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的高考狀元出爐了。安淮陰中學的白湘菱以430分成為江蘇省文科狀元,但最終卻無緣清華北大,實在是令人惋惜!
白湘菱勇奪江蘇省文科狀元
白湘菱取得了如此優秀的成績卻無緣清北,因此很多網友稱她為「最慘狀元」、「史上最遺憾的狀元」!那麼,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分數再高也不能打破規則
首先,江蘇省有著獨特的高考政策,這也是白湘菱上不了清華北大的根本原因。
江蘇省的高考不是像全國卷一樣以750分為滿分,而是以480分為滿分。就拿文科來說,語文滿分是200分,數學滿分為160分,外語是120分。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這也是白湘菱這次無緣清華北大的最根本原因。
江蘇省的考生在高考時有兩門選測科目,而這些科目卻不算入總分。文科考生必選歷史科目考試,理科考生必選物理科目考試。但是在考試結束卻沒有得分,而是以「A+」、「A」、「B+」、「B」、「C」和「D」來評判的。
我想這個時候有一些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了,問題就出在選測科目上。白湘菱她的歷史只考了「B+」。
這代表著什麼呢?事實上,清華、北大以及目前國內很多985、211名校 ,對選修的要求都是「A+」或者「A」。然而歷史只考了「B+」的白湘菱,即使她取得了語文180分、數學141分、外語109分的好成績,國內的一眾好學校,她也幾乎都上不了。
在筆者看來,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後果了。因為這個考試只有一科沒考好,即使你有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名校也不會要你,那該多麼可惜啊!
班主任表示:不一定非要上清華!
我相信很多網友得知這件事情的第一反應就是:太可惜了!這麼優秀的女孩為啥就被命運如此捉弄,差一點點上不了清華呢?
的確,據白湘菱的老師與同學們反應,她平時學得很好,完全沒有料到她的歷史會考「B+」。
白湘菱的班主任也說: 「從來沒有想過歷史的『B+』會落到她的頭上。按照常規來講,白湘菱的選修在前面的考試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意外。」
父母也表示糾結和意外:「為什麼江蘇省的文科狀元,卻上不了最好的學校?」
但是,無論網友們吵得如何沸沸揚揚,老師、父母和同學們有多麼的惋惜,這位狀元自己卻沒有那麼焦慮。
她只是輕鬆地說:「肯定還是會有遺憾,不可能說一點遺憾都沒有的,後來學長學姐都安慰我,挺好挺好。
我看到很多說什麼『最慘狀元』什麼的,其實還好吧,自己考出來的成績……可能當然是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學校。」
筆者的確佩服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明已經錯過了上名校的機會,內心卻還能如此坦蕩,真是有一個學霸作風啊!
我想,她有這樣想法,有這種寵辱不驚的姿態,應該也是在某些程度上受到了這位班主任的影響。
因為白湘菱的班主任曾表示: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華、北大,未來才是一片坦途。
像她這樣的心態和想法,在現在這個利益優先、名校情結深厚的時代,我想真的已經不多了。正因為這樣,所以才更顯得珍貴!
白湘菱事件的啟示:淡定的氣質比清華北大「貴」多了
筆者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人們如此同情這位狀元呢?因為她上不了清華北大了。
但是,大家再思考一下,為什麼上不了清華北大我們就要同情她呢?有如下兩個原因:
第一,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沒有上過清華北大的,正因為我們得不到,我們才會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學霸身上,他們學習那麼好,一定可以「代我們」完成心願的。
但是,白湘菱事件打破了我們的寄託。高考狀元和「無緣清華北大」實在是讓人難以湊成一塊。當偶像失敗時,我們同情的,其實是自己啊!
第二,「清華北大=成功」。這是很多人心中固定不變的定律,無論是「中國最強同學會」,還是其他領域的牛人,仿佛都是清華北大出來的。
這也給我們一種錯覺:只要上了清華北大,光宗耀祖,一輩子吃穿不愁!
所以她明明有機會實現「人生逆襲」,但卻這般可惜地錯過了,自然會激起我們的同情心。
但筆者以為,其實像白湘菱她自己和她班主任的想法,才是人們最可取的想法。高考只不過是人生的一站罷了,無論考得好不好,在人生當中都已經過去了,對於過去的事情我們千萬不能太執著,而是著眼於未來才是正確選擇。
最後,我們應該替白湘菱的班主任和白湘菱,點一個大大的贊!