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BNO護照對持有者的範圍有著嚴格的限制,只有在1997年7月1日前出生或登記的香港人,才有資格申請BNO,而且該身份不能繼承。英國政府很清楚,那些反中亂港的抗議者以年輕人為主,真正有資格申請的人數有限。
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近期,英國政府頻頻借"護照問題"擺出所謂"救港"姿態,然而港媒近日卻披露了這樣一則消息:兩名持BNO護照的香港人抵英後,被入境人員要求申請庇護,否則將被遣返。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政府官網上關於BNO的指導方針中並未提及任何關於庇護的信息,相關報導也沒有就"申請庇護"一事給出合理解釋。這與英國一貫在該問題上的高調大相逕庭。嘴上說著"救港",等港人真來了卻又百般推脫,英國的這波操作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中國的一句老話:口惠而實不至。這兩名持有BNO的香港人入境英國時經歷了什麼?他們又為何會被英國以種種理由"刁難"?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香港"東網"9日援引英國媒體報導稱,有2名港人早前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入境英國時,分別被入境人員要求申請庇護,否則遣返他們。二人被迫申請庇護。
香港"東網"報導截圖
"東網"援引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其中一名港人是任職銷售經理的34歲男子,他於7月15日抵達倫敦機場。過海關時,入境人員遞給他一份文件,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還有一些空格需要填寫。入境人員告訴他,除非申請政治庇護,否則不能入境。
另外一名香港人,現年32歲,是一名IT經理。他是在7月7日抵達英國,面臨到的遭遇同樣是,入境人員在看到他持有BNO護照後仍然不批准其入境,能夠入境的唯一條件就是申請政治庇護。
對此,英國內政部回復英媒置評請求時稱,目前已更新相關指引,英國內政部重申香港BNO籤證將於明年1月開放申請,符合資格的BNO持有人可在英國境內或境外申請。經現行政策入境的BNO持有人,屆時可申請改變逗留方式至香港BNO籤證。報導稱,兩名港人目前可於明年1月申請香港BNO籤證。
獲知相關報導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9日下午在臉書上發文揶揄到:試想如果7月1日晚涉嫌用刀刺傷警察的男子成功逃到英國,英國政府大概也會給予"庇護"了。反過來說,倫敦街頭一天到晚的hate crime (仇恨罪行)和毆鬥,犯罪分子來了香港,我們也應該給予"庇護"了。
梁振英還向已逃到倫敦的亂港頭目羅冠聰喊話:"請告訴英國罪犯。"
梁振英臉書截圖
BNO護照持有者為何會被"刁難"?
圖源:香港《南華早報》
根據報導,這兩名香港人均持有BNO護照。那麼為何又會被英國以種種理由"刁難"?就此問題,環球網記者專門採訪了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
在李曉兵看來,這裡面可能有英國方面非常狡猾的政治操作。英國善於"口惠而實不至"的政治宣傳,在國際政治棋盤上,英國人的手法非常多樣。他們希望凸顯自身的影響力,但在涉及自身實際利益的問題上,英國絕不可能吃虧。在BNO問題上,英國方面是非常現實的。他們非常清楚,香港的這些亂港分子,到了英國也不會是省油的燈。因此,英國絕不會對那些"好事之徒"網開一面,特別是在自己還深陷疫情、經濟等多重危機的情況下。
李曉兵認為,BNO本身就是個政治噱頭。一方面,伴隨著香港回歸,英國對香港的影響力逐漸遞減,這種殖民時期歷史遺留品的吸引力也早已不復往昔;另一方面,以英國現在的情況,根本沒有能力大規模吸納BNO護照持有者。根據英國政府此前聲明,香港BNO護照持有者有近300萬之多。
談及BNO問題的未來走向,李曉兵稱,英國一定還會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做文章。他們可能會在原有政治承諾的基礎上,層層"打補丁"。從現實情況來看,英國人絕不會冒著和中國產生外交衝突的風險,成為亂港分子的大本營。
