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拆彈」!巨大假性動脈瘤完整清除

2020-12-20 瀟湘名醫

博愛 求精 團結 創新

11月25日,來自本市51歲的楊女士入住我院骨外科。她1個月前曾於外院行右側股動脈穿刺造影手術治療後出現局部腫脹,予以加壓包紮等處理未見好轉,建議觀察。出院後發現右側腹股溝區隆起,疼痛不適,行走時嚴重。為求進一步治療,特來我院就診,收住骨外科。入院後進各項相關檢查,見右腹股溝下部隆起範圍約4*4cm,高出正常皮膚約4cm,周緣皮膚青紫,觸痛明顯,隆起上部可捫及脈動脈搏動,右髖關節屈髖受限。雙下肢CTA示:假性動脈瘤存在動靜脈瘻可能性大。入院診斷為:1、右股動脈假性動脈瘤2、高血壓病Ⅲ級 3、右腎結石。

骨外科彭成忠主任醫師、血管外科王樂樂副主任醫師和科室醫生們結合患者的病史、症狀、專科檢查及輔助檢查等,經過詳細周密的討論,商討最佳的治療方案,決定採用右股動脈假性動脈瘤清除、補片修補手術。考慮到患者年齡偏大,高血壓病3級,瘤體進行性增大,術中可能損傷神經、血管,術中術後大出血、動脈修補失敗等,手術風險相當大。為確保手術成功,手術團隊分析術中的潛在風險、意外情況和術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以及相應的預防處置措施等。同時積極完善各項術前準備,並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風險。

11月27日,手術順利實施。手術醫生們利用顯微器械仔細精準操作,將假性動脈瘤完整清除後,找到股動脈破口已撕裂成多塊,可見多處活動性出血,動脈管壁缺如。此時擺在醫生們眼前的難題是:如何處置大血管多處漏血?主刀醫生王樂樂果斷使用人工血管補片精細修剪後置入,與缺損血管進行完美縫合。觀察半小時後見缺損部位無繼續漏血,血管完整,股動脈搏動正常。在麻醉科手術室的通力合作下,經過兩個多小時緊張而默契的手術,手術順利完成且無血管神經損傷,患者生命體徵平穩。術後,患者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病情穩定,恢復良好,疼痛明顯減輕,下肢活動自如,未發生血管漏血、破口攣縮、傷口感染、深靜脈血栓等併發症,楊女士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術後一周即順利康復出院。

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院血管外科技術邁向了一個更高的臺階。血管外科專家王樂樂副主任醫師介紹到:血管外科(Vascular Surgery)是外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針對除腦血管、心臟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人體除了毛髮、指甲、角膜等以外,血管遍布全身。因此,血管外科涵蓋的範圍很廣。

疾病定義:

一、動脈疾病

(1) 擴張性疾病: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假性動脈瘤

全身血管圖

(2) 缺血性疾病:動脈硬化閉塞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栓塞、頸動脈狹窄症、腸繫膜血管病變。

二、靜脈疾病

(1) 倒流性疾病: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

(2) 回流障礙性疾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布加綜合症、Cockett症候群、靜脈血栓後遺症。三、其他(1) 動靜脈瘻(2) 血管畸形

治療手段: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

治療進展:

一、靜脈曲張的微創治療

靜脈曲張當日手術、半導體雷射微創閉鎖術、雷射閉合術(EVLT)、電凝術、射頻閉合術、刨吸術、帶膜支架腔內隔絕術(TRIVEX)、內鏡下交通靜脈離斷術(SEPS)。

