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發病率逐年增高,原因是啥?飯後有3個表現,或是胃裡有癌了

2020-12-17 中醫院徐醫生

對於癌症不要再抱有僥倖心理了,特別是在看待胃癌方面要注意,它就隱藏在我們身邊。國內的胃癌患者數量到底有多龐大,舉個例子,世界上每有10個人得胃癌,其中就有4個中國人,可怕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得癌了。

為啥我國的胃癌發病率卒年增高?

國內胃癌患者多的原因,主要是出來的,要知道現在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胃病了。但真正把胃病當作一回事的人很少,治病的藥有時都懶得吃,生活中還是我行我素,常吃刺激胃部運作傷害黏膜組織的食物。胃不舒服的時候,很少有人說去做胃鏡檢查看看,胃裡面是不是受損很嚴重了。通常都是不痛就不管,痛了就吃點藥,懶得去做檢查了,這是在促進胃部組織悄悄的癌變

何況,國內聚餐吃飯的時候,為了體現感情好,會用自己的筷子相互夾菜吃,這個可能會導致病菌吃進肚子裡,增加癌變風險。雖然飯桌上只是一個人被感染,但在家裡吃飯的時候,也喜歡這麼夾菜,一起吃飯的人就都可能會被感染,讓人誤以為得胃癌是因為遺傳,從而放過了真正的原因。人在得了胃癌後,並不是一點異樣都感覺不到,在飯後頻頻出現3個表現時,注意胃裡面可能有癌了。

一是吃過飯後頻頻地打嗝,胃裡面有癌出現了,對功能影響非常大,食物在胃裡面消化不乾淨,肚子裡的氣體就會多,腫瘤長的位置要是比較特殊,影響到氣體排放,或者是壓迫到一些組織,在吃過飯後,就會頻頻的打嗝。當然,不是所有的打嗝都是癌出現的信號,而是吃過飯沒多久就頻繁打嗝,這種是異常現象,是胃部病變的可能性很大。

二是飯後腹部經常感覺到痛,很多人都是餓肚子的時候,腹部會有強烈的疼痛感。但你要是經常吃過飯後,感覺腹部很痛,肚子摸著還是鼓鼓的,和消化不良的情況比較相似。若是一次性吃太多後,出現了這樣的症狀,就不用擔心胃部問題,吃點促消化的藥物,以後控制飯量就不容易出現了。而飯量是以前的一半,每頓飯吃得很少,也總是在飯後感覺肚子疼。多半是胃裡有不斷長大的腫瘤,消化食物的能力變差了,胃裡面被食物和腫瘤撐大了,周圍組織被壓迫就會引起疼痛感。

三是剛吃過飯後就吐,要知道剛吃過飯就開始吐,不是吃撐了,就是病變引起的。畢竟,胃裡的容量還是很大的,不是吃得太多,嚴重超過胃部容量,很少會在吃過飯後就吐得很乾淨。最近吃的很少,不喜歡吃葷的,素菜吃的也很少,還經常在吃過飯後吐得很乾淨,是胃裡長腫瘤的可能性很大。這是因為胃部癌變後,食慾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吃過飯後全吐了的表現,也是典型症狀之一。

