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近日,趙本山的千金趙珈萱在採訪中透露:說自己曾經患過嚴重的精神疾病——抑鬱症和狂躁症。患病期間,趙珈萱提到自己經常心情低沉,不想吃飯,偶爾又暴飲暴食,很厭惡與人交流,覺得全世界都不正常,只有自己是正常人。
採訪中,趙家萱還說:自己在症狀最嚴重的時候,甚至想到過跳樓。剛開始,趙珈萱也並不知道自己這是生病了,直到拿到檢查報告,才知道自己這樣的症狀,其實是病了。
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中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大概有20%的孩子,都患有抑鬱症!最可怕的是,在絕大多數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可能只是沉默了一點,內向了一點,脾氣怪了一點,或者叛逆了一點,並不是生病了。
家長這麼想,其實是不對的!如果孩子出現這些表現,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你的孩子,很可能正在對抗抑鬱症,他需要你的幫助。
01 性格反常,不願意溝通:
抑鬱症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精神類疾病,很多孩子都是從精神上最先出現異常的。
如果你家孩子平時乖巧聽話,性格溫和,突然從某一天開始,性格一反常態,不論是暴躁易怒,或者是顯得膽小內向,作為家長,則都要引起注意了。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加強和孩子的溝通,給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和安全感的環境,用耐心和細心去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出現變化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更好地讓孩子恢復過來。
02 行為失常,出現叛逆行為:
如果孩子的性格和心理變化沒有引起家長的注意,漸漸地,可能就會出現一些行為失常的問題。
年紀小的孩子,還不善於表達,在行為上可能會表現為一些生理障礙,比如:頭暈噁心、食欲不振、或者毫無理由的身體疼痛等等;而年紀稍大的孩子,則有可能會出現厭學、逃課、反抗家長老師等過激行為。
如果孩子正值青春期,則可能表現出嚴重的叛逆行為。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切忌不可武力解決。孩子心思敏感,武力只會把孩子推遠越遠,不僅不治本,甚至表面症狀都無法緩解,出現反面結果都有可能。
這時候,家長還是應該用懷柔策略,每天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愛著,給足孩子安全感,了解孩子內心想法,適當的滿足孩子一些合理要求,增加和孩子的互動,多帶孩子在家做遊戲或者出門散心,這些都是有助於孩子恢復正常的好方法。
03 出現不良暗示,甚至嘗試自殺:
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和行為上出現變化,家長都還沒有注意的話,孩子的症狀就會往越發嚴重的方向發展。此時,部分孩子可能會選擇直接開口求助,但是大部分孩子卻有可能在不良心理的暗示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
如今網絡發達,獲取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門,很多孩子心理上出現問題之後,在發現現實中理解自己,則可能會在網上尋找自己的「同伴」。
然而網絡對面的信息和人,是非善惡,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分得清楚看,更何況小孩子?所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可能越陷越深,甚至和一些同樣有抑鬱症的孩子交流後,越發產生消極情緒,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相約自殺的情況。
任何疾病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抑鬱症也不例外。從只是輕微的性格變化,到出現極端行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孩子在性格上或者行為上的異常,增加溝通,加以幹涉,就一定可以阻止最壞情況的發生!
關於孩子出現哪些表現,家長需要警惕孩子可能面臨抑鬱症,你們還有什麼其他的意見嗎?歡迎分享轉發,說出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