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方儒/ KNOWING新聞APP創辦人暨總編輯
2017開年之際,我擔任《數位時代》的封面專題策展人,探討臉書在臺灣的壟斷與殖民事實。
報導刊出後,收到不少各界迴響。特別是政府公部門,因為臉書大大小小粉絲專頁在臺灣收的廣告費,依政府稅制規範,都必須要扣繳20%,但一直以來,因為臉書的帳戶都是個人,很多都沒收發票,也都沒扣繳。現在很多中小企業,下臉書廣告也是直接用個人信用卡付款,如果要列成費用的話,稅務機關就要求補20%的扣繳稅款,所以大家乾脆就不報了,也因此產生很多「應繳而沒繳」的稅。
雖然臉書沒有公布個別市場廣告產值,但根據非正式預估,2017年臉書在臺灣吸納的廣告金額,肯定將超過100億臺幣!這遠比Uber的未稅金流,來得更大更可怕!因為如果以兩成計算,臉書起碼要繳20億新臺幣給中華民國政府,但實際納稅金額完全不對等,肯定只有九牛一毛。
經營線上廣告的好朋友對我說,Facebook賺走這麼多,在臺灣竟然還申請退稅!中華民國政府應該立法,強制公部門的廣告必須只能投放到本土媒體與APP。
政府各部會與多數民意代表,他們身邊確實都養了一群小編,每天都在研究怎麼樣提升粉絲專頁的觸及率與互動率。當政績與政令宣導都要透過臉書時,臉書就成了社交時代的「新聞局」。只不過,當臺灣社會被臉書算法控制輿論走向,臺灣人的眼球,每天都被操控的時候,甚至可能影響總統選舉時,誰能夠願意站出來扭轉戰局?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對我說,臉書在臺灣有將近1800萬使用者,但所有臺灣使用者資料都沒有留在臺灣。事實上,用戶資料是最值錢的,誰掌握這些大數據資料,就能進一步來做很多商業分析,但臺灣政府在國際談判上,各部會都沒有太注意「Data Localization」這一個議題。
網路上零星傳出的「抵制臉書運動」,當然是象徵性意義,但大家需要意識到的是,當臺灣人自己做不出一個好的社群平臺時,我們所有人的資料甚至是通訊隱私,都被Facebook與其算法掐住了咽喉。
之初創投創始合伙人林之晨對我說,臉書來自西方國家,而我們是亞洲國家,臉書人工智慧背後的演算法,其實代表著西方的主流價值觀,但他卻強迫東方的用戶接受。在他口中,真正悲觀的是,「臉書這家公司對臺灣的殖民,在十年內恐怕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當臉書一年吸金超過百億又不繳納相應稅基,政府也只能束手無策時,臺灣的網路與媒體產業,還有下一個十年能夠存活嗎?
* 轉載本公號文章時,請註明公號名稱「朱素恕x臺灣統一論壇」、ID(TWjhusushu)、作者名稱,以及添加「朱素恕x臺灣統一論壇」公眾號的二維碼,四者缺一不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