不想胃裡長癌,就要注意養胃,預防癌變,胃不舒服的時候及時救治,拖時間長了,問題就大了。

相關焦點

  • 80%的胃癌早期可以防治胃癌的徵兆有哪些
    胃癌的徵兆有哪些?胃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汙染問題、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胃癌的發病率日益上升,甚至許多年輕人在花樣般的年華也患上了胃癌。事實上,胃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發現得太遲了!
  •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根除幽門螺桿菌竟能降低73%胃癌發病率
    原創 王伯軍 王伯軍大夫談消化作者:王伯軍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胃癌患者一級直系親屬又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癌發病率將明顯增高。一、胃癌發病相關因素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但至今胃癌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胃癌是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的結果,其發生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癌前病變、吸菸酗酒、精神心理因素、職業因素、EB病毒感染、精神因素等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環境因素、飲食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被認為是胃癌發病的主要因素。
  • 胃癌轉移的症狀 胃癌轉移身體竟有這些表現
    2、卵巢轉移還轉移顯然就是指女性胃癌患者,這一轉移多發生於絕經前期或青年女性。臨床表現多為急性腹痛、月經不調、下腹包塊等,而胃腸道症狀不明顯。多為兩側卵巢同時受累,易誤診為單純性卵巢腫瘤。3、肝轉移胃癌的癌腫出現這種轉移的機率較大,主要的症狀表現為肝區不適、黃疸、腹瀉等,一般沒有胃腸道症狀。
  • 30歲女白領查出胃癌,醫生:飯後頻繁出現3個表現,是胃在訴苦
    胃癌雖然可怕,但其實只要早期能夠發現,治癒率還是比較高的,但可惜許多患者查出胃癌時已經是中晚期了,拖的時間太長了,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有位30歲女白領,因為長期飲食不健康不合理,有胃病很長時間了,但它覺得胃病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每次不舒服的時候就吃點胃藥,但有次吃完飯後,肚子疼得實在受不了了,在同事的勸導下才去看,沒想到胃病已經拖成了胃癌。
  • 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但飯後有3個表現的人,要好好檢查胃
    如果飯後有3個表現,人們要好好的檢查胃,很可能是胃癌即將找上門。1、飯後異常腹脹,頻繁出現很多人都有過自助餐的經歷,恨不得是扶著牆出來。胃癌之所以會引發的打嗝,是因為它可以影響到胃部附近的迷走神經以及膈肌,出現持續性的飯後打嗝,一打嗝就停不下來,還可能持續好幾個小時。
  • 胃癌很疼嗎 胃癌早期有哪些症狀表現
    核心提示:胃癌作為一種消化道腫瘤,近年來我國胃癌的發病率與日增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尤其是一旦胃癌發病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甚至還會對患者的性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我們都應該有所了解。
  • 胃癌早期很平靜,飯後若有4個症狀,可能是腸胃發出的信號
    要知道我們國家可以算得上是胃癌大國,全球胃癌發病率已經高達47%左右,而且還會逐步的生長。從這個數據就可以明顯發現我國患有胃癌的患者已經佔了全球一多半兒的發病率。,死亡的發病率已經高達了40%以上,據相關數據表示,每年我國會有癌症的人高達68萬人。其中有50萬人每年喲為癌症趨勢。
  • 「胃癌」多是拖出來的,初期若有這3個「現象」出現,要及時就醫!
    胃癌是十分高發的一種癌症,近年來,胃癌的發病率更逐年上升,很多人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其實這是不正常的,因為胃病變時,是會有明顯不適的。之所以,很多人胃癌一發現就是中晚期,追根究底,就在一個字——拖!很多人以為只是簡單的胃病就拖著不管,拖的時間長了以至於胃發生病變。
  • 80%的胃癌早期可以防治!胃癌來臨前的4大徵兆 你知道幾條?
    胃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汙染問題、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胃癌的發病率日益上升,甚至許多年輕人在花樣般的年華也患上了胃癌。事實上,胃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發現得太遲了!  胃癌一定是從胃的小毛病經過10年或是20年的時間最終變成的,而燒心和反酸就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胃癌早期徵兆。
  • 胃內有癌,吃飯先知,飯後若有4種異常表現,越早檢查越好
    事實上,胃癌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會忽視胃的求救信號。 胃內有癌,吃飯先知,飯後若有4種異常表現,越早檢查越好 1:打嗝異常 胃癌引發的打嗝與平時不同,當胃癌持續發展下去,影響到附近迷走神經或膈肌時,就會導致人不停的打嗝且會持續長達數十個小時
  • 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胃癌患者吃什麼好
