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小說《審醜》:世人在意拾荒老人的「醜」賽過這醜的根源

2020-12-15 書妝1小時

嚴歌苓的短篇小說《審醜》寫的是一位拾荒老人的故事,說的是一個特別的事實:高一層的審美,恰是審醜。

拾荒,說白了就是撿破爛,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大多是上了年歲的老人,外表也都與《審醜》中的老者有著不少共同點:

彎腰駝背、衣衫襤褸,臉、手以及任何裸露在外的肌膚,都和骯髒的衣服有差不離的色調。五官和五指夾雜著汙垢,滿手都是長年累月皸裂的傷口,樣貌呢也被泥垢和皺紋重塑成了一個模樣,好像誰刻板地定義了「拾荒老者」,或者他們宿命似的cosplay了同一個形象。

這樣貌確實「醜」,但這醜是有根源的。嚴歌苓這篇小說就帶領我們去探究一位拾荒老人肩上到底背負了什麼,值得他長年累月拖著「一雙碩大、半透明、淡紫色的」病腳,去起早貪黑地搜集破爛,一點一點攢錢去供養?

但這份對拾荒老者的生活探究,是隱蔽的,很現實地還原了生活,只是從趙無定一個人的視角和思緒去偶爾關注一下。

這就是現實,現實生活中有誰會特別在意一個醜陋邋遢的拾荒者嗎?沒有,關注也只是嫌棄地看一眼,然後躲遠一些;再不然就是同情地丟一個紙箱或酒瓶子給他,然後躲遠。

爺孫倆也曾寒磣地活,張揚地笑

小臭兒,就是拾荒老頭兒的生命重心。小臭兒喊他「爺」,他笑的徹底,沒有一點苦累和埋怨,垃圾箱裡翻出幾個生蟲的板慄,就是小臭兒的甜嘴兒。

小孩子趙無定找茬逗趣小臭兒,老頭兒拉著孫兒就找上門算帳,不卑不亢!無定媽媽嫌棄地趕緊拿幾塊發黃的冰糖,打發了他爺倆,轉眼就見小臭兒舔著冰糖,樂開了花,老頭兒逗趣小臭兒,要吃他的糖,小臭兒護食的樣子,天真可愛,但也預示了老頭兒未來遭親孫兒嫌棄的命運。

爺孫倆相依為命,老頭兒有麼個小親人兒,寒冬天大雪地裡推著垃圾車,再冷再苦都是甜的,和生蟲的板慄一樣甜,和發黃的冰糖一樣甜!小臭兒就是他的甜嘴兒。

再嗜血的吸血鬼,也是他養大的寶

小臭兒長大了。

艱苦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麼極為爭氣,吃著苦,憶著甜,把爺爺的奉獻牢記於心,帶著爺爺熬出頭,過上了好日子;要麼極沒良心,吃著苦,恨著爺爺的貧賤,越長大越覺得老頭子丟人現眼,自私自利地過自己那唯利是圖好日子去了。很顯然,小臭兒是後者。

小臭兒長大成了只會吸血的臭蟲,一輩子從老頭兒身上榨取營養,卻也輕賤他,嫌惡他,只瞧得上他給的錢,瞧不上他一身的醜陋和惡臭。

小臭兒服兵役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要搬出去單過,還伸手朝老頭兒要電視機、洗衣機、進口家具,為了能讓小臭兒體面,討得上媳婦,老頭兒把之前拒絕的掙錢多的羞愧活兒——裸模,又求來了。他不為錢去做讓自己羞愧的事,但可以為了小臭兒,去放下羞愧,只要錢。

小臭兒要娶媳婦了,彩禮要的是5000元的大鋼琴,老頭兒大把的年紀,一身的醜骨骼、醜皮囊,又有了用武之地,給美術系的學生盯著畫,一站幾個鐘頭,一連站上十來天,買了大學老師也買不來的大鋼琴。

小臭兒一屋子的洋氣家什,是老頭兒掙來的,屋子裡的洋氣媳婦兒,也是老頭兒5000塊錢掙來的,到頭來夫妻兩個吃餃子都要躲著他,寧願讓一鍋三鮮餡的餃子爛成黏湯,也不在他面前開飯。

