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商業化之戰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一場平臺與MCN機構話語權的較量正在小紅書公司展開。

  MCN機構在國內一般指集經紀、廣告、內容生產功能於一身的公司。《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獲悉,小紅書自今年5月起,對平臺內容合作方MCN機構的管理開始走向嚴格。當月,小紅書開啟組織化管理,要求平臺內個人博主須與MCN機構籤約。此後,小紅書出具對機構的正式管理細則,要求機構繳納20萬元保證金,並設置12積分的淘汰制度,對機構旗下博主的9種行為進行約束。

  據記者獨家拿到的《小紅書合作機構管理細則》(下稱《細則》)顯示,平臺對博主接私單行為,處罰最為嚴重,平臺會對博主所在機構罰沒總12分與20萬元全額保證金,並解約1年。一些機構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機構因小紅書懲處尺度嚴格而顯被動。

  然而,儘管「負重」,不少機構仍然完成籤約。因為機構擔心錯過搭乘小紅書商業化之車,因此願意一賭,為平臺未來的商業空間投資。至於能否收回本金,MCN機構負責人李一(化名)對記者表示,商業化究竟會如何,會不會面臨競品或者巨頭堵截,小紅書又怎麼做電商,正是他的疑慮所在。

  急於規範化引發合作矛盾

  對於跟小紅書合作的MCN機構來說,平臺加強管理突如其來。

  「之前,小紅書也不怎麼重視跟MCN的關係。」李一對記者說,「現在是『一刀切』了。」

  記者獲悉,MCN主要生產小紅書App首頁內容。針對小紅書新規,雙方矛盾出現,主要因為在今年年中,平臺對MCN的管理制度迅速落地,但是保證金金額及懲處措施等規定卻令機構認為不那麼人性化。

  《細則》顯示,小紅書收取合作機構20萬元保證金,而業內人士對記者說,5萬~10萬元級別,更接近行業真實水平。李一則告訴記者,20萬元系行業最高水平。

  「其實我覺得這個保證金,客觀來說是有點偏高,因為據我了解,抖音、微博好像也沒這麼高,也沒那麼嚴格。」一家小紅書合作機構的創始人陳晨(化名)對記者如是說道。

  而淘寶MCN機構服務商張某告訴記者,淘寶直播等平臺保證金基本是10萬元水平。據悉,李佳琪的機構正是10萬元。而一位同時與淘寶、京東合作的MCN機構運營者劉某告訴記者,一年前,京東的MCN保證金也是10萬元水平。「現在小紅書不好做。」張某稱,「要求比較高。」

  陳晨對記者表示,20萬元保證金,其機構尚可承擔,但是處罰尺度,他希望能夠調整。

  根據《細則》,小紅書對合作機構設置初始積分12分,有效期1年,累計扣罰6分及以上,合作機構全面暫停合作1個月;累計扣罰12分及以上,合作將終止。

  小紅書設置9種「紅線」行為。比如,與博主合作關係造假、數據作假作弊這兩種行為均扣除12分及10萬元保證金,並解約1年。發布違法內容,扣除12分,也解約1年。

  「因為現在的扣分項是有點嚴格,很容易因為一次達人或者品牌客戶那邊的我們不可控的行為,就會導致可能把積分扣完、保證金扣光。」陳晨說。

  記者獲悉,一些機構實際仍處於與旗下達人進行磨合階段。因為在今年5月上旬,小紅書要求平臺內個人博主在6月10日前選擇機構籤約。

  平臺中「野生」的博主群體,開始流向小紅書自家的泓文機構及願意接納新博主的MCN機構。

  小紅書或提供給部分機構籤約博主時的合同模板。「至於合同,可以用小紅書提供的,也可以用自己的經紀合約。」李一告訴記者,機構使用自己的經紀合約,平臺要求在合約中明確機構擁有博主的小紅書帳號的管理權。

  然而,《細則》發布在6月中旬,其中所規定的博主「紅線」行為,或並未詳盡體現在此前機構與博主籤約的合同中,因此,機構對於博主,話語權也並不強,陷入被動。

  「我們很難去修改當初與達人籤的合同合約和管理範圍。」陳晨表示,他能夠理解,小紅書是希望機構負起管理責任,「但是,機構很難短時間內,對達人有這麼絕對的把控權,如果小紅書真的按規矩走,抓得那麼嚴,機構的風險係數是蠻高的。」陳晨說,「因為我們的管理權限沒有那麼高,比如能夠登錄博主的帳號,甚至去改動刪除這些東西。」

