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消息,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下架了小紅書App,目前用戶已經無法搜索到。7月20日開始,小紅書陸續在各大安卓手機應用商店被下架。
8月1日,小紅書官方就「下架」一事回應。表示已對站內內容啟動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糾,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促進網際網路環境的優化與提升。
作為長江後浪拍前浪,前浪被拍在沙灘上的即將被拍在沙灘上的一輩人,之前對小紅書的確了解不多,也聽有朋友提起過該產品,給我的第一印象以為是創作者平臺!書嘛!而結果呢,小紅書是打著創作者的噱頭玩的是分享經濟,說實話這種商業模式還是比較有創新的,新的物種出來並沒有前車之鑑可以用來借鑑的東西,所以大家還是要抱有寬容態度為妙。這又讓我想起今年赴美上市的另外一家公司-----如涵,好像模式有點類似但又有本質區別!
我們看看小紅書創始人瞿芳,80後創業者,2013年瞿芳辭掉了高薪的外企白領工作和毛文超共同創立小紅書,截至2019年1月,小紅書用戶數已超過2億。
2013年的毛文超海外歸來,順利拿到真格基金徐小平等天使投資的啟動資金,看來徐總還是眼光還是非常獨到的,這也是瞿芳為啥敢於辭職去創業,而瞿芳和毛文超為啥能一拍即合呢?從目前資料上無從查閱,但知生個人判斷,瞿芳的方案、毛文超的推動,讓人更為驚奇的是兩者祖籍均為湖北武漢人!一個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一個上海交大畢業,看來大學期間認識可能性不大,或許年少之時就認識或許壓根就不認識,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項目合作還是有比較深厚的文化認同的。
近期小紅書被下架網上鬧得紛紛揚揚,說實話網際網路公司在迅速壯大的時候哪一家沒有遇到過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呢?如果哪家沒有遇到過問題,那就不正常了,實屬企業成長之煩惱,我覺得不必大驚小怪,關鍵的是小紅書如何處理危機的能力才至關重要,作為著名投資人徐小平旗下企業我個人覺得對於小紅書當前這個不大不小的危機應該是「天空中飄來幾個字兒,那都不是事兒!」。但小紅書處理完這個危機之後呢,我個人覺得還有更為重要的問題是需要處理和解決的,因為這個問題關係到小紅書的企業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企業戰略問題依然值得重新思考。
那小紅書的真正問題在哪裡呢?
對於小紅書來說,前期無疑是獲得巨大成功,原因是什麼?因為其調動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因為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誰都可以去分享自己對產品的認識和產品心得,這種所謂口碑營銷是制勝法寶!
在線下尤其是百年老店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的終極原因亦是擁有較好的口碑,口碑可以說是企業生存之根本、制勝之利器。所以,小紅書恰恰抓住了普通商業模式下最為關鍵的一環,而在網絡商業業態下迅速走紅。小紅書,瞬間成為了大紅書。
而隨著流量逐步加大,企業營銷加上網紅經濟的涉足,小紅書的口碑營銷就顯然變得不那麼靈驗了,法寶被商業利用,單純的口碑突然之間就變了味兒,這時候的「好口碑」的產品不一定具有「好口碑」,魚龍混雜!成交量可以刷的,流量也可以刷的,誰有錢,誰有流量,誰就有「口碑」,這與企業之初衷大相逕庭,所以問題就出來了。
所以說,這才是小紅書面臨的重大問題,倘若能處理得當,企業競爭力一往無前,所向披靡;如果處理不好,企業發展面臨瓶頸,淪為普通的電商之可能。
開頭我提及如涵這家公司,如涵商業模式較為清晰,自己培養網紅,自己開發或者培養產品,前端後端自己都可以控制,這樣不存在市場投訴或者惡性事件發生,而小紅書則不然,也有網紅,而網紅不像如涵那樣可控,而之前最終極的想法是靠口碑,而真正的口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還是大打折扣的,一旦用戶體驗不好流量會迅速下降。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都實屬正常,關鍵是當問題來臨之時如何找到真正問題所在並及時解決,尤其是網際網路企業,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