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奶嘴」之下,網際網路正走向低幼化

2020-12-1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不得不承認,網際網路低幼化已經是一個愈發明顯的趨勢。科技飛速發展的另一面是人們漸漸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加劇,低科技產品的生活方式或許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

  • 小叉車嘔泥醬麻麻愛你!熱乾麵(武漢)加油!
  • X國,X省,趕緊來抄作業啦!
  • 誰還不是個寶寶~

這些熟悉的網絡語言,或許大家聽著都會會心一笑,發出「好可愛」「萌萌噠」的感嘆。可當低幼化的「萌系」表達開始向嚴肅的公共話題(如疫情、公民身份等)延展,違和感就開始出現了。為什麼擬人化的叉車會比真實的工人更值得追捧?為什麼中青年還以幼兒言行為榮?為什麼粉絲與偶像之間非要帶入家庭成員關係?都開始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詩人北島曾說過,整個社會的低幼化,正在從娛樂界向文學藝術等領域侵蝕。或許可以解釋這一特殊現象。

但全民低幼化是怎麼發生的呢?「高科技奶嘴」或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網際網路低幼化,真的是危言聳聽嗎?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曾提出了著名的「奶頭樂理論」——由於80%的財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為了安慰社會中「被遺棄」的人,避免階層衝突,方法之一就是讓企業大批量製造「奶頭」——讓令人沉迷的消遣娛樂和充滿感官刺激的產品(比如:網絡、電視和遊戲)填滿人們的生活、轉移其注意力和不滿情緒,令其沉浸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喪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能力。

今天,眾多中青少年,都在低幼文化中樂不思蜀,形成這一現象的社會文化和經濟背景漫長而複雜。早在16年前,尼爾波茲曼就曾在《娛樂至死》一書中提到,電視的出現催著社會進入娛樂時代,沉迷電子內容的結果就是人類的思想淺顯化。

而今天,我們或許也必須正視,網際網路科技產業,也正在讓人們陷入新時代的「奶頭樂」。最典型的例子是,每當社交媒體爆發輿論戰役,運用非黑即白的孩子式思維,甚至引入「舉報」等「告老師」手段來處理問題;大部分人沉迷短視頻等內容,明知「空虛」「浪費時間」卻不可自拔。

這顯然不是寒假太長,小學生太閒,因為還有各種擬人化的內容,也讓成年人在高喊「好萌」的同時,始終以「孩子氣」來思考,甚至開始「去人性化」,給叉車喊起了666……這個鍋,網際網路行業需要背好了。

高科技奶嘴,都有哪些後遺症?

作為一個科技媒體從業者,為什麼我會將「現代技術之光」的網際網路釘在低幼化的恥辱柱上呢?

首先,網際網路助長了碎片化的思維和表達

一方面,網際網路導致人們必須隨時處理多線程任務。習慣了網際網路生活的人可能會有直觀的感受,那就是隨時可能被打斷。教師在家裡直播,時不時就有家人出鏡噓寒問暖;網課上著上著,就想去遊戲裡掛會兒機;作業寫了一半,微信裡又來了新消息;剛準備處理郵件,關注的博主發新視頻了!

在多任務中切換狀態的人,各種各樣的信息幹擾或者是環境變化,都需要大腦去做判斷,由此導致很難深入閱讀和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且,碎片化信息為了吸引更多的閱讀量,往往將知識、信息簡化,導致內容的淺層化甚至娛樂性,掩蓋了背後深層次的知識原理。這種惡性循環之下,人們的邏輯思維和專注程度也被限制了。

正如尼爾波茲曼所說,「媒介即認識」,語言塑造了人的思維,在習慣了碎片化的生活與內容之後,人們的思維也容易跟著網絡流行語變得低幼化,失去對書面文字邏輯體系的敏感度。

網際網路的第二個特點,是資本驅動

不難發現,大眾文化產品正在快速地「青春化」,玄幻文學、耽美文學、選秀綜藝、跨界IP……開始取代推崇理性的「中年型」產品,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這也導致眾多內容生產者為了迎合青少年而開始選擇低幼化的營銷方式,賣萌、賣人設、炒cp,都瞄準了青少年消費人群。

Benjamin Barber在他的著作《消費:市場如何摧毀兒童、低幼化成人、吞噬公民》中就提到,消費主義有效地讓成人一直處於孩子的心理狀態。而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中追求規模效應、免費效應,也讓用戶參數成為關鍵指標,討好、吸引最容易形成高粘度的青少年,也形成了全民孩童的文化氛圍。

去年 11 月,Facebook 的首任總裁肖恩·帕克(SeanParker)就曾發言,認為Facebook 一開始就知道它創造一種利用「人類心理弱點」的東西。他表示——「上帝知道它對孩子們的大腦做了什麼。」

