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打破「不以盈利為目的」承諾背後 全面降維救急?

2020-12-27 騰訊網

爭議中的小紅書似乎正通過徹底商業化來挽救傾頹的社區,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小紅書不惜血本,從KOC端以及流量和品牌端全面降維,直面不溫不火的全面商業化難題。

近日,小紅書宣布包括0門檻入駐、百億流量扶持、KOC連接計劃,以及的整套品牌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品牌進駐小紅書。而未來,小紅書作為KOC和品牌商的「中間人」,同時發布包括零門檻入駐、百億流量扶持、KOC連接計劃等扶持政策。

此舉難道是小紅書資本壓力之下的無奈之舉?還有多少資本繼續「詩和遠方」的高調。一個不迴避的事實是,小紅書日前的關聯公司抵押股權似乎已經引起了業界的警惕。

天眼查信息顯示,小紅書日前的關聯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2條股權出質信息,出質人為瞿芳、毛文超2位股東,質權人為小紅書科技有限公司,後者由Redbook Holdings Limited全資持股。目前,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位股東均已出質股權。

作為曾經「佛系」的小紅書,或許資本的壓力下,似乎正在改變當初「不以盈利為目的」承諾,到底是當初的承諾錯了還是小紅書對變現有些著急?而在小紅書低調商業化妥協當初承諾的背後,其執意押寶直播的未來增長空間有多大正被業界爭議。

降低門檻「放水」背後

在小紅書經歷了主播、品牌商流失,內容質量下降風險以及筆記頻頻擦碰違規紅線等成長陣痛後,原本可信賴的生活分享社區似乎逐漸變了味兒,小紅書的自營平臺也遭遇了信任危機。

7月22日,小紅書再度調低門檻商業門檻和入住門檻。小紅書對外發布了包括0門檻入駐、百億流量扶持、KOC連接計劃在內的整套品牌扶持政策。

眾所周知, 從海淘好物分享平臺起家的小紅書,始創於2013年,以美妝、旅行等話題為主的用戶內容分享社區,業界稱「種草社區」。

據發布的扶持計劃顯示,品牌入駐小紅書商城基礎佣金下調至5%,食品、奶粉輔食、數碼電器、保健品等部分品類佣金下調至3%,能夠通過直播帶貨銷售的產品返還2%佣金。

此外,小紅書將針對7月31日前註冊認證企業號的品牌認證費圍繞新入駐企業號、優質帶貨主播的扶持和引進、新品種草以及商家直播,提供百億流量進行定向扶持,幫助更多品牌在小紅書獲得成長。

其實,這並不是小紅書第一次降低門檻,早在今年初的1月15日,小紅書發布消息即將允許未籤約MCN機構的個人創作者與品牌商直接合作。

「此舉意味著,小紅書放寬了以個人為單位的主播們將內容變現的權限,商業化進度有所提速。」業內人士評論稱,而小紅書此舉,似乎反諷業績曾經自詡的「不愁商業化」的說法,而小紅書之所以走出這一步,或許更多的是在資本壓力下妥協。

形成對比的是,就在去年11月,小紅書還對業界稱,只是實現單月盈利,公司並不以盈利為目標。然而僅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現了小紅書關聯公司資本抵押的現狀。

據近期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小紅書的關聯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2條股權出質信息,出質人為瞿芳、毛文超2位股東,質權人為小紅書科技有限公司,後者由Redbook Holdings Limited全資持股。

此外,天眼查數據還顯示,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8月,註冊資本為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小紅書合伙人曾秀蓮,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從事網絡技術領域內的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開發,設計、製作、代理各類廣告,利用自有媒體發布廣告,商務諮詢,旅遊諮詢(不得從事旅行社業務)等。

目前,該公司共有2位股東,小紅書CEO毛文超持股80%,為第一大股東;小紅書創始人瞿芳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

而在此前,小紅書也出現了線下門店也開始了低調的關店現象。據此前澎湃報導,1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撥通了上海靜安大悅城及上海中信泰富萬達廣場的電話,兩家商場的工作人員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其商場的小紅書之家已經撤店。

「小紅書之所以對KOC和品牌商雙降維,更多的是小紅書在多次的公共事故影響下,持續拉低著小紅書在用戶心中的好感度,小紅書逐步邊緣化。」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其實小紅書平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在小紅書過於商業化的大背景下,很難保證內容生產者可以公正的內容輸出。

讓業界不可否認的是,近兩年來,關於小紅書的負面消息接踵而至,虛假廣告、涉黃信息、「種草筆記」造假、炫富風潮盛行等等。此外,央視再次曝光小紅書等電商平臺存在刷流量、假評論等現象,其背後的黑色產業鏈也浮出水面。

在黑貓投訴上,關於小紅書的假貨投訴高達130多條,退貨難、消費體驗差成為投訴的重點。

儘管小紅書一再宣稱,黑產刷量行為是小紅書一直以來嚴厲打擊的對象,但小紅書的內容造假頑疾至今仍未完全解決。

被壓縮的增長空間?

