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諾,讓人又愛又恨的葡萄品種。它是世界上最嬌貴、最挑剔的葡萄品種之一。
但如果遇到適合的天、地、人,它就能成為這世上最令人趨之若鶩的葡萄酒。優雅、細膩、精緻、複雜,讓無數葡萄酒愛好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因為它,擁有獨一無二表達風土的能力。
勃艮第,擁有著這世上最適合黑皮諾的風土,上千年的磨合,人們似乎終於找到了和它正確相處的方式。全世界葡萄酒愛好者的追捧,也讓勃艮第黑皮諾的價格直衝雲霄。
而在勃艮第之外的一些新世界產區,黑皮諾似乎也找到了歸宿。優秀的品質、友善的價格,這些新世界黑皮諾是否可以取代勃艮第呢?
為了一探究竟,知味於4月25日,舉辦了一場新世界黑皮諾pk勃艮第黑皮諾的活動,共12位會員參加。
大多數出色的新世界黑皮諾,都是向「勃艮第」風格亦或是勃艮第理念看齊的,勃艮第作為全世界公認的黑皮諾最優產地,有著無法撼動的歷史和地位。為了讓二者能夠更「公平」地競爭,我們只好人為地設定了一些規則:
作為葡萄酒消費者,我們最希望買到什麼樣的酒?我想大多數人都希望買到好喝又不貴的酒。
什麼是好喝呢?
我想,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消費者,對於葡萄酒的品鑑並不需要像專業人士那樣按照一個個的標準來進行評判打分。只要喝起來對自己的胃口,能讓你開心,那就是好喝的酒。
所以,參與這場pk活動的12位會員,每人手中都有一票投票權,在每輪的兩兩pk中,只需要選擇自己心中認為好喝的酒即可。至於評判標準,那就是—從心。
不貴又如何定義呢?
不貴,看似是個可以量化的標準。可真正到實際生活中,每個人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理念又完全不同,所以,不貴這個概念其實是根據個人情況而變化的。
當然,為了讓這場pk能具有一些可比性,我們假設了一個基準點:如果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同為非常出色的酒款,到底是新世界黑皮諾更勝一籌?還是勃艮第黑皮諾更具「性價比「呢?
因此,我們設立了4組pk,每組兩款酒,由一款新世界黑皮諾和一款勃艮第黑皮諾組成,而每組兩款酒的市場價格相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每輪pk的結果吧,沒有來現場喝的朋友,希望也可以通過這次分享獲得想要的資訊~
*年份差距問題:因為一些條件限制加上疫情原因,選酒上我們無法達到年份完全一致。但品鑑開始之前,我們做了相應的醒酒處理,儘可能呈現出他們的最佳狀態。
*這次pk沒有選擇售價在500元以下的黑皮諾,一場品鑑會的可選種類有限,我們最終選擇了大家試錯成本更高的酒款。
第一輪
Bellhill Pinot Noir 2015
沒有醒酒
VS
Domaine Thibault Liger-Belair Aloxe-Corton 1er Cru Toppe au Vert 2014
1/3 double decanter
同為生物動力法的兩家酒莊,在香氣表現上都非常乾淨。倒入酒杯後,Bellhill擁有非常濃鬱、妖嬈的花果香,有人甚至贊同酒評家James Suckling對它「神似Leroy」的評價。TLB的Aloxe-Corton在香氣上沒有Bellhill那麼濃鬱,但也展現出了優雅的果香。Bellhill入口非常輕盈、活潑,有一絲靈動;Aloxe-Corton也非常活潑,但更加優雅均衡,在集中度和長度上也更加出色。
3小時後,Bellhill出現了微微氧化的疲態,而Aloxe-Corton不僅沒有衰退,反而表現的更加外放優雅。
勝出者
Domaine Thibault Liger-Belair Aloxe-Corton 1er Cru Toppe au Vert 2014
第二輪
Kistler Pinot Noir, Sonoma Coast 2016
沒有醒酒
VS
G.Roumier Morey Saint Denis Clos de La Bussiere Monopole 1er Cru 2009
1/3 double decanter
看到酒單的時候,大家都認為這一輪應該是最沒有懸念的。沒想到在倒入酒杯後,Kistler的香氣就像一個炸彈,噴的一下全部綻放,稍偏黑色水果的香氣以及濃鬱的奶油、香草的香氣,十分甜美。對比之下,Roumier就顯得太過」羞澀「,直到幾分鐘後隨著溫度的上升,才姍姍來遲,展現出悠悠的香氣。
Kistler入口也是一如既往的奔放,充滿整個口腔,非常甜美,酒體飽滿。雖然Roumier的香氣略顯封閉,但入口之後完全展現出了勃艮第的優雅和細緻,尤其是漂亮的酸度,優雅而細膩的單寧融化在口中,餘味特別的長。
這兩款酒完全展示了黑皮諾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儘管Kistler標榜為」勃艮第風格「,但它還是帶有濃厚的」美國甜心「範,奔放熱情,一股腦地全部呈現給觀眾,有一種「瞬間的美妙」。而Roumier是能夠將優雅展現到極致的酒莊,即使是帶有一些野性和厚重感的Morey一級園也能被他馴服的十分優雅細膩,在長度上也是Kistler無法企及的高度。
近3小時的品鑑快要結束之時,杯中的Roumier香氣才打開一些,但始終沒有出現如Kistler般的奔放。等到最後,大多數人還是認為Roumier的表現更值得回味,但」美國甜心誰又能拒絕呢」?
