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土味」是怎樣成為網絡亞文化的?

2021-01-2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吳俊宇

「河北土味」正在成為微博上的一股亞文化潮流。河北本來是「最沒有存在感的省份」之一。然而它正在因為「土味旅遊」成為一股風潮。

2018年的河北可謂是出盡了「風頭」,各種「土味景點」在被公眾討論,甚至微博上還出現了「河北土味旅遊」的亞文化話題。

抖音造就的網紅城市,成都、重慶、西安不同,往往是以美食、美女、美景成為話題。河北的成為網紅情況完全不同,石家莊、保定、邢臺等一個個河北城市,正在因為社交媒體以及Vlog的傳播,成為「沙雕網紅」——建築沙雕、景觀沙雕、風格沙雕。

混搭風、魔幻風、獵奇風構成了河北走紅的主要元素。「河北土味」的審醜美學與符號變異成為網際網路潮流中的一股泥石流。

「土味」的興起

《壹讀》在《為什麼河北省特別沒有存在感?》裡提到:河北省可能是中國存在感最弱的省份之一。

雖然雖然河北省的人均收入以及GDP總額在30多個省份和地區中位居前列,但和經濟地位不符的是,只有當每年華北霧霾成災之時,河北才作為汙染源頭,才會被全國人民想起。從文化概念上看,沒有河北話,也沒有河北菜。

從歷史遷移和地理概念上看,自明朝至晚清,560 年間這一片始終都叫直隸。在元代,這一片環繞著大都的區域叫中書省。從來都只是作為京城周邊的政治地理身份存在,「河北」並不是一個文化概念,僅僅只是一個近代臨時拼湊而成的地理概念,同時經濟地位也缺乏獨特性。

但這一年來,微博上誕生了一位「河北審醜美學」的博主,名叫「@史裡芬Schlieffen」。他一直號稱要為河北「正名」,在這一年來遊走於20多個河北城市,拍下了一系列風趣幽默的惡搞視頻。

史裡芬在微博上介紹過幾個「著名」的河北景點。

比如當地全國勞模,農民企業家投巨資1.5億元所建的東方巨龜苑,長39米,創世界吉尼斯紀。號稱濃縮了兩個世界之最,六個中國第一。再比如北京東燕郊經濟開發區102國道邊,矗立著高大的彩塑"福祿壽"三星像。你完全想不到,這居然是一家 酒店——天子大酒店。

他這一年來拍了霍格沃茨河北分校、邯鄲車諾比、北戴河農業迪士尼、河北矽谷西二旗、河北耶路撒冷、保定動物園華北最強農家樂、華北民間軍火庫保定冉莊,我們可以隨便看一看其中的畫面。

華北最強農家樂:講的是保定動物園。爬行館裡飼養的是雞鴨鵝、麻將龜、娃娃魚等菜市場動物。最「炸裂」的是人蛇表演,5塊錢就能看到紅衣阿姨將大蟒蛇纏繞在身,與蛇親密互動。動物園還有恐怖山洞,裡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妖魔鬼怪。

霍格沃茨河北分校:建築一味模仿歐式城堡的河北美術學院,以至於看起來又山寨又辣眼睛,如同《哈利波特》裡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但旁邊都是農村,風格嚴重違和。

河北耶路撒冷:位於邢臺市臨西縣的萬和宮,裡面有個禍魁館,把歷史上的壞人全都放在了一起,魏忠賢、秦檜、墨索裡尼、川島芳子、高俅、東條英機、鰲拜、希特勒。甚至還供著股神、英語神、中國聯通菩薩、空軍菩薩、飛彈菩薩。

去看這些內容風格,基本可以發現「河北土味」的幾個主要特點。

1、混搭雜糅。既要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元素,也要有吸西式審美的成分,中洋混搭往往雜糅在一起,呈現出魔幻奇特的風格。

2、宏大敘事。動不動要講究中國第一、世界第一,把上下五千年、海內外風景歷史全部囊括其中。不但要建築上「大」,還要歷史上「大」,更要文化上「大」。

3、鄉土氣息。不管是建築還是風格,往往是當地農民企業家根據自身審美斥重金打造,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或歡樂喜慶、或富麗堂皇,給人搞笑奇特的感覺。

