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農村基層幹部普遍學歷不高、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帶富能力不強等長期制約農村發展的問題短板。2020年來,松桃聯合銅仁市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農村「兩委」幹部及後備幹部學歷提升工程,著力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村幹部隊伍和新型農村實用人才,為「十四五」時期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提供人才支撐。
提升知識,增長發展底氣
「因為肚子裡沒貨,更不懂得產業知識,想帶著大夥致富,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學歷提升工程報名現場,38歲的該縣盤信鎮柳浦村村支書歐家富十分激動,因為小時候家裡貧窮,只讀到高中就不得不外出打工,幫助家裡維持生活。2014年有了一些積蓄,一心想改變村裡貧窮面貌的他,回到村裡當起了村幹部,可任了村支書面對村裡要發展什麼產業、能不能賺錢、怎麼管護銷售,歐家富沒有底氣,一直發愁。接到通知後,他急忙拿起報名資料來到現場。
「全縣有70%以上的農村「兩委」幹部還只是高中及以下學歷水平。」該縣縣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表示,像歐家富這樣想幹事但受制於專業知識不足、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村幹部還很多,為銜接好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增長農村幹部知識才幹、發展底氣。該縣計劃從2020年秋季起全面推行學歷提升工程,用三年左右時間培養1000名以上農村「兩委」及後備幹部達到全日制大專學歷水平,實現每村至少有2名大專學歷村幹部目標。截止目前,該縣首批147名農村幹部學員已完成報名工作。
針對重點,貼合發展需求
「你別看種水果,要口感好、病害少、產量高,沒有專業技術真不行。」看到有農業種養殖技術課程,該縣牛郎鎮七星村統計員王康一大早就搭車前來報名,前幾年,村裡發展產業,種植了430畝黃桃,但因為村裡幹部缺乏種植管護技術,收益一直不好,大家都很苦惱,好項目落在自家地裡卻長不出金疙瘩。
「主要聚焦壩區產業、種養殖技術、農村電商等符合基層需求的課程,實用是第一要求。」據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負責人員介紹,課程的設計經過細緻的調研,是專門針對該縣56個壩區和村級產業發展重點、難點開展教學,同時採取「線上 線下」的教學方式。線上,通過「網絡直播課堂」等形式實現異地遠程教學。線下,依託該縣職業技術學校教學場地、區域產業優勢資源,利用農閒時節進行面授輔導等集中教學活動以及組織專業課程教師送教下鄉,將課堂教學設在產業壩區、教學實踐放在田間地頭,突出「家門口大學」的特色優勢。據了解,2021年春季班共設6個模塊、18個門課,其中12門必修課、6門選修課,主要專業內容是生態農業技術、畜牧獸醫等。
突破制約,激發創業幹勁
「提升了學歷,等於幫助我們打開了更多的上升空間。」對於該縣盤信鎮楊柳村後備幹部吳永芳來說,因為學歷的制約,失去了報考該縣事業單位定向到農村工作招聘考試的機會,而像她一樣學歷不高,但年齡不大,喜歡到農村工作的年輕村級後備幹部還有不少。
開展學歷提升工程,也是為了打開更多農村幹部的向上空間,激勵更多優秀人才在農村更好的幹事創業,讓他們有盼頭、有希望。據了解,該縣還將村級產業發展與農村幹部工資績效掛鈎,規定每年從產業收益中拿出10%作為農村幹部的分紅激勵,產業發展越好、帶富能力越強,工資待遇也就越高,讓農村幹部學習知識有渠道、事業上升有空間、幹事創業有獎勵。同時,針對參加學歷提升工程的農村幹部,該縣還為每位學員減免學費1500元。(李旺興 胡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