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出圈」:Real才是當今的時代精神

2020-12-11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短視頻參謀(ID:viiideo),作者:園園,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現象級的「土味視頻」出圈,成為網際網路上的爆梗。

從「一給我哩giaogiao」到「你滴寒王」,再到最近的「奧利給」,這些粗糙但富有娛樂性的話語,往往在不經意間成為火遍網絡「土味梗」。

在B站上,土味視頻《正能量語錄》的單日分享次數排名最高達到了全站第二。 

而飯圈女孩、學生、影視綜藝節目、自媒體號,所有與年輕人和青年文化密切相關的群體和領域,都常常會使用這些「土味語錄」,生怕掉隊。

土味視頻的素材大多數來自於快手。作為下沉市場的短視頻平臺領軍者,快手的文化是「平等與普惠」。去中心化的分發機制吸引了許多普通網民在這裡分享自己的日常、展示才藝。寒王、Giao哥、嘟嘟姐、瀟灑哥等這些人就是從這裡走出的。

一入土味深似海

對於城市年輕人來說,土味視頻是一種既陌生又新奇的景觀。年輕人對土味視頻的熱衷,從B站的數據就可見一斑:

截止目前,B站「土味」標籤下的單視頻最高點擊率已突破 500 萬;有上百位up主專門從快手等下沉平臺將土味視頻搬運、整理,再發布到B站,土味標籤下也衍生出了舞蹈、劇情、吃播等子類別。

研一的時候,我和小夥伴曾做過一個基於 219 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其中抖音快手的使用者並不多,僅佔30%左右;但他們往往是微博、B站的重度用戶。

土味視頻之所以能夠出圈,得益於活躍在微博、B站上的土味視頻搬運博主。

2018 年,微博上的「土味挖掘機」、B站的土味視頻搬運UP主「土味角蟲」火了起來。

從 2017 年起,微博上就出現了一些以土味二字開頭的微博博主,搬運快手上的內容。其中,「土味挖掘機」和「土味老爹」這兩個帳號影響力最廣,現分別擁有 710 萬和 169 萬粉絲。

「土味挖掘機」「土味老爹」等微博帳號,將快手上的土味視頻搬運到微博上傳播時,常常會加上一句話點評,例如「今日最尬!」「影帝新作品!」「老鐵們最近迷上這種了」等等,暗含著一絲戲謔的意味。

但正是這種戲謔和娛樂的表達,頗受年輕人的喜愛。在評論區,諸如此類的評論也屢見不鮮。在土味視頻「出圈」路上,微博博主的文案、以及評論轉發過程中的互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B 站土味角蟲則製作土味集錦節目,分為幾個欄目。「土味食刻」主要是土味吃播,包括農村、獵奇、饕餮等等。「土味角蟲」主要是土味短視頻,包括小劇場、社會搖、土味才藝。「Tik Tok 角蟲」更新不頻繁,主要是國外抖音用戶視頻集錦,基本是日韓、東南亞偏二次元的東西。在B站上,土味元素和二次元進行了融合。

2019 年底,土味視頻愛好者在B站上傳了視頻《英雄聯盟全英雄介紹(共 146 個)》。這個視頻介紹了那些土味視頻中最有梗的素人,也將土味視頻和二次元更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在影視粗製濫造、綜藝數量過剩但內容不足的今天,富有娛樂精神的年輕人轉向了更「real」的土味視頻。《野狼Disco》的爆紅,也證明了「real」、真實,哪怕粗糙一點,也比硬凹出來的格調更可愛。

當今生活,商業和消費無孔不入,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廣告。但有些讓人心生厭煩,有些不痛不癢,有些頗有趣味,有些引發口耳相傳。

可見的一個趨勢是,比起包裝精良的廣告,簡單直接的快手賣貨博主卻博得了更多好感。

舉例來說,唯美、宣揚獨立自主精神的美妝大片,轉化率比不上李佳琦的一句「OMG,買它!」;快手大V「醉鵝娘」「牛肉哥」的目的就是帶貨、銷售,他們對自己的意圖也從不遮遮掩掩,反而讓年輕人覺得很實在。