親孫兒,含辛茹苦養大的親孫兒,也不能從他身上的醜,審出一點兒美來。可憐的是,他並不怪誰,或許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丑成了累贅,醜得連自己都愧疚。

風燭殘年,孤苦無依

風燭殘年,老頭兒破破爛爛一輩子,吃喝不求,穿衣不挑,住在無定找也找不見的荒郊野地,連廁所也不如的小木屋就是他棲身的家,活得默默無聞,走得也悄無聲息:

這樣一個生命的消逝比它的存在更正常。這死讓一切嫌惡他的、憐憫他的、心痛他的人都鬆口氣。

只是令人鬱結的是,他末了都在向世人傳頌他有一個好孫子,孝敬,要接他去住大房子,頓頓吃餃子,是他自己怕被人伺候,過不慣好日子……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老頭不是「落紅」,他不曾光鮮,他只是塵埃裡一條佝僂的樹根,用整個生命去愛護一朵花,不計較自己的得失甚至生死,即使最後是背叛也一如既往,無怨無悔。

有誰能有這般痴傻?這到底是醜極了,還是美極了,才讓人如此唏噓?

相關焦點

  • 中國"拾荒老人"名校畢業,遺產震驚世人!!
    這位七旬拾荒老人,每次看書前都會將手洗淨,生怕把書弄花了。老人渴求知識的故事,還在2015年成為了哈爾濱市的中考語文材料作文的材料。然而,直到去年年底,這位拾荒老人的真實身份才被人得知。老人離世後,他的故事才被一一揭開。作為拾荒老人,他的遺產震驚了世人。
  • 專訪嚴歌苓:和魏明倫「神交」多年,倪妮李小璐接近小說原型
    ↑嚴歌苓(右)和丈夫勞倫斯(左)「穗子」是嚴歌苓虛擬世界的名字源於外號「小米」11月,嚴歌苓推出新書《穗子的動物園》,是她絕無僅有的動物題材故事合集,裡面包括十二篇非虛構和兩篇小說談及寫這本書的原因,嚴歌苓表示源於自己的松獅愛犬壯壯,「它歷經了所有磨難,從中國帶到德國,為醫治它快要瞎了的眼睛。它去世後,我很難過,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說,『你寫一篇它的散文吧,還能療傷』。」寫寫停停,嚴歌苓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本小說,寫出來後發現這是自己的成長史,也是一個動物在國家不同時代的命運。
  • 畸形的網絡審醜:土味奇景化狂歡
    它的十大病徵表現為:醜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築、非人街道、塑料設計、網紅臉、偽古風、廣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霧霾。是的,當美已成俗套,醜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這是美的時代,也是醜的時代! 更是審醜狂歡的時代!醜形象 ,醜,是敗壞的象徵和症候。這種審醜,是日常的、低等的、平庸的、猥褻的、噁心的!
  • 嚴歌苓給"歸來"打99分 贊鞏俐顛覆小說人物形象
    原標題:嚴歌苓:鞏俐顛覆了小說裡的馮婉喻 近日,作家出版社為新版《陸犯焉識》上市舉行了座談會,嚴歌苓在首發式上說,她很佩服張藝謀改編的巧妙,只選取了小說最後30頁的內容,看劇本時她就流淚了,並評價說:「我給《歸來》打99分。」   嚴歌苓說,《陸犯焉識》是她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小說,為寫它,兩三年間曾多次往返於主人公留學時流連的花花世界華盛頓、上海和其後半生作為右派被禁錮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體察生活。
  • 嚴歌苓的小說為什麼精彩?秘密都在她的「動物園」裡
