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處置 小區業主供圖
楚天都市報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廖宇智 實習生 彭程程 郝如卓
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武漢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7月26日,洪山區白沙洲一小區地下車庫曾發生冒水湧沙險情。由於該處距離長江幹堤武金堤只有約200米,市區防汛專家緊急趕往現場。應急處置後,專家還通過無人機和水下測量等方式,最終確認堤防安全,險情處置得當並處於可控狀態。
小區地庫突然冒水湧沙,不遠處就是長江幹堤
明瑋是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市防指指派他擔任武昌片區防汛專家組組長,負責洪山、武昌、青山、東湖風景區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防汛技術指導工作。
7月26日上午,明瑋接到緊急信息:白沙洲一小區的地下車庫出現冒水湧沙險情。在趕往現場的途中,他細看現場拍攝的險情視頻,大量帶沙的渾水從地下室排水溝湧出。他心裡一緊,因為地下室距離長江幹堤武金堤不到200米。「武金堤是土堤,危害最大的就是這種堤基的險情,一旦堤基土被淘空,可能引起堤防坍塌。」
在趕往現場的車上,明瑋初步預判了產生險情的幾種可能性:地下室底板破壞、伸縮縫漏水、後澆帶漏水、降水管井封堵破壞等。他迅速聯絡相關防汛專家,收集該堤段的堤防、地質資料,進一步研判險情。
專家組現場處置,無人機和潛水員勘查驗證
到現場以後,明瑋看到洪山區防汛指揮部已安排搶險人員,正在對滲水點進行圍井導濾處置。他詳細查看現場後,認為處置基本得當。很快,武漢市防指專家組成員、市水科院院長王懷清也趕到現場。他們一起對排水溝周邊設施、建築上下遊一定範圍的土堤進行了仔細查看,未發現異常情況。他們要求防汛人員加強巡查,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務必及時上報。
為防止堤防出現貫通性的漏洞,現場專家組用無人機檢查附近江水水面變化,派出潛水員下水探摸堤防狀況,還增設了堤防沉降監測設備,全面為事發處附近大堤「體檢」。
檢查完後,專家組和指揮部會同城建專家,一起研判冒水原因和處置措施,通知設計、施工、運營單位把圖紙、施工、維修情況進行說明,最終確定了採用圍井導濾的處置措施,防止地基中的沙被帶出,穩定險情發展,並對建築外進行雙液灌漿,封堵滲漏點。在商議過程中,專家組不斷根據現場水樣渾濁程度,適時加高加寬圍井,直到水樣逐漸變清。
全市大排查,沿江沿河建築全部安全穩定
險情基本穩定之後,明瑋回到單位,繼續編制應對漏水可能產生堤防險情的應急預案,提前準備應對新的險情。
7月27日,明瑋了解到,前一晚進行注漿處置後,事發地點已經停止滲水,各項監測的變形情況基本穩定,這才放下心來。明瑋告訴記者,這說明險情處置是及時有效的,保證了堤防的安全。
與此同時,武漢市防辦對全市沿江沿河500米範圍內的在建和已建地下建築、管線進行全面排查,確認全部安全穩定。
明瑋說,武漢中心城區防汛的特點是,沿江沿河已建有大量的市政設施和居住建築,城市防汛工作從單純的堤防防守轉變為系統的整體聯動,一旦臨近的堤防出現較大的險情就會直接影響到市民的生活,甚至危及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要始終重視巡堤查險的重要性,及時發現隱患並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