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新增三名副校長:顧濤、王軼、胡百精

2020-09-04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中國人民大學領導班子新增三名副校長。

9月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查詢中國人民大學官網注意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學校辦公室主任顧濤,法學院院長王軼,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現已出任該校副校長。

官方簡歷顯示,顧濤,男,漢族,1970年6月生,遼寧瀋陽人,中共黨員,副研究員,管理學博士。

顧濤

顧濤1992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工業企業管理專業)學士學位,2001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4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專業)管理學博士學位。

顧濤1992年留校工作,歷任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副處級),校長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主任,財務處處長兼專項資金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紀委副書記兼紀委辦公室主任、監察處處長,校長助理、學校辦公室主任兼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等職,2020年8月起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軼,男,1972年6月生,蒙古族,河南南陽人,中共黨員,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法學院院長(兼),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

王軼

王軼主要從事民法原理與民法學方法、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人格權法、侵權責任法等領域的研究,先後參與《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典》等專家建議稿的起草工作。

胡百精,男,1976年3月生,漢族,吉林磐石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兼),主要社會兼職有:教育部新聞傳播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胡百精

胡百精主要從事傳播學與公共傳播教學與研究,承擔公共傳播、傳播與社會、公共關係學概論等課程教學工作,出版《說服與認同》《公共關係學(第二版)》《危機傳播管理(第三版)》《中國公共關係史》等專著,譯著有《輿論的結晶》《取悅公眾》《宣傳》《製造認同》。

據中國人民大學官網介紹,該校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

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學校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已形成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繼續教育為輔助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形成了「主幹的文科、精幹的理工科」的學科發展體系。

