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大學生做家教資助8個貧困生[圖]

2020-12-22 東方網

  

  圖片說明:徐茂(右站立者)為資助的孩子們過生日

  東方網4月10日消息:來自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工商大學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社保專業大二貧困大學生徐茂,靠給別人補習功課,還清了家中債務,失去父親的他還以父親的名義資助了8名失去親人的孩子。昨日,徐茂接到8名學生的電話後承諾:「周末就去接你們來重慶看看。」

  22歲的徐茂是墊江縣長龍人,獨生子,父親以前在當地承包小工程,家裡條件不錯。2005年,徐茂高考597分被四川大學錄取,一心想讀人大的他選擇了復讀。2006年,徐父查出患肺癌晚期,高考前一天,徐父去世。因悲傷過度,徐茂放棄了英語考試,最後以508分被重慶工商大學錄取,並得到了學校的一等獎學金。

  父親走後,留下8000元債務。徐茂決定,寒假回老家做家教掙錢還債。他在縣城租下因放假空閒的幼兒園,辦起了補習班。早晨6時起床、7時上課、晚6時放學,語文、數學、英語,一堂接一堂地上課,一個寒假掙了一萬多元,還清債務後還有剩餘。

  徐茂回校上學後,仍有家長打電話找他,暑假,他又回老家繼續給學生補課,一個暑假,賺了3萬多元。「扣除了學費、生活費,還剩幾萬元。」大二新學年開學,徐茂拒絕了學校發放的助學金。

  一次,學校青協組織到江津區駱萊山學校看望貧困兒童,徐茂遇見了三年級學生宋春風。9歲的宋春風喪父,母親遠走,宋春風除了照顧爺爺、奶奶,還要做農活。「一周生活費只有5元,除去兩元車費,剩下3元只能吃白飯。」但宋春風的成績卻在班級第一,年級第二。

  徐茂隨後發起了四人「愛心助學基金」,資助了該校8名貧困生。每月,「愛心助學基金」都會給8名孩子寄去每人300元生活費共2400元。徐茂說,因資金緊張、其他人也忙,最後,8個孩子由他一人承擔了下來。孩子們常給徐茂寫信匯報學習、生活,徐茂則常給孩子們打電話,每學期至少探望孩子們3次。

