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有多好?首映當天,影廳座無空席

2020-12-20 騰訊網

在2020屆柏林電影節中,賈樟柯導演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入圍了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單元。且在柏林首映當日,千人影廳座無虛席,雖說暫時還不能在國內看到這部影片,但是從這部紀錄片的主要內容來看,就十分令人期待。影片以賈平凹、餘華和梁鴻這三位作家的個人生活的講述為主線,拉開影片的故事序幕。

影片原名為《一個村莊的文學》,從這個名字不難看出,影片要講述的故事裡的人物,是跟村莊(賈家莊)絲絲相扣的。以這個村莊為起點開始拍攝,以幾位著名作家講述各自的故事為主線,帶觀眾進入中國文學旅程。

影片從呂梁文學季的故事開始。呂梁文學季,是由賈樟柯藝術中心發起創辦的,它匯集眾多作家、文學愛好者,是一個文學盛會,呂梁則是山西一個市名。

由賈平凹、莫言、餘華等這些才華橫溢的作家給我們講故事,不引人入勝也很難。賈平凹、餘華和梁鴻這三位作家分別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聽他們的故事,其實也是等於在聽那一代的中國人在講故事。

賈平凹及他獲得的「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大獎你肯定也不陌生了。賈平凹正是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作家,他的長篇小說《秦腔》大名鼎鼎,他也被譽為文學界的「鬼才」。賈平凹的文學作品語言非常細膩、樸實,但又極富哲理性。

而提起餘華,即使是閱讀文學作品較少的觀眾,腦海裡肯定也會立刻浮現《活著》的影子。餘華是60年代出生的作家,他的作品《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等幾乎無人不知曉,也一直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國外出版。

餘華是浙江人,他的作品打造出了真實、黑暗的世界,道出了人性之惡,生活之多艱。片名《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也正是取自餘華小時候去遊泳的一個想法,他聽說海是藍色的,卻看不到,所以他要知道海的藍色在哪裡,他要一直遊,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70後代表作家梁鴻的著作之一《出梁莊記》,此文寫的就是作家自己在困頓之時回到故土梁莊的所看所想。梁莊偏遠而貧窮,可是等你真正深入探尋、了解它,你才會了解這些村莊大地的智慧。所以說,這個原本的片名《一個村莊的文學》,正是說出了關於村莊的故事。雖說更名後《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似乎更有意蘊了,可是私以為,原名《一個村莊的文學》似乎也很貼切故事主旨。