    這種狀況首要是因為,胃裡邊的食物到了食管裡邊所導致的。胃會排洩胃酸,所以胃裡都是酸性的,而食管是鹼性的,當酸性的物質跑到鹼性的食管裡邊之後,就會腐蝕食管的黏膜。就想有火在心窩裡邊燒一樣的感覺。徵兆二、上腹部不適、疼痛上腹部不適也是胃癌最常見的初發症狀,主要表現為進食後有飽脹感或有燒灼感,反覆發作,發作的持續時間並不長,症狀也不是很劇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導致被忽視。如果常常會出現一些消化不良的狀況。比如說不想吃東西,感覺到厭惡想吐,或許胃裡邊反酸噯氣等狀況。也是需要去醫院進行排查,看看是否是胃癌。
  • 出現9個症狀一定要查胃,因為胃癌都可能出現,特別是這4類人
    2、幽門螺桿菌(Hp)感染: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但並不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就會發生胃癌。3、癌前病變: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後的殘胃,有可能轉變為癌。胃癌的症狀並不特異,很多胃病可能都會出現這些症狀,但是也不要因為胃炎和胃潰瘍等一些疾病也能出現這些症狀,而忽略了這些表現,一定要明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估計樸智勳由於工作忙,耽誤了,發現的太晚,導致醫治無效的。所以出現以下症狀的時候一定重視。1、食慾減退: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現為食欲不振和厭油膩。
  • 胃癌的症狀有哪些
    胃癌,顧名思義是發生在胃部的癌症,最初癌細胞是來源於胃的黏膜上皮細胞,最常見的病理類型是腺癌。早期胃癌術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9%~100%,然而晚期胃癌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即使積極採取綜合治療,其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
  • 飯後出現胃痛症狀,或是胃癌警報?這可不是在嚇唬你
    在生活中,有部分人吃完飯之後會出現習慣性胃痛。胃痛常常會使患者痛苦不堪,影響胃口,因此需要及時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飯後胃痛。如果是某些疾病引起的,最好馬上治療,以免胃部健康嚴重受損。那麼,飯後胃痛,可能是什麼疾病引起的呢?
  • 體內有癌,嘴巴先知!若長期口臭、反酸胃脹,或是胃癌已「到訪」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細胞發生癌變而引起的惡性腫瘤。在我國,胃癌僅次於肺癌,位居中國人最易罹患癌症的第二位。在不同地區,胃癌有著不同的發病率。數據顯示,西北和東部沿海地區的胃癌發病率要比南方地區高很多。此外,胃癌多發生在50歲以上,男女比例約為2: 1。
  • 90%的胃癌,一發現就是中晚期!飯後4個表現是前兆,別以為只是小毛病
    吃飽飯胃有4個表現,當心胃癌 對於胃的小病小痛,很多人都不重視,只當胃在「鬧彆扭」。 殊不知,這是在給胃悄悄地埋下一個個隱形「地雷」,「地雷」多了,總有爆的一天。 而等到有一天被引爆(查出胃癌)時,卻只會問:為什麼是我?!
  • 胃癌早期不痛不癢,身體的這4個「求救信號」,日常要注意
    近些年不僅我國胃癌患者逐年增加,而且胃癌患者還呈現越來越年輕的趨勢。胃癌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與生活中很多不良習慣息息相關,研究表明,這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才是胃癌的主要病因。一、如果吃完後經常覺得燒心,就要注意是不是胃部癌變有很多人在吃完飯後都會覺得燒心,甚至會有反酸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
  • 這裡不舒服,可能是胃癌的徵兆!忽視會出大問題!
    現代我國十個人就有九個有胃病,胃病若是合理的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腸胃功能退化,胃病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為胃癌。胃癌是我國各種癌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同時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雖然說胃癌非常可怕,但是如果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是有很大機率治癒的。但是很多情況下,胃癌在早期是很難發現的。
  • 胃癌發病率高,10類人群或是胃癌的高危人群,警惕胃癌「找上門」
    提到胃癌,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胃癌是一種危害率極高的疾病,在所有的惡性腫瘤中,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很高,而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和日常的飲食習慣有直接的聯繫;所以我們才要做好預防的措施,另外腫瘤教授提醒,以下十類人群更容易被胃癌找上門
  • 敏感肌發病率逐年增高 艾思諾娜基底膜修護臨床試驗啟動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吳豔)敏感皮膚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混淆皮膚敏感和皮膚過敏兩個概念,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吳豔教授指出而敏感性皮膚屬於一種皮膚的特殊狀態,一般好發於面部,表現為對多種接觸的物質的不耐受,出現灼熱、瘙癢、刺痛等不適等症狀,而相同的物質接觸非敏感部位則不會產生敏感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