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桌椅「憋屈」看書娃

2020-12-23 海峽網

N海都記者 江方方/文 肖春道/圖

海都訊 這幾天,不少孩子利用中秋三天假期,到福州東街的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看書。但不少孩子發現,在圖書館閱覽室,小孩的書桌卻配著大人的椅子,坐得有點累。昨日,陳女士撥打本報熱線968111說,第一次帶兒子到該圖書館看書,發現這裡的桌椅不配套,桌面下有一根杆,而椅子又太高了。

陳女士說,兒子今年讀小學二年級,這樣的桌椅搭配,孩子的腿都無法伸直到桌下,更別說端正在桌面上看書。「開始,我還以為只有我兒子碰到了這樣的問題,後來才發現,孩子們都覺得坐得累。」陳女士說,可能是椅子太高,桌子太矮的緣故,建議去掉桌面下的橫杆,或是把椅子換成矮一些的。

昨日下午,海都記者來到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圖書館二層和三層都設有閱覽室。在三樓閱覽室,放著長方形的桌子,大約60釐米高,桌面下一條橫杆離桌面大約3~5釐米。而靠背椅座位高約50釐米,跟桌子差不了多少。不少孩子在這看書,大多坐得「七歪八倒」。有的孩子斜身側坐,將雙腿放在過道邊,側身看桌面上的書;有的則乾脆將雙腳架在桌面下的橫杆上,捧著書看。一名8歲的林同學說,自己身高已1米3,膝蓋會頂著桌面下的橫杆。