但是,從海報看,也許本片要表達出來的內容,既跟村莊的「山」有關,也道出了「海」的意義呢?更多的細節,等待我們觀眾去細細品味。

相關焦點

  •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評價 賈樟柯通過作家講述生活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評價 賈樟柯通過作家講述生活  新華社柏林2月22日電 中國導演賈樟柯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21日在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全球首映。賈樟柯在2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時隔十年再拍紀錄片,他希望藉此「尋找歷史的證人」。
  • 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全球首映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中,當地時間2月21日下午,著名導演賈樟柯的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等主創出席了紅毯儀式及映後見面會。首映禮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也被電影中的情緒所牽動。
  •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三連映 賈樟柯新片獲贊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三連映 賈樟柯新片獲贊 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2月25日,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進行了重複場放映。
  • 賈樟柯柏林談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尋找歷史證人
    導演賈樟柯。片方提供中新網太原2月23日電 (記者 胡健)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正在德國柏林展映,主創一席人先後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式及新聞發布會等活動。23日,記者從片方了解到電影遠赴柏林的故事,賈樟柯表示,《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是在尋找「歷史的證人」。當地時間22日,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以及出品方代表朱瑋傑攜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出席由柏林國際電影節官方安排的PhotoCall以及新聞發布會。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右一)以及出品方代表朱瑋傑(左一)。
  • 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獲評「紐約電影節必看佳片」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國際版海報近日,《紐約時報》評選出2020年第58屆紐約電影節(New York Film Festival)十部必看佳片,中國導演賈樟柯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位列其中。十佳片單中還包括史蒂夫·麥奎因的《情人石》,斯派克·李的《大衛·伯恩的美國烏託邦》,以及今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得主、趙婷導演的《無依之地》等影片。
  • ...更加核心的中國敘事——訪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導演賈樟柯
    新華社柏林2月25日電專訪:用更加國際化的電影語言呈現更加核心的中國敘事——訪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導演賈樟柯新華社記者田穎 張遠「應當用更加國際化的電影語言呈現更加核心的中國敘事。」攜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來柏林參加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的中國導演賈樟柯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說。《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是賈樟柯時隔十年再次創作的紀錄片。該片追憶了已故作家馬烽,並通過賈平凹、餘華、梁鴻三位作家對個人生活及記憶的講述,反映中國人的真實生活。賈樟柯希望藉由這部紀錄片談論過去到現在的鄉村經驗,片中選取的作家具有鄉村和小城鎮經驗。
  • 經常感到失落疲憊,但還要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第70屆柏林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進行了全球首映。作為整個電影節的第一部展映影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可以說是有分量的:它關乎政治社會,關乎時代變遷,關乎人的生存境況,可以說緊緊扣住了柏林電影節一直強調的政治性主題。以它來為電影節「剪彩」,一方面似乎是新任藝術總監對柏林電影節一貫發展方向的隱晦說明,另一方面也無疑體現了賈樟柯在國際影壇的重要地位。
  • 作家梁鴻、詩人歐陽江河談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海報 時隔十年,「科長」又拍紀錄片了。在不久前落幕的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導演賈樟柯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入圍本屆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得到國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距離上一次拍紀錄片《海上傳奇》已時隔十年,這一次,電影的「主角」是一群作家。
  •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最孤獨的電影人,他還是那個山西汾陽小子
    #影視作品#賈科長又來了,帶著他的新作品《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亮相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首映上,賈樟柯顯得有些從容與自在,畢竟柏林是他電影人生的開始,這一次攜帶新作品來到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賈樟柯,是時隔了23年再度回到故地,這一切一晃而過,而賈科長仍然是中國電影人裡最特立獨行的那一個。
  • 感悟 一起在柏林電影節裡遊到海水變藍
    今天要推薦的是,賈樟柯時隔十年再次創作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海報(海報倒過來看有驚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是繼關於畫家劉曉東的《東》和關於服裝設計師馬可的《無用》後,賈樟柯將關注點又一次投向藝術家群體,也被稱為是賈樟柯「藝術家三部曲」的最終章。
  • 非常柏林第二彈:捕獲賈樟柯
    電影島賞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桃兒們,大家好,這裡是「非常柏林」特別節目第二彈。 二十二島主邱導本屆柏林電影節上,主要有四部華語片,分別是: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蔡明亮《日子》、齊溪主演的《平靜》、同志題材港片《叔·叔》。 繼馬不停蹄的開幕式和車輪戰看片後,二十二島主與邱導,分別採訪到了其中影片主創——賈樟柯。
  • 紅星大家│賈樟柯:盼望早日回到電影院,肩並肩坐在一起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開始叫《一個村莊的文學》,拍攝過程中,餘華向賈樟柯回憶起兒時的經歷,有一次遊泳,餘華想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賈樟柯突然覺得這句話非常適合電影的片名,「一直」意味著百經挫折困難重重,「遊」就是跋涉,「變藍」就是理想社會。賈平凹、餘華、梁鴻、馬烽等幾位作家都經歷過生活的艱辛,他們努力著,直到一切變好。賈樟柯覺得,這能夠很好地提煉出作家們身上的精神。
  • 《小武》4K修復版柏林首映斯科塞斯發賀信,賈樟柯撰文回憶「Mr.OK...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賈樟柯是今年第70屆柏林電影節的大紅人。2月21日,賈樟柯新作,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賈樟柯在《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首映式上此外,賈樟柯作為電影節70周年特邀嘉賓,出席了電影節70周年特別策劃的一系列活動。1998年,賈樟柯長片處女作《小武》在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該單元首獎沃爾夫岡·斯道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從此步入影壇。
  • 賈樟柯亮相大師班:主演《不浪漫》今冬或復拍
    開幕當日的第一場大師班活動,請來了中國導演賈樟柯向觀眾分享創作體會。大師班上,除了暢談疫情給電影人創作帶來的改編,賈樟柯還透露了接下來的工作計劃:由他導演、監製的6部影片正等待上映,他主演的電影《不浪漫》則因為拍攝環境的需要,有可能在今年冬天正式復工。今年2月,賈樟柯執導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
  • 《不浪漫》未開機 賈樟柯新電影《在清朝》延期搭景
    《不浪漫》未開機 賈樟柯新電影《在清朝》延期搭景  時隔23年,賈樟柯攜帶自己全新執導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和監製的影片《平靜》亮相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空餘時間中,賈樟柯接受了不少媒體採訪。  為了在柏林電影節的最後期限前完成《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的後期製作,賈樟柯也是抓緊了時間。「由於疫情,我們不能按計劃做每件事。
  • 《Mr.Ok 來到柏林》:賈樟柯攜新作品來到柏林電影節
    1998年,賈樟柯長片處女作《小武》在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該單元首獎沃爾夫岡·斯道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從此步入影壇。2020年2月21日,賈樟柯最新導演作品《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於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時隔多年,賈樟柯再次攜作品來到柏林。而這部電影,也是十點讀書聯合出品的首部電影。
  • ...賈樟柯榮宅直播;木心畫作首次亮相上海;去現場get「樂夏」同款...
    賈樟柯榮宅直播:對話許知遠、梁鴻8月31日至9月1日,PradaMode文化俱樂部將於上海Prada榮宅展開。知名導演、製片人和作家@賈樟柯在榮宅這個「麵粉大王」的故居,闡述「面」的多義性。8.31 3PM 賈樟柯對話許知遠:疫情下的個人9.1 11AM賈樟柯對話梁鴻:海水變藍那一刻2020年年初,賈樟柯最新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2020年3月,梁鴻第二部長篇《四象》面世。
  • 座無空席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座無空席,席:座位。座位沒有空著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出自:《晉書·王渾傳》:「時吳人新附,頗懷畏懼。渾撫循羈旅,虛懷綏納,座無空席,門不停賓,於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近義詞有:座無虛席、坐無虛席,座無空席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指人多。
  • 賈樟柯,中國電影最後一位遊俠|原創
    有網友仔細數了數,光是評論區留言的語種就有十幾種……90歲的戈達爾,依舊文藝範兒十足。中國導演裡,最忙的應該是賈樟柯。原定3月底全球發行的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和4月舉辦的「呂梁文學季」,都因為疫情被迫延後。
  • 賈樟柯:梁鴻的小說讓我有拍成電影的衝動
    而2020年年初,賈樟柯最新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電影詩意而坦誠的鏡頭對準的是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廣袤鄉村和書寫我們鄉村的作家們(梁鴻是其中的講述者之一),他們的口述與回望,呈現了一幅色彩明麗的中國社會變遷圖景。賈樟柯和梁鴻,都是對時代情緒和現實生活具有敏感捕捉力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