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黑五類」內容外,2018年網際網路廣告還面臨這些挑戰!

2020-12-22 騰訊網

文 | Finn

對於剛領到開工紅包的網際網路廣告人來說,國家工商總局將開展網際網路廣告專項整治的消息讓開年的輕鬆氛圍多了些凝重。

但對於廣告行業來說,煩惱恐怕不止這一個。

2018,中國網際網路廣告從內容整治開始

新年開工便是當頭棒喝,事實上從2014年始,國家工商總局對網際網路廣告的整治就從沒放鬆——2014年,國家工商總局等多部門組織開展了為期近5個月的「整治網際網路重點領域廣告專項行動」;次年,新修訂的《廣告法》正式實施;接著2016年9月1日《網際網路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施行,進一步明確了網際網路廣告的相關法律問題。

隨著2017年全國網際網路廣告監測中心的落地,監管者在法律法規、數據來源等方面的基礎工作基本完成,作為這之後的首次全國網際網路廣告整治活動,我們不難想像更大力的整治力度——

法律依據:《廣告法》、《「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網際網路廣告管理暫行辦法》

整治範圍:門戶網站、搜尋引擎、電子商務平臺、移動客戶端和新媒體帳戶等網際網路媒介

數據來源:全國網際網路廣告監測中心+各地方機構自行監測

執行機構:各地工商與市場監管者

整治時間:4月-10月底(不包含部署和總結階段)

從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材料來看,此次整治項目仍集中在廣告內容合規方面,並明確規定了網際網路廣告「黑五類」:

涉及導向問題、政治敏感性問題、損害國家利益的違法網際網路廣告;

危害人民群眾人身安全、身體健康的食品、保健食品、醫療、藥品、醫療器械等虛假違法網際網路廣告;

含有欺騙誤導消費者內容、損害人民群眾財產利益的金融投資、招商、收藏品等虛假違法網際網路廣告;

妨礙社會公共秩序、違背社會良好風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虛假違法網際網路廣告;

社會公眾反映強烈的其他虛假違法網際網路廣告等。

與之相呼應的,央行在年前也發布了《關於開展金融廣告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尤其需要加強對涉及網際網路金融的廣告開展檢測及管理。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的新一次整治運動,在2018農曆新年開工之日吹響了行軍號。

在廣告人腦海中,2016年新《廣告法》正式實施後整個網際網路廣告圈的凌亂還歷歷在目——誰都不知道「第一」等詞彙該不該用,部分居心叵測的媒體還創造性發揮出一份禁用名單,弄得廣告圈風風雨雨。但隨著風波在釋疑中漸漸平靜,新法案的作用也有所突顯:浮誇與有意誤導的內容在減少。

消息傳開後,許多廣告圈朋友仍然對即將到來的整治保持理性態度。或許對中國網際網路廣告圈來說,來自監管者的外部壓力並不是最值得擔心的——每一次例行整治的混亂平息後也帶來了新的秩序,這終究有利於行業的新陳代謝,而那些來自廣告行業內部的問題,更讓他們如鯁在喉。

比如,最糟糕的情況之一——廣告主不買帳了。

2018,網際網路廣告需要向金主證明

有什麼比嚴厲的整治更讓廣告界擔心的?答案當然是來自金主的憤怒。

在標榜精準投放的數字廣告市場中,虛假流量和品牌安全等問題仍然帶來巨大損失是廣告金主們憤怒的主要原因——根據一份名為BotBaseline的報告,2017年,虛假流量導致美國廣告主經濟損失預計達到了65億美元,這個數字比2016年看上去好上一些。而根據調查公司ForresterResearch的研究顯示,因廣告欺詐而浪費的廣告費將在2021年達到109億美元。

而國內虛假流量的問題則更為嚴重——2015年年初,淘寶與工商總局關於虛假流量的嘴仗剛結束,市值瞬間蒸發370億美元;2016年9月,微信公眾號一次數據接口更新後,多個微信大號閱讀量下跌80%以上。

「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但遺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費了。」的確,在花費了大量金錢、被無數次侮辱智商後,廣告主們已經不好忽悠了。

