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世界都在談網際網路思維,就是傳統行業龍頭老大也要與網際網路+產生聯繫,不然就會讓潮流淹沒。這種觀點是否過激,在此不做討論,可以留給時間去檢驗。在新形勢下,財務人也要有新思維、新思路,若僅僅停留在以前,做得再好也是不夠。
1會計核算將不再是財務工作重點
信息化技術正在取代傳統的會計核算,甚至更多的會計職能。通過網絡技術,代理記帳公司的一個會計可以代理150~300家公司的帳目,這意味著150~300個會計核算崗位消失了。這比機器人取代產業工人的速度還要快。這就是科技進步的力量!
可能有人會說,會計還有監督的職能,代理記帳公司不可能履行這樣的職能,所以大中型公司還是需要會計的。目前來看,這樣說是對的,不遠的將來就不好說了。事實上,完善的企業信息化系統會形成一個閉環,把內控制度嵌入,大多數的會計監督職能將被前置到每一個業務環節,相互控制,相互監督,這比傳統的會計監督要更有效、更便捷。
比如費用報銷系統可以通過網絡實時監控費用開支情況,報銷人員不必再到處找人籤字,更不用找會計審核單據;成本核算已經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ERP系統把一切都做好了,財務部門只需要確認一下,除非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有誤,否則財務部門一個數字都不用更改。
所以未來的企業中,信息化部門的地位會非常重要。由於IT行業精英們術業有專攻,現在的信息管理部門更多的是在做後勤工作,如果信息部門多進幾個內控方面的管理人才,實時評估一下系統是否在有效運行,並根據經營方向和管理思路,定期或不定期對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行使管控職能是很容易的事。
這是否意味著財務人就沒有前途了?如果你還是個傳統意義上的會計,不考慮轉型,你的職業生涯的確會有點黯淡;如果你是個一專多能甚至多專多能的財務精英,你的機會還多得是。細心的人會發現,財務工作幾乎與所有的管理工作相關。
比如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想留住人才就要採取一定的激勵措施,這就離不開薪資待遇,業績考核、獎金分配、期權激勵、股權激勵,這些都與財務相關。在投資管理方面,從投資策略的制定到投資目標達成,都離不開財務工作。業務管理就更不用說了,業務員有指標、有任務,他們最大的目標就是聲稱自己賺到了錢並拿到提成,財務就是要核實他們是不是真的賺到了錢,應該拿多少提成。還有預算管理、內控管理,都是以財務為核心的管理工作。如果你實在覺得財務工作沒意思,只要技能在身,轉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有人統計,世界500強企業的CEO當中多數是銷售出身,還有的是財務出身。上面提到的信息部門,將來也可能是由財務人主導。
2把利潤表放到後面
現代化的企業需要什麼樣的財務管理?一是資源配置,尤其是現金配置;二是風險管控——注意,不是風險防控,因為風險無處不在,沒有風險的生意根本不存在。
先說資源配置。對於一家積極拓展的企業,資源永遠是不夠的,所以合理搭配很重要。從大的方面講,要引進戰略投資,發股發債;從小的方面講,是融資租賃,開具銀行承兌匯票。要把有效的資源分配給最需要的部門,達到效益最高(但要注意,這裡的最高效益不是眼前效益,而計劃期內的效益)。同時還要保證內部控制有效,風險可控。
所以財務人的首要任務已經不是開源節流了(開源本來也不是財務的事)。2014年打車軟體進行的燒錢大戰,根本就不是傳統財務人能想像的,沒有收益,只有開支,如何節流?這時候,保證現金流才是財務的首要任務。
3要集權不要分權
經常聽到有公司領導說:以財務為核心!可我沒看到過一家企業能真正做到,因為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做到。是企業就要賺錢,所以誰能賺錢,誰就是核心。財務不可能作為核心,但財務人也不能妄自菲薄。
信息化時代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信息爆炸,信息來得多、來得快。以前會計們要坐在辦公室等單據,單據來了才能核算和決算。出了事,會計最經常說的話是:不提供數據,我怎麼知道!
現在不同了,信息技術為財務人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資料庫,我們隨時可以把手伸到業務前端,實時分析並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以前分權是因為管理層級多、效率低,現在是全方位的業務共享和信息共享,分權反而不利於規範化、標準化。
所以集中管控是未來的方向,財務人要做的是把手伸到業務前端,分析數據,挖掘信息;主要是挖掘有用的業務信息,為集中管控服務。
4堅持以問題為導向
管理的核心是人,而對人的管理是建立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基礎上。財務工作是管理工作,所以財務人也要以問題為導向,致力於解決管理中發生的實際問題。我們經常抱怨領導不重視財務,那是因為我們為領導解決的實際問題太少。
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新思維、新概念層出不窮,傳統的會計理論已經跟不上業務的發展需要了,而會計核算根本上是為業務服務的(很多會計人不承認這個觀點,他們認為會計的主要工作是監督業務),業務有變化,會計也要跟著變。不能說準則裡沒規定,這筆業務就不能做。理論建設不是我們普通人的事,我們的任務是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最終達到管控目標。
5財務和業務的界限變得模糊
在信息化時代,業務流程、財務流程、管理流程將有機融合,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將融為一體。不論過去還是現在,財務部門提供財務數據,業務部門提供業務信息,信息是獨立的。公司要對外發布一個報告,不同部門提供的數據可能都不一致,哪個部門的信息是正確的都不確定。
將來(其實很多大公司已經實現了)財務信息將不僅僅是幾個乾巴巴的指標,財務人員會挖掘出非財務信息,比如業務信息、市場信息等等,因為財務信息源於業務信息,同樣業務信息也會隱含著大量的財務信息,兩者的界限會變得模糊。不久的將來,僅僅分析三張會計主表是遠遠不夠的,財務分析會以業務分析為主,財務分析報告也會變得更加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