另外,網際網路推動的富媒體趨勢,也加劇了低幼化

阿道司赫胥黎曾說:人們往往會愛上讓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視覺藝術是偉大的媒介發明,但互聯技術對短視頻、微視頻、VR等新媒體形態的推動,也讓大眾逐漸交出了自主權。表面上看,用戶可以在不同的視頻和博主之間隨意切換,實際上視覺文本作為文化產品已經被平臺、MCN機構、廣告主和創作者,按照他們的商業目的和製作模式預先設定了,甚至連觀看的時間、節奏和觀賞效應都掌控在製作者手中。

尤其是多媒體平臺都開始通過機器學習算法的引入,實現對用戶興趣的精準捕捉,從而源源不斷地推送給符合他們口味的內容,以延長用戶停留時間。

要在其中保持自己的獨立態度和審視,需要受眾具備較高的審美文化素養和相對自由的公眾表達機制,顯然目前還不行。

所以,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影像轟炸,主流觀眾們選擇了不加分辨的全盤接受,而「讀圖」「讀視頻」的直觀表達,也將對用戶心智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當你告訴自己「刷視頻是為了休息放鬆」時,增長知識的目的就已經被觀看的消遣娛樂性所取代了。

曾幾何時,波茲曼吐槽電視讓美國新聞成了可笑的「娛樂」節目,但今天,是不是我們所有人都在「高科技奶嘴」中快樂地交出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呢?

告別低幼,也仍是少年:科技的另一條路

我們是不是只能在「娛樂至死」的新環境中共沉淪了呢?其實還有許多科技企業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試圖倡導「弱科技化」的生活方式。Google、Facebook、Mozilla 等科技巨頭的部分前員工,就組成了非營利組織「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並和 Common Sense 共同發起了「科技真相」(The Truth About Tech)運動,旨在「扭轉數位時代產生的注意力危機,使技術與人類最大利益保持一致」。

比如谷歌就在想方設法幫助大眾放下手機,推出了一系列「數字幸福實驗」。其中一個就是建議大家使用「紙手機」,將自己一天需要的信息列印在一張紙上並隨身攜帶,然後就可以把手機留在家裡了,或放在口袋裡了。

Facebook、谷歌、蘋果等巨頭也都紛紛採取措施,來幫助用戶實現「防沉迷」。比如Facebook及其旗下照片分享應用Instagram就增添了控制項,幫助用戶計算花在服務上的時間,方便用戶中止使用服務。用戶還可以設置通知功能在一定時間內「靜音」。

谷歌在2018年的I/O開發者大會上,為Android P設計了一系列防沉迷功能,包括顯示手機總共使用時長、接收通知數量的Dashboard,設置每個App使用時長的App Timer,還有強制讓屏幕變灰、進入免打擾模式的Wind down。

此前,被人們抱怨的Instagram等產品通過照片美化生活,正在侵蝕人的自我價值。就在前不久,Instagram官方也宣布,將逐步下架和「整形」相關的濾鏡,以防止對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審美影響,從而活在虛幻的想像裡。

不僅商業力量動了起來,試圖讓用戶脫離「奶嘴」,普通用戶似乎也意識到了高科技產品對大腦的影響,並試圖阻止它們。比如與智慧型手機相比,亞馬遜的閱讀設備kindle也是一個充滿了「上世紀氣息」的產品,黑白墨水屏的設計一看就能令「小學生」退避三舍。

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kindle的銷量也在回升。亞馬遜Kindle副總裁戴夫·利姆普(Dave Limp)在2019年12月對外表示,「新品Kindle Fire已經售出了數百萬套產品,並且我們還將增加數百萬套以滿足高需求。」「 Kindle Fire的銷售在過去三周中每周都有所增長。」

就像直播授課終會回歸實體課堂一樣,如今,人們對低幼化的反思,未嘗不會開啟「低科技感」的生活方式,這會帶來新的商業機會嗎?

