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等生高考前患抑鬱症 鬧自殺是在裝病

2020-12-25 央廣網

  [摘要]近日,一對夫婦帶著18歲的女兒走進中山三院精神心理諮詢科關念紅主任醫師的診室,女兒小文最近情緒波動較大,在備戰高考的關鍵時刻,她卻無心學習,說「沒用的,我有抑鬱症,我想死」。

  近一個月抑鬱症患者扎堆就診

  春天是抑鬱症高發季節。近日,廣州一所高中的優等生小元(化名)因多次嘗試自殺,被家長送到醫院,最終被診斷為抑鬱症。小元本應馬上住院治療,誰知,醫生卻尷尬地勸她「務必再堅持3天,一有床位空出來,就馬上收你入院」。

  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獲悉,最近一個月來,該院精神心理諮詢科189張病床天天滿員,病人平均需等候3~7天才能入院。據統計,住院病人近五成為12~18歲中學生。讓人唏噓的是,有些人向家長坦承有抑鬱症,家長卻不肯相信,認為孩子「意志薄弱」,鬧自殺是在裝病,以逃避學習壓力。

  專家指出,不要以為未成年人就不會得抑鬱症。當孩子鬱鬱寡歡、無心向學,甚至嚷著「要自殺」時,家長務必要當真,別漏掉孩子發出的求救信息。

  上周的一天,一對夫婦帶著18歲的女兒走進中山三院精神心理諮詢科關念紅主任醫師的診室。父親一臉無奈地請醫生幫個忙:「我們說她沒有抑鬱症,她不相信。請專家幫我們開導開導她,不要再裝病啦。」原來,高三女生小文最近情緒波動較大,在備戰高考(精品課)的關鍵時刻,她卻無心學習。小文的學習成績一向不錯,父親對她有很高期許,開口相勸時,她卻輕描淡寫地說「沒用的,我有抑鬱症,我想死」。

  「年紀輕輕,怎麼會有抑鬱症?」父母認為女兒的表現是臨場畏戰,意志不夠堅強,便把她領到關念紅面前,希望藉助醫生之口告訴小文她「不是抑鬱症」。

  然而,關念紅跟小文細聊之下才知道,她並非在嚇唬家人。前幾天,她曾爬到天台,試圖自殺。「她說,站在天台邊,一隻腳已經邁了出去,只是在最後一刻,突然想起父母中年喪女,晚年無人照顧會很悲慘,才把腳收回來。」關念紅說,經過心理諮詢,小文依舊有自殺的念頭,符合中度抑鬱症的診斷,需要儘快入院治療。然而,家長還在猶豫,不願相信孩子得了抑鬱症,也擔心治療會影響孩子參加高考。

  現象:優等生更易「招惹」雙相障礙

  近年來,中學生患抑鬱症自殺的消息屢屢見諸媒體。僅今年春節以來,西安史學天才高中生林嘉文、香港5天4中學生跳樓的消息就令家長聞之變色。「我們發現,家長對抑鬱症常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的情緒低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說『要死』是開玩笑,轉眼間卻目睹悲劇的發生。」關念紅分析,中學生抑鬱症頻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抑鬱症的先天遺傳、青春期情緒劇烈波動、學業緊張尤其是升學考試的「壓力山大」等。

  近年來,中學生精神心理疾病的特點表現為雙相障礙患者增多。其中,抑鬱、躁狂雙相障礙尤為「青睞」優等生,患者的情緒如坐過山車,時而才思敏捷、情緒高漲,表現出躁狂的一面;時而鬱鬱寡歡,厭世尋死,具有抑鬱症的特點。

  關念紅指出,和抑鬱症相比,雙相障礙更具有迷惑性,容易令家長誤解孩子抑鬱是「裝病,靠意志能挺過來」,從而錯過孩子發出的「死亡預警」信息,拖延治療,最終釀成悲劇。

  抑鬱症的發病規律與季節變換相符合,春季病人更容易出現病情波動。「春天的就診高峰從春節持續到五一,清明節是一個高峰。」關念紅指出,今年的就診高峰來得早、持續得久,「比往年要忙得多」。春季的陰雨天氣可誘發抑鬱症。「陽光太『吝嗇』,會導致人體化學物質的分泌出現變化,從而影響病情。」關念紅表示,從本周起,廣州將迎來多場降雨,看不到陽光,對抑鬱症患者是一個危險的挑戰,醫院門診可能迎來新的就診高峰。

