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電商平臺引流線下,開設屬於自己平臺的實體店,已經成為了近年來電商行業新的發展趨勢,天貓國際、蘇寧易購、網易考拉等平臺都加入了這股潮流,以社交體驗為特色起家的小紅書也不例外。
至今為止,小紅書已經先後在上海、江蘇常州和寧波鄞州等地開設了線下實體門店,以線上的流量為基礎,吸引眾多年輕人前來消費。對於小紅書來說,線下實體店不但能提供賣貨的作用,同時還能為用戶提供一個線下體驗空間,是平臺在線下的延伸。
以上海大悅城的小紅書體驗店為例,該店設置了家居區、美妝區、服飾區、明星區、櫥窗區、水吧區等六大區域,為消費者打造出了多元化沉浸式的消費場景,消費者只要靠近商品,就可以通過互動屏輕鬆查看該產品的相關信息,以及網上眾多消費者的評論。
然而遺憾的是,雖然小紅書實體店在裝修設計上很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每天往來的客流量也很大,但是大多消費者進店都只是為了打卡拍照,真正買單的卻並不多,這也導致各地的小紅書線下實體店的銷量一直在水平線以下。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像上海大悅城這種大型商城,在裡面開店至少要做到坪效3000元/月才能保證盈利不虧本,而小紅書體驗店在大悅城佔地面積將近400平,現在每月的銷售額卻只有50-60萬,綜合坪效在1500/月左右,顯然沒有達到小紅書的心理預期。
相比線下實體店發展的不理想,小紅書在線上的影響力卻越來也大,在2019年6月,小紅書的月活躍用戶突破8500萬,總用戶超過了2.5億,每天曝光的社區筆記超過30億次,其電商版塊"福利社"上線僅半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兩億。
既然小紅書在線上發展得這麼好,那為何一轉到線下就發展不起來了呢?
其實光從體驗上來說,小紅書的線下門店做的已經很不錯了,然而將線上種草社區搬到線下,僅憑一個體驗是遠遠不夠的,要想長久持續的發展,關鍵還是得要看產品。
目前小紅書在線下門店主推的產品大多以化妝品為主,這是優勢但也是劣勢,優勢在於,化妝品的受眾範圍廣,剛好可以完美切合小紅書線上龐大的用戶群體,而劣勢在於,小紅書在化妝品方面並沒有特別突出的產品。
在小紅書體驗店所在的商圈內,屈臣氏、絲芙蘭這些化妝品集合店都是其潛在的競爭對手,而與這些專門做化妝品集合店的品牌相比,小紅書體驗店內的產品並沒有任何優勢,甚至在大多情況下都處於劣勢。
除了傳統的化妝品集合店,其他電商平臺的線下體驗店也是小紅書的競爭對手,比如同樣位於大悅城的天貓智慧店,在其設計風格上和小紅書差不多,主打的產品也和小紅書有所重疊,這些電商體驗店同樣也給了小紅書很大的壓力。
對於小紅書而言,開設線下體驗店,其主要是為了可以把精選內容放到線下,有利於實現小紅書的流量變現,實現線下和線下的相互轉化,然而就目前的發展來看,集結多品類商品,打造沉浸式場景,雖然可以吸引消費者,但能否帶來實際效益,卻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