快手達人的帶貨能力從 2019 年雙十一就可以看出來。站外達人帶貨最多的,不是李佳琦,也不是薇婭。 28 推的數據顯示,達人賣貨王榜單前三甲分別是「辛有志辛巴 818」、「白菜省錢君」和「初瑞雪 每周末 6 點」。此外,Top50 的榜單上,有近 4 成的達人來自於快手平臺。

當然,宣揚獨立自主精神的美妝大片是「品牌廣告」,不是「效果廣告」,對轉化率沒有特別的期待。但短期而言,對於口袋沒那麼深的國產品牌來說,找個接地氣的抖音快手帶貨博主,要比凹格調的品牌廣告好很多。

觀看土味視頻也幫助城市的年輕人獲得了對鄉村的理解,更新了對鄉村的認知。一位北京的土味視頻愛好者Anna告訴我們,在她之前的印象中,農村中老齡化嚴重、留守兒童現象普遍,但土味視頻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她這種看法。

「我們印象當中農村現在沒有什麼年輕人了,他們可能都出去打工、上班了,村子裡只有老人和小孩。」

「但視頻裡,你能發現這些年輕人,他們就真的生活在美麗的鄉村當中,背景裡有山有水有魚塘。而且,他們也是很有才能的、並且嚮往好的生活的。」

另一位「土味中人」推推說,他最喜歡看的土味視頻博主是一對侗族姐妹花,她們就平時去竹林間吃飯、活動。他還喜歡看民間手藝人的視頻,例如用易拉罐做自動剝瓜子機等等視頻內容。

「還有那種各個地方的民居啊,日常啊,風俗啊,很奇特,好像真正在旅遊一樣。」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被稱為「土味發明家」的「手工耿」。他是一個機械手工愛好者,經常有奇奇怪怪的點子,手很巧,所以常常做出一些看上去看厲害、其實沒有卵用的工具。但這種巧手和創意,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就顯得妙趣橫生。

年輕人從土味視頻中獲得的另一大樂趣在於互動、造梗。得益於彈幕的存在,這在B站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彈幕,使人們獨自坐在自己的電腦旁邊觀看視頻時,也有一種很多人共同觀看該視頻的感覺,可以一起共情、發掘新的吐槽點。

比如在B站up主土味角蟲的視頻彈幕中,網友看到殺馬特的就會刷「文藝復興」,演技爆炸的刷「快手影帝」;有固定金句的如果講了會刷「舒服了」,不好看的社會搖就會評論「莫得靈魂」,好看的就評論「靈魂溢出」,覺得特別不好看的還會刷「有點噁心建議取消」。

土味視頻地圖

講了這麼多,也是時候對土味視頻進行一下劃分了。都有哪些土味視頻,又該按照什麼特性進行劃分呢?

我們發現,年輕人對土味視頻的兩類特性感到敏感。

一是內容層面,也就是視頻表演成分的多少。社會搖、土味情景劇中造作的、浮誇的表演成分較多,而記錄生活和手工才藝的「自然派」土味視頻中表演成分較少。

二是製作層面,也就是視頻是主人公主動製作的,還是被他人拍攝的。主動製作指土味視頻的拍攝者、表演者、製作者的統一,即自導自演自拍,或者團隊協作;被動製作是指拍攝、製作者和表演者的分離,即被拍攝或者拍他人,一般體現為紀錄、隨手拍的形式。

學者吳靖曾將快手上的視頻分為七類:娛樂導向、獵奇導向、技藝導向、工作導向、日常導向、情感導向和城市導向。這些分類都可以放置在由造作的-自然的、主動製作的-被動製作兩個維度建立平面坐標系進行分類。

畫個圖就是這樣:

對教育程度較高的觀眾來說,內容自然的土味視頻會更受歡迎。例如,大學生更喜歡土味挖掘機裡的「人間土味」系列。最典型的是拔河大媽。他們不是在表演,越真實、越自然流露,就越讓人覺得有意思,大家的笑點也常常是善意的。

這類笑點就如同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以及《馬大帥》《鄉村愛情》等反應農村生活場景的影視劇,不露痕跡地展現了農民的純樸、善良與幽默。

而情景劇、惡搞劇等等有劇本的,則不太受到城市年輕人的歡迎。演繹痕跡重、劇情重複多,無非就是兩種:閨蜜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挖了牆腳;或者兄弟看不起他,然後又東山再起。

