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一小區,名字有點「土味」,擁有井堂寺景點你知道嗎,邯鄲市有6個小區,其中峰礦區的名字都是疊字,可以說是「最萌」,另外一個小區的名字落地,感覺有點「土味」,那就是肥鄉區。
但名字中有「莊」、「店」、「肥」之意,出自網友,名字太土,如石家莊、駐馬店、合肥等,肥鄉也不例外,「肥鄉也有」,給人一種樸實的印象——但是,你知道肥鄉這個名字的由來嗎?然而,這是忠誠行為。
肥鄉歷史悠久,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在位4年,相國(宮中最高官位)肥義在沙丘宮染上了血,為了保護他的幼主,為了表彰肥義殉國的功績,趙惠文王將邯鄲東部作為肥義的封地,世襲其子孫,使其樂於助人,因為這塊土地是肥義之鄉,所以叫肥義之鄉,怎麼說呢,聽了這個故事,你不會覺得肥義的土地很肥沃吧,相反,這裡很安靜。
位於城東郊外的肥鄉,城東距邯鄲市中心20多公裡,2016年由肥鄉縣拆遷縣設區而來,交通便利,國內有兩條高速公路、兩條鐵路、一條國道等,四通八達,肥鄉地處平原地帶,國內地勢平坦,地勢平坦,平原縣擁有眾多的自然旅遊資源,因此肥鄉的旅遊資源主要集中在人文景觀上,國內文物古蹟和遺蹟較多,現已有井堂寺、平原君趙勝墓、洞窟、石窟等文物保護單位,擁有東馬寨779石窟、南營四股弦、張莊土織布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趙文化、佛教、道教文化基礎深厚,井堂寺位於肥鄉城北1公裡,至今有1800多年的歷史,寺內的聖井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聖井之都」,被人們譽為「聖井之都」。
到不同的地方,欣賞不同的美景,感受不同的生活,跟著小編一起走一走,下一期你想去哪個城市看看?留言區告訴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