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網絡上一則名為《如何看待南京大學商學院某明姓女生『一邊凡爾賽一邊領貧困補助』的操作?》的帖子,引發熱議。我們在南京大學啟明網官方網站上,查到一份名為「雨花斑斕成長計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力培養提升培訓課程」(2018-2019 學年第一學期)的文件,當中顯示有與明某身份信息相同的學生,曾經參加過的貧困生能力培訓課程。
而德旺獎學金評定條件是「品學兼優,同等條件下家庭貧困學生優先」,但確實力推貧困學生。
在爆料帖中,網友稱南京大學商學院學生明某,「貧困生身份到期後依然申請只有貧困生可以得的德旺獎學金(金額為10000元)」;同時,發帖人稱,明某在微博上曬出的,卻是較高的消費水平。#貧困生真的貧困嗎#
「暑期上海實習3月,不算吃東西買衣服花了4萬」、「參加港大、港中文的寒假自費項目」、「日常準備留學的費用」、「購買某奢侈品品牌的裙子」、「在某連鎖KTV存有千元消費卡和酒」。
另一位自稱是其高中好友B稱,明某大學時生活費一個月1500元至2500元左右,如算上寒暑假會有兼職家教的收入,一個假期能有一萬左右。
另外,一位自稱是明某的高中好友稱,明某父親是某縣政府公務員,高考後父親曾給她買了一萬元的蘋果手機。
很多大學生反映,身邊獲得助學金的學生揮金如土,而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卻申請失敗,艱難度日。
如果不是有人途中爆料,大學四年裡,她不知還需要擠佔多少貧困生的機會和資源。
但這並代表學校無計可施,只能聽之任之,由著偽貧困生大行其道,肆無忌憚地傷害貧寒學子的利益和基本的公平觀念。
比如清華大學每年會對部分被資助對象進行資金使用抽查,如果學生花錢大手大腳,即取消資助資格。
寒門學子申請救助道路上困難重重,而家境殷實的人卻毫無負擔地將規則玩得團團轉,所有好處都要佔盡。
他們不僅傷害了真正貧困生的權益,也違背了做人最基本的誠信,而且這種不勞而獲、弄虛作假的心理,也為他們今後的職業生涯埋下隱患,予以嚴格處理並不過分。
目前,對於明某的真實家庭條件和網曝炫富的花銷情況,南京大學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表示,學校正在介入調查,「不管是對哪一方的學生,我們都會給個說法。」,我們也期待能夠得到一個滿意的答覆!
網友們怎麼看? 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