這類土味視頻中,只有金句類的視頻具有出圈潛力,比如寒王和嘟嘟姐。沒有鮮明的、反覆出現的音樂和金句成為記憶點,就很難獲得流行。

我們之前的問卷也表明,大學生們喜歡娛樂、日常類土味視頻要顯著多於喜歡獵奇、情感導向的。

一位同學表示,表演痕跡重的土味視頻會讓她感到審美疲勞。「愛情段子跟土味情景劇,我不會常看。」

她曾關注的一個不紅的博主,叫李全迪。一開始是喊麥,再之後是挑戰危險動作,嘗試很奇怪的姿勢,之後又開始做土味情景劇啊,但沒有一個成功的。

「他想刻意出眾,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很多低俗很負能量的東西。」

REAL一點更可愛

大多數受訪學生表示,土味視頻最吸引他們的是一種真實的精神、真誠的態度。

比起情景劇、金句,對日常生活的記錄和真實想法的宣洩更能收穫觀看者的好感。

日常記錄是更加自然、被動製作的類型,而宣洩可能是造作的、主動製作的類型,二者類型不同,但都可以傳遞真情實感。

日常紀錄類的搞笑比較真實,讓人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再通過一些博主的後期剪輯就會特別搞笑。

而草根網紅Giao 哥的視頻雖然有表演痕跡,但不妨礙他成為「真實」這一符號本身。

Giao哥的真實體現在他有一說一的真誠態度。他很認真地勸大家早睡早起、no smoking,質樸地把自己認為好的、對的道理告訴大家。

最近爆紅的「奧利給」也是如此。這一詞最早是出自快手達人「雙葉湖雷哥」(目前已改名為「奧利給《火速一給515》」)。

他是一個建築工人,會在自己每個視頻開頭說句「奧利給」,給自己打氣。「奧利給」就是「給力、加油」的意思,充滿力氣和正能量。

而真正讓它成為爆款土味梗的是「朝陽冬泳怪鴿」這位快手用戶,他是一位遼寧朝陽的快板演員。 2019 年 5 月,他在快手上發布了一段正能量語錄:

「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

魔性的表情、真誠的鼓舞,讓這句話立即出圈。

畢竟,人人都需要被鼓勵,也都需要一點快樂來點綴生活。

如今打開B站,輸入關鍵字「奧利給」,出現的除了最初爆火的奧利給語錄視頻外,其他up主二次創作的鬼畜視頻也是數不勝數。播放量在 150 萬以上的視頻達 165 個,最高的《正能量語錄奧利給》播放量達2361. 5 萬。

而相比之下,傳統娛樂行業的明星陸續開始「人設崩塌」。從靳東到翟天臨,這種刻意凹出來的、高高在上的人設,年輕人已經不太買帳了。

就像作者FIVE五分寫的一樣,「你可以在作品裡扮演一個學霸,但是回歸生活就要實事求是。」

「臺上是個瘋子,臺下也是個瘋子,那這個人就是個瘋子。」

他認為,在土味視頻裡,觀眾既不用接受他們的人設,也不想吐槽他們的演技,因為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一笑而過」,作為觀眾要付出的僅僅是時間和「雙擊評論666」而已。

土味視頻,並沒有刻意遮掩場景的不精良,也不怕把真情實感掏出來給人看。正是這種粗糙的真實,給觀看的人們帶來了歡樂和共鳴,消減了我還不夠好的壓力。

這讓我想起了那句經典的雞湯,「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破了生活的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

而這正是快手今年年初備受讚譽的廣告所傳達的精神。

深受大家喜歡的土味視頻,恰恰也具備這種精神。短視頻平臺給了普通人展示真實生活的機會,而「土味視頻」不僅促進了「老鐵經濟」的起飛,也讓粗糙但真實的文化逐漸「農村包圍城市」,煥發出新的生機。