  生活處方:多曬太陽多運動可緩解病情

  關念紅提醒,如果發現孩子有失眠、情緒低落、沮喪自責、對自我評價很低、精力減退、渾身無力、厭學、成績大幅滑落等表現,家人應予以重視,儘快帶孩子就醫。特別是父母曾患過雙相障礙的家庭,當子女出現情緒不穩、焦慮、抑鬱等症狀,即屬於「超高危人群」,家人需密切注意其表現。

  抑鬱症重在預防。關念紅指出,任何時刻,家長都要關心孩子的情緒變化,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平心靜氣地傾談、善意的理解和接納。

  但是,抑鬱症的治療不能只靠「傾偈」(談心)。做心理諮詢2周病情仍無改善的輕度患者、中重度抑鬱症尤其是有自殺念頭的患者,必須及時尋求有處方權的心理醫生的幫助,採用規範的藥物治療。重症患者還需要加上國際公認的「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

  在規範治療的同時,抑鬱症患者也要遵循「生活處方」的要求,多曬太陽多運動,有助於病情的緩解。「得抑鬱症的孩子需要減輕學業壓力,降低目標,更需要親友的支持。」關念紅強調,親友應多陪伴,別讓他們獨處。

相關焦點

  • 林瑞陽女兒:母親患抑鬱症鬧自殺,她多次拯救母命,靠自己當空姐
    父母離婚後,媽媽患上了抑鬱症鬧自殺,小小年紀的林靜就要擔負起拯救媽媽的使命。而在苦難中成長,她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多次拯救母親的性命,還靠自己當空姐,為自己而活。【媽媽患抑鬱症鬧自殺】如果說父親移情別戀對林靜是一種傷害,那麼母親的所作所為對於林靜來說,更是一種恐懼和痛苦。原來,曾哲貞是一個「戀愛腦」,她把感情看得很重,失去時自然撕心裂肺。
  • 抑鬱症瞄上「青春期」
    請專家幫我們開導開導她,不要再裝病啦。」原來,高三女生小文最近情緒波動較大,在備戰高考的關鍵時刻,她卻無心學習。小文的學習成績一向不錯,父親對她有很高期許,開口相勸時,她卻輕描淡寫地說「沒用的,我有抑鬱症,我想死」。「年紀輕輕,怎麼會有抑鬱症?」父母認為女兒的表現是臨場畏戰,意志不夠堅強,便把她領到關念紅面前,希望藉助醫生之口告訴小文她「不是抑鬱症」。
  • 16歲患抑鬱症的妹妹,總是想自殺怎麼辦?
    據調查的數據顯示,有70%的抑鬱症患者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或行為,有10%-15%的抑鬱症患者直接死於自殺。家有自殺未遂的妹妹今年正在讀高二的妹妹剛剛16歲,乖巧可愛,懂事,成績好。2018年到縣城讀高中後由於學習壓力大、生活學習環境不適應、同學關係不融洽等原因,出現了情緒低落等表現,在縣人民醫院診斷為輕度抑鬱症,服用「黛力新」有好轉,繼續上學,這個學期開始總表現為對生命無期望的說話,總有自殺的念頭,曾在今年初一個人在家上網課期間發生了割腕的行為,嚇得我媽差點沒暈倒,從那以後
  • 湖南抑鬱症男子持刀傷7人後自殺,該同情嗎?
    主要是疑患抑鬱,並不能證明他在傷人那一刻,正是抑鬱症發作期間,他自殺的那一刻,也有可能不是因為抑鬱症發作,而是畏罪自殺。具體以下細說:一、傷人可以有誘因,但是不能甩鍋給抑鬱症。湖南這位男子持刀連傷7人,現在還不知道他是為何,但是傷人後自殺的表現來看,壓力應該還是有的,但是傷人並不能歸為抑鬱症發作。會有一定傷人舉動的抑鬱,目前的案例來看大多是產後,而這名男子並不符合。而在他自殺前做下的事,也是苦了家人。二、抑鬱症患者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發作,大部分時間是正常的。
  • 女大學生酒店內燒炭自殺 曾因患抑鬱症休學兩年
    22歲女大學生劉芳(化名)患上抑鬱症,退學兩年後,跟家人說來長沙找工作,居然在酒店燒炭自殺。脆弱的女孩,你們這樣不愛惜自己,家人們很心痛知道嗎?  本報3月30日訊 「她說來長沙找工作,給家裡減輕負擔,沒想到發生了這樣的事。」3月27日晚,剛來長沙1天的22歲女大學生劉芳(化名)被人發現死在賓館內。經調查,劉芳系在賓館洗手間內燒炭中毒身亡,目前警方已排除他殺。