「為數字媒體法外開恩的時代已經結束。」全球最大的廣告主寶潔從2015年起便在多個大型公開場合對數字廣告提出質疑,「如果我們能把浪費的20%-30%的錢投入到更好的廣告和內容中去,我們能獲得更多收益。」

寶潔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公然質疑數字廣告

聯合利華在2017年年末也變得毫不留情——聯合利華CMOKeithWeed威脅facebook和google,如果不能良好解決其內容平臺上垃圾泛濫的情況,未來將無法再在這類平臺上投放廣告。

根據監測公司MediaRada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到2017年,寶潔與聯合利華在數字廣告上的花費正在大幅減少。其中寶潔的數字廣告預算逐年減少了41%,而聯合利華則是59%。

然而,多方參與的造假產業鏈已經形成,作弊的主體和動機也變得複雜。最有嫌疑也是最常見的作弊者是媒體——迫於KPI壓力只能刷量交差,希望以次充好的廣告代理商也不能完全洗去作弊嫌疑。

雖然在2017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BotBaseline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約9%的PC展示廣告和22%的PC視頻廣告是虛假流量,在去年這些數字分別是11%和23%;移動端廣告欺詐現象也降低了2%,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情況依然十分嚴重。

而留給供應商和媒體的時間並不多——如優衣庫等廣告主已開始使用自己的內容生產團隊,自己掌握數據決定權。當務之急,是證明自己的價值。

外部監管+行業自救,2018會很忙

國家監管力量的介入,對數字廣告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僅靠行業自律來約束虛假流量、惡意內容等問題,短時間內收效甚微。但是,廣告行業無法等待官方監督力量將秩序帶到數字廣告行業的每一個犄角旮旯——數字廣告的問題亟待解決,同時沒有人比廣告行業參與者更了解這個行業,這是一場需要內外環境共同努力的變革。

事實上廣告主方面如寶潔,已經開始參與到統一的廣告可見性測量標準制定中——寶潔厭倦了「讓運動員做裁判員」的方式,希望通過獨立第三方監測平臺認證設置門檻,激勵廣告行業的新陳代謝。而聯合利華則在區塊鏈等提高行業透明度的技術領域有所投入。

在2017年,Google也聯合了一批媒體巨頭和其他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推出新的「Ads.txt」計劃,徹底剷除虛假的廣告交易。該項目是由Google的互動廣告局(IAB)的技術實驗室負責,並得到了TAG小組的支持。

對廣告主來說,品牌主仍然願意在數字營銷上大量投入,但前提是完善的媒體傳播標準體系——歐萊雅在建立起完善的數字營銷考核體系後,數字營銷支出增長迅速,2017年上半年的數字廣告投入已佔其媒體預算的35%。