相關焦點

  • 當今時代雷鋒精神的重要意義
    當今時代雷鋒精神的重要意義   來源:雷鋒精神在線  時間:2013-04-17 09:37   半個世紀前,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無數有理想守紀律的共產黨員為共產主義奮鬥的歷史。
  • 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
    本來我們應該對每一種文化都抱著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包容,可惜土味文化滋生出的部分惡臭網紅以及他們無下限的操作,讓人感到迷惑和惡臭。試問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審美?土味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在「審美」的時代裡,「審醜」偏偏橫空出世,土味網紅靠著獵奇,讓土味文化開始在網絡中生根發芽。
  • 學唱跳,找鐵勺,《少年之名》土味廣告有那味兒了
    在公布了導師陣容與選手後,《少年之名》更是被廣大受眾吐槽為勺,對此優酷自製虛擬偶像IP李鐵勺,利用土味視頻模仿新東方打造了一個土味滿滿的宣傳片,動感BGM與重複的口號使其另類出圈。
  • 全球4500萬年輕人為之狂歡,realme圈粉秘訣是什麼?
    這位叫realme的手機卻創造了手機圈的奇蹟,Counterpoint最新數據,realme已連續四個季度成為全球成長最快手機品牌,持續穩居全球Top 7,更是2020年Q2出貨量唯一增長安卓手機品牌,成為疫情陰霾中手機行業的一點亮光。一切的一切,realme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其背後圈粉秘訣是什麼?
  • 請接受來自話題圈C位紅人菊姐的凝視
    節目衝突效果在精明的觀眾面前早已失去了神秘感,但有關「網紅」模式下的突發性、特立獨行和毫無預見性,才是當今觀眾們最喜好的口味。更何況,「逆風翻盤」本來就是《創造101》的核心價值觀,王菊,再合適不過了。
  • 土味的文化,到底是依靠什麼才在網絡上火起來的?
    在很多網絡的角落裡面,你都可以看到各種土味的視頻和圖片,大家對此津津樂道。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應該喜歡美麗的事物,但是這些土味的文化給人的感覺似乎是「醜陋」的,和我們常見的感知其實是背道而馳的。那麼,這些土味文化,到底是依靠什麼在網絡上火起來的呢?
  • 每個精緻女孩的表情包裡,都有無數土味老男人
    自從參加了《中國新說唱》讓「快手一哥」giao哥紅出了圈,這位河南小夥就如蝗蟲般攻佔了無數人的朋友圈、聊天記錄、微博主頁。 所到之處,無所不giao。
  • 「社會人」群體心態與當今的時代氣質格格不入
    「紋身喊麥社會搖,一日三頓小燒烤」「浪漫不如紅鈔票,感情都為性需要」……明明啥也不懂,偏以「社會人」為榮,這種群體心態與當今的時代氣質格格不入,卻又真實地存在著。他們是被放棄、放任和放縱的年輕人嗎?當「鄉村非主流」在犄角旮旯的地方野蠻生長,誰來播撒理想與崇高?
  • 畸形的網絡審醜:土味奇景化狂歡
    它的十大病徵表現為:醜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築、非人街道、塑料設計、網紅臉、偽古風、廣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霧霾。是的,當美已成俗套,醜則妙趣橫生,異彩紛呈。這是美的時代,也是醜的時代! 更是審醜狂歡的時代!醜形象 ,醜,是敗壞的象徵和症候。這種審醜,是日常的、低等的、平庸的、猥褻的、噁心的!
  • 魔性招生廣告火出圈?川大:真不行!
    不僅電視購物的精髓掌握的恰到好處,而且土味十足。接著往後看,文案是醬嬸兒的:「成都七中附屬大學,以前所未有的錄分數重磅出雞(擊)!不要749!不要699!只要599!」(What?你確定?這分數四川大學本人知道嗎?)
  • 土味情話,你為什麼這麼火?
    他們有同一個名字:精神小夥;他們跳著同一支舞蹈:社會搖。跟隨音樂重複著動感的動作,偶爾加幾個花手,差點忘了,開頭還要說幾句狠話,送給負心人。就是一群這樣的精神小夥,打響了土味運動第一槍。如此入俗的表情包,在當時確實吸引了一大波人為選手投票,可謂是奇招致勝,為土味鋪開了一條更寬廣的路。這場土味盛宴到這才剛剛開始,說唱圈也難逃這一次。土味說唱者開始崛起,Giao哥首當其衝,他的招聘臺詞「一給我裡GiaoGiao」是每次歌曲的結尾。管他前面是什麼,總之最後都是「一給我裡GiaoGiao」。