河北這個原本沒有存在感的省份,被這種敘事風格迅速貼上了標籤,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土味沙雕風。

冒犯與「審醜」

英國作家史蒂芬·貝利在《審醜:萬物美學》中提到說,醜並非美的對立面,而是美的一個方面。

「沙雕」作為一種搞笑元素,也是另一種維度的美,至少是幽默這個維度的美。

「冒犯河北」、「審醜河北」,把沙雕的成分拿出來調侃,成為了「河北土味美學」成型的重要原因。

史裡芬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到說:幽默是要找到一個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平衡感以及是自卑與自負之間的平衡感……如果你有幽默精神,就可以把死循環轉化成自信和自嘲的比較良性的循環。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營銷與心理學教授彼得麥格勞再2016年提出了一個「無害冒犯定律」,認為此定律能解釋所有可想像到的幽默類型的機制。

這個定律後來被國內媒體簡化稱作為「幽默的本質是溫和的冒犯」。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及霍布斯也曾經給出過幽默優越定理:我們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審醜」也是一種「冒犯」——當你目不轉睛盯著一個長得很醜的人看時,往往會引發對方的不滿,這種「盯著看」其實就是冒犯。

2017年,許知遠在和馬東的對話過程中,馬東說「如果我父親看到《奇葩說》的話,肯定會問,有必要這樣冒犯嗎?但是你知道,在西方的幽默傳統裡,冒犯是幽默的重要組成部分。冷嘲和熱諷是完全不一樣的,相聲是伺候您一段的熱諷,有很多事不得罪人的,但冷嘲是知識分子的武器。」

那次對話中,馬東對許知遠也有很多有意無意的冒犯。

許知遠說我對技術懷疑,我是北大計算機系畢業的,馬東立馬回問,你畢業了麼;

許知遠問,你對這個時代一點排斥都沒有嗎?馬東回擊,我沒那麼自戀;

馬東說,如果我看到70後帶著一幫80後做90後看的節目,準知道不靠譜。許知遠湊上一句,我們的節目就是這樣的。馬東揶揄了一句,所以看許知遠的人都是上了年紀的。

馬東每每懟許知遠的時候,許知遠身邊的工作人員總是哄堂大笑。節目的幽默效果因此形成。

史裡芬他「盯著」河北,一個個「河北土味之旅」本質上其實就是帶著社交媒體去「審醜」,把河北最沙雕、最魔幻、最土味的一面徹徹底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它雖然充滿了「冒犯」河北的元素,但是卻讓幽默從中誕生。

微博網友們甚至開始了河北「集體審醜」的活動,每有一個景點都會主動「艾特」史裡芬,讓史裡芬去分析這個經典的沙雕元素。

史裡芬那些醜的展示強烈刺激了人們的感官,它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尤其是對畸趣的奇怪需要,不僅僅帶來了流量,還給自己帶來了特殊的商業效果——近幾期節目,史裡芬都因為獨特的審醜策略,獲得了廣告主的青睞。

河北的「變異」

河北的「審醜」符號其實也在不斷隨之發生變異。觀眾們沉迷搞笑審醜美學之中,有著更深層次的心態。

「河北土味」經過社交媒體的發酵之後,成為一種流量素材,這些流量素材經過作者、網友的修改、加工,最終被賦予和新的意味,成為一種網絡亞文化的符號與範本。

「河北審醜學」儼然成了微博上的一種「考據學」——和「六學」這些亞文化系統一樣,不斷發生變異。

這些後結構主義的思維方式以不斷傳遞著令人欣喜的、革命的、樂觀的訊息,通過通過持續的運動,避開有意識的控制,形成自己的話語體系,甚至不斷解構主體的話語權。

這種社會集體審醜,甚至使得河北那些醜的景點,獲得了某種合法性和獨立性。

原本沒人願去的景點,最終因為網友的獵奇與審醜欲望,最終成為了「打卡聖地」。

河北人也因此成為包容萬象,土是一種「實在」的代名詞。河北之「土」,也因此成為了另一種美。「河北土味景點」甚至還在進一步進行符號化的變異,從「外表上的土」進化成「精神上的美」。

