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薦】為什麼30歲以後很難再結交朋友

2021-02-13 人民網


《為什麼30歲以後很難再結交朋友》,作者:亞歷克斯.威廉士,本文刊載在2012年7月13日《紐約時報》,和菜頭翻譯為中文。為了便於國內讀者理解和接受,採取了意譯的方式,把文章的背景全部改在了中國,人名也替換為中文名。

30歲後,人們為何很難結交親密朋友?

1)你開始覺得人生有限,不能過多用在與陌生人交流;

2)結交好友的三個外部條件很難滿足:近距離接觸、反覆見面、計劃外的互動;

3)社會地位和收入差異;

4)對方配偶的介入;

5)子女限制了你的社交圈;

6)你對好友的標準比年輕時嚴格得多。

當你到了三四十歲,會有許多新面孔通過工作、孩子甚至是微博進入到你的生活。但是真正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就是那種你在大學時代結識的老友,那種你危難時第一個想起來的好友,卻越來越少了。

人到中年,四處逛蕩的年少輕狂日子,真心話大冒險一樣的生活,都漸漸褪色。越來越緊張的日程表,事情輕重緩急的變化,都讓人們對朋友的要求越來越挑剔。

無論你結交了多少朋友,一種宿命的感覺在你心頭縈繞不散:你十幾二十歲時候結交好友的那個階段已經基本結束了。現在,你只能去結交一些點頭之交,甚至只能稱得上是熟人的人。

而一旦你遇見生活中的重大變故,比如說搬家或者離婚的時候,你就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缺少朋友。

當這種感覺襲來時,趙珊珊幾乎喘不過氣。她是北京一家教育基金會的執行董事,幾個月前剛從北京搬到上海。當她準備舉辦自己39歲生日晚會的時候,儘管她有857個QQ好友,509個微博粉絲,卻發現根本湊不齊一桌客人。她說:「回想起人生中各個交友的階段,發現我大部分朋友絕對都是在高中時代,和做第一份工作時結識的。」

羅高是一位在遼寧工作的心理醫生,四十多歲離婚以後,他發現自己多年來一直把重心放在事業和家庭上,朋友們都已經淡出了他的通訊錄。羅醫生說:「好像突然之間,老婆就從全家福裡消失不見,你發現自己前所未有的孤獨。」現在,羅高已經56歲,他感嘆說:「我就算是去學廣場舞也不可能再去找個女人了,我更願意認識幾個老哥們,舉起高粱酒,來!整一個唄?」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趙麗華在針對同齡人的研究中發現,人越接近中年,所結交的人也就越少,同時和既有的朋友之間則關係變得更加密切。

她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枚鬧鐘,每到人生的某一關頭,比如說進入30歲的時候,就會鈴聲大作。它提醒人們人生易逝,請停止四處交遊,專注於此時此地。她說:「你會開始全心投入在情感上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你不再有興趣參加各種飯局和聚會,而是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

在上世紀50年代,社會學家們提出了結交摯友的3個重要條件:1、緊密接觸。2、經常性的不約而至。3、能讓人放下戒備,彼此袒露心跡的場景。但是隨著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要滿足這3個條件已經越來越困難了。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千帆認為,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大學時代裡遇見了自己的終身好友。

在職場上,由於同事經常變更,人際之間的緊密接觸就難於維持。去年,熱播劇《甄嬛傳》的編劇流灩紫在該劇試播時遇見一位叫做阿珍的女士,在工作中,她們走得很近。幾乎沒多久她們就知道了對方的健身和飲食習慣。當流灩紫動念想來一杯咖啡提神的時候,都不用她說,阿珍就已經遞過來一杯。