直播行業快速的風生水起,不但讓多家電商平臺營收多元化的希望,也讓處在關鍵期的小紅書看到了希望。「小紅書作為後來者,似乎並沒有在關鍵的時間抓住時機。」有業內人士分析說。

轉型布局直播慢半拍成為小紅書入局前最大的坎。

據了解,早在2013年,直播電商就已初成規模,2016年開始進入行業野蠻生長期,2018年在各大視頻平臺進入擴張期,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已有了一部分固定的受眾群體。

直到2019年年初,小紅書嗅到市場的發展趨勢,最終在去年6月,小紅書的公司才做了初期直播測試,12月開始直播內測。儘管當時還是小紅書創作號負責人傑斯強調「帶貨不是目的」,但在外界看來,這一舉動也被認為是其商業化的加速。

3月26日,LV將自己進入中國以來的直播首秀給了小紅書,意外的是一小時十分鐘的直播時長,僅1.5萬的觀看人次實在有些不盡人意。

「這主要是小紅書入場比較晚,值得注意的是,在剛進入擴張關鍵期的小紅書卻遭遇監管的發展痛點,最終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有評論人士分析說,在此種情況下,面對激烈競爭和市場發展現狀,如此競爭力的小紅書也讓業界對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充滿疑慮。

首先,在電商平臺帶貨頭部的KOL比較上,小紅書整體沒有行業競爭優勢,因為小紅書並沒有依靠平臺成長起來的KOL。

據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雙十一當天,淘寶直播主播熱度TOP15榜單中,李佳琦排名第一,薇婭排名第二,而兩人中任意一人的熱度都比其餘13位主播的總熱度還要高。從帶貨能力上看,頭部效應同樣凸顯。

此外,小紅書的運作模式以及平臺競爭力差距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現在的市場格局下,單做內容或是單做電商都是不夠的。小紅書的運營模式早就被快手、抖音等平臺借鑑,甚至超越。換句話說,小紅書早就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失去了它原有的競爭力。

除了面對眾多強勁對手外,用戶增長緩慢的電商大環境也令小紅書電商直播的前景不太樂觀。

有數據顯示,2019年移動電商用戶規模有望達到7.13億人,這就意味著電商用戶規模即將觸頂網民規模的天花板。

最後,品牌方資源和供應鏈壓力難以蓄力。

其實,在此次小紅書品牌和流量強勢賦能發布會之前,小紅書因各種觸紅線逐漸被業界邊緣化,也導致曾經的」種草平臺」也開始被用戶拔草。

不但品牌方資源的流失、稀缺已然成為小紅書火燒眉毛的當務之急,而且小紅書本身在帶貨上就有局限性,尤其是在供應鏈上。

「其主要原因是直播帶貨賽道的擁擠和行業競爭的慘烈。」有業內人士直言,特別是多家競品的直接發力和擴張。

眾所周知,微博、知乎等這些製造內容的平臺是小紅書早期的競爭對手,而小紅書現在直接的競爭對手是抖音、快手甚至是B站則算得得上,而產業鏈比較豐富的淘寶直播、拼多多直播、京東直播以及將直播定為必備工具的電商平臺或許是小紅書商業化進度條上未來的阻礙。

事實上,目前直播賽道越發擁擠,抖音,快手,淘寶,蘑菇街早已在瓜分市場,且隨著疫情趨於穩定,線上紅利逐步消散,速度不夠快很可能會錯失直播帶貨的風口期。

無疑,目前整體看來,這個領域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大平臺加大投入,中小平臺則加速入局。幾乎在小紅書宣布扶持計劃的同時,百度一開始招募電商主播,而拼多多則發出了泛娛樂主播的招募公告。

有業內人士分析,雖然說小紅書目前擁有純電商平臺無法企及的優勢,但是如何將直播帶貨的產品形態與小紅書的社區優勢結合,打造出小紅書獨有的發展模式,是小紅書需要深度思考的未來發展問題。