勝出者
平局
第三輪
Felton Road Block 5 2018
沒有醒酒
VS
Lucien Le Moine Vosne Romanee 1er Cru Les Suchots 2012
1/2 double decanter
這一輪的兩家酒莊都是「技術流」,而且同樣拿酒評家的高分拿到手軟。Lucien Le Moine是勃艮第最優質、精品的酒商之一,每年100桶左右的產量,幾乎都是選取品質優秀的一級園或者特級園。而Felton Road從1991年建立到現在,不斷地研究試驗,從田塊細分到釀酒改革,一直被認為是紐西蘭最好的黑皮諾之一。
儘管中奧塔哥的臭氧空洞,時常給這裡的黑皮諾帶來不低的酒精度,甚至一絲紫外線炙烤的焦灼感,但這些在Felton Road的酒中都察覺不到。大家一致認為,當晚所有新世界酒款中,Felton Road是最像勃艮第的黑皮諾,非常的細緻優雅,同時有深度。不過,在集中度和長度上,Felton Road還是略遜色於Les Suchots這塊Vosne-Romanée的一級名園。Block 5是中奧塔哥最好的黑皮諾葡萄園之一,但我們還是感受到了風土地塊的差異。Vosne-Romanée村,不愧是王者之地。
勝出者
Lucien Le Moine Vosne Romanee 1er Cru Les Suchots 2012
第四輪
Bass Phillip, Reserve Pinot Noir 2016
沒有醒酒
VS
Armand Rousseau Ruchottes Chambertin Grand Cru 2013
沒有醒酒
這輪pk,澳洲黑皮諾之王Bass Phillip以壓倒性的優勢打敗了香貝丹之王Armand Rousseau。本就產量稀少、又極受追捧的Bass Phillip,這款Reserve在市場上更是難尋。以極度濃縮著稱(一株葡萄樹的產量不到半瓶酒),Bass Phillip擁有非常出色的集中度和複雜度。而同樣以濃鬱度、集中度著稱的Rousseau,遇到Bass Phillip這次似乎啞火了?
不論是在香氣還是口感上,Bass Phillip的表現都更勝一籌。Bass Phillip表現出的平衡、活力和細膩,和大家平時喝的Premium完全不是一個等級。所有的元素—酸度、單寧、酒體都融合的非常好,入口特別愉悅。
Rousseau的這款特級獨佔園Clos des Ruchottes卻在品鑑時意外進入了封閉狀態,和剛打開時的狀態判若兩人。但入口還是可以感受到非常漂亮的酸度和礦物感,極其長的回味,只是表現力上沒有Bass Phillip那麼完美。
勝出者
Armand Rousseau Ruchottes Chambertin Grand Cru 2013
儘管大家的即時投票還是給了狀態完美的Bass Phillip,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等待杯中的Rousseau慢慢打開。大約1小時過後,這杯Clos des Ruchottes方才如夢初醒,漸漸呈現出優雅的果香,入口也表現出了更多的層次和複雜度,餘味的長度仿佛無窮無盡。
其中一位小夥伴更有耐心,他將杯中的Rousseau裝入小樣瓶帶回家,直到第二天晚上打開來喝。「雖然香氣上出現了微微氧化的跡象,但入口的結構感、層次、平衡以及複雜度,都無可挑剔!」
通過這次PK,我們也有一些啟發分享給大家:
陳年潛力
當晚所有新世界的黑皮諾都沒有進行醒酒,而且每組新世界皮諾的年份都更新。即使是很新的年份,新世界黑皮諾都更容易打開,更奔放。而無一例外,新世界皮諾在杯中的持續能力都沒有勃艮第好。所以,新世界的黑皮諾的陳年能力可能沒有勃艮第更好,不過年輕時可能更加易飲。
風格差異
雖然每組的品鑑是盲品,但大家基本還是一下就能鑑別哪款是勃艮第皮諾哪款是新世界皮諾。新世界的酒普遍比較奔放,酒入杯之後,就會呈現出比較豐富、濃鬱的香氣。而勃艮第的酒香氣則相對內斂一些,會徐徐展開。入口之後,新世界的酒會更有瞬間的「衝擊力」,仿佛孔雀開屏一般。而勃艮第的黑皮諾則是在口中靜靜訴說,回味無窮。
勃艮第可以被取代麼?
儘管每輪品鑑大家各有所好,但都會覺得勃艮第可能永遠無法被取代,因為它擁有無法複製的風土。但其他產區的黑皮諾,也可以表現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風土無法照搬,但風土擁有多樣性,也正是這樣的多樣性,能夠滿足每個人的口味。
這場pk到底誰是贏家?其實我們沒有答案,又或者說,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們想把一些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今後的消費能夠有所幫助或者啟發。
喝酒本就沒有什麼高低貴賤,是非對錯,只要你喜歡,就好。
文 | yunwei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知味葡萄酒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