責任編輯:王俊

校對:欒夢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任命三名副校長
    中國人民大學領導班子新增三名副校長。9月4日,查詢中國人民大學官網注意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學校辦公室主任顧濤,法學院院長王軼,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現已出任該校副校長。人物經歷1992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工業企業管理專業)學士學位,2001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4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專業)管理學博士學位。
  • 中國人民大學新增三位副校長
    據中國人民大學官微消息,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完成行政領導班子副職換屆工作,副校長劉元春、杜鵬、朱信凱連任,顧濤、王軼、胡百精新任中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因年齡原因,免去王利明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職務,免去賀耀敏、吳曉球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職務。
  • 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新學年開學典禮
    9月25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2020-2021學年開學典禮在田徑場舉行。伴隨著國歌的旋律,八千八百多名來自五湖四海的2020級新生開啟了大學生活的嶄新篇章。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講話,校長劉偉主持開學典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付來,副校長劉元春、杜鵬、朱信凱、顧濤、王軼、胡百精,新聞學院榮譽一級教授方漢奇出席開學典禮。
  • 清北人師四所大學「70後」校領導已有9人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官網更新顯示,顧濤、王軼、胡百精履新人大副校長,知道君發現,3人都是「70後」。知道君盤點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4所大學的黨委和行政領導正副職發現,4所高校已有9名「70」後校領導。人大6名副校長中,5人是「70後」9人中,清華大學佔2人,分別是過勇和向波濤,兩人都是校黨委副書記。
  • 法國蒙彼利埃保羅-瓦萊裡大學副校長來訪中國人民大學
    1月9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伊志宏會見了來訪的法國蒙彼利埃保羅-瓦萊裡大學副校長莫•摩爾拉斯-庫爾提(Maud Morlaàs-Courties)一行,就拓寬中法學院未來辦學領域、合作開辦國際傳播學本科專業、深化兩校交流合作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法學院院長王軼:應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法院的新型...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法學院院長王軼在座談會上發言,對網際網路法院建設提出了意見建議。王軼說,網際網路法院的設立,是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第一次全方位面對,沒有可借鑑的經驗,沒有可供參考的答案。三家網際網路法院過去幾年的工作可圈可點,交出了優秀答卷。他們所作出的每一份優秀法律文書可以說都是人類在信息文明時代所邁出的法治領域堅實的步伐。
  • 對話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教授王軼:《民法典》包含一個民族的「精神密碼」
    近日,記者採訪了全程參與《民法典》編纂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軼教授。《民法典》的編纂體現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記者:在民事立法方面,我國此前有《合同法》《民法總則》《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為什麼還要編纂這樣一部法典?王軼:對一個國家來說,不是一定要有《民法典》,世界上許多國家並沒有《民法典》。
  • 中國人民大學召開「雙一流」標誌性成果匯報會
    12月10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召開「雙一流」標誌性成果匯報會,黨委書記靳諾、校長劉偉、常務副校長王利明出席會議,一流學科主責學院相關負責人匯報「雙一流」標誌性成果及師資隊伍建設情況。會議由王利明主持。
  • 臺灣政治大學校長周行一率團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兩校共同舉辦「政治...
    5月8日,臺灣政治大學校長周行一率團到人民大學交流訪問,兩校共同舉辦「政治大學日」主題交流活動。活動期間,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靳諾會見了周行一一行,校長劉偉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劉元春,政治大學副校長張昌吉等出席相關活動。靳諾會見了周行一及政治大學代表團成員,對政治大學一行來訪表示歡迎。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國家文明高度催生民法典
    身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的王軼興奮不已,他在許多場合反覆表達這樣一個觀點: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起草編纂民法典的時候,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一定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人類所面對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的看法,「我們編纂完成的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就包含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密碼,我們就是通過表達我們對人、社會、國家、自然等基本問題的看法,來回應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的。」
  • 中國人民大學校領導調研學校圖書館工作
    9月22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來到學校圖書館調研,深入了解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資源建設和讀者服務情況,圖書館全體館領導及各部室主任參加座談會。王軼表示,在高等教育機構中,圖書館在空間位置、職能作用等方面都應處於核心地位。信息文明時代為高校圖書館發展帶來了挑戰與機遇。
  • 河南省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9月9日,我省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校長邱勇,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校長劉偉出席座談會並見證籤約。
  • 河南省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河南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王國生尹弘陳旭靳諾邱勇劉偉出席籤約儀式9月9日,我省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校長邱勇,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校長劉偉出席座談會並見證籤約。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晨來中國人民大學調研
    11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晨一行來中國人民大學對中國人民大學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情況進行調研並與法學院師生代表座談。王晨同志強調,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 剛當上副校長的胡百精老師的精華論文,每一篇都是考點!
    上周,人大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老師出任人大副校長了。年僅44歲的胡百精老師,不僅在學術領域造詣深厚,還是一位具有文人浪漫情懷的才子學者,深受同學的喜愛。(2020中國人民大學論述題)3、政務微博在政府突發公共危機應對中的主要優勢和局限性。(2015復旦大學簡答題)➤ 考點解讀:公共危機較之一般意義的危機,核心特徵在於公共性。21世紀以來,公共危機已在世界範圍內成為焦點議題之一,美國、歐洲、日本和我國都相繼推出了專門針對公共危機的政策和立法。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 5月22日,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請他解讀民法典草案亮點。 見義勇為免責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
  • 暨南大學校長胡軍到中國人民大學調研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會見代表團。靳諾書記表示,綜合改革是人民大學的重點工作,學校在方案起草過程中,廣泛徵求了師生員工和校友的意見,方案以「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為主線,人才培養改革在內容上佔有最大的比重,下一步將繼續修改完善,紮實推進改革。人民大學與暨南大學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雙方互通有無,加強經驗交流,共同推動綜合改革工作開展。
  •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12月5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會見了來校訪問的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尤庫•瓦那恩(Jouko Vaananen)、繼續教育中心執行長馬亞娜•蘇塔瑞恩(Marjaana Suutarinen)和國際教育主管琪爾斯•柯圖拉(Kirsi Kettula)一行。雙方就兩校的重點學科及學生畢業去向展開討論。
  • 「京東杯」中國人民大學第十一屆學生「創業之星」大賽決賽舉辦
    11月4日下午,「京東杯」中國人民大學第十一屆學生「創業之星」大賽決賽舉辦。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顧濤、京東集團副總裁龍寶正出席活動並致辭。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首席教練陶鋒、滙豐投融國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CEO鄭鳳勤、嘉賓傳媒創始人兼CEO 吳婷、伽利略資本投資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鄭譞、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副總經理王曉薇擔任決賽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