「但是,試播工作一結束,沒有了這種日復一日的接觸,要保持緊密關係就很難了。」流灩紫說。她們現在也偶爾約個時間出來三裡屯喝上一杯湯麗水,但是在789一起從下午一直漫步到晚上,再一頭扎進南鑼鼓巷酒吧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工作環境裡因為競爭的關係而火花四射,所以人們學著在同僚面前隱藏自己的脆弱和怪異。王千帆教授說:「工作中的友誼總是帶有一種交易的感覺,很難說什麼時候社交才會告終,而真正的友誼得以開始。」

職場的升遷和薪水多寡也很麻煩。左小先生是一位住在北京宋莊的藝術家,他說:「如果你的朋友比你賺太多或者太少,都會讓人覺得很怪。」最近,他邀請一對很有發展前景的夫婦進入他的圈子,但是很快朋友們因為這對夫婦談錢成癮而對他們厭惡不已。

左小說:「在我們的婚禮上,那些和這對夫婦坐在一起的朋友後來向我們抱怨說,這兩公婆老在問他們賺多少錢。賺得少的人覺得這個話題很不爽,而賺得差不多或者很多的人也覺得這麼討論收入讓人很尷尬。」

一旦夫妻雙方都彼此交往,挑戰來得更快。《新京報》記者安靜稱,和別人兩口子交朋友,就像是複雜的排列組合。她說:「你不僅僅要擔心別人老婆是否喜歡你,你還的擔心別人老公是否喜歡你,以及你老公是否喜歡他老婆,你老公是否喜歡他本人。」

不就以前,剛搬完家,她邀請丈夫的新同事夫婦來家裡吃飯。但是對方的太太明顯對她家的裝修了一半的房子和餐桌上的速凍餃子不感冒。安靜說:「我一眼就看出來了,那位太太一準是被哄著騙著才肯來,而是她坐在我們的宜家凳子上的時候,活像是皇上家的格格屈尊進了一個寒窯。」

這兩口子還沒吃水果就閃人了。第二天上班,對方丈夫抱歉說是因為妻子昨天太累。「不用說,我們肯定是不會再和他們吃飯了。」安靜這麼說。

如果加進孩子會讓這筆糊塗帳更難算。突然之間,你被一個由家長組成的新朋友圈所包圍,可是這個圈子的情感紐帶最多也就能算是聊勝於無。就像相聲演員郭德綱在 天橋的一場演出裡說的那樣:「我一整天和一幫帶著孩子的孫子待在一起,但我不會跟這幫孫子組飯局,因為不是我想認識這幫孫子,是孩子們黏在了一塊兒。他們 為什麼在一起,那是沒溜兒的事兒,純就是因為都是小孩兒。」

甚至當家長發展出了彼此之間的情感紐帶,這種友誼的結果也是脆弱的,它屈從於孩子們的心血來潮。

44歲的貝志城是北京市的一名地產商人,他和他的太太與另一對家長由於孩子們的關係成為了朋友,當時,兩家的孩子都還是好朋友。但是,後來孩子們絕交了。當兩家人決定在院子裡烤串的時候,貝先生的兒子說:「我能讓我其它的朋友來嗎?」

外部因素不是唯一的障礙。人過三十,人們經歷了交友心態上的轉變。早年間的自我發現變成了自知之明,所以你選擇自己周圍的朋友更挑剔了。2004年出版的《土豪的危機:成年後如何交朋友》一書的作者馬伯庸說:「年輕時交朋友,只是因為一杯青島純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後,我們的桌子抬高了很多。」

控制癖、公主病、自大狂,這樣人都不再適合成為朋友。

現居香港的戰略投資顧問馮唐先生甚至開發出一套挺好玩的百分制朋友打分表,100分是最好的朋友。當新朋友表現得讓他討厭或者沒有忠誠度時,馮先生就在心裡為他扣分。他說,十次裡有九次,新朋友最終只能得到30分到60分然後滾蛋,也就比熟人好一點點。

馮唐說:「你遇見個不錯的人,但是一旦他們一次不回電話,掉到90分。兩次,立即50分。如果認識的第一個月裡就遲到,再扣10分。不過,也有人因為言行得當而得到加分。」