  小紅書在2018年引入MCN機構。五月美妝的創始人五月對本報記者談到,小紅書與MCN機構的相處,經歷了「從放任到限制到合作」的過程,「目前處於『共創階段』。」小紅書相對其他內容平臺,內容更垂直化、去娛樂化,維持整個平臺的調性,可能是設置高門檻的主因,他否認平臺在以罰金作為收入。

  「我希望是能夠有所調整,不要因為一次的犯錯,在申訴不了的情況下,平臺就單方面的判定違規或者處罰得這麼嚴格。」陳晨說道。儘管有所無奈,陳晨對記者說,平臺加強對MCN機構的管理,與平臺屬性及企業文化有關。平臺具有生產優質內容,構建更健康生態的願景,打壓假數據抑或控制營銷筆記比例,均有利於提高平臺品牌價值

  「平臺跟我們的關係,我覺得還是共贏。但只是說通過合同或細則,能夠感受到平臺對一些問題嚴肅的態度。這些其實對它自己維持平臺的生命周期,是很重要的表現。」陳晨說。

  「他們要的是更優秀的人。」張某認為,小紅書意在篩出商業化能力薄弱機構。「優秀團隊才能支持平臺更好發展。達不到標準的,只能做散客。」

  小紅書官方人員對本報記者說,小紅書合作人平臺不對MCN機構的收入進行分成,設置出20萬元的保證金,就是為了讓機構承攬業務時能夠誠信合規,不打擦邊球,改善平臺生態。

  商業化「唇齒相依」

  目前,廣告是小紅書的重要變現方式,而MCN機構是其重要執行方。

  陳晨對記者表示:「以前的內容生態,可能是達人跟品牌、廣告公司之類在賺錢,但是小紅書其實沒有在裡面獲益。」

  據了解,小紅書自身擁有一家MCN機構「泓文」,但引入外部MCN機構、建立品牌合作人網站能夠幫助小紅書提升廣告變現效率,有利於增加營收及資本化。

  李一告訴記者,小紅書素人(獨立人士)博主眾多,或缺乏商業變現經驗與契約精神,如果沒有MCN機構進行管理,小紅書自己的工作人員去對接博主,容易出現「效率低下、溝通成本多」等情形。對於平臺來說,MCN機構在內容策劃及製作的專業度整體高於素人。

  「流量在哪裡,金錢在哪裡,用戶在哪裡,我們去哪裡。」一位不願具名的MCN從業者向記者談到,作為MCN公司願意入駐小紅書平臺原因,該從業者表示,小紅書具備較強的消費嚮導性,其沉澱內容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百度搜索,用戶分布上又以女性居多,受教育程度高,這些因素都拉昇平臺商業化價值,吸引著品牌廣告主,那麼MCN機構自然也會重視。

  而五月對記者提到,他希望小紅書更加包容開放,更加有效的將內容與電商打通,為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多的變現渠道。

  與此同時,陳晨表示,品牌方如今越來越容易嘗試一些新的平臺,而MCN機構能夠提供服務,「合理地幫助品牌方弄好每一個平臺,怎麼去更加高效地利用到這些流量,去幫他們產生價值,其實每個平臺的矩陣、玩法都不一樣。」

  記者獲得的品牌合作人平臺MCN協議顯示,廣告主通過小紅書品牌合作人平臺下單,MCN機構上傳品牌客戶廣告筆記之後,項目完成,小紅書按月向MCN機構支付項目服務費用。合同中並未規定小紅書如何取得收入。

  陳晨猜測,「它好像是會收取品牌方的服務費。」

  李一告訴記者,合作人交易平臺暫時還沒有正式上線,目前尚未有明確的指向小紅書官方通過何種形式參與營收分成,但不排除未來會提供固定比例服務費參與分成,有傳聞稱收取10%左右。參照業內,抖音的星圖是5%,快手的快接單是67%左右。

  小紅書官方人員對記者說,平臺選擇不抽成,是因為小紅書雖然在快速發展,但是當前未到「能夠大踏步進行商業化的階段」。公司當前以接品牌廣告和電商為變現方式。「如果說我們已經到了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包括用戶也非常歡迎各種各樣的廣告形式時,我們足以能夠成熟地去探索這種商業化形式時,我相信未來會的。」她表示。