  • 「河北土味」是怎樣成為網絡亞文化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吳俊宇「河北土味」正在成為微博上的一股亞文化潮流。河北本來是「最沒有存在感的省份」之一。然而它正在因為「土味旅遊」成為一股風潮。2018年的河北可謂是出盡了「風頭」,各種「土味景點」在被公眾討論,甚至微博上還出現了「河北土味旅遊」的亞文化話題。
  • 娛樂小坤:說唱圈都說real,實際上一堆跟風,這兩位才是真real
    哈嘍,大家好,我是娛樂小坤,相信看過中國新說唱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有一個這樣的詞語,叫做real,很多說唱的小夥伴們都會說,我們要做real的人,遵從自己的內心,很多說唱的小夥伴都會在歌曲當中加上一些real的詞語,就比如那吾克熱的歌曲,real man,很多歌曲都可以看得到,而且不只是在歌曲唱
  • realme潮玩新夥伴「真奇喵」首發得物App,引領科技圈潮流文化
    「真奇喵」將作為realme潮玩新夥伴,面向年輕用戶,將潮流文化帶入科技圈,通過潮流設計傳達Gen-Z大膽多元的個性和審美,是得物App首款由手機品牌發布的潮玩單品。Mark曾擔任皮克斯《海底總動員》動畫指導、《怪獸公司》角色開發師等,他堅信「有個性和自我精神的潮玩形象,才會大受歡迎。除此之外,它還要不斷向大家傳遞不管經歷什麼困難和挑戰,它都會勇敢克服,大膽向前,堅持自我。」
  • 劉昊然搖花手周震南跳愛河,土味視頻害人不淺
    (上節目也沒忘) 他還不斷用土味情話攻陷所有嘉賓,真精神小夥(贊) NO NO NO,是R1SE男團在年會上土味蹦迪躥上了熱搜前十。他們跳的就是時下最為風靡的DJ舞曲,《愛河》。原版來自「影流之主」。
  • 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當今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當今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新的挑戰,建立"創新"教學課程模式,對於全面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的人才,養成別具一格的創新思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
  • 沒有比他更了解當今時代精神的日本藝術家
    1全世界都在找他的畫,為什麼推薦收藏版畫和馬奈的時代不同,全球經濟的發展,多元化的價值觀,使得村上隆、傑夫坤斯、奈良美智、草間彌生這種在審美上無法獲取「老人」喜愛的藝術也可以大行其道。2沒有比他更了解當今時代精神的日本藝術家村上隆近期版畫系列有哆啦A夢聯名,、極具代表性的sun 花、骷髏頭系列等等。那個永遠笨笨的大雄和永遠都有辦法的哆啦A夢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和歡笑。2020年恰逢哆啦A夢誕生50周年,這也是村上隆進行此主題創作的契機。
  • 時代新人的精神內涵是什麼?
    我覺得進入新時代,時代新人在西南交通大學應當具備「五有」: 第一,有社會擔當和健全人格;第二,有職業操守和專業才能;第三,有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第四,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第五,有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我們認為,如果能夠具備這「五個有」,就可以堪稱時代新人。 ■時代新人應注入「中國精神與靈魂」 朱炳文:時代新人第一條要有中國靈魂、中國精神。
  • 告別土味沙雕,這才是招生廣告的正確打開方式
    同樣的土味畫風,同樣出自學子之手,同樣的官方回覆:去年開始,土味招生海報就泛濫成災。各路「大神」為宣傳(自黑)母校「添磚加瓦」,以各式「另類」文風招攬學生:晉江網文風與傳播大學精神為主旋律的招生視頻所不同的是,視頻以故事的形式講述當夢想與現實發生激烈碰撞,一位熱愛天文學卻因家境困難選擇經濟系的男生飽受掙扎,最終選擇追夢的事。透過這支片子,讓我們看到了「北大精神」,以及其展示出的價值觀取向。
  • 論「精神小夥」作為時代的產物,是如何產生的?
    時代,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詞。因為能稱得上一個時代的,肯定有其鮮明的特色,當然也會有相應的產物。而我們近幾年經常在網絡上看到的「精神小夥」,既然生在這個時代,那必然也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下面我們一起分析究竟是這個時代的什麼因素才會催生出「精神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