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雨似
你是怎麼來結交朋友的?
在「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所著的《人生十二法則》這本書中,第三條法則就是:放棄損友,與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非常果斷,彼得森教授讓大家「斷舍離」那些「壞」朋友,停止所謂的無效社交。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擺脫「強迫性重複」
如同水往低處流,人總是要往前看。
當我們處於新環境中時,一開始會陷入混亂,壓力在所難免,但有人能從中看到新的希望。
努力融入、適應當下的環境,你就是更高圈子裡的人,但是,如果一開始就忍受不了新環境帶來的混亂、壓力,便只能永遠生活在當前圈子甚至下降。
所謂成長,就是跟過去說再見,蛻變之後與更上進的人一起,鋪就更好的人生道路,但有人並沒有把握住這樣的機會。
彼得森教授提到:「當一個人自我價值感很低或者拒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便會選擇與那些生活已經一團糟的人為友。」
這樣的人認為自己不值得更好的,更不會主動去做出改變,反而覺得當下就很好,「更好的」才是麻煩。
所以,他們總是無意識重複過去的糟糕經歷,弗洛伊德稱此為「強迫性重複」。或者他們只是通過過去來獲得掌控感,又或者他們這樣做只是迫不得已。
明明知道熬夜、暴飲暴食垃圾食品不好,可就是改不了,一次次的循環往復,因為這讓自己很有安全感,又獲得掌控感,不願意做出一點點的改變,心裡其實是痛苦的。
不需要為別人的人生負責,更不要試圖改變他人
可能你與糟糕的人交朋友只是想幫助TA,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他們想要改變現狀嗎?真的需要你的幫助嗎?
你得先弄明白他為什麼身處困境。對於主動選擇墮落的人,我們無法一而再再而三地拽著他們往上走。
當你發現你樂於助人的熱忱並無改變,但是幫助了多年的朋友卻毫無長進,你就要好好問問自己,你是在幫他嗎?還是喜歡在他面前的優越感?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及時遠離那些會拖你後腿的人。我們都不是聖母,沒有犧牲自己拯救他人的義務。你也改變不了他人的人生,先做好自己再說。
你應該保持明辨是非,獨立思考。
放棄損友,與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友誼應該是互惠的結果。
與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不是自私,而是讓彼此變得更好。
真心希望你好的人,看得見你的好,重要的是,還看得了你的好。
相反,周圍那些不上進的人,還會阻擾你去進步,因為你的進步讓他們害怕。
然而,和善良上進的人為友並不比和糟糕頹廢的人為伍容易,因為前者代表了一種理想,和他們同行需要力量和勇氣。「龍蝦」教授是這樣說的。
真正的朋友難得,得珍惜。倘若沒有,也別慌。
怎樣結交真正的朋友?
1、擴大社交圈
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擴大,渠道很多,線上線下都可以。
2、用一顆真誠的心
不要欺騙別人,真誠才會換得真心。
3、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
交朋友要靠吸引,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會吸引更多志趣相投的人。
4、用心傾聽,共情
多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角度想想,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每個人都值得被愛。
5、互惠
無論是交朋友還是談戀愛,理應選擇與自己共同進步的人,因為這樣的關係才能持久,一旦關係失衡,關係遲早破裂。
努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擁有同等的交換價值,這是人際關係的本質和互惠原則的基礎。
結語
你有父母,有兄弟姐妹,將來也會有自己的子女。脫離家庭這個範圍來說,整個世界、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在某些適當的情況下成為你的朋友。
易卜生曾說:「朋友是生活中的陽光。」沒有朋友你的生活就沒有陽光,可見朋友是你人生中不能缺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