  圖文與動態媒介的較量

  小紅書的商業化之戰,對內,待捋順與MCN機構的合作關係;對外,則是基因之戰。

  小紅書以圖文平臺立身,但是在帶貨上,直播、短視頻等渠道如今風頭無兩,「能否破局」的問號懸於頂上。

  每一位受訪機構,均向記者肯定了直播與短視頻的帶貨能力之強。

  與京東、淘寶合作的劉某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MCN的主流玩法,還是短視頻、直播為主,現在圖文不是很有利了,直播更有利,因為直播可以直觀地看到這些物品,更容易帶動大家購買的欲望。」劉某介紹,在京東上,短視頻目前是相對有利的渠道。在淘寶上,則是淘寶直播。

  「小紅書以真實圖文為主不假,但是抵擋不了視頻的效率,以及抖音快手教育的視頻習慣。」李一說。

  陳晨告訴記者,圖文形式是小紅書無可取代的優勢,平臺一定不會摒棄,筆記沉澱價值高,並且具有閱讀便利性。「但是它在推進視頻這一塊也不能掉隊。因為短視頻也好,或者說直播也好,尤其是武器,行業人都在看,將來會帶來那些新的社交方面的機會。」

  小紅書圖文的行業地位也並未被否定。

  劉某對小紅書的帶貨前景比較樂觀。他表示,小紅書做圖文較早,擁有品牌認可度和受眾基礎優勢。目前,沒有圖文類競品超過小紅書。淘寶也在做圖文,但是「跟小紅書不是一個量級」。京東圖文做了兩年左右,尚無法與淘寶相比。

  五月則提到,小紅書獲粉成本以及內容成本都會比其他平臺更高一些,但是小紅書內容呈現形式和定位人群註定用戶會有更高的忠誠度,而且小紅書相較其他平臺離電商更近。

  李一對記者透露,小紅書大部分MCN機構當前還是以圖文內容為基礎,小紅書也在加強對視頻內容的權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小紅書於今年開始在MCN合作上發力,而此時,巨頭已與頭部MCN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據劉某介紹,京東、淘寶兩大平臺在MCN入駐上已經屬於飽和狀態,基本在各電商品類上都有「把口」的MCN隊伍,平臺已經開啟邀請制。

  小紅書官方人員表示,平臺不對圖文、視頻等不同媒介形式進行流量傾斜。

  李一不認為媒介形式會成為小紅書發展的障礙,在他看來,小紅書面臨的問題更多來源於目前的體量和未來走向。

  小紅書的商業化之役戰果如何,時間將給出答案。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DF120)