「華商韜略」在《河北為什麼這麼土》之中分析了河北的土味之後,甚至最後誇讚河北:

怎麼實用怎麼來,好看不能當飯吃,經濟實惠才是硬道理,寫意和留白的藝術手法在這裡通通不需要,簡單直接才是首要訴求。這就像河北人的性格——「土」是一種實在。有大局觀,踏踏實實過日子,但求一個太平……除了河北,大概也沒有哪個省份「實在」到,把協助其他地區的發展,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了。

這種醜美符號轉化甚至也得到了史裡芬自己的認可,他在一檔《我從河北來》的電臺節目中甚至開玩笑稱,以自己是保定人,擁有「純正的河北血統」而自豪。

土味景點上的大而全、混搭風甚至最後被引申為,河北人有容乃大包羅萬象,什麼都要「大」,心中有大格局所以才能用土味這種形式才能夠容下下世界萬物。他是河北人,他感到驕傲。

美國傳播學者阿特休爾在《權力的媒介》說:誰掌握了媒介誰就掌握了權力。

社交媒體上的扭曲力場讓河北這個符號不斷變異,從沒有存在感,到沙雕土味再到「實在」、包羅萬象。

這種變異像極了德國藝術批評家鮑裡斯·格羅伊斯在《揣測與媒介》那段話:

面對媒介的強大優勢,主體喪失了對意義與無意義、精神與物質、真理與謊言、文化與自然、固守與自決等之間的界線進行監管與穩固的能力。因此這一切間的界線都消失了,隨之產生的是無限的、無結構的,處於不斷地運動之中的、在時間與空間中流動的大量符號,這樣的符號可以躲避一切有意識的控制、描繪和把握,由此也可避免任何主體名義進行控制來徹底實施權力。

不過,我必須問一句,史裡芬真的從心底裡認可河北土味景點麼?

恐怕並不是。這種驕傲和認可包含了某種反諷意味的同時,也在通過誇張、諷刺、搞笑等外顯表達層面引起社會關注,甚至還在隱含著對新生、創新、變革和多元化的憧憬。

這種狂歡式的集體審醜,恐怕真正目的還是在於推動「真正的美」在河北降臨。(本文首發鈦媒體)