二、動脈瘤:帶膜支架瘤腔內隔絕術。

三、動脈狹窄、閉塞

頸動脈支架(CAS)、股淺動脈的介入治療、膝下長球囊技術治療糖尿病足。

四、靜脈血栓

置管溶栓術、髂靜脈介入開通術。

目前我院已開展的血管外科技術有

1.真性動脈瘤人工血管搭橋手術

2.假性動脈瘤清除、補片修補手術

3.外周動靜脈造影

4.動靜脈切開取栓

5.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腔靜脈濾器植入

6.動脈硬化閉塞症球囊擴張、支架植入等

來稿:謝敏娜 微編:王芷楊

審核:王樂樂黃立 劉朝暉終審: 張見日

投稿郵箱:664159023@qq.com

湘東風採 | 原創 | 醫院動態 | 身邊事

- THE END -

【來源: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假性動脈瘤 什麼是假性動脈瘤
    假性動脈瘤是指動脈壁全層結構破壞或損壞,只殘留主動脈內中膜外膜和血液溢出血管腔,由周圍的組織包裹,動脈壁沒有完整的動脈壁的三層結構,周圍組織或僅存的主動脈動脈外膜。③假性動脈瘤累及左鎖骨下動脈,無法進行胸降主動脈帶膜支架主動脈腔內修復術的患者。④感染性假性動脈瘤的患者。
  • 主動脈假性動脈瘤破裂,濰坊市中醫院覆膜支架腔內修復術化險為夷
    近日,濰坊市中醫院介入醫學科成功為一位車禍傷並胸主動脈假性動脈瘤患者進行胸主動脈創傷性假性動脈瘤腔內修復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已痊癒出院。主動脈假性動脈瘤是一種少見的主動脈疾病。主動脈假性動脈瘤是指由於主動脈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動脈鄰近的組織包裹而形成血腫的一種疾病,多半發病急,有劇烈的胸痛。
  • 動脈瘤佔據整個膽囊 醫生「憑手感」3小時摘除
    54歲的羅芳(化名)有些不幸,自己的膽囊內竟背著一個隨時可能要命的「炸彈」;而羅芳又很幸運,通過醫生的妙手,成功實現了安全「拆彈」。據了解,肝右動脈假性動脈瘤侵入膽囊的病例至今國內外文獻均無相關記載。經過進一步檢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外科醫生發現羅芳的肝右動脈有假性動脈瘤形成。普外科王明博士解釋說,動脈瘤並非癌變腫瘤,而是血管病變後出現外擴膨脹,「就像是老化的水管子鼓了個包。」動脈血管膨脹處一旦爆炸破裂,就會立刻導致大出血,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搶救。對於患者來說,幾乎就是死亡的代名詞。
  • 刀尖飛舞 顱腦「拆彈」
    他就是大腦地帶「拆彈」專家——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李雪松。他是我市神經外科界第一位醫學博士,在惠州地區開創性地完成了許多臨床及科研工作,多項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救治了數以萬計的傷病患者,先後被評為全國人文醫師、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等,最近又獲評市名醫。 人物名片 李雪松,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 兒童顱內動脈瘤是怎樣形成的?|細菌性動脈瘤|顱內動脈瘤|血管|損傷...
    兒童顱內動脈瘤是指發生於15歲以內的兒童病人的顱內動脈瘤,它的發病率佔所有顱內動脈瘤的0.5%~4.6%。兒童顱內動脈瘤的病因、發生部位、大小、臨床表現、自然史及腦血管痙攣發生率與成人顱內動脈瘤有顯著不同。
  • 拆彈專家2:縱然劉德華拆彈失去一條腿,核彈蘑菇雲升起挺起脊梁
    巨大的核爆聲,沖天而起的蘑菇雲,紛飛的玻璃幕牆,驚恐的人群,機場瞬間成為了人間煉獄。這一枚世界上最小的核彈,爆發出了巨大的威力。最多的疑問這也是幕後大反派陰謀開始的起點,拆彈專家潘乘風前往拆彈,炸昏當場,而後經歷了什麼?又被幕後黑手注射了什麼藥物?導致他記憶全失,這個過程中,他是否被利用做出了接二連三的爆炸案?
  • 顱內動脈瘤血流動力學
    後天因素中,動脈粥樣硬化為主要病因;感染因素也可導致顱內動脈瘤的發生發展。外傷性動脈瘤佔0.5%左右。 (2)非出血症狀,與動脈瘤的體積和發病部位密切相關,主要是由於動脈瘤對鄰近神經和血管的壓迫所致。腦血管痙攣、顱內壓增高、動脈瘤破裂出血等均為顱內動脈瘤的嚴重併發症。嚴重的腦血管痙攣可引起腦缺血,從而使整個腦功能發生紊亂。
  • 「央廣網」患者下腹隱痛隱藏巨大動脈瘤?中山一院團隊成功拆除...
    央廣網廣州12月14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潘曼琪 彭福祥)記者今天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文簡稱「中山一院」)獲悉,近期,該院為一重慶患者成功實施手術介入位於右腎的巨大動脈瘤,右腎超五成功能得以保留。
  • 動脈瘤破裂出血竟然如此兇險?1/3患者當場死亡、1/3致殘|顱內動脈...
    早期手術可避免再出血,並可清除蛛網膜下腔出血以緩解致命性的動脈痙攣,早期手術除了夾閉動脈瘤外,還可行基底池引流,這樣處理比單純夾閉動脈瘤的效果好。    ① 外科夾閉:在顱骨上切開一個開口,稱為開顱術,用來定位動脈瘤。在動脈瘤的「頸部」上放置一個小夾子,阻止正常血流進入(圖3)。這個夾子是用鈦製成的,永久性地留在動脈上。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完成首例主動脈弓動脈瘤全去分支雜交手術
    紅網時刻7月15日訊(通訊員 羅丹)65歲的姜先生因胸部隱痛1周,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患有主動脈弓動脈瘤,收入住血管外科。動脈瘤位於主動脈弓部且累及了左側鎖骨下動脈由於動脈瘤位於主動脈弓部且累及了左側鎖骨下動脈,手術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做傳統的開胸動脈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換手術,需停循環,在體外循環深低溫下進行,對心、肺、腦等重要器官損傷巨大。由於患者合併有慢阻肺,很難熬過圍手術期高風險併發症。
  • 電影《拆彈專家2》首映口碑強勁預售
    電影《拆彈專家2》將於12月24日全國公映,目前預售正在火熱進行中。作為拆彈系列的第二部,邱禮濤和劉德華曾放狠話「如果第二部不夠新就不會拍」,他們用兩年時間打磨劇本,不僅帶來全新的故事,還有全面升級的核彈危機,火藥味十足。除了飾演拆彈專家潘乘風,身為監製的劉德華,為了呈現電影的最好效果,在片場「力求完美」,連道具擺放的位置都精確到釐米,相當認真負責。邱禮濤和劉德華這對黃金搭檔的再合作,也讓觀眾對電影《拆彈專家2》更為期待。
  • 老人腦腫瘤破裂哈醫大四院「拆彈」
    神經外科的李利教授為她進行了支架輔助下行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將這個顱內「炸彈」徹底清除。目前鄒老太意識清楚,言語正常,肢體活動自如,正在恢復中。李利表示,腦動脈瘤在正常人群中發病率在2%至5%,首次破裂出血死亡率達到30%至50%,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
  • 《拆彈專家2》被贊「太炸了」,12月24日有望掀起觀影熱潮
    《拆彈專家2》展開了全新故事,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形象上是一位「殘障拆彈專家」,前後性格的反差讓觀眾讚嘆「在一部電影裡,感覺看到了兩個劉德華」。《拆彈專家2》也促成了劉德華和劉青雲,18年後再度攜手,電影裡既有雙雄對峙的緊張,也有聯手對抗炸彈危機的感人兄弟情。此次也是倪妮首次飾演警察,看過片後,觀眾力贊龐玲警官「又颯又美,有勇有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