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持續蔓延,遠程辦公逐漸成為常態,這一背景下,不少人開始「逃離東京」。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7月、8月和9月,遷出東京的人數都超過了遷入東京的,遷出人員大都選擇遷到東京附近的神奈川、琦玉、千葉等地,還有一些人遷到了大阪、名古屋等城市。
疫情下的東京銀座
曾幾何時,東京承載了很多人的「東京夢」,儘管生活成本很高,生活節奏很快,但這裡是繁華的商業中心,又充滿發展機遇,吸引一代又一代日本年輕人、甚至外國人到東京闖蕩。日本民謠歌曲之王長渕剛的名曲《蜻蜓》就描述了這種情形,把東京稱為「花之都」。然而,疫情發生後,「花之都」也失色不少。越來越多人離開東京,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躲避疫情,進入11月後,日本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連創新高,東京是疫情最重的地區,每日確診人數都在200人左右。疫情持續蔓延給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11月14日到15日,共同社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進行輿論調查,有84%的受訪者對疫情「感到不安」,在回答防疫政策應著重「防止感染」還是優先解決經濟問題時,68.4%的受訪者選擇了應以「防止感染」為重。東京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疫情傳播風險也更高,而在感染病防護和治療方面,東京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病床數量少的問題就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因此很多人暫時離開東京避疫。
二是在疫情期間,東京的商業和娛樂活動受限,人們在東京生活需要克服諸多不便,東京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開始下降。疫情造成經濟下滑,也讓不少人面臨失業或收入大幅降低的困境。很多人寧願回農村地區或較小的城市,過壓力較小的生活,因此也選擇離開東京。
三是一些企業從東京遷出,帶動了員工遷離。近年日本各地都在實施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的政策,想要吸引企業入駐,日本政府也想通過將大阪打造成新金融中心、為地方經濟振興和基礎設施強化增加投資等辦法,來解決東京功能過於集中的問題。然而,這些嘗試均未受到預期效果。疫情發生後,東京為防疫實施了較強力的限制措施,商業活動和交通受到限制,為了免受幹擾,一些企業主動從東京遷出。這些企業中,很多是採用了遠程辦公模式或實行了更為靈活的用工策略的企業,他們的運轉不受地理位置因素的限制,金融業企業可以遷到環境更佳、運營成本更低的地方,而製造業企業也可選擇勞動力更為充足、原材料供應更為便利的地方作為新的生產基地。
從目前情況下,很多人遷離東京還只是暫時的,他們或是為了躲避疫情,或是因很難在東京找到工作而離開,待到疫情平息之後,他們還會回到東京。儘管如此,過去幾十年間,規模不斷擴大、人口持續快速增長的東京出現「逃離潮」,仍讓很多人感到震驚,這也會給日本社會帶來一些新變化。嚴重依賴東京的「單中心」模式在疫情之下暴露了大量問題,很多業務集中在東京的企業也陷入了困境。這時出現「逃離潮」,可能帶動更多人和企業離開東京,但這也給日本政府推動東京功能的分散創造了良機。在社會心理層面,長期在東京工作的人被迫離開,必然會造成創傷心理,甚至成為與疫情伴發的社會心理病症。但也有很多年輕人是主動離開東京,他們或是回到家鄉尋求發展,或是到東京之外的城市發展,這樣更加多元化的選擇有助於日本社會的流動性增強。
日本的疫情還未得到有效控制,「逃離東京」現象也會保持一段時間,要應對這一新變化,日本還需在三個方面做好準備。首先要為企業從東京遷出提供便利,加快與企業用工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方便東京的企業根據自身需求遷移到其他城市和地方。大阪、名古屋等地方,也應把握住東京企業遷離的機會,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吸引企業入駐,促進經濟發展。
疫情下的東京站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和工業4.0模式日漸成熟,企業的用工模式也正在經歷變革。遠程辦公不僅是在疫情之下的應急之策,還將成為一個長期的發展趨勢。美國ETR研究中心預測,2021年全球將有34%的員工開始永久居家辦公。要確保疫情期間的經濟平穩運作,並加速勞動方式變革,以滿足疫情後的經濟恢復和轉型需要,日本需為居家辦公的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和保障,要加強通訊和物流等方面的基礎設施,還要借力移動網際網路、VR、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優化長期居家辦公人員的辦公條件,並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娛樂和心理疏導。
其次,為躲避疫情而被迫逃離東京的人,可能在生活中面臨不少困難,疫情長期持續讓他們無法及時返回東京,會加劇他們的挫折感和無力感。要讓他們不至於陷入更艱難的處境,日本還要為這類人在就業等方面提供必要幫助,同時,還需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並為他們重回東京提供便利。
此外,越來越多人從東京逃離,也暴露出了東京本身存在著嚴重問題,要讓東京能在疫情期間和疫情過後都更好的發展中軸作用,並確保明年奧運會如期、順利舉行,東京也必須針對這些問題儘快做出調整。當前,最重要的是強化疫情防控和感染病治療能力,疫情發生之前,東京只有約100張感染病病床,在疫情長期蔓延的情況下,這樣的收治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東京必須加大醫療健康投資力度,建成可與城市規模匹配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東京還必須改革城市通勤體系,商業區和住宅區的人流過於密集,地鐵擁擠程度在全球都位居前列,這讓東京的疫情傳播風險遠高於日本其他地方。東京需利用鼓勵企業錯峰上下班等辦法,降低交通高峰期人流密度,還可與周邊的琦玉、千葉等縣合作,疏解東京的城市功能,以減輕交通壓力。企業及其員工從東京外遷有助於日本解決過於依賴東京的問題,可外遷企業和流失人才過多的話,東京的經濟實力將會受損,因此,東京也要及時為企業減輕負擔,避免過多企業在疫情衝擊之下被迫遷出。
日本全國大型連鎖量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