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學期的後兩個月,我非常之有幸能加入到嶺南師範學院與16小合作創辦的資源教室的志願服務中來。在這將近兩個月的志願服務工作中,作為志願者之一的我真的成長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一開始聽到有這麼一項志願服務工作時,我是非常激動和好奇的,畢竟資源教室的建設與我們特教專業息息相關,並且在學習了一年多的特教知識後,終於有跳出書本,融入現實,親身參與到資源教室建設工作中的機會,這種機會怎麼能錯過?參加這一項志願服務工作,既能幫助特殊兒童更好地學習與成長,又能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與知識,實在是無法拒絕。
在面試階段,我們報名的志願者們與蔡老師進行了面談。一開始是緊張的,因為我們僅僅只是大一和大二的學生,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都是少得可憐,有那麼點底氣不足。但是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在與蔡老師的談話中了解到,在這個項目中,最需要的還是耐心和愛心,知識、經驗和能力都能慢慢積累和提高。這讓我們恢復了信心,在蔡老師與石老師的鼓勵與專業指導下,我們開始了16小資源教室的志願服務工作。而為了讓我們更好地開展工作,蔡老師和石老師每周會輪流著給我們上培訓課,增強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提高我們處理各種情況的能力。
在志願服務的過程當中,我獻出了很多個「第一次」,也收穫了很多個「第一次」。我第一次參與簡略布置資源教室一與初步布置資源教室二,第一次給特殊兒童授課,第一次長時間地與特殊兒童相處和交流。資源教室的布置雖然簡略,但這是16小乃至整個湛江第一個資源教室的起步雛形,意義重大。而我們所服務的對象,皓皓,為疑似亞斯伯格。第一次接觸皓皓,心裡還是有點忐忑的,特別是他突然發出的怪異笑聲,讓我渾身不安。但慢慢接觸下來發現,皓皓和其他孩子並沒有什麼太大不同,他只是不善於表達自己,不喜歡和外界有太多接觸,不喜歡和人交流,這是亞斯伯格患者都有的特徵。皓皓底子裡就是一個善良聰明的孩子,但當他不把聰明用在對的地方,不願意配合教學工作時,我一開始還是會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也會反思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到後來,在吸取了大家共同總結出來的經驗後,處理起各種狀況來也慢慢得心應手。比如倒計時可以增強他的時間觀念,讓他在規定的時間後停止塗鴉,繼續上課;躺桌子是因為想上廁所,可以讓方姨帶其解決;不願做數學題時可以讓他給你也出幾道題,一起做,只有他做對全部數學題,才可以看你的答案……在和皓皓相處的時間內,自己的耐心與經驗真的有很大的提升,我想,這個志願服務工作,不是皓皓一個人的成長,而是皓皓和幾十位志願者的共同成長!
而我所收穫的「第一次」也是極為重要的,我第一次旁聽了三位服務對象的IEP會議和16小的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這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之前在個別化教育概論教材上的知識,在這兩個會議上有幸見識。在IEP會議上,家長與各任課教師、校長、副校長以及我們的蔡老師和石老師,圍繞著三個孩子進行了更深入的教育討論。在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上,各年級組組長、校長、副校長進行了四項提案的討論與決策。蔡老師和石老師解答了一些疑問以及做了關於接收與轉介服務對象時的一些專業指導。
說實話,16小的資源教室志願服務工作,是湛江開啟融合教育這一條路上的裡程碑,正因為如此,這一路上荊棘叢叢,豎起一道又一道高牆——學生的排擠、老師的不理解、其他家長的阻撓……這重重困難,無一不將我們重重阻隔在外。但是我們沒有畏懼,在蔡老師與石老師的帶領下,在書記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一路破荊棘:進班宣導、給老師和家長普及專業知識和做思想工作、寫給家長的一封信……兩位指導老師一路都在為我們的工作鋪路,勢必要破除荊棘,鋪就一條花路。
不論是用心的老師們,還是在IEP會議上情緒失控不禁哭泣的家長,還是努力工作的志願者們,我們都將一顆心放在孩子身上,一心為孩子們著想。也許孩子們現在很不一樣,但我們正在努力地讓他們變得沒有那麼不一樣;也許資源教室建立得很簡單,但我們正在努力地讓它在湛江打出名堂;也許我們志願者不是那麼專業,但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地成長!相信我們終究會破除荊棘之牆,為特殊兒童,為資源教室的發展,鋪就一條鮮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