現場的圖書館工作人員說,如果將桌子的橫杆去掉,桌子的平衡性可能就沒有那麼好。而該工作人員也表示,會將讀者反映的這個問題向領導匯報,看如何改進。

感謝陳女士報料,線索費50元

相關焦點

  • 巢湖市圖書館更換標準閱讀桌椅
    據巢湖日報報導 「現在坐在閱覽室看書舒適多了。」巢湖市圖書館閱覽室裡的常客汪邦應老人說。4月15日,市圖書閱覽室更換了一批標準式閱讀桌椅。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原市政府大院內的市圖書館閱覽室,那裡已有不少讀者。新更換的桌椅光滑明亮,清一色防火桌面。
  • 暑期讀者增多 武漢圖書館已更新自習室桌椅
    暑期讀者增多 網民建議增加座位  武漢圖書館已更新自習室桌椅
  • 圖書館裡,家長玩手機督促娃 媽咪,一起看書吧
    「天天想著玩電腦,告訴你,真正的知識在書裡!」昨日,湖北省圖書館少兒閱覽室內,楊女士抱來一摞書放在孩子面前,看到孩子順從地翻開書後,她隨手掏出手機開始聊天……   楊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就讀於中華路小學,喜歡在電腦、手機上讀電子書,一拿起紙質書就噘嘴。在楊女士看來,這可不是件好事:讀電子書,傷害視力不說,網站裡時不時彈出的遊戲廣告也令人心驚肉跳。
  • 從娃兩歲起開始在這裡看書借書
    朋友大力推薦,從娃兩歲起開始在這裡看書借書,現在已經快兩年了,周末去圖書館也成了習慣,孩子也能自己獨立地選書看書了,書裡的奇妙世界也給娃帶來極大的樂趣。如果世上真的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望每個愛書的的人都能找到淨土,至少在這裡,孩子很喜歡。
  • 放假帶娃,圖書館是個好去處。
    放假帶娃圖書館是個好去處,這不正好今天是周末,娃說想去圖書館借些書回家看,主動想看書是多好的事情,這種要求當然得滿足呀,一吃完早餐,我們就直奔圖書館了。 一進圖書館發現人還挺多的 還沒有走出門,女兒就說:「媽媽我以後要多來圖書館
  • 唐山圖書館可以看書、自習啦!還有……
    別擔心,唐山圖書館可以看書自習啦!還有皮影主題樂園夜場也已經開放,迷茫的小夥伴兒們,約起來吧~1唐山圖書館為了進一步滿足中小學生暑假期間的借閱需求,自7月11日起,唐山圖書館將進一步擴大有序開放!7.每天早晨、中午及周一閉館期間對借閱區、衛生間等區域以及自助借還機、消毒機、安檢機、桌椅、扶梯等設施設備消毒消殺;開館期間開窗通風時間不少於1小時。8.還回圖書放到指定區域進行紫外線消毒,根據實際情況放置1——3天後上架流通。
  • 這裡開了家24小時自助圖書館,可以免費看書做作業
    位於九龍坡區保利花半裡小區的24小時圖書館正式開館了,根據統計,在開業這近2個月的時間,近3000人到圖書館看書。 據悉,保利花半裡這座24小時圖書館,是九龍坡設立的第四座,有專門的少兒閱讀區,一次最多借4本,可免費借30天,還能與區圖書館和其它分館「通借通還」。
  • 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帶娃好去處
    昨天帶著孩子第一次來了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共四層,目前開放的是一、二層,四個借閱室,其中還有一個低幼兒專區。室內空調開放,沁人心脾;可能是非周末,讀者小朋友並不多,安安靜靜地翻著書;架上的書真不少,動漫、故事繪本、中國文學、世界文學、外文書籍等應有盡有;邊上有桌椅可供坐著閱讀,都沒有坐滿;室內裝飾簡約大方、潔淨明亮。二樓東邊的那個借閱室裡也有部分適合成人閱讀的書籍。窗外是高大的樹木,背靠北山,緊依西湖。
  • 武侯區圖書館:八點半迎來看書人
    早上9時許,武侯區圖書館自修室已有5位市民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3日訊(記者 漆奇)「自修室氛圍好,安靜,在家會看電視,集中不了注意力,完全靜不下來!」早上8點30分,武侯區圖書館剛剛開門,家住高升橋附近的大四學生小垚就抱著筆記本電腦和資料來到圖書館自修室,開始安靜的整理畢業論文,成為今天世界讀書日武侯區最早到圖書館看書的人。  小垚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她一周會有三四天自己帶書到圖書館自修室看,而且一般會待上一整天,「以後論文寫完了,也會繼續在圖書館來看書。」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多一點時間去閱讀!」
  • 俞敏洪愛在書房看書,我們也愛看書,五一一起去圖書館看書吧
    俞敏洪直播「讀書」俞敏洪是一個特別愛看書的人,當年他在北大讀書時,在4年之內就讀了800多本書,平均計算每年有200多本;而且俞敏洪的成功成長就受益於閱讀俞敏洪老師俞敏洪在這次直播中,向觀眾們展示了他看書的書房,四面牆基本都是書架,從地板到天花板共有6層,上面滿噹噹的都是按類別存放的各種書籍,儼然一個小型圖書館;