    華裔女作家嚴歌苓的創作,可謂是名利雙豐收。她的小說幾乎拿下了所有華語文學類的大獎,還搬上電影大熒幕。網友戲稱她是大導演「背後的女人」。她的小說為什麼好看?是什麼」餵養「了的她創作?我認為,嚴歌苓2019年出版的《穗子的動物園》,稱得上她那些以」生存「為主題的小說的靈感之源。《穗子的動物園》是嚴歌苓唯一一部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合集。以動物為主角的文學作品,數不勝舉。
  • 不該縱容審醜直播的「郭老師們」
    近年來,扮醜搞怪成為直播行業圈粉吸金的又一大賣點,在這類群體中,郭老師、giao哥、藥水哥等土味博主便是最鮮明的代表。直播啃腳、髒話、吵架、放屁,郭老師無所不播。走紅的郭老師,深挖其走紅的道路,熱搜的背後,一切都有跡可循。
  • 從醜書亂象看書法審醜與審美,傳承書法傳統,豈容醜書欺世盜名?
    如果醜書之風日盛,傳統書法日漸沒落,將是中國傳統書法的災難,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書法美學將受到摧殘和詆毀,將會留下「欺師滅祖」的罵名,也會給後世學書者起到不良的影響。 最近一副「魏碑」風格的獲獎醜書甚囂塵上,再次將醜書推上風口浪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幅書法如何?先請大家一睹為快:
  • 拾荒老人撿到子彈主動上交派出所
    山西晚報訊(記者 楊洲芬)六旬拾荒老人走進太原市杏花嶺區小返派出所,將他在後溝村幸福小區垃圾桶裡撿到的7發步槍子彈主動上交。6月10日上午10時許,接到拾荒老人上交的子彈後,派出所民警便開始走訪調查,兩個小時後找到扔掉子彈的居民,原來這些子彈是這位居民已故老伴收藏的。
  • 拾荒大姐翻譯原版英文小說,網友:自愧不如
    拾荒大姐翻譯原版英文小說,網友:自愧不如 她幹著拾荒的工作, 卻精通英語, 還能獨立翻譯原版英文小說。 她的生活很拮据, 可是她的精神世界很富足……
  • 嚴歌苓新作《赴宴者》中文版首發
    著名旅美作家嚴歌苓2006年以英文創作的長篇小說《赴宴者》(The Banquet Bug),日前已在北京發行中文版。11月20日,嚴歌苓將在北京召開新書發布會,21日將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舉辦籤售會。
  • 火車站附近,路人幫拾荒老人提行李送她回家,老人向他表示感謝
    有些老人確實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有些老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沒有家庭,沒有兒女,只能做一位漂泊的拾荒老人來養活自己。最近,在成都的火車站附近,來自一位拾荒老人三鞠躬致謝的視頻,讓大家感覺非常的暖心,致謝的原因只因路人舉手之勞而已。
  • 豆瓣8.9分《真愛伴我行》|高一級的審美,其實就是審醜
    可是它不美麗,也不浪漫,甚至有點血淋淋的殘酷,它像一段塵封的往事,不忍提起又讓人惦記,我也如那少年一樣把瑪蓮娜放在了心裡,然後看向彼岸,那裡依然有如花盛放的容顏……嚴歌苓曾經說過:高一級的審美,其實就是審醜。
  • 嚴歌苓:我追求寫作的「濃後之淡」
    我只是想把戲劇性較強的故事寫得儘量貼切,在意每一個細節。我最愛的《變形記》就是把個個細節都寫得真切,儘管故事荒誕。 我一向愛聽人講故事,對於好的故事我的記憶力很好。這兩個故事,我聽了許多年,隔一段時候它們就會在我腦子裡冒出來,讓我似乎又看到一層新意。聽到的故事中也有一些就自己淡去了。一個人一生要寫什麼故事,什麼故事會讓他耿耿於懷,和他的世界觀、境界、閱歷有很大關係。
  • 嚴歌苓: 這個時代很快,盛放很快,凋謝也很快