相關焦點

  • 只打卡不消費,小紅書線下體驗店盈利困難
    線上電商平臺引流線下,開設屬於自己平臺的實體店,已經成為了近年來電商行業新的發展趨勢,天貓國際、蘇寧易購、網易考拉等平臺都加入了這股潮流,以社交體驗為特色起家的小紅書也不例外。至今為止,小紅書已經先後在上海、江蘇常州和寧波鄞州等地開設了線下實體門店,以線上的流量為基礎,吸引眾多年輕人前來消費。對於小紅書來說,線下實體店不但能提供賣貨的作用,同時還能為用戶提供一個線下體驗空間,是平臺在線下的延伸。
  • 小紅書的七年之癢
    針對那一次的下架,小紅書至今沒有正面透露風波背後的真正原因,業內普遍推測其或與用戶存在的涉黃、涉煙軟文、筆記造假等「內容違規」事件相關,一時間眾說紛紜。小紅書也確實在恢復上架之後不斷加強內容審核,因此在短時間內快速恢復了從前的那份繁榮——2019年11月28日,恢復上架45天的小紅書在內容創作者大會上第二次宣布:平臺月活突破1億。
  • 小紅書線下市場鎩羽而歸 到底還能紅多久?
    我們縱覽小紅書給各大媒體的回應,基本上口徑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線下門店是小紅書在新零售領域的實驗性項目,經過一年多運營,大部分線下門店已經實現盈利,但開店數量和盈利規模本身,不是小紅書探索新零售業務的目的,小紅書更希望多嘗試能夠搭建用戶與品牌更高效、深度互動的新場景,所以策略會不斷調整。
  • 小紅書「製造」李佳琦
    小紅書希望能在內測期間去驗證一些假設。 「小紅書到底適不適合直播?其實我們也不知道大家會直播什麼內容,誰會願意看,什麼東西會賣得好,所以小紅書直播還是處在開放和探索階段。 現在,大家看到的電商直播主要是導購形式,有沒有可能出現其他形態的電商直播?我們覺得是有可能的。」小紅書方面對《中國企業家》表示。
  • 下調佣金拉新、百億流量扶持 押寶直播帶貨的小紅書不再避諱商業化
    每經記者:王星平 每經編輯:王麗娜「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小紅書,正在加快商業化的布局。7月22日,小紅書在上海舉辦首屆Will未來品牌大會。為外界關注的是,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這家一直聲稱「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慢公司,在商業化這一話題上都小心翼翼。而此次品牌大會,則可被視作是小紅書直接表達其商業化的轉折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品牌推出的這一系列動作中,直播帶貨成為了小紅書扶持品牌的重點。
  • 小紅書的七年之癢 | 沉默的獨角獸
    針對那一次的下架,小紅書至今沒有正面透露風波背後的真正原因,業內普遍推測其或與用戶存在的涉黃、涉煙軟文、筆記造假等「內容違規」事件相關,一時間眾說紛紜。 小紅書也確實在恢復上架之後不斷加強內容審核,因此在短時間內快速恢復了從前的那份繁榮——2019年11月28日,恢復上架45天的小紅書在內容創作者大會上第二次宣布:平臺月活突破1億。
  • 小紅書被摺疊 愛美的豬豬女孩們去哪?
    一萬多名被取消資格的 KOL 發現,嚴苛的資格規定和懲罰背後,小紅書給出的判定規則並不明確,但由於曝光量涉及算法和流量分發等核心產品問題,小紅書沒有給出明確解釋。一位擁有兩萬粉絲的 " 倖存 " 達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新規要求 KOL 必須與平臺指定的 MCN 機構籤約,接單不僅要被抽成 10%,高於 10 萬還需要繳納增值稅。
  • ...下架後將全面整改 小紅書博主靠什麼賺錢?小紅書種草是什麼意思
    其實,小紅書的困擾不僅在電商平臺,微博等社交網站刷流量等更是猖獗,各類刷量平臺在我國已超過 1000 家。專家稱" 現在國內刷量產業的人員規模累計達到九百多萬。" 今天凌晨小紅書App在各大應用市場下架一事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小紅書已對站內內容啟動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糾,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促進網際網路環境的優化與提升。
  • 小紅書的悖論
    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很難證明一件自己沒有做過的事,但如果想做小紅書的KOL,你必須具備這項技能——當你的某一篇正常發表的購物筆記被小紅書判定為廣告,你得立時啟動該技能,證明它不是。但大量的不受控制甚至虛假的廣告越來越影響小紅書最為核心的用戶體驗——內容價值,這也是小紅書此番決定下「狠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小紅書模式——至少從目前的產品設計看——存在一個天然悖論。它既依賴用戶生產跟品牌和商品相關的優質內容來保持「種草社區」的活躍度,又不能任由不受平臺管控私自接單發布品牌廣告破壞社區生態。
