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分鐘,大羚羊就被三撥遊客投餵,公園層層防護攔不住「投餵手」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請勿投餵」,在北京動物園遊覽,幾乎每個動物展覽區域都能見到這樣的警示標語。但實際上,儘管園方想出了各種招數,不斷升級改造各個動物展區的防護設施,遊客投食的行為仍屢禁不止。今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開始實施,「違規投餵動物」被明確列入「不文明行為」,將被重點治理。但記者在探訪中發現,仍有遊客為了投餵動物,不斷與公園「鬥智鬥勇」,甚至不惜與工作人員打起「遊擊戰」。

資料圖:北京動物園動物 鄧偉 攝

防護網攔不住「遠投手」

北京動物園水禽湖畔,距離岸邊兩米開外的湖面上,特意架設了一道高出水面的防護網。動物園貼心地在湖邊公示出了水禽們的「食譜」,告示上明確提出「飼養員每天為水禽提供最佳營養配比的食物,額外的攝入會危害動物健康」。

但仍有部分遊客對告示視若無睹,使大力向遠處投擲,將食物投入湖中,還和湖邊巡邏的保安打起了「遊擊戰」。保安所到之處,人群便會立刻散開,轉移到湖邊的其他區域繼續投喂。「咱們拐過彎再喂,去湖側面,那邊沒人管。」剛剛被保安勸阻過的一位老人,拎著一大口袋饅頭,一邊牽起小孫女,一邊小聲說著。轉個彎,老人回頭看看保安並未跟來,眼疾手快地將一大塊饅頭撕下來塞進孩子手中,催促:「餵吧!餵吧!」發現孩子力氣小,無法將食物扔過防護網,老人還趕快助力,協助孩子將食物往遠處扔。

不到10分鐘三撥遊客投餵

北京動物園西北角,依蘭大羚羊的「家」被金屬護欄、鐵柵欄團團圍住,為了防止遊客隨意投餵食物,公園還特意在鐵柵欄內又額外加裝了一層鐵絲網。但層層防護,似乎並沒有擋住遊客的投餵「熱情」。

「快喂!」一位年輕的媽媽四下張望了一圈,看到附近沒有工作人員的身影,立刻從包裡掏出滿滿一塑膠袋蔬菜,將切成手指頭粗細的胡蘿蔔條和黃瓜條迅速塞進孩子的手中。而站在一旁的爸爸發現小兒子個頭太矮,站在圍欄外不管怎麼努力伸長手臂都餵不到動物,索性一把舉起兒子,將孩子「投」進了原本禁入的圍欄內。看到兒子有些膽怯,爸爸在一旁還不斷鼓勵:「別害怕,你把胡蘿蔔再往裡伸伸,要不然它夠不著。」胡蘿蔔條、黃瓜條、芹菜、掛麵……不到10分鐘的工夫,依蘭大羚羊就被三撥遊客投餵了各種不同的食物。

有的家長主動引導孩子投餵

相比圍欄和鐵絲網之類的隔離設施,猴山、豺狼等展區防護得更加「嚴密」。巨大的落地透明玻璃牆將動物與遊人隔離開來,為了防止遊客將食物從每一面玻璃牆的接縫塞進猴山,玻璃牆的縫隙全部用玻璃膠封死。玻璃防護牆比一層樓房還要高,有遊客想將手中的麵包拋到半空中丟入防護牆內,屢試屢敗,最後終於放棄。

記者注意到,很多時候,其實孩子並沒有提出投餵動物的要求,而是家長主動遞上食物來引導孩子投喂。有些家長見到孩子猶豫或是膽怯,甚至「以身作則」,自己親自示範如何投喂。就算遭到工作人員勸阻,家長也並沒有明確告知孩子投餵動物是錯誤的行為,而是告訴孩子「人家不讓喂,我們換個地方再餵」。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楠