受既往的經驗影響,人們越發對友誼有了宿命論的看法。

我的朋友寧財神。有一次他說:「當你還年輕的時候,你對更嚴肅地去定義什麼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我對於友誼的看法來自電影《英雄本色》和《縱橫四海》。好兄弟,講義氣,朋友如手足,如果做不到完全忠誠就意味著絕交。而等我成年以後,這種想法變得不現實了。」

到了人生這個階段,你已經遭遇過許多令人厭倦甚至是失敗的人際關係,開始努力承擔起責任,認真經營工作、家庭和既有朋友的關係。所以,你對傾心結交新朋友這件事變得更加謹慎小心。38歲的寧說:「你更加了解人的缺點,也對自己讓人失望的那一面看得更清楚。」

他總結說:「我對什麼是真朋友的標準從來沒有變過,只是使用『朋友』兩個字的時候更加寬鬆一些。現在要交一個真正的朋友,好兄弟那樣的朋友,實在是太難了。」

另外一部分人,類似基金經理李開復,採取了降低交友期待值的辦法。李先生說:「我找到了極為有效的交友方法,找到不同的人來滿足我不同的交友需求。我有一個酒友,一個書友,一個育兒之交,幾個球友和一個鍛鍊身體的朋友。比起精疲力竭地尋找新朋友,這種方式更容易填補生活中的空虛。」

還有的人從友情的谷底爬起,倒撥時鐘,回到他們20多歲時忙的喘不過氣的社交生活。

王小山是一家電臺的總監,30多歲北漂到北京。到了北京之後他覺得如此孤獨,以至於經常帶著自己的貓去朝陽公園散步,希望能搭上什麼人聊聊,結果只是收穫了一堆「你丫有病啊」的目光。於是,他決定創建一個北京社交網絡,通過組織人們觀看國安隊比賽和紅酒品鑑會來交友。現在,這個組織擁有2000名成員,大部分都年過三十,王先生把其中的200多人視為好友。

「人們要想走出第一步的確需要點勇氣。」王小山說。「我希望我能夠能讓他們在這事上容易一點,畢竟,我經歷過。」

秉承王小山的這種精神,我最近給大力打了個電話,我們打趣說都忙得實在沒法子出來混,然後約好下一次一起吃飯。

我知道,那是三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作者:亞歷克斯.威廉士)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人民網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人民網

添加朋友→搜號碼:people_rmw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查閱更多內容,喜歡此文請點讚