最後,李曉兵表示,英國的這波操作表明,他們既想跟著美國"起舞",但又缺乏這樣一個資本,因此他們一直在該問題上"添亂",製造各種各樣的政治笑料。這兩名港人的遭遇應該讓香港社會各界認清英國在BNO問題上的本來面目。
持有BNO護照與入境英國間障礙重重
BNO全稱為"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即英國國民(海外)的護照。雖然說是英國在香港回歸前特意為一些香港人"量身定製"的"護照",但實際上其使用效力和普通英國護照有很大差別,性質上更偏向於旅行證件。
然而今年為應對香港國安法實施,從首相到內閣大臣,一些習慣了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的英國政客又開始拿BNO說事。當地時間7月22日,英國政府公布了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籤證政策實施細則,宣布將為BNO持有者及其直系親屬提供更多居留權利,有關措施計劃於2021年1月實施。
此次出臺的詳細規定顯示,持BNO護照的香港人和他們的近親自明年1月起可以申請特別籤證留英,其間申請人可在英國工作或讀書,但不會獲得社會福利等保障。申請人可選擇先申請到英國30個月(可再延長30個月),或一次性申請到英國5年,此後再申請定居和入籍。
(英國政府官網關於BNO問題的指導意見。)
不過,英國政府也對籤證申請人提出多項條件,包括申請人通常居住香港,財務狀況能支撐本人在英國生活至少6個月,顯示出學英文的意願,取得由英國內政部認可醫務所發出的結核病測試證書以證明健康,還需要支付籤證費用與繳付健康稅等。
符合上述規定的BNO持有者就可以入境英國了?
問題似乎沒有這麼簡單。
當地時間8月3日,英國內政部更新條款,即在籤證生效前,BNO持有人及其近親須以家庭為單位同時入境,"這意味一個家庭提出申請時,不能以太空人的方式移民英國"。
數據顯示,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少持有BNO的家長以"太空人"的方式移民英國,即將子女先安頓在當地求學,以獲取當地居留權,父母則留在香港工作賺錢,港英兩地跑;或者夫婦兩人的其中一人先在英國生活,另一人繼續在香港。而根據英國現在的條件,持BNO的父母與沒有BNO的子女及其近親必須一同申請籤證,才能一同獲得居英權。
連日來,英國緊跟美國在香港問題上針對中國。除了封殺華為外,還大力反對香港國安法、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等。《星島日報》直言,這不是英國對港人有任何"善心",其算盤在於討好美國之餘,藉機吸納有錢財或有專長的港人移居,欲為英國脫歐後的經濟逆境打一劑強心針,"至於無錢無技術的港人,縱然持BNO到了英國,若無法維持生計,又豈能留英5年等待申請入籍?"
值得注意的是,BNO護照對持有者的範圍有著嚴格的限制,只有在1997年7月1日前出生或登記的香港人,才有資格申請BNO,而且該身份不能繼承。英國政府很清楚,那些反中亂港的抗議者以年輕人為主,真正有資格申請的人數有限。而大部分符合資格的香港人,事業和生活都已進入正軌,希望香港社會安全穩定,很少願意拋家舍業移居他國。此外,香港媒體分析了英國的生活成本。鑑於持有BNO的港人在英居留期間,不能享受社會公共福利,一個4人家庭每年基本開銷至少要80.8萬元港幣,這不是所有BNO持有者都能夠承受的。有港媒直言,英國此舉純屬政治操弄,口惠實難至。
針對英國反覆在護照問題上搞政治操弄,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批評英方粗暴幹涉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中方未來不會把BNO護照視為合法的旅行證件。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稱,英國單方面放寬居留權,中方自然要做出回應,包括讓持BNO港人不能做中國公民,更會影響港人永久居民身份以及不能持回鄉證到內地等。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也說,一旦中方不承認BNO作為有效旅遊證件,港澳必跟隨並通報各國及航空公司,日後港人從外地購機票返港將不能登記BNO,而航空公司又不認識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屆時有關人士若沒有其他護照,將難以購得回港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