無論是國家的大力整治還是建立行業標準,無論是嘗試新技術還是自建考核體系,2018年的廣告行業將是繁忙的一年。但所幸,我們還能盼望繁忙後的豐收景象。

相關焦點

  • 中國20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榜
    據京東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服務類收入達到108.7億人民幣,佔比首次超過10%。因為京東2018年及2017年財報並未將第三方佣金及廣告收入進行區分,均歸屬於服務類收入中,預估其中廣告佔比在2/3左右。 2018年,網際網路廣告公司投資線下戶外廣告的趨勢明顯。
  • 上海2018年查處違法廣告5060件,企業因刊發錯誤中國地圖被罰60萬
    2018年,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全國部署開展網際網路廣告專項整治工作,旨在規範網際網路廣告市場。2019年1月20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一批在專項整治行動中查處的違法廣告。yoda上海遠大心胸醫院 醫保定點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共享全球心胸領域新智慧」的海報廣告,並於2018年8月15日由醫院部分管理人員通過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廣告內容嚴重損害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違反《廣告法》的規定,當事人及其關聯公司分別被依法處罰款70萬元。
  • 當下網際網路廣告的關鍵詞:信息流、下沉市場、信息差
    文丨毛曉敏2018年至今,資本環境冷淡,很多行業迎來寒冬,廣告主投放預算減少,多個網際網路平臺廣告業務增速減緩。鞭牛士此前在《網際網路廣告疲態初顯:百度、騰訊、趣頭條的廣告業務幾何?》有網際網路分析人士提出這樣的觀點:信息差是網際網路廣告未來決勝的場域,而信息流廣告作為發展迅猛且已成主流的廣告模式,搭載信息差,將成為撬動網際網路廣告下沉市場的利器。信息流廣告的崛起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內容分發及展現形式發生了變化,從用戶找內容變成了內容「找」用戶,廣告亦然。
  • 中國20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榜(2019年上半年)
    2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網絡廣告依舊是這些公司重要的盈利方式,但是網絡廣告的展現形式已經發生了變異。中國廣告市場重新進入調整期,其中,連續5年年複合增長率超過40%,佔比中國廣告市場近一半的網際網路廣告也出現了增速下滑的現象,2019年Q1網際網路廣告市場較去年下滑了5.67%。
  • 網際網路虛假違法廣告高發 提醒網上消費小心四大領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楊書貞核心提示|明明是保健品,卻在廣告中宣稱可治療很多疾病,這些都是坑!6月7日,記者從鄭州市網際網路廣告專項整治推進會上了解到,2018年1至5月,鄭州市工商局共轉辦網際網路各類虛假違法廣告67件,佔轉辦案件總量的51%,相比去年同期增幅達到21%,增長勢頭強勁。虛假違法廣告主要集中在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投資招商、教育培訓四大領域。
  • 巨虧數年的趣頭條要盈利了,但光靠廣告能撐起譚思亮的「7億小目標...
    本次譚思亮突然宣布盈利(若是趣頭條第四季財報並未達到盈利標準,相信他也不會放出這樣的風聲),給投資者們帶來的疑惑或許要大過驚喜——同樣是在五環外打滾的內容平臺,像快手這樣的頭部選手還保持著年虧百億的節奏,已然退居二線的趣頭條憑什麼能盈利?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換個問法——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裡,趣頭條做對了什麼?
  • 律師深度解讀工商總局監測1000個公眾號整治網際網路廣告
    2018年2月28日,工商總局充分發揮好總局廣告監測平臺和全國網際網路廣告監測中心的作用,推進移動端網際網路廣告監測能力建設,初步實現對 1000 個 App 和 1000 個公眾號發布網際網路廣告行為的監測。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社會的巨大反響。
  • 歐萊雅試水秒針系統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監測系統
    「我們當前的主要問題是,還沒有明確移動廣告在我們品牌傳播中發揮的確切作用。」  據Peng所稱,鑑於國內媒體碎片化的現狀,歐萊雅在數據管理上面臨重重挑戰。由於當前缺乏健全的第三方監測評估體系支持,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效果無法準確量化,廣告主對效果充滿疑慮,導致擁有廣闊前景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價值無法顯現。
  • ...廣告及以投資理財名義從事金融活動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堅持問題導向,集中力量對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重點整治,有效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取得實效。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二、清理整治網際網路金融廣告(一)依法加強涉及網際網路金融的廣告監測監管,加強溝通協調,就廣告中涉及的金融機構、金融活動及有關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真實性、合法性等問題,通報金融管理部門進行甄別處理。
