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2020吳川市消費扶貧月暨第二屆穩村番薯文化節在吳川市黃坡鎮穩村開幕,來自廣東吳川市、廣西三江縣等地的上百種扶貧產品亮相。
活動由吳川市委、吳川市政府指導,吳川市總商會主辦,吳川市農業農村局(市委農辦、市扶貧辦)、黃坡鎮政府協辦,以「慶豐收迎小康,話脫貧促振興」為主題,現場展示吳川市五年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效,啟動穩田香農村電商服務站和扶貧產品直播銷售平臺;發布穩村番薯深加工系列產品,開展「共繪小康年、脫貧振興時」鑑江長卷現場書畫、「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美食街、「穩村番薯杯」鄉村籃球投籃大賽、「吻吻幸福」相親交友、廣場舞比賽、綠色健康行、農耕民俗文化體驗等活動。
8831戶23727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當天的開幕式,還啟動了吳川市消費扶貧月扶貧產品認購活動;湛江穩田香食品公司與品牌戰略夥伴籤訂合作協議,並現場公布穩村獲得「廣東貧困村創建名村」稱號;並為「消費扶貧突出貢獻單位」「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公益攝影比賽、湛江市「最美家庭」、吳川市「最美庭院」等獲獎者頒獎。
通過「展銷+展覽+解說」方式,講好吳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故事
據了解,吳川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831戶23727人均達到當年脫貧標準;全市16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達到貧困村出列標準。自2016年以來,吳川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00%完成生活費補助發放;符合減免學費要求的學生,100%落實減免政策,無一因貧困輟學。此外,符合醫療救助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醫療救助落實率100%。
五年來,吳川全市建檔立卡戶危房改造累計2615戶,符合條件的已全部驗收通過,共計發放危房改造補助金8801萬元。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助推鄉村振興
產業發展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吳川積極探索黨建扶貧新路子, 形成了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合作組織等為支撐的精準扶貧產業組織體系;探索集體及農戶土地入股的方式與產業組織合作經營,促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培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按「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要求,成功打造國聯對蝦產業園和燕來生豬產業園等2個省級產業園,1個鎮級產業綜合基地,25個村級生產基地。全市15個鎮街、183個行政村貧困人口13651人參與扶貧產業項目,在實現精準脫貧的同時,為促進吳川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各鎮根據實際情況,以特色種養加產業為發展重點,打造黃坡「穩村番薯」、吳陽「東農狀元貢米」、樟鋪「下村中稻鄉米」和「福海艾蛋黃酥」等湛江十大最受歡迎扶貧農產品;黃坡「穩村番薯、平城陽光玫瑰葡萄」、長岐「新聯蠶絲被」、淺水「新屋澳洲淡水龍蝦」、蘭石「名利禾花米、蘭石番薯」、振文「祥瑞火龍果、沙洲種兔」、 覃巴「環鎮紅心木瓜」、塘綴「宇龍火龍果」等湛江市扶貧明星產品。
脫貧攻堅輻射帶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
穩村是由湛江市紀監委牽頭幫扶的省定貧困村,2016年5月駐村幫扶以來,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條主線,通過示範帶動,實現以點帶面,為全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樹立了榜樣。
目前,穩村已形成了「一村一品」發展新格局,正做強「穩村番薯」品牌,打造「穩田香」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推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此實現持續增收;湧現出一批種植能手、致富帶頭人。2020年穩村村集體收入55.38萬元,比2015年增長92倍;村民人均收入27263元,比2015年增長5倍;貧困人口人均收入22600元,比2015年增長5.6倍;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用電難、耕種難、飲水難等問題;公共服務設施齊全,綠化美化亮化、網絡信息化配套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黃坡鎮穩村先後被評為「廣東貧困村創建名村」「湛江市先進文明村」「湛江市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示範村」。
山呼海應,江川情深
廣東吳川與廣西三江自2017年開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以來,在幹部交流、人才支援、產業共建、衛生教育、鄉鎮結對等方面,開啟了交流之窗,架起了合作之橋,鋪就了共贏之路,共同繪就了兩地攜手奔小康的美麗畫卷。近年來,吳川市始終堅持「三江所需、吳川所能」原則,與三江縣共攜手、齊攻堅,扶貧協作結出累累碩果: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利用幫扶資金1.6302億元,精準實施了23個幫扶項目,補齊補足三江縣在產業、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短板;產業協作亮點紛呈,幫扶建成江川產業園,引導13家企業到三江縣投資,解決了上千名貧困人口就業,保障了貧困群眾就業增收的「飯碗」;教育協作奏響凱歌,幫扶建成江川小學、江川中學,撬動社會力量設立「愛在侗鄉·江川教育獎」,選派17名優秀教師到三江支教,助力實現教育脫貧,切斷了貧困代際傳遞;消費扶貧交出亮眼「成績單」,在吳川設立了「三江消費扶貧專櫃」,三江茶葉等172個扶貧產品受吳川市民青睞,銷售農副產品達2000多萬元,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
在吳川市幫扶下,三江全縣98個貧困村摘帽出列,22638戶98170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關家玉 通訊員:龍合、張馨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關家玉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