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並且對量子論的建立發揮過關鍵作用。不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是不滿意的,他的「上帝在擲骰子」就是對以玻爾為首的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解釋的不滿。除此之外,愛因斯坦還和波多爾斯基、羅森一起發表了EPR思想實驗,想說明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
EPR實驗中考慮了兩粒子的糾纏。兩個粒子糾纏到一起後,它們之間就有了某種關聯。將兩個粒子移到相距很遠的距離,對其中的一個粒子進行測量,另一個粒子也會同時發生相應的變化,不論相距多遠。需要說明的是,這種現象從糾纏的態函數中就可以分析出,愛因斯坦等人就是通過數學分析發現了這種現象。量子糾纏所產生的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發生,所以習慣了在宏觀世界中生活的我們會覺得比較「詭異」。
在愛因斯坦看來,某個位置發生的事件不能立即影響另一個位置的物理實在,愛因斯坦將糾纏粒子遠遠超出光速的現象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一直對量子力學抱有不滿的愛因斯坦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量子力學的不滿。
在愛因斯坦和玻爾的那個年代,無法用實驗去檢驗誰對誰錯。現在,歷次對貝爾不等式的檢驗都表明愛因斯坦的局域隱變量理論不成立,量子力學勝出。還需要說明的是,量子糾纏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並沒有違反相對論,因為糾纏並沒有使得信息的傳遞速度超過光速,也沒有使物質的傳遞速度超過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