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應該說是即Facebook後,網際網路又一個開山之作,它的模式讓網際網路的社交應用向移動化更進一步,繼而湧現出很多新產品。國人在twitter火爆之後,也順勢退出了微博應用。依託社交化的燎原之勢,大批基於twitter和微博的分享型應用接踵而來,例如國外的instagram和socialcam,都填補了twitter在多媒體上的不足。此次我們將著重介紹國內款三款移動視頻社交化應用並比較其優劣勢,看看誰才是最佳的視頻版Twitter。
第一輪:界面設計
通過界面對比,我們不難發現,socialcam與微錄客vlook(www.vlook.cn)的設計比較雷同,除了核心拍攝功能,在其他功能鍵的設置上這2款產品有了明顯不同。Qik則是將其三大功能做成3個按鈕突出其直播功能,視頻郵件和視頻分享3個應用。Socialcam則強調社交互動的功能,因此將好友放在顯要位置,這樣的極簡主義設計方便了用戶使用,難怪獲得了紐約時報和 Gizmodo 的高度讚譽。微錄客vlook被稱為"中國的socialcam"但其界面設計則保留了濃厚的微博特點, 與其手機視頻微博的定位相符。"首頁"鍵的添加符合中國網民的使用習慣,廣場和動態又是微博的功能,這樣的設計對於由微博轉化而來的用戶而言,顯的非常人性化。但是相對於國外的軟體設計風格,微錄客vlook界面設計顯的有些繁瑣。
第二輪:好友關係
Socialcam將社交體現到了極致,還沒有註冊,就已經將你Facebook,twitter和通訊錄的好友搜了一個遍,之後就是關注這些已經註冊的好友,最後才是輪到你的自己的註冊,等你註冊完畢就會發現,原來自己身邊有那麼多人已經開始使用了,自己已經out多時,有了這些熟悉好友的相伴,想要留住用戶顯然是個小case了。
Qik具有聯繫人自動搜索功能,首次啟動時,軟體可以查找到你的手機聯繫人中已經註冊Qik的人 ,並列在Qik好友名單中。現場直播是Qik的殺手鐧,特別是被skype收購後,Qik的視頻通話功能發揮優勢,同時用戶通過手機現場直播更是贏得了廣泛的市場支持。
微錄客vlook則又一次結合了中國特色,在登錄方式上動了小聰明,微博和人人網的用戶可以直接利用現有帳號登陸,同時發布的視頻微博可同步到上述的平臺,但目前微錄客vlook還沒有實現自動搜索功能。
第三輪: 登陸方式
Socialcam原先只支持Facebook登陸,後來實現twitter帳號登陸。QIK的用戶只能創建Qik獨立帳號,微錄客vlook則支持微博與人人網以及獨立帳號三種登陸方式,基本覆蓋了國內主流的社交用戶。
第四輪:視頻分享
Qik的用戶雖然在登陸方式上單一,但是在視頻分享模式上卻實現了真正的隨心所欲,目前可以實現Facebook,Twitter,youtube的同步分享。如果用戶在使用中,網速無法支持雙向視頻聊天,拍攝的視頻會保持到本地,等到網速改善時再把它上傳到伺服器,與好友同步分享。同時支持3D視頻的智慧型手機用戶除了享受高清視頻外,Qik高級版還支持分享錄製的3D內容。
微錄客vlook的用戶則可以同步到新浪微博和人人網,並通過@自己的微博好友的方式,讓視頻微博內容傳遞的更為快速。同時微錄客vlook支持"流媒體上傳(streaming upload)" ,即一旦用戶開始拍攝視頻,它就會開始上傳到伺服器,從而減少了用戶等待發布的時間。
Socialcam的分享渠道就更豐富了,Posterous、Tumblr、 Dropbox、Twitter、Facebook、Email和SMS網友都能輕鬆實現視頻的共享。Socialcam還增加了許多額外功能,例如用戶錄製視頻時,可以事先將視頻標記好。如果你標記的朋友尚未使用Socialcam,視頻就會顯示在他的Facebook塗鴉牆上(視頻直接在那裡播放,而不必點擊連結)。那些通過Facebook Connect登陸被標記在視頻中,但之前沒有使用過Socialcam的網友,其中有10%已經開始使用Socialcam了。
第五輪:客戶端
Qik 已經推出了IOS,Android ,Symbian、BlackBerry和Windows Mobile的手機客戶端,同時還具有中文版本,國內的網友想使用Qik也非常方便。Socialcam只支持Android和IOS平臺,加上用戶只能用facebook帳號登陸,在國內的普及程度不高。微錄客vlook已經成功推出IOS,Android和Symbian國內主流手機作業系統的客戶端,能滿足大部分國內網友視頻分享的需求。
通過五方面的評比,三款產品在綜合表現上平分秋色,各有特長,尤其是在社交應用的價值體現上三款軟體都發揮了極致,同時作為主流社交化網站和應用的視頻類服務垂直延伸,各個軟體又在用戶體驗上做足了文章,其中微錄客vlook作為國內第一款視頻版微博更符合中國網民的需求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