  • 大連海事大學圖書館課桌椅採購中標公告
    大連理工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大連海事大學的委託,就「大連海事大學圖書館課桌椅採購」項目(項目編號:LXZB19-315)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LXZB19-315  項目名稱:大連海事大學圖書館課桌椅採購  項目聯繫人:田林  聯繫方式:0411
  • 圖書館看書過時 流行書店蹭書
    供公眾免費閱讀書籍的圖書館門庭冷落,與之截然相反的卻是賣書的書店裡擠滿了大批只看書不買書的讀者。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是因為讀者認為圖書館裡收藏的書籍過於陳舊,根本不能滿足讀者掌握緊跟時代的知識所導致。
  • 杭州最溫馨的圖書館,不是杭州圖書館
    今天雙魚座就給大家推薦一處安靜的打卡地—臨平圖書館。臨平新城位於杭州市東北角,一號線地鐵直達,是餘杭區政府所在地。很多人都知道這裡有座餘杭區圖書館,卻並不知,在兩公裡以外的臨平山腳下,還有座臨平圖書館。臨平圖書館外觀看上去簡單優雅,館舍前有一方池塘,還有幾顆高大的樹木。
  • 三年級作文:去圖書館看書
    因為媽媽答應我,要帶我去圖書館。好激動呀!當我坐著電動車看到渴望已久的圖書館時,心裡小雀躍了一下。好意外呀!就在雄偉的圖書館旁邊還有個朗讀亭!只是門是鎖著的。但我依然很開心得用手機拍了張照片。到了裡面,也不知道是圖書館太大,還是人少,裡面好安靜!我吃驚的望著這一切,難道這是夢?
  • 滕州圖書館新規:15歲以上讀者禁用閱覽桌椅
    原標題:15歲以上讀者禁用閱覽桌椅  本報滕州7月9日訊(見習記者 殷悅) 持續多日的酷暑高溫天氣及暑期的來臨,使滕州市圖書館的人流量明顯上升,成為了滕州市民暑期學習、消暑的好去處。  9日上午十點,記者在滕州市圖書館看到,各閱覽室均座無虛席,雖然人很多,但無人大聲喧譁。
  • 臺灣一小學獲贈「紙圖書館」 桌椅書架回收紙再制
    桃園中壢區忠福小學紙圖書館昨天啟用,桌椅、書架都是用回收紙再制而成。為讓孩子們在上課前及下課後有親近書籍機會,正隆關懷兒童基金會、山隆通運公司共同贊助,捐贈校方「紙圖書館」,不僅鼓勵閱讀,也倡導愛物愛地球觀念。走進校園中廊,就可看見這座約20坪(1坪約合3.3平方米)小而美的紙圖書館,桌子、椅子及書架,都是由瓦楞紙製成,除擺放童書外,還有許多適合家長閱讀的教育相關書籍。
  • 堅持帶娃去圖書館,養娃有用?利用公共資源教育寶寶,好處看得見
    可書籍是買了不少,但是孩子看書的速度卻非常慢,而且極其容易分心,注意力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就是不放在學習和看書上,首先就是環境給予的感受不一樣,家裡都是比較放鬆的環境,自己買的書什麼時候都可以看,餓了可以吃零食,渴了可以喝水,太多的東西分散了注意力,但是在圖書館中,沒有任何書本以外的東西,周圍人都在安安靜靜的看書,孩子在感受到這種學習的氛圍後,就不會太過放鬆,更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內容上。
  • 開門前半小時就排起了長隊 市圖書館「研值」飆升為哪般?
    記者 楊凌凌 攝□ 記者 楊凌凌 實習生 劉歡昨天,有一位熱心讀者向記者反映,娃在家做作業沒心思,就帶著去市圖書館看書,沒想到人是真多:「早上8點多隊伍就很長了,大部分都是學生。「今年暑假,大學生來我們這看書的特別多,多是準備考研的。」昨日,記者來到市圖書館,工作人員表示,為給這些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也為了不影響其他市民閱讀,市圖書館專門將一樓的多媒體室、二樓的神農大講壇,臨時改成大學生們的自習室。其中一間自習室的關門時間,還從下午六點延遲到晚上九點。
  • 雷鋒家鄉每天都是3月5日 農家女備桌椅"請"人看書
    農家女備桌椅「請」人看書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或許,望城區星城鎮的農家女李芳,一開始並沒有想過這麼多文縐縐的道理。直到有人把這些話送給她,這個湖南省內第一家正式註冊成立的民辦圖書館創辦人,竟還有些迷惑和羞澀。
  • 評論:能看書的地方還是太少了
    前兩天,呼倫貝爾一位媽媽提交了一段和新華書店店員吵架的視頻,新聞媒體的報導基本上以「少年書店看書被攆」、「新華書店:不買書就得出去」等為題,除了甚是引人注目之外,也表露出了一種立場。  但有經驗的讀者都知道,如今很多新聞在第一落點之後,往往會迎來一個或大或小的「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