流程編輯:TF010

相關焦點

  • 遊客亂投餵動物屢禁不止,煙臺南山公園呼籲遊客文明遊園
    在動物園草食動物區的駱駝館,高逾1米的鐵柵欄分隔駱駝的生活區域與遊客遊覽區。不少家長提前準備好一根竹竿,把帶來的水果和零食插上面交給孩子投餵動物,引得大小駱駝都擠到柵欄前搶食,而家長則在一邊拿著手機拍攝,對張貼在籠舍前「嚴禁投食」的提示牌視若無睹。
  • 動物園裡孩子違規投餵 多是家長在縱容
    動物園裡孩子違規投喂,多是家長在縱容相關推薦周末的北京動物園,透過狼館圍欄下方的網眼,一群孩子和家長投餵雜草、冰糕棍、掛麵的視頻被遊客發到網上後,引發社會關注。隨後,記者在實地探訪中發現,儘管園方想盡各種招數,不斷升級改造各個動物展區的防護設施,但違規投餵現象還是屢禁不止。又快到「十一」遊園高峰了,如何觀賞和對待動物,怎樣做到文明遊園,以及能否投餵動物……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 棉花糖、肉類……深圳灣公園再現投餵候鳥行為,可能讓它們折翼
    但近日,深圳灣公園卻出現了一幕違和的現象——一邊是赫然寫有「請勿投餵野生鳥類」的指示牌,一邊是大批市民站在岸邊投餵水鳥,麵包、棉花糖、肉類……各種「飼料」層出不窮。那麼,人類隨意投餵水鳥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專家建議深圳灣公園也應該引入此類警示牌,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達到教育警示作用。設立於深圳灣公園的警示牌,寫有餵食鳥類的危害。
  • 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或致野性減退
    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 (江楊燁)12月10日,記者了解到,連日來,在浙江杭州西湖湖濱三公園一帶,常常聚集百隻以上的鴛鴦。據悉,這是因遊客任意投餵導致的。浙江野鳥會副理事長程國龍表示,投餵鴛鴦,會使得鴛鴦的野性減退。
  • 小浣熊「乾脆麵」被餵成「大碗寬面」,遊客胡亂投餵幾時休
    這不,廣州動物園的小浣熊們就獨享人們「恩寵」,從苗條的「乾脆麵」被餵成了「大碗寬面」。五一小長假期間,廣州動物園裡和遊客互動最親密的便是40餘只開放式圈養的浣熊。由於是開放式圈養,遊客紛紛都將自身攜帶的餅乾、麵包等食品投餵給浣熊們,而浣熊的態度則是「來者不拒」。
  • IPRS自動投餵系統—每日多次投餵
    在漁業轉型升級大背景下,池塘集約化養殖技術和IPRS逐漸得到國內水產養殖從業人員的重視,近年來,浙江、安徽、江蘇等地修建了多條IPRS系統,並取得了顯著效益。為增進讀者對IPRS的了解,本公眾號將對IPRS的建造和技術管理進行連續介紹,供學習參考。
  • 北京動物園今天發布系列措施,治理不文明投餵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事發地狼館展區內,公園已在狼館的圍擋之外,又增加了一層擋板。擋板與圍擋之間鋪上了鵝卵石,增加硬隔離之後,遊客無法投喂。硬體提升:新增1000多延米的木質圍欄北京動物園的4個門區均設置了投餵物品自棄箱,遊客如果有自帶投餵食物,可以自覺將物品丟棄在箱子內。在園內13個動物運動場,公園新增加了1000多延米的木質圍欄,作為獸舍的「二道隔離」,避免遊客投餵動物。記者在羊駝展示區看到,在獸舍的最外圍增加了一層木質柵欄,遊客的手不能伸進獸舍與動物接觸。
  • 動物園禁止投餵,仍有遊客管不住手,10個月大的稀有小羊活活撐死
    也有的動物園出售一些健康的食物,讓遊客可以用這些食物來餵動物,滿足他們想要和動物互動的念頭。眼日前國外某動物園裡一隻比較稀有的小山羊去世了,這是一隻捻角山羊,全世界僅有不到6000隻,非常珍貴。山羊去年才出生,剛剛10個月大。這隻小山羊平常活潑好動,看起來很健康,卻在一夜之間突然暴斃。獸醫解剖了它的胃,發現了驚人的結論:它竟然是活活撐死的。
  • 北京動物園溪流景觀設警示牌 遊客投餵屢禁不止
    北京動物園溪流景觀設警示牌,遊客投餵屢禁不止丨向不文明說不③7月31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北京動物園內有遊客出現隨意投餵、攀爬欄杆、拍打玻璃等不文明行為。而在一周前,有遊客在園內溪流景觀裡戲水。上述工作人員稱,他值守的一天時間裡,尚未發現有遊客下水。探訪有遊客在園內投餵動物、攀爬欄杆北京動物園入口位置,設有「不文明遊園行為『黑名單』」指示牌,列舉了包括翻越圍欄、隨意投餵動物等多項不文明行為。在各個場館門口也設有警示牌,提醒遊客不要投餵、不要開閃光燈、不要拍打玻璃等。
