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光速的存在,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

2020-12-15 滕寶暢宇宙

你可能聽說過光速是最快的,沒有什麼能超越光速。但隨著科學的發展,量子理論的逐漸深入,有個量子糾纏的詞慢慢被我們熟知,聽說比光速還快,非常牛,以致連愛因斯坦都不相信,稱它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那麼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呢

假如現在有兩個球,1個紅色和1個藍色,兩個盒子,A和B

放在現實中就很簡單很好理解,當把兩個球分別放到兩個盒子後,當我們打開A盒子發現是紅色那麼我們瞬間就肯定B的球是藍色,反之亦然。那麼這兩個球就有著糾纏態,就是我們只通過看A盒子就能知道B盒子球的顏色,這個很容易理解呀,肯定瞬間會想到另個盒子球的顏色,你放到宇宙外我都能瞬間知道,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把這個現實中簡單的事件放到量子世界就顯得很詭異,這個瞬間指的是量子瞬間影響到另一個量子

因為量子的不確定性,怎麼來理解它的不確定性呢,就是現實中你把1個球放到A盒子,它就一種狀態:要麼是紅色,要麼是藍色,是單一明確的狀態。但是,量子就噁心了,它竟然有兩個狀態(量子可同時存在不同狀態,同時處在不同位置):它即是藍色又是紅色同時存在,藍和紅疊加態,你不觀察就不確定是哪個顏色,你觀察它時它疊加態消失,才有明確單一的狀態。嗯,有點懵吧,這就好比把1個球放到A盒子後它就多了個顏色不同的分身,成了兩個球,現在盒子就是兩個顏色都有的紅球和藍球,你看它時,它的分身消失了,就剩一個了,有了單一的顏色,至於哪個顏色消失就看它心情了*^_^*,所以沒看之前就不確定剩下的是哪個顏色

量子的糾纏態就是,當你打開一個盒子時不光這個盒子的分身消失,它還影響了另一個盒子的分身,另一個盒子的分身同時也跟著消失了,並且另一個消失的和這個顏色還是相反的,它倆是配對消失的(它倆好像商量好私奔了),不管多遠只要看一個就瞬間影響到另一個分身消失,使得盒子有了明確單一的顏色,那麼剩下的步驟就和現實之中一樣了,當看一個盒子球的顏色就知道另一個盒子球的顏色了,它這種影響是瞬間的

所以愛因斯坦就不樂意了,我制定的不能超過光速白制定了?你倆私奔就私奔吧,她一消失你瞬間也就消失,打電話也要時間呀,你這瞬間是幾個意思?