相關焦點

  • 英國《讀者文摘》:50歲以後如何結交新朋友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英國《讀者文摘》網站發表了題為《50歲以後如何結交新朋友》的文章稱,許多人活了半個世紀後發現,生活並不像他們希望的那樣充實。文章列舉了50歲以後結交新朋友的一些建議。全文摘編如下:如果你超過50歲,而且最近發現自己的日記是空的,那麼你並不是孤例。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30歲以後,要懂得交朋友
    30歲以前我們交朋友是跟著感覺走,因為這個時候的我們,能玩得起,也能輸得起。而30歲以後我們交朋友,那就需要帶著理智和冷靜去重新的認識眼前的朋友。年輕的時候,我們沒有壓力和負擔,可以肆意的揮霍自己的青春。即使交到了「狐朋狗友」,也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消耗。
  • 曾國藩:把握交友的三重境界,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在社會中生存,難免會與人交往,會結交朋友,那麼,如何結交朋友,如何尋求別人的幫助,則是大有學問的,曾國藩在多封家書中,都提到如何交朋友。從這些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對於交友有一套自己的認識和辦法。
  • 30歲以後為什麼朋友越來越少?狗年讓我想到了彼此的忠誠
    這個問題倒是很現實,30歲後的人生走向了個體的成熟。人生伴侶基本已經出現,當這個最熟悉的人出現後,他或者她對你的交友就會給出建議。愛情和友情在權衡的時候,愛自然要佔上風! 30而立,根據事業,每個人都會選擇一個圈子。一個人的社會定位,就在於你在哪個圈子。
  • 喜歡結交朋友,但真心朋友很少的星座
    生活中,朋友是最不可缺少的,特別是在外面拼搏的人,他們最缺少不了朋友的幫助,但是,有很多人雖然喜歡結交朋友,但真心朋友很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十二星座中,有哪幾個星座的真心朋友很少。白羊座:白羊座的人喜歡熱鬧,喜歡結交朋友,一大堆朋友圍在一起暢談理想,聊一聊家常,這種生活是他們最為嚮往的。但是,白羊座人把朋友當成知己,朋友去不把他們當回事,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那些所謂的朋友都會不知去向,留下白羊座人獨自傷悲。
  • 結交職場朋友四大原則,看看你為什麼老交不到真心朋友吧!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職場,在職場中該如何結交到真心朋友呢?2. 我們老結交不到真心朋友,難道是結交的方式不對嗎?【閒聊】職場無朋友,將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一定的影響。如無人關心無人問、無人幫助無人解悶等,那在職場中該如何結交到真正的真心朋友呢?
  • 為什麼說窮人以後再難考上公務員?
    經濟條件越好的考生,上岸的概率也越大,為什麼呢? 1、視野閱歷廣有錢不一定是學霸,但是同樣的天資與努力,經濟條件好的往往有能力接觸到更大的世界,獲得更好的資源。破萬卷書是一方面,行萬裡路是另一方面,都是知識經驗的獲取方式。
  • 30歲之後,我們應該怎樣交朋友
    朋友,很多時候,像酒,得儲藏起來,你不需要時時拿出來炫耀,但當你的人生遇到各種磕碰,或者重大事件時,例如搬遷、事業上受到打擊、離婚等等的問題時,才會意識到:有個可以真實相對,不怕袒露出自己傷痛乃至醜陋一面的朋友,是多麼的重要。
  • 幼兒如何結交朋友
    再長大一點,他發現身邊會有跟他一樣同齡的小朋友。他渴望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這便是小孩子的社交。我們大人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安全自由的結交朋友。問我要不要這個小朋友跟他家寶貝做朋友?如果遇到小朋友愛撒謊,又愛偷拿東西,那這樣的小朋友明確告訴孩子不要結交。像問題中這個小朋友。愛告老師又愛告家長,這只能說明這個小朋友愛表現,愛出風頭,並不屬於大錯。再次,【讓孩子自己決定要不要交朋友】:告訴孩子,你結交朋友是你的自由。順從自己的心意。感覺能玩在一起就做朋友,不能玩在一起就做普通朋友。
  • 抱歉,30歲+的職場女性很難乘風破浪
    在中文語境裡,對於女性而言,30歲是一個頗為可怕的字眼,它往往意味著女性逐漸失去青春魅力,很難再以貌勝人。我原來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女性朋友,大概在十年前她已經年薪四五十萬,但是很多家庭問題導致她不能工作,於是她從生完孩子到現在十年,沒有辦法再工作。我還認識一個朋友,她是會計事務所的資深審計,年薪很早已經到百萬,也是很棒,後來是因為孩子上學,她把工作辭了。因為她覺得工作永遠會有天花板,她就是碰到天花板往後退,孩子可能更需要她,因為沒有人照顧。