相關焦點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關於徵集青少年網絡亞文化產業典型案例的通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協會動態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關於徵集青少年網絡亞文化產業典型案例的通中國網際網路協會關於徵集青少年網絡亞文化產業典型案例的通更新時間:2018-03-30 12:21:34  各相關單位:    隨著網絡文化的迅速發展,網絡亞文化已經成為當今社會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
  • 土味網紅郭老師霸屏熱搜,審醜文化又在狂歡
    近年來,扮醜搞怪成為直播行業圈粉吸金的又一大賣點,在這類群體中,郭老師、giao哥、藥水哥等土味博主便是最鮮明的代表。疫情期間霸屏熱搜郭老師是誰?今日一條名為「郭老師直播和老公打起來了」的話題在熱搜榜前五名居高不下。
  • 「土味文化」大行其道,新聞聯播、遊戲都跟風?接地氣才是關鍵!
    作者 - 13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審美轟炸後,面對千篇一律的網紅瓜子臉,大眾也逐漸出現了審美疲勞,而以搞笑為主、更接地氣的土味文化卻正在崛起,尤其在近幾年快手的土味視頻、B站的二次加工、微博等社交平臺的營銷傳播,都使土味經濟逐漸成為當下大行其道的亞文化
  • 直播啃腳、打嗝、說髒話,土味網紅郭老師走紅,審醜文化又在狂歡
    近年來,扮醜搞怪成為直播行業圈粉吸金的又一大賣點,在這類群體中,郭老師、giao 哥、藥水哥等土味博主便是最鮮明的代表。對於一位土味主播而言,外形塑造成 " 扮醜 " 形象只是走紅的第一步,如何在人設塑造成功的基礎上利用粉絲效益引領亞文化潮流才是出圈的關鍵。
  • 土味的文化,到底是依靠什麼才在網絡上火起來的?
    有一種文化,叫作土味文化,經常在網上衝浪的你應該注意到了。在很多網絡的角落裡面,你都可以看到各種土味的視頻和圖片,大家對此津津樂道。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應該喜歡美麗的事物,但是這些土味的文化給人的感覺似乎是「醜陋」的,和我們常見的感知其實是背道而馳的。那麼,這些土味文化,到底是依靠什麼在網絡上火起來的呢?
  • 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
    導讀: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網絡發達帶火了網絡直播這個行業,而直播的興起帶火了一幫草根網紅,曾經的殺馬特歲月,被演繹成了如今人人「真香」的土味文化。本來我們應該對每一種文化都抱著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包容,可惜土味文化滋生出的部分惡臭網紅以及他們無下限的操作,讓人感到迷惑和惡臭。試問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審美?土味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在「審美」的時代裡,「審醜」偏偏橫空出世,土味網紅靠著獵奇,讓土味文化開始在網絡中生根發芽。
  • 土味情話是什麼意思?土味情話怎麼說?土味情話大匯總大全
    土味情話出自哪裡「土味情話」梗是由來已久的「土味文化」的一個小分支,出處也是由來已久,但是開始從原本的小眾文化逐漸發展成為大眾文化是在由於之前偶像男團競演養成真人秀節目《偶像練習生》爆紅網絡,在節目花絮裡面練習生土味情話大比拼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不知道眾粉絲們是春心萌動還是忍不住要打人的衝動呢!
  • 土味情話是什麼意思 很甜很暖的土味情話表白土味情話大全
    前兩天的網絡情人節,帶火了「土味情話」,而不少網友還不知道土味情話什麼意思,不知道是什麼梗。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下,通俗易懂,看完秒懂。  土味情話什麼意思?  「土味情話」是網絡流行語之一,多用來形容那些聞者噁心聽者肉麻,膩死人不償命的,具有鄉(想)土(吐)氣息的惡俗情話。
  • 「土味情話」向祖國表白 鄭州公交打造「中中」特色主題車廂文化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為迎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鄭州公交二公司四車隊70路車長們積極策劃並布置「中中」主題車廂文化。為迎接全國民族運動會的到來,鄭州公交二公司70路的車長們共同策劃布置「中中」主題車廂文化。此次「中中」主題車廂文化由全國民族運動會的詳細介紹和「土味情話」表白祖國等兩個部分的內容構成。在全國民族運動會介紹方面,「中中」主題車廂著重展示了此次全國民族運動會的會徽、吉祥物、競賽項目和賽程等內容。
  • 土味建築又添重量級成員!這幾個都是碗組成的博物館,你看餓了麼?