  現在,徐茂有兩個願望:考人大研究生、繼續資助8個孩子。

相關焦點

  • 大二學生做家教資助5名貧困生
    哈爾濱日報(http://61.167.35.147/hb/html/2012-05/09/content_9268218.htm)2012-5-9報導:        本報訊(劉靜 記者 劉洋)「13時到15時,去文政街教高二學生魏某,15時30分到17時30分到哈工大附近教高二學生張某,19時復華小區輔導高三學生任某……」這是哈工大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學生辛立宸每個雙休日的家教時間表
  • 19歲女孩做家教湊學費 母親常年在外打工(圖)
    19歲女孩吳靜今年以鎮坪縣高考理科第三名的成績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8月12日,剛做完家教的吳靜告訴華商報記者,她正以做家教的方式掙錢,希望能為父母減輕一些負擔。  為撐起這個家母親常年在外打工  吳靜是鎮坪縣洪石鎮勝利村人,今年高考考了593分。
  • 中國科大「隱形資助」貧困生引熱議 盤點各國如何資助貧困生
    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安徽臺記者張建亞合肥臺記者唐玉玲)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一到暑期升學季,關於資助貧困大學生的話題就熱了起來。以前有一些「奇葩」的評定受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方法被詬病,最近,已經執行了多年的一種資助方式被發現。
  • 安徽靈璧朝陽鎮:資助42名優秀貧困生圓大學夢
    安徽靈璧朝陽鎮:資助42名優秀貧困生圓大學夢為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幫助優秀學子順利入學,9月5日上午,安徽靈璧朝陽鎮成功舉辦2020年應屆大學生捐資助學儀式,為該鎮今年考入大學的42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築起了理想的橋梁。朝陽基金會理事長趙輝,縣關工委主任楊榮芝、副主任胡興臣,朝陽鎮黨政班子成員、各村書記、受資助學生及家長參加了捐資助學儀式。會議由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孫德民主持。
  • 堅持匿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江蘇大學教師捐款10萬元資助貧困生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有件事情一直想做但不知道怎麼做,就是想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幫助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現在這個心願終於可以完成了。」12月9日,在江蘇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一名普通教師匿名捐出10萬元善款,成立「砼心」貧困生勵志獎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度過大學生活。
  • 如何確保新學期貧困大學生「一個都不少」
    詳細>>貧困大學生遭遇「拼爹遊戲」 求職成本成難題田慧生談貧困生就業難: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沒過去「服務外包」能否促貧困大學生就業?詳細>> 焦慮、自備、抑鬱 貧困生心理壓力主要有三個:回報父母高期望造成的焦慮感,相對剝奪造成的自卑感和未來就業困惑造成的抑鬱感。貧困大學生一方面渴望競爭,尋找到理想職業,以證明自身的價值;同時又害怕競爭,害怕競爭中的失敗,害怕選擇帶來的風險。
  • 大學生6年資助150餘名貧困生 百封感謝信的故事
    100餘封滾燙的感謝信,讓嘉興學院大學生連續6年資助150多名貧困學子的感人故事,又一次在校園傳開。  2005年9月的一天,嘉興學院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042班班長胡建偉在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時,與老師陸加敏有了一次特別的交談:「我剛去過湖南湘西鳳凰縣,那裡的孩子特別需要幫助,我想為他們獻上一份愛心。」這個想法得到老師的支持。
  • 貧困大學生再也不用開證明了,申請資助時改為申請人書面承諾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之中也有著許多專門針對貧困大學生設置的獎助金,比如國家勵志獎學金(每人每年5000元)、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全國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新生入學資助項目、學費減免等,另外還有針對全體學生的國家獎學金(每人每年8000元)。可以說正是有這些保障體系,才讓國家承諾的「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得以實現。
  • 河津中學為貧困大學生資助路費 最高每人1000元
    河津中學2020年資助貧困大學生交通補助實施方案為了貫徹落實好上級部門關於資助家庭困難大學生入學工作的文件精神,進一步減輕貧困生上學負擔,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一、組織領導學校專設資助領導組組 長:柴效榮副組長:楊毅勳成 員:黃 磊 劉永清 原高三各班主任二、資助對象及條件1、在我校參加2020年高考的應屆考生且具有農村戶籍。
  • 成都貧困女大學生資助初中生 爆料人竟是其父親 自稱希望社會接力
    成都貧困女大學生資助個初中生先後做了多份兼職】這個家境貧困的女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擦皮鞋、賣廢紙、在培訓學校做助教,先後做了十多份兼職,用近2萬的收入所得,資助重慶市大足區龍西中學的3個貧困生讀完了初中。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在大足區龍水鎮找到了湯麗莎的家——一間60平米的老舊出租房裡,住著臥病在床的奶奶、在工廠做零工的媽媽和鄉鎮教師湯爸爸。
  • 心繫貧困 情暖人心!杞城小學貧困生資助活動
    為了全面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杞城小學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幫助貧困生找到自我,走出困境,讓人人都脫貧,人人奔小康。學校始終堅持一個原則,讓脫貧攻堅工作目標明晰:堅持「精準幫扶、資助到生、促進公平」的原則,遵循教育規律,縮短差距,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上好學作為學校教育扶貧工作的核心任務,杞城小學開展「心繫貧困 情暖人心」活動,為貧困生送上一份關懷。為進一步推進國家對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
  • 給貧困生「偷偷」打錢 鄭州大學用「隱形資助」模式做了5年
    如果你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家庭經濟比較拮据,你平時省吃儉用不給家裡添負擔。不經意間,你的校園卡或銀行卡裡,會多出來幾十到上百元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對於這種驚喜,鄭州大學不少貧困學生深有體會。從2015年起,該校就經常悄悄給貧困學生打錢。
  • 西南交通大學:以人為本,學生第一,把貧困學生資助工作做實做細...
    以人為本,學生第一,把貧困學生資助工作做實做細 2006-08-15 西南交通大學  伴隨著高校擴招、收費制度改革出現的貧困生問題
  • 陝西省純山教育基金會潼關家訪貧困大學生
    家訪(陝西純山教育基金會供圖) 8月3日、4日,陝西純山教育基金會工作人員一行6人在潼關縣委統戰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深入到6個鄉鎮的43戶貧困大學生家中實地走訪,詳細了解申請資助的學生家庭實際情況 2014年純山教育基金會資助金申請條件為:參加2014年高考,並被西安地區(含楊凌、鹹陽)國家普通高校正式錄取且家庭貧困的陝西籍一本、二本新生。截至7月23日,潼關縣委統戰部共收到申請70份。根據申請資料,純山基金會進行初步篩選,最終確定家訪學生名單。
  • 買了手機就別拿獎學金 貧困生「奢侈」罪名由來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紅,父母靠種田為生,一年5000元的學費讓一貧如洗的家庭不堪重負,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每周定期家教成了她解決學費和生活費的主要經濟補充。「當時,為方便聯繫家教,我咬牙花了700元買了手機,沒想到這竟成了我申請國家獎學金的最大障礙。」小紅說。
  • 女大學生資助貧困生爆料人是其父親:怕負擔不起,望社會接力
    攝影記者 劉海韻【編者按】昨日,成都商報推出了關於「莎姐姐」的報導,這個家境貧困的女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擦皮鞋、賣廢紙、在培訓學校做助教,先後做了十多份兼職,用近2萬的收入所得,資助重慶市大足區龍西中學的3個貧困生讀完了初中。
  • 貧困大學生,關護,還是歧視
    對於貧困大學生,特別是建檔立卡的對象,各種優待政策包括助學貸款,助學金等資助,大學提供的針對家庭困難學生的補助,,各種機會和崗位的勤工儉學,專門設立的勵志獎學金等等。只要你願意努力,是不用為學費和生活費而擔憂的。國家、社會和大學對貧困大學生的關愛,還是可圈可點的。
  • 南京一女大學生一邊領貧困補助一邊炫富?買衣服花了四萬!
    我們在南京大學啟明網官方網站上,查到一份名為「雨花斑斕成長計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力培養提升培訓課程」(2018-2019 學年第一學期)的文件,當中顯示有與明某身份信息相同的學生,曾經參加過的貧困生能力培訓課程。而德旺獎學金評定條件是「品學兼優,同等條件下家庭貧困學生優先」,但確實力推貧困學生。
  • 湖南省貧困大學生資助有新政
    貧困大學新生可申請交通費及入學短期生活費補貼,省外高校新生每人1000元,省內高校新生每人500元;高校助學貸款將全面停止,全部轉為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8月14日,省教育廳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劉桃初接受記者採訪,解讀我省高校助學新政策。
  • 不懂得感恩的大學生不值得社會資助
    5000元每年的助學金,想必任何一名貧困生都很難拒絕。然而這次,面對誘人的金額,浙工大和浙江工商大學的學生們卻不免猶豫,因為提供助學金的攜程網浙江分公司要求與受助學生籤訂協議:受資助的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每年做一次義工,或畢業後一年內從工作收入中拿出500元捐給希望小學,如違反協議,學生名單將在網上「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