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巴一家人,在家附近的一個小鎮農場,租了一塊小小菜地,全家人有時間就到這裡來簡單體驗一下種菜的樂趣,雖然只有小小的40平米,但居鬧市中,能有此一塊樂活空間,實在難得,這裡也承載了老巴一家無數的歡樂。
一晃,今年已經是種菜的第8個年頭了,每年從3月份開始翻地準備,先是一茬葉菜:生菜、小油菜、蒿子、蘿蔔等,夠吃一開春了。
到了夏天,就是茄子、西紅柿、豆角豐收的季節,基本上夏天的菜是吃不完的。
到了8月以後,就開始種大蔥、白菜等蔬菜。
通常在11月,「老巴菜園」就收工了,收工前最後一筆收成,就是白菜了,而這白菜對老巴一家人來說,尤其的值得期待!
當冬天的陽光再次照在這座古老城市,老巴一家人又開始了新一年的酸菜製作。老巴深知,這酸菜承載了一家人的整個冬季的希望和寄許,所以在製作的每一步,都傾注了他的專注與深情。
今年的白菜收成真心不錯!
大豐收嘍!
從種到收,閨女都全程參與,雖然她主要是體驗,但越來越大了,真心也是能幫不少忙了。
基本上這幾年,白菜的收成都保持在60顆左右,今年的收成也不差。收回的白菜,通常要放在露臺上,晾曬上幾天。
除了冬天正常吃,按慣例還要積上一些酸菜。所以家裡的露臺上專門有一口缸,夏天困水,冬天,就用來積酸菜了。
11月底,「老巴酸菜」終於開積了!一如既往,老巴秉承正宗東北酸菜的製作工藝,嚴格加工程序,多年來結合北京地區氣候特點逐年摸索,積累經驗,加以優化改良,在食材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選用自家「老巴菜園」出產的綠色有機無公害大白菜!
一通辛勤的忙碌過後,純手工製造,純綠色天然,純東北風味的三純「老巴酸菜」已經積上。老李會根據氣溫的變化,和白菜發酵的情況,調整擺放的位置,以確保積出的酸菜味道純正。
一般來說,積上一周的時間,是亞硝酸鹽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絕對是不能吃的,過了10天左右,亞硝酸鹽的含量開始下降,到20多天一般就積成了,當然30天左右開始吃是最合適的。
在這個過程中,白菜會慢慢由青綠變為黃白,體積也會收縮很多,當然內在的味道也會慢慢變化,純正的酸味慢慢形成,其口味絕對是飯店裡用白醋泡出的所謂酸菜無法比擬的。
「老巴酸菜」盛大開缸嘍!
通常積好一缸酸菜,老李會撈出來,放到小缸和其它容器中保存,慢慢食用,趁著季節還來得及,用這個體積略大的缸,再積上一些。
積好的酸菜就可以進廚房了,酸菜的吃法就不用老李廢話了吧,相信廣大吃貨都各有各的絕招。其實酸菜的做法可繁可簡,老李通常喜歡比較簡單的做法,比如火鍋:
特別是冬天自駕出遊時,老李會帶上一些酸菜,晚上在賓館的房間裡,燉上一大鍋酸菜,驅走一天凜冽的寒氣。
酸菜白肉或酸菜粉絲,這是最經典的吃法了吧,還有就是酸菜餃子。
當然還有更簡單的,直接清炒一盤酸菜,純正的酸菜原味會更加的讓你難以忘懷:
怎麼樣,「老巴酸菜」是不是很錯呢?不多說了,我得去撈一顆了,晚上解解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