  • 小紅書: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對手
    小紅書在近期關閉了所有的上海線下體驗店,對於外界猜測為虧損原因所致,小紅書對此回應稱:「線下門店是小紅書在新零售領域的實驗性項目,經過一年多運營,大部分線下門店已經實現盈利,但開店數量和盈利規模本身不是小紅書探索新零售業務的目的,我們更希望多嘗試能夠搭建用戶與品牌更高效、深度互動的新場景,所以策略會不斷調整
  • 小紅書筆記測試跳轉淘寶 難道要做大型「淘寶客」?
    這是一個很值得展開講講的功能變化——尤其聯繫到此前行業內外已多次出現小紅書最終將與淘寶商品池打通的傳言——但小紅書至今未做任何官方回應。當然,不回應本身已經代表一種回應。這種矛盾感貫穿了小紅書近年的發展。據《財經》報導,小紅書自營電商2018年全年100億元的GMV目標沒有完成,且沒有實現盈利。2019年2月,為了吸引品牌入駐,小紅書甚至特意做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把原來的社區電商事業部升級為「品牌號」部門,試圖通過引入品牌官方帳號及官方店的方式把用戶「拔草」的環節留存在小紅書站內。
  • 小紅書回應「上海關店」:線下門店為新零售實驗性項目 策略會不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星平 攝2020年1月16日,有消息稱小紅書已於近期關閉其在上海的所有線下體驗店小紅書之家。對於此次上海關閉線下門店,小紅書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線下門店是小紅書在新零售領域的實驗性項目,經過一年多運營,大部分線下門店已經實現盈利,但開店數量和盈利規模本身不是小紅書探索新零售業務的目的,所以策略會不斷調整。
  • 小紅書合伙人曾秀蓮:「三次元」來了
    一直以來,全球頭部奢侈品品牌對「觸網」一直保持謹慎態度,這樣的局面在上海率先被打破。3月26日,路易威登將其中國市場的網絡首秀放在了小紅書。LV願意嘗試「網絡直播」,和小紅書的業態關係密切:這場直播地點放在LV上海實體店,線上和線下實現了流量共享。
  • 小紅書線下體驗店接連關閉又遭舉報
    《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小紅書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小紅書開設線下體驗店是為了提高用戶的使用感受,盈利不是小紅書開設線下體驗店的目的,且開設的線下體驗店其實已經實現了盈利,小紅書未來會不斷調整策略。」除了上海靜安大悅城以及中信泰富萬達廣場開設的實體店,小紅書還在蘇州、常州、寧波開設了分店。
  • 還沒逛過小紅書的實體店,它的app就「黃了」?
    一直以來被無數女生視為「種草機」的小紅書也不例外。自2013年創立,小紅書逐漸從海外購物信息分享平臺發展為跨境電商、社交電商,先後獲得騰訊、阿里大額投資,估值超過30億美元。期間,廣告泛濫、虛假宣傳、代寫門、菸草門等事件,也讓小紅書非議不斷。而這一次,小紅書直接被各大應用商店下架,形勢更為嚴峻。
  • 社區迷途:左右為難的小紅書、虎撲、知乎們
    早期帖子一併清空為0,現在的虎撲社區,「步行街主幹道」成了最為活躍的板塊,包括「蔡徐坤虎撲事件」等娛樂化話題及內容正日漸增多。2016年的招股書顯示:虎撲盈利主要來源仍為廣告,佔比高達61%,此外佔比最大的增值業務,佔比為20%。同時,據mUserTracker數據統計顯示:75%左右的虎撲用戶為男性(35歲以下居多)。
  • 小紅書上海線下體驗店全部關閉,稱策略會不斷調整
    文 | Cynthia Yang今天有消息稱,小紅書已於近期關閉了在上海的所有線下體驗店。對此,小紅書回應媒體稱,大部分線下門店已經實現盈利,但開店數量和盈利規模本身不是小紅書探索新零售業務的目的,所以策略會不斷調整。
  • 小紅書怎麼推廣?優質小紅書kol資源是關鍵!
    在做小紅書推廣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找準小紅書kol。優質的小紅書kol一般都有這幾個意識,當然市面上充斥的是沒有「品牌打造」意識的達人,講究變現,而無論是作為品牌方還是作為資源整合方來講,一個優質的小紅書kol才是我們的重要意向合作者,需要花費80%的預算去投入。
  • 小紅書代寫產業鏈曝光 小紅書種草是什麼意思
    在「有2億用戶」的小紅書上,擁有大量用戶體驗文章,但記者發現,這類打著親測旗號的「種草」筆記背後,存在著大量的代寫代發團隊,他們根據一些商家的需求,編出有親身體驗感覺的虛假「種草」筆記,發布在小紅書平臺上,還宣稱可技術手段刷粉
  • 小紅書的「社區引力」
    那你可能沒有跟上小紅書的步伐。 從今年2月開始運營小紅書帳號的Henry,兩個月在平臺獲得近10萬粉絲,與小紅書過往標籤不同,Henry在小紅書分享的多為解讀商業書籍、諮詢公司經驗,以及關於他創業和生活的vlog等,簡單來說,他產出的內容「產業」多過「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