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作為視覺動物,人們都會下意識把那些美好的品質,放在顏值高的人身上。
當然啦,顏值除了臉蛋之外也包括身材條件,如果非要選的話,身材條件可能比臉蛋還要重要。
因為科學和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已經為大眾改善自身形象提供了很多可能。比如半永久項目、雷射脫毛、皮膚美白,甚至還有整容。
可只有一件事幾乎改變不了,那就是身高。一旦骨骼線閉合,幾乎就沒有生長空間了。
矮人一頭,無論臉長得多精緻,在人群中都會瞬間被淹沒。
無論對女孩還是男孩來說,身高都是讓他們無比在意的一件事,男孩更甚。
個子矮的男孩,可能會遭遇更多嘲諷和排擠,甚至在填報志願、擇偶方面也會受限不少,因為大家都會為下一代的身高考慮。
這個男孩名叫李亞諾,是個地道的北方漢子,但身高卻不符合人們對北方漢子的固有印象,他只有166cm。
同學、朋友、老師、家長,所有這些周遭質疑的聲音,都讓他很自卑。
李亞諾一直夢想成為飛行員,卻因身高太矮,沒能通過最終審核,從這以後對身高的在意成了執念。
父母帶他去醫院拍片檢查,醫生告訴他骨骼線已經閉合,沒有機會再自然發育長高了,徹底斷了他的希望。
在失望的情緒驅使下,他開始寄希望於網上推薦的各種增高途徑。之後,他的心中埋下了新的夢想——斷骨增高。
這項手術的原理,是把已經閉合的骨骼線通過外力打開,給予腿部細胞刺激,促進其二次發育。不過這種手術的風險極高,一般是給先天畸形或因外傷導致骨骼損傷的人用的。
然而,2014年,李亞諾還是在自己20歲生日那天,選擇走進了手術室,花費16萬。
事實上,手術還是很順利的,術後需要好好休養,一年多時間他都只能在床上度過,移動要靠外力幫助。
儘管這項手術確實幫他增高了7.2釐米,但身體遭受的代價卻令人唏噓。
術後恢復期間,他出現了部分骨外翻和骨頭畸形的後遺症,就連正常行走都成問題,有時還要藉助輪椅。
青春正盛,卻不能再次行走奔跑,增高倒是增高了,可李亞諾的臉上卻不是喜悅,而是悔恨和抑鬱。
他曾被問到「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會怎麼做」,給出的答案是,不會嘗試斷骨增生。
身高的確很重要,但也沒有那麼重要,它只是一個客觀的外在條件,相對來說健康、性格、能力和內涵才最重要。
孩子的身高由70%的遺傳基因和30%的後天幹預決定,找對方法才能科學增高。
比如191cm的籃球明星林書豪,他的父母都只有168釐米,從他們分享的飲食來看,這就是後天幹預的功勞。
1、抓住黃金期
孩子有三個生長黃金期,分別是0~3歲的快速期,3歲到青春期的穩定期,和青春期的加速期。
每個階段,父母都要及時測量並記錄孩子的身高,與標準圖表進行對比,若發現孩子有偏矮的跡象,就要想辦法幹預。
打好基礎,做好過渡,抓住衝刺機會,才能讓孩子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方面,要注意給孩子補充鈣質和優質蛋白質,多吃紅肉、奶製品,豆製品和雞蛋,葷素搭配合理。
不要讓孩子暴飲暴食、偏食或挑食,進食過度導致體型肥胖,也是會影響長個的。
此外,睡眠要充足,除了時長之外,也要注意睡眠質量。
打籃球、跳繩、跳高、遊泳這類拉伸運動,可以時常帶孩子做,所有不良壞習慣都要糾正。
最後,還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身高,不要過分重視。那些不科學或者風險比較高的增高途徑,儘量就不要嘗試了,以傷害身體健康為代價實在不划算。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