出的過程了。但是胎盤是附著在子宮內膜上的,在其脫落後,附著處就會隨之開發出血。
正常分娩情況下,產婦子宮肌層的收縮力手機可以促進出血點的血竇閉合,減少大出血的概率。
但是急產時,子宮肌層會過度收縮,以致待胎盤娩出後由於收縮乏力,導致導致無法使血竇順利閉合,這樣一來,產後出血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3、易引發產後感染
由於生產時間短,首要任務是在及時順利將寶寶生下來,因此,消毒工作可能會做得不夠到位。加之不少急產產婦在去到醫院之前孩子就已經出來了,此時所處環境也無法保證衛生,因而可能會被病菌侵入,引發感染。
對新生兒的傷害:
1、易導致寶寶缺氧
當產婦遭遇急產時,子宮的收縮速度是普通產婦的幾倍之多,此時,巨大的收縮壓力容易導致胎盤血液循環受阻,進而導致胎兒出現缺氧,甚至是功能窘迫的情況。
2、損傷大腦組織
急產的時候,胎兒娩出時間過快,產道還來不及擴張,因而在通過狹窄的產道時,胎兒大腦可能會擠壓過度從而傷到大腦組織,甚至是引發顱內出血,對胎兒健康不利。
3、引發臍帶感染
當產婦急產的時候,寶寶出生的環境很難做到完全無菌,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可能會導致寶寶臍帶出現感染。
4、影響部分功能的建立
在正常分娩的情況下,產婦每一次宮縮在擠壓推動胎兒前進的同時,還會幫助胎兒的雙肺排出水分,從而使其在出生後可以充分發揮呼吸功能。此外,有規律的擠壓還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觸覺和感覺,形成更好的空間感個平衡感。
但是較正常分娩產程而言,急產的時候宮縮是異常沒有規律可言的,在這種情況下,以上這些功能的建立,都會大打折扣。
【幸孕姐寄語】
急產就在於「急」,因為它沒有任何徵兆,且不給多少準備反應的時間,因此在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孕媽最好能安穩待產,在生活起居各方面都以穩為主。
此外,一旦發現有見紅和破水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抓住「挽救」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