  • 40歲成功男士欲跳樓自殺 送醫後才知患抑鬱症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9日訊(記者 劉佩佩)近日,明星喬任梁疑因抑鬱自殺一事引起了人們對抑鬱症的討論。在川大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也有一名抑鬱症患者,他因自殺未遂被家人帶到醫院,直到這時,家人才明白他是患上了抑鬱症。這名病人是一位40多歲的成功人士,在外人看來,他擁有財富、幸福的家庭、高品質的生活。
  • 理賠學院:被保險人患抑鬱症自殺,是否能得到保險公司的理賠呢?
    後送往醫院後被確診為患有中度抑鬱症,主要原因是工作壓力太大。2月20日辦理了住院手續,2月27日凌晨5點,護士查房時發現齊先生在男廁所內上吊自殺。經法醫鑑定,齊先生死亡原因為患抑鬱症自殺。料理完齊先生的後事,蔡女士找到了保險公司申請辦理理賠,因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拒絕賠償理賠金。
  • 中國每年約28萬人因抑鬱自殺,抑鬱症如何自救?
    而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人數甚至超過了交通事故。抑鬱症患者自殺多發生在清晨,如果晚上三四點了,總是睡不著,還經常早醒,就應當心是否抑鬱了。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中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40%患有抑鬱症。我國抑鬱症就醫率僅5%。
  • 「患了抑鬱症後,我每天有10000個理由想自殺」珍愛生命
    孩子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患上抑鬱症的。 在自殺前,她不止一次遭受全網謾罵。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當時的自己正被抑鬱症折磨得生不如死。 前些天有消息傳出,重慶一男子因為患有抑鬱症揮刀自宮。 前陣子看了一組抑鬱症患者的照片,每一幅都看得人內心生疼。
  • 為什麼很多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殺?怎樣防止抑鬱症患者自殺?(下)
    病情時好時壞,壞的時候,死的衝動壓倒了生的欲望;稍微好些的時候,可能是惦掛親人,也可能是覺得人生還有些事沒有做完,也可能是害怕自殺的疼痛,生的欲望又壓倒了死的衝動,開始本能地去戰勝自殺的念頭。,大多都認為抑鬱症患者太矯情,包括自己在沒有患上抑鬱症時,也是這種看法。
  • 8歲男孩患抑鬱症常摔東西 曾見親人一遇困難就自殺
    他覺得自己就像生活在黑洞中,生活沒意義,多次有自殺想法。」邱昌建說,經診斷,川川患上了中到重度抑鬱症,隨後住院兩周,並接受了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醫生表示,由於抑鬱症是一個長期治療的過程,所以還將對其觀察、隨訪一到兩年。  2015年11月,川大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還曾接診過一名8歲的男孩強強(化名),其父母是普通職工。
  • 18歲史學天才高中生患抑鬱症自殺 疑似遺書曝光
    林嘉文一個高中生,一邊在備戰高考,一邊出版幾十萬字具有學術分量的著作,他就是已經出了兩本專著的西安中學高三學生林嘉文。昨日突然傳來噩耗,林嘉文自殺身亡,這一天才少年的離去,讓人唏噓,他究竟是怎麼了?昨晚,華商報記者證實,林嘉文因抑鬱症跳樓自殺。西安中學辦公室一工作人員稱,校方昨日早上從林嘉文的班主任以及家人處獲悉,林嘉文是2月23日晚上在家裡跳樓自盡的。校方目前掌握的信息是,林嘉文患抑鬱症有段時間了,一直是靠吃藥控制。2月23日晚8時,他吃過藥後在家完成作業;夜裡11時左右給一位平常接觸較多的老師發了封郵件;24日該老師試圖聯繫他時,從林嘉文家人處得到林嘉文跳樓身亡的消息。
  • 廣州番禺持刀殺人案:嫌疑人患抑鬱症,如何識別並面對抑鬱症?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而中國的抑鬱症人群大約有9000萬,每年有大約20萬人因為抑鬱症而自殺,其自殺率之高,位列精神類疾病的榜首。患抑鬱症的人有哪些表現?1.抑鬱心境。患抑鬱症的人總是覺得高興不起來,心情總是莫名地失落,覺得生活索然無味,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 海歸女博士帶嬰兒跳樓自殺 這都是產後抑鬱症惹的禍?
