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的小紅書似乎正通過徹底商業化來挽救傾頹的社區,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小紅書不惜血本,從KOC端以及流量和品牌端全面降維,直面不溫不火的全面商業化難題。
近日,小紅書宣布包括0門檻入駐、百億流量扶持、KOC連接計劃,以及的整套品牌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品牌進駐小紅書。而未來,小紅書作為KOC和品牌商的「中間人」,同時發布包括零門檻入駐、百億流量扶持、KOC連接計劃等扶持政策。
此舉難道是小紅書資本壓力之下的無奈之舉?還有多少資本繼續「詩和遠方」的高調。一個不迴避的事實是,小紅書日前的關聯公司抵押股權似乎已經引起了業界的警惕。
天眼查信息顯示,小紅書日前的關聯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2條股權出質信息,出質人為瞿芳、毛文超2位股東,質權人為小紅書科技有限公司,後者由Redbook Holdings Limited全資持股。目前,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位股東均已出質股權。
作為曾經「佛系」的小紅書,或許資本的壓力下,似乎正在改變當初「不以盈利為目的」承諾,到底是當初的承諾錯了還是小紅書對變現有些著急?而在小紅書低調商業化妥協當初承諾的背後,其執意押寶直播的未來增長空間有多大正被業界爭議。
降低門檻「放水」背後
在小紅書經歷了主播、品牌商流失,內容質量下降風險以及筆記頻頻擦碰違規紅線等成長陣痛後,原本可信賴的生活分享社區似乎逐漸變了味兒,小紅書的自營平臺也遭遇了信任危機。
7月22日,小紅書再度調低門檻商業門檻和入住門檻。小紅書對外發布了包括0門檻入駐、百億流量扶持、KOC連接計劃在內的整套品牌扶持政策。
眾所周知, 從海淘好物分享平臺起家的小紅書,始創於2013年,以美妝、旅行等話題為主的用戶內容分享社區,業界稱「種草社區」。
據發布的扶持計劃顯示,品牌入駐小紅書商城基礎佣金下調至5%,食品、奶粉輔食、數碼電器、保健品等部分品類佣金下調至3%,能夠通過直播帶貨銷售的產品返還2%佣金。
此外,小紅書將針對7月31日前註冊認證企業號的品牌認證費圍繞新入駐企業號、優質帶貨主播的扶持和引進、新品種草以及商家直播,提供百億流量進行定向扶持,幫助更多品牌在小紅書獲得成長。
其實,這並不是小紅書第一次降低門檻,早在今年初的1月15日,小紅書發布消息即將允許未籤約MCN機構的個人創作者與品牌商直接合作。
「此舉意味著,小紅書放寬了以個人為單位的主播們將內容變現的權限,商業化進度有所提速。」業內人士評論稱,而小紅書此舉,似乎反諷業績曾經自詡的「不愁商業化」的說法,而小紅書之所以走出這一步,或許更多的是在資本壓力下妥協。
形成對比的是,就在去年11月,小紅書還對業界稱,只是實現單月盈利,公司並不以盈利為目標。然而僅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現了小紅書關聯公司資本抵押的現狀。
據近期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小紅書的關聯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2條股權出質信息,出質人為瞿芳、毛文超2位股東,質權人為小紅書科技有限公司,後者由Redbook Holdings Limited全資持股。
此外,天眼查數據還顯示,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8月,註冊資本為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小紅書合伙人曾秀蓮,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從事網絡技術領域內的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開發,設計、製作、代理各類廣告,利用自有媒體發布廣告,商務諮詢,旅遊諮詢(不得從事旅行社業務)等。
目前,該公司共有2位股東,小紅書CEO毛文超持股80%,為第一大股東;小紅書創始人瞿芳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
而在此前,小紅書也出現了線下門店也開始了低調的關店現象。據此前澎湃報導,1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撥通了上海靜安大悅城及上海中信泰富萬達廣場的電話,兩家商場的工作人員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其商場的小紅書之家已經撤店。
「小紅書之所以對KOC和品牌商雙降維,更多的是小紅書在多次的公共事故影響下,持續拉低著小紅書在用戶心中的好感度,小紅書逐步邊緣化。」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其實小紅書平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在小紅書過於商業化的大背景下,很難保證內容生產者可以公正的內容輸出。
讓業界不可否認的是,近兩年來,關於小紅書的負面消息接踵而至,虛假廣告、涉黃信息、「種草筆記」造假、炫富風潮盛行等等。此外,央視再次曝光小紅書等電商平臺存在刷流量、假評論等現象,其背後的黑色產業鏈也浮出水面。
在黑貓投訴上,關於小紅書的假貨投訴高達130多條,退貨難、消費體驗差成為投訴的重點。
儘管小紅書一再宣稱,黑產刷量行為是小紅書一直以來嚴厲打擊的對象,但小紅書的內容造假頑疾至今仍未完全解決。
被壓縮的增長空間?