在我們看來是有機會的。一方面,低科技產品不需要複雜的智能元器件和大規模算力支持,產業鏈也相對成熟,門檻較低,更考驗產品創新能力,因此很適合創業團隊以「小而美」的方式切入。另外,伴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高科技帶來的思維退化和數字焦慮,尤其是對年輕人群的影響,低科技產品正在重新獲得市場認可。

「不經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但願我們在支離破碎的數位生活中,依然得以成長為獨立、自由、明辨的靈魂。要是實在放不下手機,那多看看「腦極體」的文章也有效果。正如懷特海所說,一個人僅僅見多識廣,他不過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用而令人討厭的人。

#專欄作家#

腦極體,微信公眾號:腦極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來看看這些「高科技奶嘴」,是你的「快樂老家」嗎?
    但全民低幼化是怎麼發生的呢?「高科技奶嘴」或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這顯然不是寒假太長,小學生太閒,因為還有各種擬人化的內容,也讓成年人在高喊「好萌」的同時,始終以「孩子氣」來思考,甚至開始「去人性化」,給叉車喊起了666……這個鍋,網際網路行業需要背好了。高科技奶嘴,都有哪些後遺症?
  • 「抄作業」、「開卷考」:萌萌噠說法的背後,是低幼化心理作祟
    低幼化在心理學中是指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低幼化。1. 低幼化的研究,最早是從父母對孩子開始的。David levy早在1939年討論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maternal overprotection)時,提出了低幼化(Infantilization)這個概念。
  • 抖音可能抖出了奶嘴樂
    抖音抖來抖去,手機裡似乎抖出來個奶嘴,我們含著奶嘴刷著手機,好像回歸到嬰兒狀態,可怕的是這奶嘴可能就是布熱津斯基的一個溫柔馭民術——「奶嘴樂」理論的實踐,這是一個非常黑暗的政治理論。會上美國著名戰略學家布熱津斯基提出奶嘴樂理論。布熱津斯基認為解決貧困人群不滿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在他們的嘴裡塞一個「奶嘴」,安慰他們的情緒。雖然這不解決問題,但是也就不會發生更嚴重的後果了。
  • 廣州市奶瓶、奶嘴等抽檢 2批次正乙烷不合格(圖)
    (原標題:廣州市奶瓶、奶嘴等抽檢 2批次正乙烷不合格(圖))
  • 奶嘴有安撫作用,也可能影響寶寶健康,到底該不該用安撫奶嘴?
    不少新手爸媽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到底該不該給寶寶吃安撫奶嘴呢?用了安撫奶嘴又怕寶寶吃上癮戒不掉,不用又擔心影響寶寶的休息和發育,相當矛盾。如果寶寶習慣了用安撫奶嘴又要什麼時候開始戒呢?吃奶嘴會影響寶寶的嘴型和牙齒形狀嗎?太多太多有關安撫奶嘴的問題困擾著家長們了。
  • 20%的精英階層正在對80%的底層人士實施奶嘴計劃
    為了不受威脅,熱津斯基提出了「奶嘴計劃」,又稱「溫情計劃」。就像是給哭鬧的嬰兒一個奶嘴一樣,給他一個情感上滿足,使其轉移注意力,讓他停止哭鬧。 而這個計劃的具體措施其實就是,擴大娛樂內容,讓群眾們在娛樂中發洩自己的情緒(也就是當今網際網路上的憤青,「鍵盤俠」用網絡上的言語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 用媒體,輿論使大眾放棄思考,轉而用媒體代替群眾思考。 直白點來說,假如這措施實現,大眾的思維走向將由媒體引導,決定。
  • 方興東:美國為何那麼怕失去網際網路霸權?
    在美國政府的限制之下,有消息稱9月15日及以後,包括臺積電、高通、三星等公司將不可再供應晶片給華為。而9月15日,也是川普政府此前限定TikTok與收購方完成協議的最後期限。可以說,為了阻擊中國高科技企業,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已經脫離基本規則和正常理性。這背後,其實是美國為了守住自己的網際網路霸權。
  • 寶寶奶嘴挑選秘訣!幫寶寶挑適合的奶嘴頭
    當寶寶莫名原因或是因想睡而哭鬧不安時,爸媽只要拿出『奶嘴』塞進小嘴裡,馬上就心滿意足地吸了起來,這樣具有魔力的神奇奶嘴,幾乎成為新手爸媽崇拜的對象了!但該怎麼挑選又是一門學問了!為何寶寶需要奶嘴呢?奶嘴對於寶寶有何意義?何時給予奶嘴比較適當呢?或是可以不讓寶寶養成吸奶嘴的習慣嗎?
  • 「神的奶嘴」稻鴨米餅攜手蘇寧眾籌走向世界
    原標題:「神的奶嘴」稻鴨米餅攜手蘇寧眾籌走向世界我們的好食材原料是獲得臺灣大米大賽評選的第一名稻鴨米。美味豐腴富有營養。來自愛爾蘭西南沿海無汙染海域的紅海藻,含鈣量32-34%,鎂2.2%共74種海洋物質和微量元素。
  • 中國電信:5G+工業網際網路正從試驗走向正式商用