    前幾輪風靡一時的「土味建築」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甚至也吸引了不少旅行者親自去打卡。不過時代在進步,風景也在更新,最近就又有不少新晉建築憑藉著奇葩有趣的造型讓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 河北科技大學: 讓創新成為一種文化—新聞—科學網
    河北科技大學再次成為贏家,奪得全部15枚金牌中的3枚,以及1枚銀牌和2枚銅牌,並榮獲科技創新評比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至此,在這項被稱為世界高校科研類飛行器設計賽三大賽事之一的角逐中,該校學生累計獲得金牌數突破了36枚。
  • 學唱跳,找鐵勺,《少年之名》土味廣告有那味兒了
    以抖音快手等知名短視頻平臺搭載土味文化的土味視頻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區別於主流文化的端正積極,土味視頻以新鮮另類的視聽體驗迅速在年輕受眾中佔據了不俗的市場。 土味文化迎合了年輕受眾信息接收的多元指向性,出奇制勝地成為眾多亞文化圈層的一員,更受到無數品牌的青睞與運用,前兩天喜茶魔性的土味洗腦視頻也再次發揮了土味文化的強大吸引力。
  • 土味「出圈」:Real才是當今的時代精神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現象級的「土味視頻」出圈,成為網際網路上的爆梗。從「一給我哩giaogiao」到「你滴寒王」,再到最近的「奧利給」,這些粗糙但富有娛樂性的話語,往往在不經意間成為火遍網絡「土味梗」。在B站上,土味視頻《正能量語錄》的單日分享次數排名最高達到了全站第二。
  • 高校土味招生視頻「上頭」,誰是土味營銷的背後推手?
    事實上,在招生之外,「土味文化」早就佔據了生活的一席之位,而「土味營銷」更是形成大爆發之勢,雖土但有用。八十年代電線桿上的廣告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原本紮根於鄉村的「土味文化」逐漸走紅,中老年表情包、喊麥天佑、牌牌琦的社會搖等進入到各個圈層並不斷擴張,出現了土味情話、土味短視頻等一系列表現形式,「土味挖掘機」「土味老爹」等土味博主的粉絲量遠超明星
  • 畸形的網絡審醜:土味奇景化狂歡
    它的十大病徵表現為:醜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築、非人街道、塑料設計、網紅臉、偽古風、廣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霧霾。是的,當美已成俗套,醜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這是美的時代,也是醜的時代! 更是審醜狂歡的時代!醜形象 ,醜,是敗壞的象徵和症候。這種審醜,是日常的、低等的、平庸的、猥褻的、噁心的!
  • 迷人的郭老師,帶你品位一場她的土味人生
    近年來,裝瘋賣傻、搞怪扮醜逐漸成為了大批主播吸粉的方式,在這類群體中,giao哥、藥水哥、島市老八等土味主播成為了鮮明的代表。
  • 「土味情話」修煉指南:「土」中滋長的真心最珍貴
    在土味情話撩撥一部分人心弦的今天,是不是也意味著它作為一種語言,真真正正地進入了人們的內心呢?電影《超時空同居》和在片尾出現的「土味情話」誠然,土味情話在《超時空同居》裡是以「彩蛋」的形式呈現的,並不算臺詞的一部分。所以無論土味情話的流行是否算一種「文化倒退」行為,它並不以盈利的形式出現。
  • 《嚮往的生活》宋丹丹土味英語引爆笑
    「梗王」宋丹丹出新招秀起土味英語,眾人學「丹式口音」爆笑連連。何炅顯溫情一面,聊起如何應對演藝圈負面評論,給出暖心建議「別用5%的負面評價,去否定自己100%的努力」,智慧點撥盡顯超高情商,成為當之無愧的「雞湯王」。王珞丹劉憲華帥氣玩滑板,青春洋溢能量滿滿。還有新嘉賓戚薇到訪蘑菇屋,面對劉憲華糾結的稱呼問題,戚薇霸氣回應「叫我哥」。
  • 50年前,那位被刻意慫恿,嫁沒文化農民的河北女大學生,怎樣了
    1943年,白啟嫻出生在河北。她家裡條件不錯,自身又聰明努力,人緣還很好,並且還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考上了河北師範大學。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含金量跟今天的真的沒法比,如今的研究生都不如當年的大學生金貴。好姑娘誰不稀罕?至少河北滄州相國莊大隊的農民們就很稀罕。1968年,白啟嫻跟其他同學一起到河北滄州相國莊大隊下鄉插隊,性格開朗的白啟嫻一下子就跟當地的農民打成了一團。
  • 當「另類」文化與遊戲相碰撞,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藝術源於生活,作為第九藝術的遊戲,往往在誕生之前,都會被製作者們融合添加進多種文化符號,遊戲世界也便海納百川——歷史文化使得一些作品分外厚重,而「另類」文化則讓部分主題別有韻味。就是這樣一款充滿宗教(邪教)文化的遊戲,育碧在題材之下大書特書,在「爽」的過程背後,也讓玩家在遊玩過程裡無時無刻都感到恐懼。狂熱的教徒,「極樂」的充斥,整個遊戲世界都鋪滿了另類的儀式感,比《孤島驚魂4》中的香格裡拉更顯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