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荊棘路,邁向鮮花叢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3——說給老師的真心話》
一間小小的教室,承載著無數個奇蹟。一個個幼小的心靈,喜獲了成長的秘寶。奇蹟是孩子們在56號教室裡所發生的身心上的變化,秘寶是雷夫給與孩子們的愛。初見奇蹟時,心裡不以為然,認為教室裡能發生什麼奇蹟,無外乎就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那點事,老師盡全力教授學生,學生隨心情接受知識。老師在夾縫中間生存,不僅要考慮學業問題,還要兼顧孩子與家長們的態度。在面臨著個性獨特的孩子時;面臨著無理取鬧的家長時;面臨著堆積如山的作業時;面臨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時,名老師會和諧的處理好這些事情之間的關係,並且不會把不良情緒帶到課堂,帶到孩子們身邊,他們每天都會精神飽滿的出現在學生面前,以身示範,雷夫就是這樣的教師。
李鎮西先生為《第56號教室的奇蹟3——說給老師的真心話》寫的序中,給予這本書非常高的評價,李先生說這是美國版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確,這本書不僅為我們展示了雷夫的成長曆程,同時也為我們這些大海上航行的人們點亮了燈塔,激勵了我們前行的路!這本書中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遙想青蔥歲月、第二部分:成長與收穫,第三個部分:步入名師講堂,這是教師成長的三部曲即學習精華,反思自己;善於發現,勇闖新域;踏實之路,收穫成功。雷夫對老師們所講的話可以用貼合教師生活非常接地氣來形容,讓讀者產生共鳴。讀了這本書,我看到雷夫博學多才,身兼數科,感受到他給與學生真誠的愛與呵護。
一、練好本領,披荊斬棘
雷夫沒有被外界的壓力給嚇到,他而是以此為動力,不斷去學習優秀的教學經驗和方法。雷夫用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序漸進,要做「一年之計」的打算。雷夫告訴我們,在開學伊始,就要把一學年的內容告訴孩子們,讓孩子們做到心裡有數而不是茫然的接受,雷夫也不著急一時的勝敗而看的是全局,他深知孩子們不是「生而平等的」,孩子們的智力水平,學習習慣,家庭環境等都不相同,因此他們不可能通過一節課或者一天就能記住所學內容,他們需要通過一段時間來掌握。這讓我想到我班上的幾個孩子,他們接受新知識比較慢,而我就著急了,總是利用課間或者一些不考試的學科為他們輔導,雖有成效但也剝奪了他們課間放鬆和學習掌握其他技能的時間。現在想來有時自己真的是揠苗助長了,而忽略了「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雷夫在第一節課時就會展示他制定的「十戒」,即十項持續孩子們一生成長的信條,引導孩子們積極健康,充滿正能量的信條。這十項簡單明了,一以貫之的信條始終貫穿在雷夫全年的教學過程中,雷夫通過自身的言行與態度踐行著「十戒」,孩子們在這些信條的引導下也都成為了「小莎士比亞們」,但教學路上不會永遠是鮮花更多的時候是荊棘。當我們遇到荊棘時,我們就要學會披荊斬棘,學會笑看人生,學會平常心,學會減壓,讓自己永遠擁有一顆積極樂觀的心來對待孩子,面對家人。想到雷夫不僅教學上輕鬆自如,而且還有條不紊,高效高質。可是自己經常要把教案帶回家去寫,課件要熬夜製作,拖著疲倦的身體強裝精神開啟新一天的教學。問題就在於,沒有做好合理的計劃!在開學初,我們就應該按照把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制定好合理的計劃,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學生,同時應該像雷夫一樣,把孩子應該具有的品質形成自己的「十戒」張貼在班級裡,並融入在全年的教學生活中。
二、發現新枝,永保新鮮
一名好教師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成長起來的。成長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展,不僅要發展學生所具有的潛能,還要發展身邊可能提供的資源。「皮特·馬克觀察法」讓我們找到合適的幫助對象,讓我們的額外付出會奏效。成功無捷徑,提高孩子們的成績,改變某些刺頭學生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所以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雷夫的「軟銷售」就是幫助學生主宰自己命運的基石,讓學生真的踏上酷愛學習和自我提高的人生之路。即好老師會提供給學生有價值的信息,但絕不生硬地給學生灌輸自己的想法、行為方式以及價值觀。一名好教師是要真誠的面對自己的「無能」,對於很多方面,我們不是萬能的,我們需要求助專業人士,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坦誠。在給孩子們選擇專業人士時同樣要慎重,我們不僅要看專業水平,更要看他所傳達的理念是不是與孩子們所要建立的信念一致!是不是把每一位孩子的發展都放在心上的。在雷夫為孩子們選擇舞蹈老師這件事上就能詮釋「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就要發展他們各自的能力,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才能不放棄!雷夫建議:老師切記「決不放棄」這一原則。萬一你放棄了,學生便會徹底失去信心。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吧,想像有一天你收到一封學生來信,上面寫道:「感謝你在我樹立信心前,先給予我信心」。一名好老師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為,陽光心態為孩子們做表率。正如雷夫所說的每個班上都有三類學生,而大多數老師都會把關注點放在第一類和第三類學生身上,而忽略第二類學生。但雷夫把關注放在第二類學生身上,讓課堂煥然一新。這讓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我把焦點放在了「第三類學生」身上,經常在課堂上處理一些突發事件。而課堂上佔多數的二類學生被我忽視了。雷夫的做法,讓我看到,只有關注第二類學生,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存在感,他們通過努力就會成為第一類學生,同樣會促動第一類學生,孤立第三類學生,也會讓他們感到無趣,進而成為第二類學生。為了給孩子們呈現視覺聽覺上的新穎,我們就要保持教學的新鮮和生動,因此我們要對教學進行改革,就要增加新的元素。
三、茁壯成長,收穫碩果
在教學生涯裡,雷夫在遇到問題時,不是先從客觀方面去找原因,找藉口,而是進行積極思考,及時去糾正自己的觀點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腦去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去擺脫困擾。他用自己的行動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並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在他的心情調色盤裡,即使偶然會有灰色,但他也能很快將它塗抹成暖色。所以我認為,信心,智慧和真愛,是雷夫打開成功大門的金鑰匙。在踏實求新的路上,雷夫收穫了成功,成為了美國名師,同樣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好點子,讓我們聽到了肝膽相照的肺腑之言。不想成為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想說不想成為名師的教師不是好老師!
名師之路雖漫長,但我會努力前行,我會向雷夫學習,不斷地去積累經驗,反思所經歷程,探索新的元素去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我相信走過荊棘路,就會邁向鮮花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