    在5G加速商用的同時,5G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應用創新也在提速,工業網際網路作為5G的最佳行業應用領域之一,備受關注。  工信部剛剛印發的《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指出,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支持工業企業建設5G全連接工廠,推動5G應用從外圍輔助環節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加快典型場景推廣。
  • 這本《網際網路&高科技英語閱讀材料》,你值得擁有!
    那麼請往下細看:你值得擁有這本超值的英語閱讀材料,國內還沒有如此詳盡的、分類清晰的高科技(網際網路)英語閱讀材料(含上、下冊)!初賽以考查科普英語知識為主,而到了複賽和決賽,就採取現場陳述的方式,並要求更多地開展科學探究,而網際網路+、高科技的內容無疑更貼近時代的脈搏,也是賽事組織方推薦的主要內容。對於範圍如此高深、寬廣的內容,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老師,都感覺到力不從心,很難找到有針對性的書籍,想找科普英語方面的輔導班,也基本絕跡了。
  • 還在為戒奶嘴愁眉不展嗎?這兩點讓寶寶和奶嘴說拜拜!
    在寶貝的成長過程中,安撫奶嘴可能幫過你很多忙。它能帶給寶貝安全感,能暫時讓寶貝停止哭鬧或安靜下來。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安撫奶嘴應該慢慢隱退。因為除了影響牙齒生長等生理因素,寶寶會在心理上會越來越依戀這個小小的奶嘴。
  • 中國網際網路「解構性」道德文化走向探析
    在中國這種脆弱的國家與社會的溝通機制之下,甚至可能成為這個社會共識解體的徵兆」[4]。政治觀點的分化,使得社會共識面臨被解構的危險。 此外,網際網路文化在政治層面的另一個有目共睹的特徵,便是瀰漫網絡社會的對政治權力的不信任甚至對立情緒。
  • 史安斌:智利教訓——「奶嘴樂」變身「燃燒彈」
    媒體並沒有披露報告是否就此提供更多更具說服力的證據,說明「韓流」在具體內容及其所傳遞的價值觀層面與智利騷亂存在「正相關」的聯繫。僅就目前的消息看,如果從傳播學研究的嚴謹性出發,這項結論站不住腳。但是,從更為廣闊的社會和文化層面來反思,報告的結論也並非空穴來風。這恰恰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流行文化潛在的破壞力以及年輕網民蘊藏的巨大政治能量不容低估。
  • 如何挑選寶寶奶嘴?4種奇特的奶嘴類型
    奶嘴是嬰兒生活中不能少的用品之一,而在市面上有很多不一樣設計的奶嘴。這些設計奇特的奶嘴單單只是為了好看嗎?其實,不同類型的奶嘴,特點也是不同的哦。在這裡,小編就來為媽媽們總結不同奶嘴的作用,快來一起看看吧。
  •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高科技企業發生的重大事件盤點
    下面我們回頭看看,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高科技企業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華為出售榮耀,正式推出鴻蒙系統華為的優秀有目共睹,所取得的成就稱得上中國的標杆企業。在通信領域,華為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其5G技術更是領先同行業至少一年時間,其手機業務發展了短短幾年時間就衝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然而,在美國的制裁和打壓下,華為迎來了至暗時刻。
  • 讓寶寶喝奶順暢、情緒安定的好夥伴~NUK奶瓶奶嘴與安撫奶嘴
    陳奕成醫師提醒,要挑適合寶寶口型的奶嘴,並留意奶嘴的孔洞大小,太小,流速慢,容易吸進空氣而脹氣;太大,流速快,寶寶來不及吞咽時,就會從鼻子、嘴角溢出,「觀察寶寶喝奶狀況,了解奶嘴是否適合寶寶,如果發現寶寶喝奶喝得用力且很累的樣子,可考慮換洞大一點的奶嘴;如果有溢奶狀況,可能是奶嘴的孔洞較大,或許是太早換孔洞大一點的奶嘴」。
  • 戒奶嘴好難!到底要不要給寶寶奶嘴?
    為何寶寶需要安撫奶嘴呢?安撫奶嘴對於寶寶有何意義? 特別針對於2個月~2、3歲的寶寶,正處於口欲期。而且,在美國兒科醫學會也建議對於1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給予安撫奶嘴,因為報告發現,在新生兒出生的12個月中,若於夜晚使用安撫奶嘴,將有助於減少新生兒猝死的風險,其中原因可能是藉由吸奶嘴的動作,讓呼吸道較為通暢。
  • 此人提出「奶嘴樂」理論,弱化國民信仰,無數現代人正沉迷其中
    此人提出「奶嘴樂」理論,弱化國民信仰,無數現代人正沉迷其中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爆發,新興的工業生產技術立刻席捲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開始加入工業生產行列,資本主義興起,社會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是就在人們沉浸在科技帶來的巨大財富的同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