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ynthia Yang
今天有消息稱,小紅書已於近期關閉了在上海的所有線下體驗店。對此,小紅書回應媒體稱,大部分線下門店已經實現盈利,但開店數量和盈利規模本身不是小紅書探索新零售業務的目的,所以策略會不斷調整。
2018年6月,小紅書在上海靜安大悅城開了首家線下體驗店小紅書之家REDhome,緊接著在10月份,小紅書又在上海中信泰富萬達廣場開設了第二家線下體驗店。這被視為小紅書探索線上線下聯動策略的重要舉措。
作為2013年6月創立的社區電商平臺,小紅書最初主要包括UGC(用戶原創內容)筆記模式和跨境電商「福利社」兩個板塊。隨著平臺的發展和新零售的發展,小紅書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再加上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等越來越多平臺都開始探索線上線下聯動,這讓小紅書開始嘗試線下門店。
對於線下門店的定位,小紅書表示線下店不是以售賣跨境商品為目的,也和新零售、新消費、無界零售不同,只是社區零售的線下延伸,主要目的是為用戶提供一個線下體驗的空間,作為小紅書線上社區用戶的專屬場景,讓社區用戶可以在線下場景中談論美妝、旅遊、家居各類話題。
而整個小紅書之家REDhome共400平方米,分為美妝區、服飾區、明星區、家居區、水吧檯、櫥窗區六大區域,只引入了小紅書社區和商城的明星產品,在店內加入了很多體驗和交互的場景。
由此可見,在小紅書線下門店的場景中,銷售目的並非最主要的,而更重視社交屬性,更像是小紅書線上社區的複製粘貼,目的是增強用戶粘性。
如今,小紅書將自己定義為中國最大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區,2019年月活用戶已經突破1億,其中70%是當下備受關注的90後年輕群體,「兩微一抖一紅」也並列成為不可忽視的流量平臺,可見小紅書在業內的受重視程度。
但是,隨著線上紅利的消失,如何更好的將線上線下聯動對小紅書的未來發展依然有著重要意義。上海線下體驗店在運營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已經關閉,小紅書的回應中也將線下體驗店的關閉作為新零售策略的調整,這是否意味著小紅書線下探索遇阻,對線下體驗店的定位是否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而未來在線下增量的探索上,小紅書又會交出怎樣的答卷也備受行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