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投餵」,在北京動物園遊覽,幾乎每個動物展覽區域都能見到這樣的警示標語。但實際上,儘管園方想出了各種招數,不斷升級改造各個動物展區的防護設施,遊客投食的行為仍屢禁不止。今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開始實施,「違規投餵動物」被明確列入「不文明行為」,將被重點治理。但記者在探訪中發現,仍有遊客為了投餵動物,不斷與公園「鬥智鬥勇」,甚至不惜與工作人員打起「遊擊戰」。
北京動物園水禽湖畔,距離岸邊兩米開外的湖面上,特意架設了一道高出水面的防護網。動物園貼心地在湖邊公示出了水禽們的「食譜」,告示上明確提出「飼養員每天為水禽提供最佳營養配比的食物,額外的攝入會危害動物健康」。
但仍有部分遊客對告示視若無睹,使大力向遠處投擲,將食物投入湖中,還和湖邊巡邏的保安打起了「遊擊戰」。保安所到之處,人群便會立刻散開,轉移到湖邊的其他區域繼續投喂。「咱們拐過彎再喂,去湖側面,那邊沒人管。」剛剛被保安勸阻過的一位老人,拎著一大口袋饅頭,一邊牽起小孫女,一邊小聲說著。轉個彎,老人回頭看看保安並未跟來,眼疾手快地將一大塊饅頭撕下來塞進孩子手中,催促:「餵吧!餵吧!」發現孩子力氣小,無法將食物扔過防護網,老人還趕快助力,協助孩子將食物往遠處扔。
北京動物園西北角,依蘭大羚羊的「家」被金屬護欄、鐵柵欄團團圍住,為了防止遊客隨意投餵食物,公園還特意在鐵柵欄內又額外加裝了一層鐵絲網。但層層防護,似乎並沒有擋住遊客的投餵「熱情」。
「快喂!」一位年輕的媽媽四下張望了一圈,看到附近沒有工作人員的身影,立刻從包裡掏出滿滿一塑膠袋蔬菜,將切成手指頭粗細的胡蘿蔔條和黃瓜條迅速塞進孩子的手中。而站在一旁的爸爸發現小兒子個頭太矮,站在圍欄外不管怎麼努力伸長手臂都餵不到動物,索性一把舉起兒子,將孩子「投」進了原本禁入的圍欄內。看到兒子有些膽怯,爸爸在一旁還不斷鼓勵:「別害怕,你把胡蘿蔔再往裡伸伸,要不然它夠不著。」胡蘿蔔條、黃瓜條、芹菜、掛麵……不到10分鐘的工夫,依蘭大羚羊就被三撥遊客投餵了各種不同的食物。
相比圍欄和鐵絲網之類的隔離設施,猴山、豺狼等展區防護得更加「嚴密」。巨大的落地透明玻璃牆將動物與遊人隔離開來,為了防止遊客將食物從每一面玻璃牆的接縫塞進猴山,玻璃牆的縫隙全部用玻璃膠封死。玻璃防護牆比一層樓房還要高,有遊客想將手中的麵包拋到半空中丟入防護牆內,屢試屢敗,最後終於放棄。
記者注意到,很多時候,其實孩子並沒有提出投餵動物的要求,而是家長主動遞上食物來引導孩子投喂。有些家長見到孩子猶豫或是膽怯,甚至「以身作則」,自己親自示範如何投喂。就算遭到工作人員勸阻,家長也並沒有明確告知孩子投餵動物是錯誤的行為,而是告訴孩子「人家不讓喂,我們換個地方再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