騰寶每天分享宇宙神秘,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是承認事實,還是否定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並且對量子論的建立發揮過關鍵作用。不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是不滿意的,他的「上帝在擲骰子」就是對以玻爾為首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解釋的不滿。除此之外,愛因斯坦還和波多爾斯基、羅森一起發表了EPR思想實驗,想說明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
  • 量子糾纏是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不相信,還舉了一個例子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115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在微觀量子領域中一個十分普遍的,但在宏觀世界卻找不到任何一種相似案例、也無法使用科學解釋的詭異現象,關於量子糾纏,量子力學為其下的定義是:當兩個或幾個粒子在相互發生作用後
  • 剖析:量子糾纏的第一張圖像,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這種神秘的聯繫被稱為量子糾纏,它支撐了整個量子力學領域。愛因斯坦曾將這一現象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之所以稱之為「鬼魅」,是因為兩個相距甚遠的糾纏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表現出的瞬時性,似乎與他的狹義相對論並不兼容。
  • 中國記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速度 比光快10,000倍
    一個中國的物理學家團隊記錄下了「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的速度。量子糾纏看上去瞬間完成,比光的快四個數量級以上。團隊的試驗設備,和依託的基礎理論,不允許人類得到更加具體的速率。
  • 燒腦的量子糾纏,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竟與咖啡的冷熱聯繫起來了!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發現,量子力學最顯著的特徵之一量子糾纏,與熱化之間存在著很深的聯繫,熱化是物體與周圍環境達到熱平衡的過程,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相信很多人都熟悉熱敏化:只要想一想咖啡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達到室溫的;另一方面,量子糾纏則是另一回事。
  • 10萬玩家+10國物理學家,驗證了愛因斯坦口中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這個物理現象就是「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at-a-distance),它是一種令愛因斯坦頭痛的奇異物理現象,在這種作用中,相互聯繫的粒子能以超光速進行通信。然而,一個極具開創性的量子實驗證實了這種作用的確存在。
  • 量子糾纏是怎樣超越過時空達到瞬間感應的?
    量子糾纏現象被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超距」兩個字可是大多數物理學家都不喜歡的,因為這跳脫了科學的範疇。最開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唯一一個缺點就是從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出發推出引力是超距作用的,直到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從本質上解釋了引力作用,認為引力的作用是有速度的等於光速。
  • 幽靈般的超距作用!利用量子糾纏能實現超光速通信嗎?
    雖然量子糾纏這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確存在,但我們卻無法利用它來實現星際超光速通信。雖然用一個巨大的雷射陣列將一個質量很小、僅有微型晶片大小的宇宙飛船以20%光速發射到另一個星球是可行的,但是我們還不清楚像這樣一個動力不足的小設備如何能跨越巨大的星際空間與地球通信。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設想:或許可以用量子糾纏來通信?  那麼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呢?
  • 量子糾纏是超距作用嗎,為什麼要摒棄超距作用而引入電磁場?
    並指出真空中的電磁波(光速)是一切物理作用傳播速度的極限,這其實就是等於在整個物理學中排除了瞬時超距作用的可能性。1916年,愛因斯坦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首先提出了引力波(已被證實存在)、引力輻射的概念。引力輻射也是以光速傳播的,這延伸出了引力子的概念,目前在粒子的標準模型中,它還並未被找到。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是時空局域幾何性質的表現。
  • 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
    ,比如說AB一對粒子,不測量的時候由於量子疊加態的原因,A和B的自旋同時處於上和下兩種狀態,這時候把它倆徹底分開很遠的距離,然後對A進行測量,一測量A的波函數圩縮了,假設說A看到的結果是自旋為上,與此同時B的波函數也立刻毋縮,而且結果必定是自旋為下,我知道這時候有人會說,假如我有一盒蘋果一盒梨,如果我打開盒子發現裡面是蘋果,那另一個盒子肯定是梨,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兒嗎,哪有你們扯得那麼神秘啊。
  • 愛因斯坦錯了:「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確存在
    最近開展的一項實驗顯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確存在,並為其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圖為研究人員克裡斯特·沙爾姆在調試貝爾實驗中用到的光子源。最近開展的一項實驗顯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確存在,並為其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證據。  愛因斯坦用這一概念描述量子力學,即組成物質和光的最小粒子具有的一系列奇特表現。更具體來說,他指代的是量子糾纏——這一概念認為,在量子力學中,一對亞原子粒子可以以一種看不見的形式,跨越時空,相互聯結在一起。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量子模擬器,揭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人民日報》8月18日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在量子領域研究又獲重要進展,首次研製出了非局域量子模擬器,首次展示了非局域性在量子模擬中的重要作用,完成了經典計算機無法模擬的任務。 中國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李傳鋒教授研究組,首次研製出了非局域量子模擬器,並模擬宇稱—時間世界中的超光速現象,該研究為量子模擬器的發展開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 量子糾纏的速度超過光速了嗎?答案顛覆認知!
    光速特別是超光速現象大家都特別關心,比如2011年歐洲粒子中心的中微子超光速現象公開以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因為奧佩拉團隊取得的結果比光速快0.0025%,但最後被證明是個超級烏龍!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早就告訴我們,宇宙中不可能存在超過光速現象!
  • 量子糾纏: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愛因斯坦,物理學的一座大山,接近神一般的人物,其提出的相對論、質能方程式解釋光電效應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詞語,在經典力學中是不存在的,它實際上是一種不需要任何介質傳播的超距作用。
  • 量子力學「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可能有答案了:算不出來
    量子糾纏成為了一次數學證明的核心。來源:Victor De Schwanberg/Science Photo Library 愛因斯坦說過一句名言,量子力學可以讓相距很遠的兩個物體瞬時影響彼此的行為,他稱這種現象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1。在他死後數十年,實驗證明了這種作用。
  • 宇宙中有比光速還快的速度嗎?量子物理學家:量子糾纏比光快得多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宇宙中沒有什麼東西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但是量子物理學家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有一種速度就超過了光速,答案就是量子糾纏。什麼是量子糾纏呢?量子糾纏的意思就是兩個相關聯的粒子,無論他們相距有多麼的遙遠,當撥動其中的一個粒子,另一個粒子會不可避免的瞬間作出相應的改變。打個比方:有兩個相關聯的粒子,如果把一個粒子放在地球上,另外一個粒子放在太陽上,甚至是宇宙的盡頭,如果在地球改變這個粒子的狀態,另外一個粒子幾乎就在同時作出回應。這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的不可思議?認為這個只是科學家天馬行空的想像?
  • 糾纏的粒子為什麼可以超距感應?關於量子糾纏的物理史話
    時至今日,量子一派仍秉承「英雄不問出處」的理念,不太關心源頭的問題。量子力學這門功夫中最強的招式當屬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這種無視空間的絕技,可謂殺人於無形。最早頓悟此絕技的並非量子力學一派之人,而是為量子一派興起立下汗馬功勞,卻又走向其對立面的相對論開宗祖師愛因斯坦,他稱其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 首張量子糾纏圖像 愛因斯坦曾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科學家公布#首張量子糾纏圖像#愛因斯坦曾稱: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科技日報北京7月15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
  • 量子糾纏理論是什麼,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
    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麼將說明我們在測量過程中,電子之間存在某種超越時空的緊密<糾纏>。至此,EPR論文顯示了其玄機:微觀粒子的彈球和宏觀中的彈球存在區別。電子之間的隨機相關性可能預示著微觀粒子之間的這種<糾纏>效應。
  • 完美破解:量子糾纏中「魔鬼般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笑了
    量子糾纏,又被愛因斯坦成為「魔鬼般的超距作用」。長期以來困擾著愛因斯坦等科學家100多年了。在科學幫前面的提到的量子全能基礎理論公式:P1+P2+P3+P4+P5=1,F』 =-tc F, t=1,c=1時,魔鬼般的超距作用只是這個全能公式一個特殊的解而已。這個公式將大大推動現代物理學的發展,解決目前的科學發展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