相關焦點

  • 下調佣金拉新、百億流量扶持 押寶直播帶貨的小紅書不再避諱商業化
    每經記者:王星平 每經編輯:王麗娜「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小紅書,正在加快商業化的布局。7月22日,小紅書在上海舉辦首屆Will未來品牌大會。在直播帶貨已成平臺與商家營銷標配的當下,後來者小紅書能否利用直播更快地實現商業化呢?越來越不避諱的商業化在今年4月份對外公布小紅書的直播計劃後,傑斯在小紅書內部的title也開始發生改變。由此前的小紅書創作號負責人變成了小紅書開放平臺&電商負責人。「我是傑斯,小紅書開放平臺和電商負責人。」
  • 小紅書下架背後:曾爆虛假種草筆記,商業化之路再添變數
    從7月29日晚間開始,小紅書陸續從各大應用商店中下架。截至發稿時,小紅書在安卓平臺上的應用商店中已全部下架,只有蘋果應用商店還能搜索和下載小紅書APP。有業內人士表示,小紅書APP的全平臺下架只是時間問題。目前,小紅書被下架的原因尚不清楚;其下架期限也未知。不過,外界普遍猜測其下架是因為內容違規所致。
  • 小紅書「製造」李佳琦
    傑斯認為,這是小紅書差異化的直播形態:以分享和聊天為主,帶貨的氛圍偏情感屬性更多,而非利益推動。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小紅書的直播沒有官方給予的「公域流量」,創作者的直播信息會直接分發推薦給粉絲,關注的粉絲會在關注頁面看到直播動態。 「所以小紅書的直播數據更多取決於粉絲的粘性和互動強度,是更偏私域為主的做法。」傑斯補充道。
  • 在小紅書,種草容易拔草難
    但內容平臺的商業化變現,向來是個難題。新品牌破圈地近日,「小紅書新品牌第一股」完美日記成功上市。除了一眾投資機構從中受益良多,小紅書也變得更有底氣,眾品牌皆希望借小紅書之力成為第二個完美日記。成立三年多的完美日記能夠破圈、上市,背後確實少不了小紅書的功勞。
  • 小紅書電商之魂不滅,內測小紅店欲攪亂社交電商?
    擔重任,小紅書為小紅店背書  與「人未到,聲先到」的每日拼拼相比,小紅店可以說是非常低調。突然之間,一張小紅店的小程序碼便在朋友圈開始刷屏。  「一開始是在微信群中看到,因為是依託微信平臺的小程序,加上門檻低,所以便在朋友圈推廣並吸粉。」作為筆者朋友圈內第一個發出小程序碼的用戶,王怡這樣說。
  • 小紅書的「社區引力」
    小紅書吸引創作者的邏輯是:除了扶植原生創作者之外,以流量吸引創作者入駐,建立健康的回報機制將其留下,建立良性循環。社區是小紅書的基本盤,無論是直播還是加碼創作者,小紅書的意圖都是把社區做深,踐行長期主義。
  • 小紅書直面「青春期」
    今年,MCN這一塊的商業化都不是我們的重點。」 在這一語境下,小紅書在本次活動上發布的「創作者123計劃」,計劃幫助更多創作者提高影響力、打通多元化(其中包括MCN和個人)的變現通道,也便有了更多的解讀空間。這也是小紅書成立六年以來,首次對外發布與變現有關的平臺戰略。
  • 小紅書的悖論
    小紅書於今年1月披露的數據也顯示,其註冊用戶量已超過2億,瞿芳也對外宣稱過去一年小紅書的活躍用戶數上漲了4至5倍,日活用戶達到幾千萬。近一年來,的確有一些品牌在接受《第一財經》YiMagazine採訪時提到小紅書和有在上面嘗試KOL廣告投放的計劃。「我們發現很多年輕消費者在了解一個新東西時,喜歡先上小紅書搜索商品的實拍照片、使用體驗的分享,甚至是不同品牌同類產品的橫向測評。」
  • 把草種進朋友圈,小紅書開始內測社交電商小紅店
    在啟信寶查詢寧智這家公司顯示,這家公司成立於今年的1月29日,法人代表是原小紅書電商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徐寧,小紅書的兩位創始人毛文超和瞿芳,分別持股80%和20%的股份。上個月,小紅書在一封內部信中宣布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調整,首次打通社區和電商,並明確提出「2019年是小紅書用戶增長和商業化的關鍵年」。目前來看,基於微信生態的吸粉和賣貨模式可能將是小紅書在用戶增長和商業化上的重要一步。
  • 最前線丨小紅書開了個「小紅店」,要在朋友圈做社交電商的生意
    小紅書方面告訴36氪,小紅書內部一直有團隊在做社交電商項目,也一直在嘗試孵化產品。目前該商城僅出售11個SKU,全部為食品品類,下期還沒有具體選品計劃。這些SKU均為網紅零食,包括「三養火雞面」、「嗨吃家網紅酸辣粉」等,全部貨源來自小紅書社區合作的品牌。
  • 社區迷途:左右為難的小紅書、虎撲、知乎們