  • 遊客給動物餵口罩?北京警方公布調查結果
    8月30日有網友發帖,在大興北京野生動物園,一位遊客在自駕區遊覽投餵動物時,動物把口罩叼走了,幸好工作人員及時發現並制止。9月1日,北京大興公安發布了《情況通報》,通報稱:查明並非遊客故意投喂。同時,警方提示,遊客在野生動物園遊玩時,要做好安全防護,避免發生意外,給自身或動物造成傷害。
  • 關於觀賞魚投餵問題的一些手法,小金魚可以投餵小米、餅乾嗎?
    很多魚友動不動就說觀賞魚在野外如何如何攝取不到食物,可能是饑飽不均,或者長期挨餓,因此我們三五天投餵金魚一次,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這個也要看我們自己希望把金魚養成什麼樣,還是那句話,養活和養好、養出來好的狀態和品相,並不是一回事。
  • 河南鄭州:動物園新設動物「投餵試點」,引導遊客與動物良性互動
    2020年6月23日,河南鄭州,鄭州市動物園暫時在園內增設天鵝湖、鳥語林、猴山三處遊客「投餵試點」,以增強遊客與動物之間的互動體驗。據介紹,亂投亂餵的問題,一直是動物園的一個管理難題,遊客們投餵的方式潛在很多隱患。
  • 北京動物園將禁止隨意投餵動物屢勸不改者進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應悅)遊客隨意投餵動物行為屢禁不止,北京動物園上手段了。日前,園區已完成智慧安防系統全覆蓋,監控探頭專盯遊客不文明行為,發現亂投餵現象即時通過廣播喊話阻止,屢勸不改或情節嚴重的遊客,還會被拉入「遊園黑名單」,該遊客再次入園時,門區的人臉識別系統將會自動報警。
  • 不要再投餵動物園的動物了,好好地狗熊都快變成狗了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到動物園遊玩、開眼界,見識一下平時生活中見不到的野生動物。一到過周末、節假日,動物園裡大多都是家長們帶著小朋友去看老虎、獅子、大象、犀牛等等。小朋友們頂著大太陽,精力旺盛地跑來跑去。看見大老虎大獅子非常興奮,隔著玻璃圍欄向它們打招呼。
  • 【社會新聞播報】【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10月7日,在昆明...
    【社會新聞播報】【遊客用裹塑膠袋蘋果投餵大象】10月7日,在昆明動物園,遊客將一個裹著塑膠袋的蘋果扔給大象,導致大象誤食。據旅遊視頻拍攝者陳先生說:「昨天早上在動物園,突然他們(遊客)丟了一個塑膠袋,裡面可能裹著一個蘋果,那個大象就把他吃進去了,當時我以為大象會挑一下,(結果)他連著塑膠袋吃了。」
  • 警方通報北京野生動物園動物吃口罩:遊客並非故意投餵
    針對網友反映「北京野生動物園遊客疑似給動物餵口罩」的情況,經大興警方工作,查明並非遊客故意投喂。2020年8月30日11時許,一遊客帶母親和兒子到北京野生動物園自駕車散放區遊玩,12歲的兒子和75歲的母親坐車後排。
  • 人為投餵現象日趨減少 節日文明觀鳥漸成風尚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世偉)眼下正值候鳥遷徙的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來到深圳灣海域內過冬或休憩,深圳灣公園也成了市民欣賞候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元旦假期期間,記者走訪深圳灣公園發現,公園內投餵野生水鳥現象比往年大幅減少,文明觀鳥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共識。
  • 五一假期瀋陽森林動物園遊客違規投餵,致熊猴等動物腹瀉
    五一假期瀋陽森林動物園遊客違規投喂,致熊猴等動物腹瀉。五一長假期間,遼寧瀋陽森林動物園的遊客量迎來高峰。由於不少遊人違規投食,假期一過,動物園裡的熊、猴子和羊駝等動物陸續出現腹瀉、消化不良、萎靡不振等症狀。
  • 因遊客下降,無人投餵米餅,日本大批的奈良小鹿疫情期間暴瘦
    據日本媒體於當地時間9月25日報導,受疫情的影響,日本奈良公園遊客稀少。很多小鹿由於之前吃遊客投餵的米餅吃上癮了,不肯再去吃草,現在又沒有遊客投餵米餅,所以很多小鹿在疫情期間體重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