    從《少女小漁》到《小姨多鶴》,從《金陵十三釵》到《陸犯焉識》,如果要挑一位最受電影圈歡迎的當代作家,嚴歌苓當之無愧。她的小說畫面感極強,加之對時代的敏銳觀察,每次基於她的小說改編的電影,都能收穫票房口碑的雙豐收。最近,嚴歌苓推出了新作《芳華》,由馮小剛執導的同名電影也已經開拍,預計今年就能跟觀眾見面。
  • 張藝謀新作《歸來》首日票房3000萬 專訪電影劇本原著作者嚴歌苓
    也有人對張藝謀這部跟此前風格反差較大的影片印象不深,一位叫「有肉吃「的網友寫道:如果刪除《歸來》中的「文革」時代元素,《歸來》便可以簡化為一個老人二十年未見老伴,(歸來後)發現老伴患病認不得人了,老人三番四次努力,老伴不見好轉,結果終此一生的故事。「年代背景,完全可以虛化掉,就是一個當代戲,這片子的框架也是毫髮無損。」
  • 嚴歌苓:我是文學的吉普賽人
    這位享譽世界文壇的華裔女作家背後,有著不遜色於她筆下小說人物的傳奇故事:年少參軍,從舞蹈演員到戰地記者,經過一次婚姻後旅美留學,成為著名作家,嫁給美國外交官……豐富的人生經歷使嚴歌苓多年來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活力。
  • 黑龍江雞西拾荒老人早上七點半掃雪!老人稱:她為我留飯我為她掃雪
    大家都知道拾荒老人吧!他們居無定所,沒有收入,靠拾荒為生,今天事就和拾荒有關係。在黑龍江雞西市有一位拾荒老人,在一餐館白白吃飯三年時間,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去看一下?據餐館老闆李女士了解到,這位拾荒老人沒有固定工作,也沒有固定收入,有時連一日三餐都保證不了,反正自己是做小餐館的,管他一口飯還是沒問題的。有時候叫他進來吃他卻不進來,執意要在外面吃!可是這一管就是三年。
  • 嚴歌苓:《芳華》是我最誠實的一本書
    小說原本叫《你觸摸了我》,嚴歌苓的朋友將小說推薦給了導演馮小剛,結果看完後,馬上拍板,決定改編成電影。他建議重起名字,嚴歌苓想了幾個名字:《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最後用了《芳華》。小說用四十餘年的跨度,展開他們命運的流轉變遷,有著對一段歷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變遷的複雜感懷。  「我們是信奉平凡即是偉大的一代人。」嚴歌苓在書中寫道。她將「平凡即偉大」的極致傾注到小說中的「好人」劉峰身上,他超乎常人的心靈手巧、超越自我本能的善良和利他心,他以「模範標兵」的姿態在被需要中活得心滿意足,卻因一次「觸摸事件」遭遇人生巨大轉折。
  • 拾荒老人吃碗麵給一百,服務員說是假錢,老闆娘卻找給老人98元
    拾荒老人吃碗麵給一百,服務員說是假錢,老闆娘卻找給老人98元翠花是一個很善良的女人,自從丈夫去世後,翠花獨自一人經營一家麵館,由於價格公道,服務熱情,生意也一直不錯,在附近很有口碑。今天早上7點多,麵館突然來一個拾荒大娘,當時大娘進來的時候,手裡還緊拿著一個裝垃圾的塑膠袋。大娘走到翠花跟前,讓大娘上一碗素麵,沒過幾分鐘,一碗熱騰騰的素麵來了,老人立馬拿起筷子吃得津津有味,沒過一會面就吃完了,翠花看著老人似乎沒吃飽,馬上又上了一碗,還騙老人說今天是開業三周年,凡是老人來吃麵,買1送1,大娘一高興便吃了起來。
  • 山東拾荒女子能翻譯英文小說:20多年省吃儉用自學
    (原標題:青島有個拾荒大姐,能翻譯原版英文小說!網友:英語專業的我自愧不如)在青島城陽區棘洪灘街道古島社區,有一個很出名的女人。她幹著拾荒的工作,卻精通英語,還能獨立翻譯原版英文小說。她的生活很拮据,可是她的精神世界很富足……近日,有網友在某平臺發布視頻稱,青島城陽區有位拾荒大姐,精通英語並且自己翻譯了小說,但是苦於無處發表生活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