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在礦山實地調查
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一場危險的數字遊戲,從公式中玩花招套出公款,最終也被這場遊戲深度「套牢」。江西省新餘市望城工礦區檢察院日前對涉嫌貪汙的傅某、徐某等4人立案偵查。
傅某、徐某、劉某在望城工礦區一家國有企業鐵坑礦業公司工作,分別負責對採礦量進行測量、計算和驗收。該公司因出產的鐵礦礦量大、礦品高,是傳統的重點鐵礦生產礦區。長期以來,由於採礦勞務附加值低,該公司的採礦勞務一直都採取外包形式,即由外包隊伍進行採礦、剝土(將鐵礦上的土方剝離)和送礦。
「在操作實踐中,外包隊伍在礦山上挖好礦坑,將礦石挖出來後對土方當場進行剝離,然後對礦石過磅,最後把剝離出的土方倒掉。」望城工礦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向記者介紹,總開採量由兩部分組成並分別進行勞務結算,一部分是採礦量即開採的礦石量,這部分勞務費較高,根據採礦隊伍送礦過磅重量按比例進行計算;另一部分則是剝離量,即對礦石上土方進行剝離的土方量,這部分勞務費較低,因為土方當場剝離後就被倒掉,難以測算,所以就用總開採量減去採礦量來算出剝離量。
計算總開採量,要測量被採礦坑的體積,而礦坑是一個類似四稜台的形狀,其體積是稜台上、下底面面積與上下底面面積乘積的算術平方根這三項數字之和再與稜台高度的1/3的乘積。根據外包隊伍和鐵坑礦業公司籤訂的合同,總開採量就使用這個公式進行計算,可以說是既明確又具體。然而傅某等人自恃很有數學頭腦,就在公式上打「主意」,企圖通過數字遊戲狠狠撈上一把。
「因為採礦量以過磅重量為準,很難『做手腳』,而土方量卻是用總開採量減去採礦量,如果把總開採量變大,剝離的土方量也就跟著變大了,就可以多拿這部分的勞務費了。」犯罪嫌疑人傅某案發後向檢察機關供述。
望城工礦區檢察院在調查中發現,傅某、徐某、劉某三人為獲取非法利益,跟採礦隊伍老闆周某私下達成協議,以虛增總開採量的方式增加剝離土方量。
傅某、徐某、劉某通過修改數據、虛增採剝臺階高差(公式中的稜台高度),前後三次歷時半年,虛增剝離土方量29723.29立方米,騙取剝離土方量部分勞務費386997.24元,傅某等三人各分得4萬元,其餘都為周某分得。
可惜虛假的數字終究騙不過法律的慧眼,案發後,4個「數學達人」全部落網。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偵查中。(歐陽晶 黃璜 黃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