  • 吉首加強招生教育培訓廣告清理整治
    湘西網8月15日訊(記者 李再興 通訊員 彭 菁)連日來,吉首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範圍內集中開展招生教育培訓廣告清理整治,嚴厲打擊相關違法行為,著力規範招生教育培訓廣告市場秩序,維護廣大家長和學生的合法權益。據悉,此次整治行動時間自7月30日起至8月31日。
  • 灰色趣頭條:騙用戶,騙廣告主,騙股民
    成為母親的 「徒弟」後,除了收到喚醒簡訊外,李玉時不時會收到母親的來自趣頭條上的新聞分享,比如《為什麼痘痘在用藥後還長?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對她而言,這樣的文章並不是什麼「有價值的閱讀」。同時,她還有一絲隱隱的煩憂:煩的是母親丟來的連結和來自趣頭條的閱讀提醒;憂的是怕母親對趣頭條上的內容和廣告信以為真。
  • 網際網路內容產業報告:內容付費崛起,優質內容為王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網際網路內容應用在移動APP暢銷榜上正佔據著越來越高的比重,該比例從2015年末的10%上升到2018年5月的20%,其中閱讀類、視頻類、知識類應用受到熱捧。各平臺的付費用戶比例上升,行動支付更加普及,順應碎片化用戶時間趨勢誕生多類視聽內容消費。
  • 2018年P2P平臺暴雷炸雷名單 哪些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面臨倒閉
    看似自嘲的順口溜卻也道出了當下網際網路金融面臨的窘境。一邊是備案的延遲和政策的不確定性,一邊是越來越集中的「雷潮」,頭條都上累了的互金行業不僅讓參與者心態明顯波動,各種猜測四起也讓行業疲態盡顯。  7月以來,互金平臺不平靜,雷區一個接一個。基金君跟大家梳理一下。
  • 騰訊燈塔&秒針系統: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
    騰訊燈塔攜手秒針系統共同發布《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以下簡稱為「白皮書」),從數字廣告作弊整體現狀、作弊技術構成和反作弊解決方案與安全建議三方面展開了全面專業的剖析。《2018廣告反欺詐白皮書》發布是騰訊燈塔與秒針系統的再度合作,在2017年白皮書的基礎上,進一步披露了目前廣告營銷市場黑產產業鏈情況,深入剖析了作弊產業鏈深層的技術構成,並有的放矢提出了有效的反作弊解決方案和安全建議,幫助廣告主預防遭遇廣告作弊的侵害,推動數字營銷生態透明化、規範化發展。同時,騰訊燈塔推出「燈塔智能反作弊引擎」對黑產予以堅決打擊,用平臺的力量淨化廣告營銷生態環境。
  • Videology:2018年67%的營銷人員維持其傳統電視廣告支出水平
    Videology發布了對2018年電視廣告的最新調查,67%的受訪者計劃保持其傳統電視廣告預算,12%計劃增加支出。        但是,增長最多的是先進的電視平臺。29%的受訪者計劃增加2018年聯網電視廣告支出,65%的受訪者將維持目前的水平。只有6%的受訪者計劃減少聯網電視廣告支出。        24%的受訪者計劃增加尋址電視廣告支出,67%計劃保持當前水平。此外,22%的受訪者計劃增加支持數據的電視的支出,73%維持當前水平。
  • 網紅之路漫漫:網際網路內容創作者群體研究
    由於平臺相對分散和用戶重合等原因,網際網路內容創作者總體規模還缺乏權威統計,但可以通過幾個主流內容平臺的數據加以管窺。2019年,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創作者數量已超過2000萬[3]。而今日頭條平臺創作者全年共發布內容4.5億條,累計獲贊90億次。創作者中粉絲數量超過10萬的帳號有13萬個,比2018年增長了93%。另外,僅2019年就有1825萬用戶首次在頭條創作[4]。
  • 光音網絡:劃一個關於網際網路與廣告的圓
    走出舒適區儘管王灝一直低調看待自己重複創業的網際網路老兵身份,但熟悉網際網路的他很快發現了網際網路產業對廣告營銷的巨大挑戰——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對廣告業的態度。回首最早的廣告公司很多從業者都是營銷和廣告出身,並不需要廣告創意以外的太多技術,到如今越來越多的程式設計師進入廣告公司,大數據、互動設計等等新事物出現在傳統的營銷公司裡。
  • 深圳整治網際網路競價排名 已立案8宗
    隨著網際網路廣告的迅速發展,競價排名引發一系列網絡搜索亂象。為規範市場秩序,9月21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全市整治網絡搜索競價排名亂象規範網際網路廣告統一執法行動,重點查處競價排名付費搜索廣告不正當競爭、虛假宣傳、未盡相關責任等違法行為。
  • 2018,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眾變之年
    而真正令人矚目的是,BAT 三家在 2018 年全都發生了重大的架構調整,而且它們的調整還具備某種關聯性。雷鋒網認為,在 BAT 中,迎來 20 周歲生日的騰訊在架構調整中表現出來的自我變革力度最大,同時還對外具備整個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風向標的意義;尤其是騰訊在 2018 年對「消費網際網路」和「產品網際網路」的概念界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上升為整個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自我發展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