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的父母應該是世界上最操心的父母了,只有有關孩子,無論是大事小事,他們都免不了掛心操勞。父母的愛子之心一片赤誠,我們都可以理解,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沒把握好教育的分寸,父母很容易陷入"過度提醒"的坑。
小若是一位寶媽,平時她和丈夫工作忙,孩子都是奶奶負責接送,夫妻倆只有周末才能帶孩子去玩。這周末,小若難得有時間,便帶上自家4歲兒子去遊樂園玩,可兒子剛到遊樂園就說想上廁所。
原本這也沒什麼,可接下來這段時間,兒子每隔一會兒就說想尿尿,讓媽媽帶自己去廁所,次數可以說是頻繁了。小若心裡打怵,難道這段時間孩子的健康出了什麼問題?
第二天,小若想帶孩子去檢查身體情況,剛好奶奶也在,想跟娘倆一起出門。準本出門時,小若聽到孩子奶奶說:"寶寶,快去尿尿,不然在車上想尿可就沒廁所嘍。"孩子不怎麼想去廁所,可奶奶一直念叨,最後孩子還是去尿尿了,而奶奶則為自己提醒了孩子感到驕傲。
看到這一幕,小若心裡已經有了隱約的猜測,而醫生檢查後也表示,家長的過度提醒讓孩子感到很緊張,不斷地暗示自己需要尿尿,所以他才會頻繁想上廁所。
為了讓孩子記得某些事情,或者避免他們犯錯、受傷,家長們都會提醒孩子一些注意事項。可有很多家長愛娃心切,在提醒的時候沒把握好分寸,反覆地在孩子耳邊念叨一些事情,使得"提醒"變成了"嘮叨""施壓",這就是過度提醒。
1、對孩子要求嚴格
有的父母無法接受孩子出現任何的錯誤和瑕疵,所以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他們會在一旁無孔不入地監督,並在孩子有做錯的徵兆時念叨:"上次剛跟你說過……這次不會又忘了吧?"
2、過度擔心和焦慮
作為家長,通常都希望孩子有好的發展,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有可能犯錯和受傷害的。為了避免孩子走彎路受委屈,或者是在嘗試中受到傷害,這些家長索性一開始就三番五次地提醒孩子,在孩子耳旁不停念叨。
適當地提醒孩子可以避免孩子走冤枉路,但是"過度提醒"卻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使結果跟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多少父母踩了"過度提醒"的坑,對孩子造成了以下這些巨大傷害卻不自知。
1、孩子無法獲得直接經驗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獲得許多經驗,一般由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構成。直接經驗是指孩子親身經歷獲得的經驗和教訓;間接經驗則是指孩子從外界(如老師、家長、課本等)吸收而來的知識。
直接經驗相較於間接經驗來說更為深刻,家長如果過度提醒,孩子會接收到大量的間接經驗,減少了獲得直接經驗的機會,也失去了很多快樂和自由。
2、讓孩子失去興趣
孩子好奇心很強,他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是願意嘗試的,可父母的過度提醒會讓他們覺得不耐煩,漸漸地也對原本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致。
就比如孩子本來很喜歡畫畫,一有時間就拿著畫筆塗鴉,可家長總喜歡在旁邊"提醒":這裡被顏料弄髒了,那裡線條沒擦乾淨……
家長的"過度提醒"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打擾,既破壞了他們的專注力,也讓他們感到嘮叨。為了阻止父母繼續"碎碎念",他們可能會選擇直接放棄。
3、限制孩子思維
家長之所以提醒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走得更順利,但是我們要明白,孩子的人生路,終究只能自己決定要怎麼走。所以,至關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思維能力。
而父母的過度提醒,恰恰是在破壞孩子的思維能力。
孩子是在嘗試、反思、改進這個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家長過度提醒,相當於剝奪了這個過程,孩子自然不會動用大腦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可以看到,即使試卷有標準答案,老師也是讓孩子先自己寫,寫不出來再詢問師友,從不會直接讓他們照抄答案。因為只有真正去答題、激發思維,才能真正獲得良好的思維能力。
4、孩子可能叛逆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獨立意識逐步覺醒,他們渴望得到家長的尊重。而父母的"過度提醒"更像是一種命令和說教,次數多了很可能讓孩子覺得厭煩,他們會想:"我都明白了,怎麼還這麼嘮叨,煩死了。"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這些孩子還可能故意跟家長對著幹。
1、點到即止,尋求反饋
我們要拒絕"過度提醒",但適當地提醒還是有必要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讓自己感到擔心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出明確的提醒,讓孩子了解你的真實想法和目的。這個提醒要點到即止,不要將一句話翻來覆去地念叨。
這時,家長會擔心孩子不理解或者沒聽進去,但也不要"過度提醒"。如果擔心孩子沒接收到我們的想法,家長不妨向孩子尋求一個反饋,可以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家長剛才講的內容,也可以問他們:"我剛剛說的,你都理解了嗎?"
2、孩子尋求幫助時再行動
孩子是脆弱的,但也是堅強勇敢的。湖南衛視有檔節目叫《誰知盤中餐》,幾個萌娃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體驗生活。剛開始萌娃的父母都認為孩子是去"吃苦"的,但是在節目中,他們看到了自家孩子勤勞、有責任心的一面。
所以,家長不妨多給孩子一些信心,儘量不去打擾他們做事,只需要給予適當的提醒就好;同時告訴孩子,遇到難題要來向家長求助。
今日互動話題:你有對孩子"過度提醒"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