    4月27日早上5點左右,湖南省長沙市一名海歸女博士帶領自己5個月大的女兒從小區樓頂跳樓自殺,被發現時人已經當場死亡。據了解,死者蘇女士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可能是導致死者自殺的原因。蘇女士和她的丈夫李強生有兩個孩子,大孩子已經7歲,二女兒才不到5個月,死者年齡在30多歲,在某機關單位上班,其丈夫也是一名博士,在某科研單位上班,事發當日,李某加班到4點才回家,回家1個小時後就發現蘇女士從另外一棟樓樓頂跳下,可以說二者都是人才學士,怎麼會淪落到因為抑鬱症而導致自殺呢?
  • 馬思純患抑鬱症,日本男星自殺罪魁禍首是微笑抑鬱症?救救他們!
    ——BY五月天《你不是真正的快樂》其實本期原本要寫別的話題,但三浦春馬自殺身亡的事情觸動了我,所以決定來寫一寫【微笑抑鬱症】。我不認識這位演員,也沒看過他演的影視劇,但卻是真心為這位年輕人感到惋惜。目前,三浦春馬的自殺原因尚不可知,他在粉絲和大眾眼裡,是個溫柔,敬業,開朗陽光的人,從表面看來,他沒有理由也不應該輕易結束年輕的生命。可實際上,他的情況,讓我想到了一種非常容易被人忽視的心理疾病——微笑抑鬱症。02.太愛這個世界。
  • 總是反覆想到自殺,患上抑鬱症我該怎麼辦?別放棄這1治療方法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範圍內有 3.5 億人患有抑鬱症,16%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會受到抑鬱症的影響,到 2020 年,抑鬱症或將成為世界上導致死亡和傷殘的第二大原因。保守估計,我國抑鬱症約 4000 萬人,這其中只有不到 10%的人尋求醫生幫助。
  • 總是反覆想到自殺,患上抑鬱症我該怎麼辦?別放棄這1治療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範圍內有 3.5 億人患有抑鬱症,16%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會受到抑鬱症的影響,到 2020 年,抑鬱症或將成為世界上導致死亡和傷殘的第二大原因。保守估計,我國抑鬱症約 4000 萬人,這其中只有不到 10%的人尋求醫生幫助。那麼面對抑鬱症,我們該怎麼辦?
  • 有可能是患上抑鬱症了
    可王女士還是感覺難受,總擔心自己患了重病,心內科醫生建議她去專科醫院心理科看看。就診後,心理科醫生考慮王女士患了抑鬱症。王女士很難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主要問題就是「難受」和「失眠」,怎麼就抑鬱了呢?    據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大連市心理醫院)八療科責任主治醫生李芳介紹,抑鬱症的表現多種多樣,最顯著的症狀是持續的心情不好、興趣和愉快感喪失、精力和體力下降,這可能是王女士及很多人理解中的抑鬱症的樣子。抑鬱症的其他症狀還包括入睡困難、早醒、食欲不振、體重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低和自信心下降、認為自己有罪或者無價值感、有自傷自殺的觀念或行為等。
  • 政解|統計數據顯示:半數自殺官員患抑鬱症 45-55歲最集中
    >   新京報快訊 (記者李丹丹)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國家衛計委將今年的主題定為「共同面對抑鬱,共促心理健康」,抑鬱症的最壞後果是可能導致自殺
  • 滴滴司機被殘殺 大學生「抑鬱症」厭世自殺前殺人壯膽
    4月29日下午,常德被殺滴滴司機家屬向記者出示了嫌犯楊某淇的精神鑑定意見書。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在人們以往的認知中,抑鬱症總是跟「自殺」掛鈎較多, 比如作家託爾斯泰、海子、三毛、張國榮等名人,都因抑鬱症自殺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