  • 大多混得好的職場人,30歲以後跳槽不投簡歷,而是靠這5種途徑
    我說:50歲的人壓根不靠簡歷找工作;甚至可以說,30歲以上的人,基本都不靠簡歷找工作了。原因很簡單,不讀研究生,一般是22歲參加工作,到30歲已經工作8年;讀研究生,也工作有5年了。如果在一個行業或崗位上持續深耕的話,會有不錯的積澱,同時也會擁有一定的人脈關係。這個時候,求職渠道變多了,並不局限與於投遞簡歷這樣的「被動求職」——即等著被用人單位挑挑揀揀。
  • 30歲以後,這5個坑絕對不能踩,否則很難爬出來
    究其原因,這位長輩今年48歲,夫妻感情和諧、孩子學習成績優異、經濟收入穩定,據他說,夫妻倆一年的收入在50萬以上,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可以說是周圍人羨慕的對象。前兩年,不知怎的,他從原單位辭職,跟著朋友開始創業,結果血本無歸,還欠了幾百萬的外債。妻子也因此常跟他吵架,以前的穩定生活更是一去不復返。
  • 人生在世,結交一個真正的朋友太不容易了
    文/和雨似你是怎麼來結交朋友的?在「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所著的《人生十二法則》這本書中,第三條法則就是:放棄損友,與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非常果斷,彼得森教授讓大家「斷舍離」那些「壞」朋友,停止所謂的無效社交。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擺脫「強迫性重複」如同水往低處流,人總是要往前看。
  • 怎麼結交朋友很重要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什麼樣的人都有,怎麼結交朋友呢?學會辨識這五種人,會讓你受益終生!1,你找他借錢,他二話不說,就借錢給你,這是奇人,必須摯交。2,你多次幫他,就一次不幫,他就記仇,這是人渣,必須斷交。
  • 30歲不結婚真的晚了,男人必須在30歲前結婚,否則很難娶到好老婆
    優質男不一定娶得到優質女,男人必須在30歲前結婚,否則很難娶到好老婆關於婚嫁,大家都在催女人要早點嫁人,不然過了30歲就嫁不出去了,但是真的很少關注男人,男人如果到30歲還沒結婚,還會再遇到年輕貌美性格好的女人嗎?
  • 結交朋友以真誠為基礎 對待朋友要言必行,行必果
    朋友在哪裡?這個問題讓很多女性迷茫。這些女人會羨慕那些長袖善舞、活潑外向的女人,認為她們似乎天生就有交朋友的才華,永遠不會寂寞。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交友廣泛的人並不都是天生善於交際的,很多知交滿天下的人在經營友情時都下了一番工夫。1.結交朋友以真誠為基礎結交朋友要真誠。
  • 30歲以後,這兩種朋友不能幫,幫了,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文章作者:琢磨君錢鍾書先生說:「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這個人是沒出息的;到了30歲還狂,也是沒出息的。」張愛玲在《半生緣》裡面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網上有個段子:越來越多的男人下班後,寧願坐在車裡抽菸、看手機、發呆,也不願意回家。為什麼?因為他們想享受一個人的短暫獨處。
  • 30歲以後再考研還有用嗎?
    30歲以後再考研還有用嗎?如今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往屆生考研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中不乏一些大齡考生。很多往屆考生在考研複試的時候因為年齡的緣故被不少導師責難,甚至在同等水平的條件下,導師會優先考慮應屆生。年齡超過30歲的人考研還有用嗎?為何不建議超過30歲再考研?不僅僅是研究生導師會排斥大齡考生!有人會問:30歲有資格考研嗎?現在研究生報名已經取消了年齡限制,即使你符合報考條件,即使年過花甲也可以考研。只不過不建議30歲以上的人考研,卻不僅僅是研究生導師會排斥大齡考生!
  • 在20歲~30歲這個年齡段,為什麼單身的朋友越來越多?
    30歲這個年齡段為什麼單身的人卻越來越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離婚率只增不減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這不是小編今天要強調的重點,今天小編會從以下四個方面去分析在20歲~30歲這個年齡段,為什麼單身的人越來越多。1.硬性需求得不到滿足在20歲~30歲這個年齡段,為什麼單身的朋友越來越多?
  • 臺灣阿嬤的私房菜:結交大陸朋友解臺青鄉愁
    中新網貴陽5月12日電題:臺灣阿嬤的私房菜:結交大陸朋友解臺青鄉愁  作者周燕玲  「阿嬤!我的菜要多放一點辣椒。」一位年輕食客對著廚房的方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