    如何破解商業化難題,是內容社區的集體困境。以小紅書、虎撲、知乎為代表的內容社區,在維持社區生態、氛圍和商業變現之間,往往會陷入兩難境地。擅長種草的小紅書決心入局電商直播,帶貨似乎成了小紅書成長必經的關鍵路徑;在專注知識付費和尋找下沉市場用戶之間,知乎也曾屢屢搖擺;屢次傳出上市消息的虎撲仍未玩轉「直男經濟」,論壇體育屬性削弱,只能依靠孵化新平臺實現更多的商業化。在變現模式、內容抉擇或是商業生態的選擇上,他們都處於左右為難的尷尬境地。
  • 小紅書的十字路口:種草社區?交易平臺?還是阿里後花園?
    搖擺的小紅書,搖擺於交易平臺的變現之路,還是做種草社區毛文超對社區有執念,非常強大的執念,從他一直以來對商業化的抑制就可見一斑。小紅是團隊的電商部門,一直不夠強壯,在團隊內部也不夠有話語權,前任電商負責人 Gary 在調崗商業化之後,迅速離職,之後的電商部門不再是一個獨立的體系。
  • 小紅書的七年之癢
    同時作為曾經的明星獨角獸之一,一度非常高光的小紅書,在外界眼中,亦逐步低調了下來,不僅官網「紅史」斷更,其2019年上半年盛傳的E輪融資至今沒有官宣落地。復盤來看,問題或許出在了「年輕」時的搖擺不定。當小紅書開始進入「七年之癢」,業內不禁又要翻出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無數次立於社區和電商岔路口的小紅書,最終的選擇究竟是什麼?
  • 小紅書打破「不以盈利為目的」承諾背後 全面降維救急?
    爭議中的小紅書似乎正通過徹底商業化來挽救傾頹的社區,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小紅書不惜血本,從KOC端以及流量和品牌端全面降維,直面不溫不火的全面商業化難題。近日,小紅書宣布包括0門檻入駐、百億流量扶持、KOC連接計劃,以及的整套品牌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品牌進駐小紅書。
  • 淘寶需要自己的「小紅書」
    換句話說,淘寶內部需要一個「小紅書」式產品。淘寶需要自己的種草社區 對於小紅書,外界起初以為不過是美麗說和蘑菇街的進階版,但小紅書很快向外界顯現出了它獨特的一面。早年的美麗說和蘑菇街,多依賴達人分享購物心得,普通用戶只是被動地接受達人的推薦信息,社區話語權十分集中,不利於發展成高活躍度的社區。
  • 小紅書社區商業化不變的初衷:探索與發現更多的生活樂趣
    在當下的網際網路世界,有一個頗為超然的平臺——小紅書,拋開接廣告和帶貨,希望在自己構建的這座「城市」裡,呈現出人的價值。如今的小紅書,早已不再是那個以美妝、穿搭、時尚為主基調的生活平臺,它覆蓋了影視、學習、旅行、動漫、居家、寵物、攝影、運動、美食等方方面面,從而造就了小紅書獨特的社區形態。一位內容創業者表示,放眼目前國內的流量平臺,小紅書上的博主展現出來的氣質和內容,是最接近於國外的一線博主的。
  • 號稱要上市的小紅書,怎麼就被下架了呢?
    當網易雲音樂重新上架的時候,小紅書下架了。這樣的接檔的確有些尷尬。依舊是蘋果商店還在,安卓市場銷聲匿跡,如出一轍的情節耐人尋味。沒有了小紅書,我們依舊可以標記自己的生活。種草之變打開小紅書,類似的TOP10推薦映入眼帘:王妃都在用的神器發梳Tangle Teezer、全世界最好的私密護理Apivita、牙膏中的愛馬仕marvis、來自星星的你同款飛利浦音波電動牙刷、日上免稅店銷量王蘭蔻粉水、廚具中的愛馬仕Le Creuset琺瑯鑄鐵鍋、讓全家都能安心喝水BRITA
  • 小紅書大動作:上線品牌號 打通內容和交易
    2019年是小紅書商業化的關鍵年,其自身緊鑼密鼓的布局也早已展現端倪。億邦動力了解到,小紅書品牌號今天正式上線,其前身正是此前的小紅書品牌帳號。在新上線的小紅書品牌號中,品牌官方旗艦店的入口在C位直接展示,取消了原本的「商品入口」。
  • 羅振宇演講裡的「生活觀」:小紅書的自信時刻
    概念背後的模式自信「生活觀」下,藏著小紅書沉澱7年之久的基礎立場、商業化能力及生態體系,它也是一種「商業作業系統」。當然,這經歷了一個過程。至少到2019年中,你還很難看到這一幕。有必要簡單概述幾句小紅書基本定位脈絡,藉此分析平臺模式與道路自信。
  • 小紅書線下市場鎩羽而歸 到底還能紅多久?
    一、小紅書的線下夢碎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2020年1月16日,小紅書於2018年6月10日在上海靜安大悅城開的首家線下體驗店小紅書之家REDhome,在2020年元旦就已經撤店;同年10月1日在上海中信泰富萬達廣場開出的第二家線下體驗店也已經關閉了一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