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5月10日訊 五一小長假,對湘西鳳凰縣的小學老師吳志顯來說又是一個忙碌假期。幾天前,他趁出差上海特地趕來嘉興,將湘西小學生寫的100多封感謝信送到嘉興學院「益滿湘西」愛心團隊隊員手中,並請他們將部分感謝信轉交給在湘西捐建「湘嘉愛心圖書館」的中小學。
100餘封滾燙的感謝信,讓嘉興學院大學生連續6年資助150多名貧困學子的感人故事,又一次在校園傳開。
2005年9月的一天,嘉興學院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042班班長胡建偉在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時,與老師陸加敏有了一次特別的交談:「我剛去過湖南湘西鳳凰縣,那裡的孩子特別需要幫助,我想為他們獻上一份愛心。」這個想法得到老師的支持。
隨後,陸加敏通過網上搜索,並與當地「鳳凰助苗網」老師吳健輝(與吳志顯共同負責「助苗網」)取得聯繫。當年,042班班委就從班費中拿出300元資助兩位孩子。商學院公管031班組織委員朱亞萍得知此事後,提議全班節約班費開支,資助兩名湘西貧困學生。
很快,愛心故事在校園傳開。有的以班級或寢室名義進行資助,有的以個人名義加入愛心助學隊伍,大家還發起了「少買一件衣服、省一天零花錢」的活動。
「同學們熱情很高,但有學生懷疑錢是否真的捐到貧困生手裡,2007年春,我特地請假去當地了解情況。」陸加敏到湘西後發現,鳳凰縣有1萬多名貧困學生,其中不少成績優秀者的求學之路被貧困擋住。在那裡,她見到了自掏腰包建起「鳳凰助苗網」的吳健輝和吳志顯老師,更讓她揪心的是,那些送不起子女上學的家長無助的眼神,迫切想上學的孩子不停扯著父母衣角哭泣的情景……
耳聞目睹的這一切,更堅定了陸加敏和學生們資助湘西貧困生的信念。
天有不測風雲。2010年1月1日,在鳳凰縣某校讀初二的小楊的母親,因痛恨嗜賭如命的丈夫,趁其熟睡時將其殺害,自己也投河自盡。遭受重大打擊的小楊成績驟降,她在給陸加敏的來信中說,自己想放棄學業去打工,但又怕辜負關心她的人,心裡十分矛盾。得知這一情況後,嘉興學院同學們先後寫了40封信,鼓勵小楊要堅強,並捐款3000多元,資助她繼續上學。
6年來,嘉興學院一批批畢業生陸續走出校門,但他們不管在哪,始終牽掛著那些貧困生,新生也一直延續和傳承這份愛心。據不完全統計,嘉興學院學生已資助150餘名湘西貧困生。
前幾天,吳志顯作為「湖南人在上海」愛心助學的版主,到上海參加該網站的一個會議。臨行前,他將這一消息告訴同學們,並透露如果時間來得及,將去嘉興一趟,與那些可愛的大學生見一面。
同學們可激動了,紛紛希望老師把自己的心聲帶到嘉興。短短兩天時間,吳志顯就收到100多封感謝信。
幾天後,這堆感謝信交到嘉興學院「益滿湘西·愛心接力」赴湘西志願服務愛心團隊第三期隊長楊傑錚手中。記者看到,感謝信的信封都是同學們用紙糊起來的,有的信封上還畫著可愛的畫:一張可愛的微笑、滿天星星……
看著這些沉甸甸的感謝信,楊傑錚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這是對我們的鞭策,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最近,楊傑錚又在同學中發起暑假支教湘西的活動,目前已有300多人報名。
6年的愛心付出,收穫的是無窮的精神財富。「自從加入愛心助學和湘西支教活動團隊後,不少同學找到了歸屬感,切身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楊傑錚說,從這些孩子和老師身上,大家懂得了什麼是幸福,更懂得要珍惜現在的幸福,這些是課本裡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