直播行業快速的風生水起,不但讓多家電商平臺營收多元化的希望,也讓處在關鍵期的小紅書看到了希望。「小紅書作為後來者,似乎並沒有在關鍵的時間抓住時機。」有業內人士分析說。
轉型布局直播慢半拍成為小紅書入局前最大的坎。
據了解,早在2013年,直播電商就已初成規模,2016年開始進入行業野蠻生長期,2018年在各大視頻平臺進入擴張期,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已有了一部分固定的受眾群體。
直到2019年年初,小紅書嗅到市場的發展趨勢,最終在去年6月,小紅書的公司才做了初期直播測試,12月開始直播內測。儘管當時還是小紅書創作號負責人傑斯強調「帶貨不是目的」,但在外界看來,這一舉動也被認為是其商業化的加速。
3月26日,LV將自己進入中國以來的直播首秀給了小紅書,意外的是一小時十分鐘的直播時長,僅1.5萬的觀看人次實在有些不盡人意。
「這主要是小紅書入場比較晚,值得注意的是,在剛進入擴張關鍵期的小紅書卻遭遇監管的發展痛點,最終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有評論人士分析說,在此種情況下,面對激烈競爭和市場發展現狀,如此競爭力的小紅書也讓業界對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充滿疑慮。
首先,在電商平臺帶貨頭部的KOL比較上,小紅書整體沒有行業競爭優勢,因為小紅書並沒有依靠平臺成長起來的KOL。
據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雙十一當天,淘寶直播主播熱度TOP15榜單中,李佳琦排名第一,薇婭排名第二,而兩人中任意一人的熱度都比其餘13位主播的總熱度還要高。從帶貨能力上看,頭部效應同樣凸顯。
此外,小紅書的運作模式以及平臺競爭力差距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現在的市場格局下,單做內容或是單做電商都是不夠的。小紅書的運營模式早就被快手、抖音等平臺借鑑,甚至超越。換句話說,小紅書早就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失去了它原有的競爭力。
除了面對眾多強勁對手外,用戶增長緩慢的電商大環境也令小紅書電商直播的前景不太樂觀。
有數據顯示,2019年移動電商用戶規模有望達到7.13億人,這就意味著電商用戶規模即將觸頂網民規模的天花板。
最後,品牌方資源和供應鏈壓力難以蓄力。
其實,在此次小紅書品牌和流量強勢賦能發布會之前,小紅書因各種觸紅線逐漸被業界邊緣化,也導致曾經的」種草平臺」也開始被用戶拔草。
不但品牌方資源的流失、稀缺已然成為小紅書火燒眉毛的當務之急,而且小紅書本身在帶貨上就有局限性,尤其是在供應鏈上。
「其主要原因是直播帶貨賽道的擁擠和行業競爭的慘烈。」有業內人士直言,特別是多家競品的直接發力和擴張。
眾所周知,微博、知乎等這些製造內容的平臺是小紅書早期的競爭對手,而小紅書現在直接的競爭對手是抖音、快手甚至是B站則算得得上,而產業鏈比較豐富的淘寶直播、拼多多直播、京東直播以及將直播定為必備工具的電商平臺或許是小紅書商業化進度條上未來的阻礙。
事實上,目前直播賽道越發擁擠,抖音,快手,淘寶,蘑菇街早已在瓜分市場,且隨著疫情趨於穩定,線上紅利逐步消散,速度不夠快很可能會錯失直播帶貨的風口期。
無疑,目前整體看來,這個領域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大平臺加大投入,中小平臺則加速入局。幾乎在小紅書宣布扶持計劃的同時,百度一開始招募電商主播,而拼多多則發出了泛娛樂主播的招募公告。
有業內人士分析,雖然說小紅書目前擁有純電商平臺無法企及的優勢,但是如何將直播帶貨的產品形態與小紅書的社區優勢結合,打造出小紅書獨有的發展模式,是小紅書需要深度思考的未來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