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閏
在目前的固收類理財產品市場,因為市場利率偏低的原因,這些產品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裡面表現不是很好。銀行的理財或者存款,雖然比較可靠,但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利率不高,前兩年貨幣基金收益率還不錯的時候,銀行流失了不少存款。但如今整個市場利率在下行,貨幣基金與一些其他理財收益也是跌跌不休,這個時候可能就是銀行反攻的一個機會。
一類銀行存款利率暴漲
根據某機構監測的數據來看,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不足4%,如果還不能保本保息的話,對於投資者可就沒有了吸引力。在理財產品表現不是很好的時候,銀行的一些存款類產品站了出來,給了不少投資者一個驚喜。
根據該機構發布的公告來看,在3月16號至22號這段時間裡面,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共發行結構性存款139隻,發行量較前一個星期減少了56隻。在平均最高收益上面,結構性存款的平均最高收益達到了5.13%,這個利率數據還比此前一個星期大漲了11個基點。
在眾多銀行裡面,中國銀行在上周的結構性存款收益排名中是最高的,平均最高預期收益能達到6.25%,高出平均水平112個基點。如果能達成最高收益率,你買20萬的該機構性存款一年的收益能達到12500元,收益很不錯了。
從該機構披露的數據來看,自今年2月份開始,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收益便一直在漲,在保本理財產品在市場中的聲音越來越弱以後,結構性存款逐漸地取代了它的位置。並且目前監管層已經收緊了對於結構性存款的監管,假結構性產品越來越少,大家購買的時候也放心一些。
購買國債還有優勢嗎?
我國國債的種類不少,但從利率上面來看最高的還是儲蓄國債,與一般的銀行定期存款相比,儲蓄國債在收益率上面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目前機構性存款收益大漲,這個時候買儲蓄國債還有沒有優勢呢?
從利率上面來看,如果結構性存款能達成預定的最高收益,那麼儲蓄國債就沒有什麼優勢。從去年發行的儲蓄國債利率上面來看,三年期的利率4%,五年期利率4.27%,買20萬一年的時間利息在8000元左右。但儲蓄國債勝在穩定,結構性存款也可能會出現達不成最高收益的情況。
從流動性上面來講,目前監管已對靠檔計息類的存款有了限制,且一般情況下結構性存款是不能夠提前支取的。儲蓄國債就不同了,它可以提前支取,並且靠檔計息,就算是你提前取了,利率也不會損失的太多。
在其他的一些屬性上面例如門檻或者安全性上,儲蓄國債與銀行的存款類產品差不太多,整體來看,兩者各有千秋。想挑戰更高收益的朋友,選擇結構性存款也許會更好。
作者:李閏/審核:龍小林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